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庄子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
【引言 第一章】“道”--庄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天人合一”--庄子生态美学的审美核心
【第三章】“逍遥游”--庄子生态美学的审美境界
【第四章】庄子生态美学理想的构建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庄子哲学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天人合一”--庄子生态美学的思想核心
2.1 “天”的含义
“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的“天”被庄子赋予了很多的含义。首先,庄子认为天的第一个意义就是大自然。在庄子看来天就是自然的天,例如庄子说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天德而土宁,日月照而四时行”(《天道》),这两句话里面的“天”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天空。庄子在《大宗师》里说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这个“天”指的就是大自然的“天”,“天之所为”就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人之所为”就是通过人力后天自己创造的。庄子在《山木》篇中还强调了“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在《达生》篇中还提出了“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可以看出庄子是十分认同天之所为的,但是对于人之所为甚至是人类的肆意妄为是严重批评的,所以,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了“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的“真人”境界,强调“无以人灭天”.庄子提出人类的最高境界是不要以人的意志去支配自然,更不能以人类的意思去肆意改造自然,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11]
庄子认为“天”的第二个意义是世间万物的本性。《中庸》中提到的“天命之谓性”就是自然的天然本性、孟子强调的人的恻隐之心所表现出来的性情也是天然本性,就是万物之自然本性。庄子提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天下》),里面说的圣人和庄子以前说的天人、神人、至人都是一种人,即得道之人。
这种得到圣人都是以自然为主宰,遵循其本性,以道为路径,都是随着自然千变万化的。这个“天”就不是自然的天,而是一种自然的本性。庄子说:“天在内,人在外,得在乎天”,意思是人的天性藏在自己的心里,人事表现在外面,人的本性之美是先天形成的。换句话说,人的内在的本性,也就是内在的“天”,是天然形成的,是本然的。人的很多后天行为相对于先天本性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应该去除的,最好的美德是顺应自然本性,去掉人为的后天影响。庄子提倡人类应该遵循天然的本性,减少人类后天对于自然的影响,人类想与自然生物和谐相处,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原始,回归自己的本真世界,而不是受现代社会的世俗观念影响,被世间的功名利禄蒙蔽了内心。[1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如果交往过甚,相互之间被恩怨所束缚就不是人的自然本真天性, 相忘于江湖和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一种顺应本真天性的境界,郭象用鱼与江湖做比喻:“于其不足而相爱,岂若有余而相忘”.
最后一个含义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庄子常常提到的:“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意思是人的生和死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就像白天和晚上的交替一样都是客观规律,人类无法改变,必须遵守。这说到的“天”就是客观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类无法抗衡,只能遵循规律顺应规律。
2.2 “天”与“人”的对立统一关系
庄子对于天的含义都源自于“大自然”的。在人类还未出现之前,大自然就以其固有的自然状态存在,并且尤其内在的本性所决定,都是具有规律性的。人类也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必遵守和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与自然背道而驰。
一是天然和人为的对立。庄子看到了天然与人为的对立,指出:“无以人灭天”(《秋水》),在《大宗师》中说“不以人助天”,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意义是当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便可以认识到天地万物的统一性,但是与人相处时便体会不到天地万物的统一性。这就是指天然和人为的对立。
二是自然和人类的对立。“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大宗师》)“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庚桑楚》)。“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大宗师》),知道大自然的作为,又知道人的作为,这种人已经达到极致了,知道大自然作为的人,就明白一切皆源于自然。庄子在《天道》中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其中说的天和人是指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庄子说,“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即理解“道”很容易,但不说出来就比较难,理解而不表达,是为了合乎自然,理解而说出来,是为了合乎人事,古代的至人,需要的是自然而不是人事。这里的天和人指的是自然和人类。
三是“天道”和“人道”的对立。在先秦思想中就已经有了天道和人道的说法。专家们大都认为,天道就是指自然规律,也就是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人道是指社会的政治原则,就是人类生活应该遵守的规则。但此时的天道和人道并不是“作为揭示世界最后本质的哲学本体论问题提出来的,而是对作为这种本体外现的秩序性、规律性的建构的认识论问题提出来的。”只有到了老庄这里,天道和人道才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从对立的角度来看,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天地自然的法则是发展弱势群体和限制优势群体,保持生态的平衡。
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却是剥削弱势群体而供养优势群体,所以说自然发展比人类的法则更加的合理,更加的公平和无私。老子提倡把自然界的平衡法则应用到人类社会之中,人类社会就会像自然一样变得和谐统一,人类社会也就不会有高贵卑贱之分、富裕贫困之分,这样的社会就是老子追求的和谐社会。老子的主张直到现在也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当然也是世界范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庄子在(《在宥》)篇中提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天道就是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做,而人道就是有所作为,事必躬亲,两者相去甚远,不能不细加体察。老庄都认同天道高于人道,自然的法则比人为的原则更公正、更合理、更长久,人只有与自然相合相融才能体会生命的本真之境。其实很难区分天和人、天道和人道这两重含义,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自然界遵循着天然的原则,人类本身就蕴涵着人为的原则。所以,这里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杨国荣认为:“‘天道’与‘人道’既涉及自在的世界与人化的领域,也对应于‘自然’与‘当然';二者分别与’无为‘和’有为‘相涉。”庄子的天人关系并不是只有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合一。庄子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来源于“道”.庄子的天人合一就是以“道通为一”为理论基础的,所以说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庄子在《齐物论》说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庄子不仅以道的观点观察世界,而且从道的角度观察人生,认为理想的人生也是与天地万物的运行分不开的。庄子的这种人与万物的合一是站在“道通为一”的视域来看的,不过,这里的问题在于,道在人生中只是一种“天然性”的存在,并不是说人“必然性”地可以得到,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世俗的功名利禄让人迷失去这种“天然”的本性,只有真正的得道之人才能够保持这种天性,达到真正“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宗师》指出:“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与天为徒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指人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要返本归原、返朴归真,使人恢复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与人为徒是指合乎人为的做法,天与人不相胜是指天与人并不相互否定和排斥,而是一致与和谐的,只有真人才能体会到自然与人是不相冲突的。这里的“天”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状态,而不是“自然界”.[13]
二是人与自然万物规律的统一。庄子在《养生主》中主要讲述了“庖丁解牛”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庖丁的游刃有余是因为他其对牛的内部结构的把握应经是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牛的内部结构完全在他心中,庖丁完全参透了“天道”,才能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过,此“合一”是指人必须顺应自然、合人于天,以天合天,天人合于道。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天道与人道是相关联的,同时天道是高于人道的。换句话说,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人道和天道的关系出发,人和人类发展遇到的一切都源自于大自然,而且也都必须回归自然。“归趋自然”不仅是古今人类之共同渴慕和期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最为深远、最为本质之根。“天人合一”是庄子思想的哲学基础,其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都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
三是庄子追求“至人”、“真人”的崇高境界。庄子描述的“至人”、“真人”最大的特点是和自然融为一体,合于道、合于自然,即“天人合一”.由于这些得道之人能够做到“与道同体”、“与物为春”,所以他们完全融于自然、顺于自然、且不会受到自然的伤害,这些人可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能够“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在“天人合一”境界中的真人,为了维护天地人的自然性,不到迫不得已不去有所作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是“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刻意》)这就是庄子“天人合一”的极限。也正是有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庄子也才有了“庄周梦蝶”的浪漫而美妙的想象。[14]
2.3 “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情怀
庄子“天人合一”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古往今来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情怀。“天人合一”所展现的不是人与自然的简单融合,而是从多角度入手,人类要向自然学习、热爱自然的本真之美、应该达到与天同乐的高深境界。庄子在《天道》篇中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成玄英解释为:“俯同尘俗,且适人世之欢;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乐也。”与人和谐相处,是人间之乐;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自然之乐。具体说来,自然之乐就是:
“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天道》)就是它虽然破坏了万物但不是暴戾,虽然泽及万代但不是仁慈,虽然生于上古但不是长寿,虽然覆载天地但不是技巧。这就是庄子常常强调的自然之乐。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自然之乐时,人活着的时候可以与自然同往,人死了之后可以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人静止的时候可以与阴气同时沉寂,人活动的时候可以与阳气同时行动。因此,当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之后,便不会有自然灾难,不会有人世间的怨恨,不会被外物所羁绊。把虚静之心与天地融为一体,与万物相融合,这样就是庄子宣扬的自然之乐。
庄子“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从古至今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的人文精神。[15]自然界也被赋予了人文精神,也与人具有了相同的喜怒哀乐,例如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我想这是中华民族才能够体会到的情感,西方文化是不能够理解这种审美情怀的,他们不会理解人的心情为什么会受到月亮阴晴圆缺的影响,也理解不了“月圆人也圆”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庄子的“天人合一”审美情怀也使很多失意之人找到了精神寄托,上有郁郁不得志的达官贵人,下有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自我安慰甚至自得其乐地度过艰难岁月。庄子的“天人和一”思想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力量,从而使他们可以以超脱和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难。
庄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使中国的文化思维与自然界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庄子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活动都离不开自然,人类和大自然必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自然应该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世界上没有人会糟蹋自己喜爱的东西,也没有人会忽略自己的同伴,如果人人都像热爱自己的朋友那样对待大自然,那么相信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去损害大自然、保护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说,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生态学意义。[16]深层生态学家罗尔斯顿也认为,我们要把人类和其他物种看做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同伴,伦理学不应仅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应扩展到关注人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的环境伦理是一种派生意义上的,自然主义意义上的环境伦理才是一种根本性的,因为“人们走向派生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还可能是迫于对他们周围这个世界的恐惧,但他们走向根本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只能是出于对自然的爱。”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生态哲学开始严肃反思人类与地球以至宇宙生态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是主次关系还是平等关系、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自然能否成为人类的一位导师、我们能够从自然学些什么来帮助塑造我们的性格等问题。庄子的生态哲学和深层生态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如何相处都可以指引着我们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个人认为庄子的生态美学观就是强调天地间万物的内在价值都是相同的;人类首先要敬畏大自然,然后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大自然的优点、自然自发的再生力量、自然的美都是人类应该学习的。
但是通过二者的相互比较,我们发现深层生态学的天人合一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第一,深层生态学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就是天人合一,并希望通过这个思想缓解人们对于人类心说的批判,最后是寻找解决当前社会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而庄子的“天人合一”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外,更多的突出的是一种如何做人的精神境界。其次,深层生态学通过科学方式论证了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内在价值,而庄子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内在价值论却是其题中应有之意。或者说,深层生态学的天人合一是在对欧洲“主客二分”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而得出的理性结论,庄子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最初意义上的感性直觉和体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