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庄子生态美学理想的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0 共928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庄子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
  【引言  第一章】“道”--庄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天人合一”--庄子生态美学的审美核心
  【第三章】“逍遥游”--庄子生态美学的审美境界
  【第四章】庄子生态美学理想的构建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庄子哲学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庄子生态美学理想的构建

  4.1 对自然本性之美的向往

  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中追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概念。庄子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出了要与天为徒,不能与人为徒。意思是人应该与天是一体的,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体的,人应该向自然去靠拢,而不是让自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庄子教导我们要以天为中心,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人的描写,庄子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及,描绘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来相互对比来突出“真人”.劝导世人都能够成为“真人”,成为不追名逐利、不爱慕虚荣的“真人”.

  其中最典型的描写出现在《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对比的手法,生动的描绘了四种人。第一种人叫做“知效一官”,这类人在世俗之中最普遍,也是世人最爱追求的一种境界,此种人追求功名利禄,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被别人敬仰。虽然这是当时的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念,但是庄子却认为这是最低等的一类人。第二种人以宋荣子为代表,宋荣子虽然不像世俗的人们一样追求荣华富贵,表面上看起来是与众不同的,好像是超越了世俗的价值观念,但深究后才发现,宋荣子并没有真正的超越别人,只是与世人相比有小的觉醒,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的领悟超越性。第三种人是以列子为代表,列子相比于宋荣子似乎比他领悟的更彻底,更能够悟出其中的奥秘,以至于最后自己可以异于常人,乘风飞翔。但是我们发现列子的乘风飞翔并不是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能力,而是需要借助于风这个外力。没有外力的帮助列子也不能实现完全的超脱。最后一种是庄子极力赞颂的鲲鹏之人,可以彻底改变自己,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庄子认为鲲通过不断的化自己,最后终于变成了鹏,可以翱翔于天际,展翅飞翔九百里,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超越自我。

  庄子极力赞颂的“鲲鹏”展翅就是所谓的“真人”,庄子通过对“真人”的极力称赞来讽刺世人的争名逐利,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借鲲鹏来比喻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想法。天人合一在庄子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庄子认为天人合一是一种最高境界。

  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之后,再想要让人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人类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过程中,不断虚化自己的内心,改变着自己的精神内涵,直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标志就是人类新人格的产生,和以前相比思想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的人格的出现使人类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世人的普遍价值,以世人的价值来衡量自己,如常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等等。世人的价值追求是普通人所适用的,而“真人”是一个超脱自然的精神境界,是远离世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只是依赖于天,并不依赖于社会、世俗等其他因素,这也就说明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庄子的审美思想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审美观念,上升到了超凡脱俗的追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最高境界。[29]

  庄子的哲学体系中,“道”是世界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庄子认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领悟“道”的本质。“道”虽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但是要想领会“道”的本质,并不是一件易事。庄子强调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思索才能领悟“道”的存在,通过不断的行动去追求“道”,通过不断虚化自己的内心,忘记自己的本源,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道”的内涵。

  庄子在《知北游》中提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意思就是道是不能言说的,只能意会,要靠自己去不断的领悟。但是毕竟得“道”之人是凤毛麟角的,常人也许永远无法得“道”,所以庄子认为“道”的根本是谁也不能体会到的。这就增加了“道”的不可知性和神秘性。

  庄子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夸大自己的能力。人类因为科技发展所取得微小成就而感到自己的无限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自己是万物之主。但其结果往往是悲剧的,人类无限制的征服自然,大大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导致的结果是自然更大幅度对人类的报复。庄子认清这一点之后,强调人类利用自然要有度,一但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自食其害。庄子认为人类的能力在茫茫大自然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类想要战胜大自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庄子对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批判并不是阻碍人类的发展进步,而是希望人们在利用自然时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度。希望人们只是满足于自身的需求就可以了,不要在因为过多的追求身外的功名利禄而去征服自然。庄子讲的“庖丁解牛”里面称庖丁的技术超群,已经领悟了自然之“道”.所以说庄子并不是阻碍人类的发展进步,而是希望人们要适可而止。庄子同样反对人类制造出来的技术,认为技术被背离自然规律,充满着功利意味,使人们变得自私自利。在庄子的《天地》篇中所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这里面的“机心”就是庄子批判的技术。庄子认为人类因为“机心”

  而推动技术的发展,在利用技术来满足人类的私心私欲,导致人类对于自然欲壑难填,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使得人类自受其苦。[30]

  庄子在几千年前对于技术的探讨给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庄子如预言家般的指出了未来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灾难。不得不承认庄子当时的生美学思想还是深深的影响着后人,对于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成果,人类得意于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但是目前世界环境问题不断的恶化,例如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日益枯竭等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这时候很多专家开始对人类的发展和技术的运用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些专家提出: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正是由于人们对技术的过度开发应用所导致的,应该减少对于技术的依赖,使人们回归原始的生活方式。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不应该归咎于技术的应用,反之应该加大新技术的开发,用更新的技术去解决当前的危机。

  但是不管专家们支持哪种观点,他们都一致认为当前的环境危机都是由于技术对于自然的应用造成的。现在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要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尽快修复以前破坏的自然环境。虽然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发展,但是人类过度的依赖于科技对于自然的改造,已经严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现代人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当年庄子的生态观,以及庄子的“机心”观,以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4.2 对社会和谐之美的向往

  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是一种没有自我之心,与天地并生的审美情怀。庄子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与天合一,与自然合为一体。

  凡是读过《庄子》的人,都在感叹庄子哲学的美,博大而自在,从庄子哲学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美学的发展。庄子的哲学世界里谈到的美,是整体的美,是自然美。庄子讲求的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天地自然之大美,讲求人的心灵在经过不断的虚化后,真正的进入与世无争、融入自热的最高境界。

  庄子认为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之美,对于人类的不断创造的各种美,庄子认为人们创造的个体美,只是小部分的美,并不是整体的大美,想要真正的理解整体的大美,就要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最求人的最初本性。而不是人类受到后天世俗中追名逐利般的影响。

  庄子的天人合一其核心就是“道”,“道”是万物的根本,“道”是庄子美学的真正核心。庄子在《大宗师》中所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从中就可以看出庄子以“道”为天地之根本。庄子追求天地之和谐,自然之和谐,就是要通过“道”去实现,倡导人们要虚心求“道”.[34]

  人类必须时刻遵守自然的规律。庄子在《至乐》篇中举出了生死观的例子,通过人之生、与忧生说明了生死是自然界的规律,是谁也不能逃避的事情。既然生死不能逃避,人就应该接受死亡的现实。

  顺应了自然规律,人类摆脱了对自己心灵的束缚,就可以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人类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自始至终都强调自由自在生活观点。可以说庄子的人生观就是逍遥自在,庄子的美学观就是逍遥自在。人类的内心没有了束缚,达到了逍遥自在的状态,自然可以融入天地,融入自然,体会到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这便是庄子的美学思维。[35]

  相反我们现代社会讲求无欲则刚,人类生活中总是被各种欲望所困扰,人们总是以世俗的普遍价值来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志,无形中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了枷锁,总是在追名逐利中相互攀比,导致最后生活中的痛苦无处不在,失去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

  庄子就是希望人们可以打破这种心灵的束缚,不要以世俗的功利心态去衡量自己的成就。这样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达到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使我们的身心可以愉悦。庄子的文章通过对世俗人类追逐功名利禄而遮蔽内心生活的批判,衬托出了得道之人超脱自然的精神愉悦。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超越性更是《大学》中提到的:“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才能至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

  此种境界不以物质的丰厚为乐趣,而是精神的满足为最终目的。这种超然世外,逍遥驰骋的态度可以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庄子的审美境界便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关注眼前的疾苦,而是关注心灵的舒适。通过自己心灵的解脱,在面对苦难时候,便不再感觉到痛苦,而是精神上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

  庄子哲学中不断强调对美的追求,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地之美。

  庄子在《知北游》中提到:“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更是突出了表现了庄子追求天地万物和谐统一而达到天地之大美的境界。[37]《逍遥游》中庄子与惠施的辩论中说道:“独不见狸胜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阁署。今夫耗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仿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认为追求美的过程是逍遥自在的,世俗的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是功利的,对自己有用处的就是好的,对自己没有用处的就是坏的。

  而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并生,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并没有好坏之分,人们应该对待自然一视同仁。庄子追求美的过程应该是逍遥自在和脱离世俗的。美实际上是自由自在的,所追求的就是这种自由自在的心境,天地合一、物我合一的状态。

  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就必须放弃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庄子始终认为,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环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以实现的。庄子追求的结果是“天地之美”,人间没有烦恼,没有纷争,充满了欢乐。这也是庄子的“至乐”的思想,追求美以最后达到乐的目的。“至乐”就是最后人们的精神都得以解放,实现精神世界的高度愉悦,人与自然的统一,人来自于自然,最后都要归附与自然。[38]

  人从自然中来,进入所谓的人类社会,最后经过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最后离开社会,重新回归自然。这个过程既是人类发展的过程,也是庄子强调的追求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庄子认为是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社会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也即是庄子美学世界里的最高境界,即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庄子在《齐物论》中所云:“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讲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庄生蝴蝶的故事,庄子在梦中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后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这种状态就是“物化”的状态,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禄的自然状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庄子追求美的境界何其之高,是物我合一的美。

  庄子强调自己变成了蝴蝶,人是审美的主体,而蝴蝶是美的客体,通过人与蝴蝶的结合反映了庄子的审美情趣。因为美学思想中既有主题的美,也有客体的美,所以庄子把美升华到精神的层面为后来的审美发展指明了道路。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庄子和老子一样对于现实社会的很多现状都很不满,总是批判当今的社会现象。庄子的《逍遥游》中所说的:“警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庄子认为盲人不能看到世界的色彩,聋人听不到世界上的各种声音,所以说盲人和聋人是不能同常人用相同的方法去欣赏世界的美。庄子认为每个人不仅外在的特征不一样,而且思维和想法也是不同的,如果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够相互融通,并且相互争辩,那么将会是一种混乱的局面,人们也就无法同时体会到所谓的大道了。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无限的,而人类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用人类有限的精力去追求世界上无限的知识,人类必然是难以得到的。庄子认为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中得到的,都是在人类的相互争夺中得到的,知识与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助长了人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掠夺。[39]

  庄子在《马蹄》篇中也提到了:“赫胃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践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堤践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庄子举了圣人的例子强调了圣人不去和别人争夺,就用不到知识和技术。庄子认为圣人都是追求淳朴的生活,无欲无求就是美好的状体,每日愚钝的生活比每日明争暗斗要好得多。庄子在宣扬道家与世无争的思想的同时,还对儒家的礼乐仁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庄子认为儒家宣扬的礼乐仁义教导人们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宣扬社会的等级制度,让人们在追求社会功名利禄上费尽心思,甚至付出生命。庄子认为知识和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了收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人们只是看到了知识和技术好的地方,却没有见到它的巨大危害,可以说知识和技术在这里是一把双刃剑。庄子也在《肤筐》篇里举例,“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己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庄子认为圣人们提出了礼乐仁义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些思想都是为了统治人民而出现的,当用礼乐仁义治理社会的时候,不仅没有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反而因为人们之间的不断竞争,出现了很多尔虞我诈的事情,甚至相互残害的局面,所以说圣人的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庄子还在《肤筐》篇中写道:“圣人不死,大盗就不止,以及绝圣而弃智,大盗乃止”庄子教导人们应该绝圣弃智,天下之所不太平就是因为智慧所致,天下人应该放弃智慧和知识,做一个愚蠢的笨人,天下才会太平,聪明人的聪明才智最后都是为了大盗而服务的。

  庄子认为“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的境界才是最高的智慧。人类探索智慧应该是不知道的东西越多才是人越具有智慧,才是得道的表现。所以庄子劝导人们要丢弃智慧,放弃聪明,完全追求自己的本性思维,不要去与世人争斗,当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去争斗的时候,天下自然就会和谐太平了。人应该向清澈的湖水一样,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心中没有杂念,永远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样才能够得道,领悟到真正的大道。庄子还在《天道》篇中强调了“‘愚’故‘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的说法。有人会说庄子是在提倡让人们变愚蠢,而不是让人们变聪明。庄子的回答是愚蠢才能得道,聪明的人往往不断追求的都不是真正想要的东西,都是为了和别人的攀比,都被世俗的东西蒙蔽了双眼。

  从社会政治的层面可以看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不断在施行着愚民政治。老子曾表述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之后继续说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此可以看出,国家管理人民时,只有让人民放弃智慧,方可收获道,世界方可恢复平静。

  同时从庄子也强调,“闻在肴天下,不闻治天下”阐述了君就像标枝,民就像野鹿的世界就可以看做是美满的和平世界。老子、庄子作为道家的两个核心人物,他们都采取了与主流社会背道而行的观念,认为如果人类沿着相反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得出另一结论:“所说的政治则是不治”意思是不治方可得到大治;放弃了聪明才智,人类反而会有更多的收获,换句话说不利则是大利,摒弃了正义与仁爱,我们则会提升我们的道德程度,总之,不教化的优点大于教化。

  从此可以看出,在知识方面的总结上道家的代表人物都在反面论证,他们用非常独特的视野去审视万物。他们都认为在智慧中需要有不智的元素,不智中也应具备智慧的元素。并且内在涵养是十分透彻的,并在现代人类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中发挥着良好的意义。然而必须提出一点是,道家由于在万物的知识、科技的文化中衍生出的诸多缺点,进而全部抛弃了这些思想,更深一步来说就是不够谨慎,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道家学者提倡的智,在对待生命舒适安逸和思想满足感方面有良好的积极影响,这些结论都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赞同,但在某些方面的真正作用并没有他们认为的作用大。例如在人类的集体生活方面,多数学者认为,这不仅不值得推崇且而是一种退步的、没有发展的观念。

  4.3 对精神自由之美的向往

  庄子的哲学归根到底也可以称为“游”的哲学。庄子的美学精神中通篇突出着这个“游”字。庄子在审美过程中也通过不断的“游”来感悟生命敬畏自然。《逍遥游》更是表达了庄子对于天地大美的向往,和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倡导人们解放自己的心灵,去融入自然,给与人们向往自由的希望,给与人们心灵的解脱。《荀子》中提到:

  “圣人者,以已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更是提到了“道”,认为应该先悟“道”,后用“道”来解放我们的精神世界,释放我们的心灵自由。庄子提倡的圣人观也是,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吸引,不追求世俗的价值取向,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从而达到游的境界。

  庄子理想的极乐世界在《应帝王》中也有所描述:“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庄子认为的“游”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都是精神的自由和解脱。庄子这里讲到的极乐世界是能够在精神上神游,无比自由畅快的世界。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任何的“游”都离不开“道”.“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庄子美学的审美最高境界。“道”让世间万物都来自于自然,最后又回归由于自然,所以说自然美才是庄子追求的审美标准。

  庄子倡导自然美,世间万物都应该回归自然的状态,回归本来的面貌,以“游”的方式来回归自然美。庄子的审美让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方式,倡导了人类的精神自由的解放,以“游”的方式去追求自然的本真之美。敬畏自然之后庄子又提出要感悟生命。庄子认为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就是为精神寻找归宿的过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生存问题、生活竞争问题、死亡问题等等,庄子认为面对这些问题时,精神的解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40]

  人生不被这些难题所困绕的最终之道,就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畅快。要想达到这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就要追求“道”,不断的求“道”,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唯一方式。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更是强调了在“游”的时候,通过精神的解放达到超越自我,超越社会的目的。徐复观也认为庄子超越的是社会的世俗功利,“游”这种超越方式,目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庄子认为的理想人格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超越。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从而精神上和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使人们放弃了世俗的利益和权利等,人回归于自然,在自然中人的精神得以升华。《逍遥游》中有很多夸张的故事,更是突出了庄子向往的无边无际的自由世界,通过“化”“积”“游”来达到超越自然,与天地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

  庄子向往“真人”、“圣人”可以得“道”,超脱自我,不受世俗的束缚。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迈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死生无变己,况利害之端乎!”更是突出了庄子追求人与天地的融合,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融合,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使人的精神全面解放,才能达到逍遥游的畅快境界。

  庄子的审美哲学,就是对“游”的向往,向往“真人”那样可以在精神世界里自由的驰骋。庄子的艺术审美和谐,就是在《逍遥游》中的无限神游,没有依赖和羁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审美精神对于以后的美学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庄子的《逍遥游》就是宣扬忘记自我、忘记虚荣、忘记功名利禄,通过不断的精神上和道德上的修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庄子提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人物,都不同于常人。庄子以夸张的叙事手法提醒人们要不断的“忘我”,回归天然的本性,与自然和谐的相处,顺应自然之道,不要受其他的事物的干扰。这样每个人才能够达到“无我”的境界,社会才能够自然和谐,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相处,整个天地世界才能永远和谐发展,这才是庄子所希望的天地之大美的世界。

  我国古代思想的根源在庄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人类曾经到达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在当时的社会,人类已经不局限于只是对生活的基础条件感兴趣,而是逐步对生活、社会、万物等相关的大量热点进行探询。但是人类准备使用语言进行沟通,打算将世间万物的智慧精确的描述全面时,却感到了人类言辞的匮乏,感到人类语言的苍白。

  对于道家、儒家在言的这个方面,每个思想都有其自己的结论。子贡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他曾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此句展示了人性和天道全是上层的事物,但就孔子自己的问题,这些都是不能够使用言辞来解释的,于是论语中说过:“予欲无言”(《阳货》)并且孟子在回复公孙丑提问什么是浩然之气时,曾经有相似的解释,孟子上来就答:“难言也”(《公孙丑上》)可以看出言语是不能够表达出如此精深的哲学思想,并且在身后有着一种贫乏。老子作为道家的核心,其中《老子》的开头也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若是能够使用言语来表达出“道”那就不算是高深的“道”,老子还认为:“道隐无名。”(《老子》)将“道”看做是“无名之朴,向往无名”庄子曾用非常独特的说法:“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他始终相信言语是无法将“道”解释清楚的。

  文章中在此处解释言和道的联系,此时表达的道就是宇宙的美,我们在解释自然哲学的时候,将“道”理解为世界的本源。在这里叙述的“道”,不仅仅是万物的根源及宇宙的本体,还有更大的神秘性,我们人类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并且,“言”对于庄子而言,他有着特有的、透彻的见解。一方面,庄子认为“言”是用来解释有形的事物,主要是解释事物的特性,就像在《齐物论》里谈到的:“物谓之而然”此处说明可以用言词来解释清楚就是物。另一方面,在《天道》中庄子说到“言不尽意”而且意之所以随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同时认为“言”在表述、解释问题的时候,都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足性。

  在《庄子》一文中,总是将“言”和“道”放在一起举例,最后通过对比后发现: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由此得出,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认为“道”是没有声音的、没有颜色的、没有名利的。[41]

  道是一种笼统的概念,不能够用言词来解释清楚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