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道”——庄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0 共884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庄子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
  【引言  第一章】“道”--庄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天人合一”--庄子生态美学的审美核心
  【第三章】“逍遥游”--庄子生态美学的审美境界
  【第四章】庄子生态美学理想的构建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庄子哲学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 言

  庄子,前 355 年--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蒙人,曾担任蒙漆园吏。在先秦时期,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是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着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庄子》,包括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在老子之后,庄子继承并发扬了道家思想,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至今,生态美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狭义的生态美学及广义的生态美学。狭义生态美学具有很多不足,是很片面的,仅仅对人及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进行了研究;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从各方面完整的分析了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等多角度的生态审美观念。

  庄子生态美学观归于广义的概念,这是追求人和自然、社会及本身完美融合的一种理想环境。庄子生态美学的基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容关系。在《庄子》里,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庄子生态美学观念的根基一直贯穿全文。

  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适当的解决生态危机等诸多问题。在两千多年前,生态环境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

  所以,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是无意识的。庄子的生态美学观具备深厚的人文思想,是主观的认识、客观的猜想,是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产物。很多人误解庄子的一些观念,频频质疑庄子的思想,例如:“无为而不为”这系列观点。在他们的眼中,认为庄子有消极厌世的的观念。但是庄子的美学思想中表达了对人性美的向往,是有大量的、积极的、发展的观念。庄子的无功、忘我等思想排除了世俗的观念,这是因为庄子对世间万物有着怜惜爱护之情。庄子的美学观抛弃了所有世俗的欲望,将所有归零,如此看来就有了更多的思想空间,变得更加透彻。

  庄子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他是一名品德高尚和知识渊博的思想家。在庄子的观点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观念,我们在认真理解庄子的生态美学观时,还要探寻对现代生态美学的促进意义。例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秋水》);“与物为春”(《德充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等。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出庄子生态美学的积极影响,每一句都表达了庄子对待大自然和对待生命的独爱之心。

  在庄子的整体哲学观念中,可以看出其为生态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庄子眼里,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道”是与生俱来的,世间万物组成了“道”,“道”是一个大的整体,其他事物都是它的组成个体,都是具有相互依存的性质。

  同时,庄子的宇宙观为生态美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道”形成了大自然。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是本质属性是相似的,“道”是全面的,万物是“道”的一部分。庄子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态美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中外生态美学的交融与发展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 1 章 “道”--庄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1.1 “道”庄子生态美学之本

  《庄子》中的不少寓言故事为我们探讨“美”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大致可以看出庄子对于“美”的基本看法。总体上看,庄子所向往的“美”,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性与主观性的美丑概念,洋溢着天地万物生命本性的自然之美。这种“美”就是庄子所说的“大美”.

  《知北游》中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天地之“道”、本真之“美”,属于不言之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不能言说的天地之“道”,不论是“问”或“答”,这种刻意寻找的方式都属于人们知性的迷误。庄子认为,“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就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从生到死,宇宙间的千变万化,都体现了“天地之美”的本质属性,展现了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有其合理性。这种天地变化,自然之美,一切都在不言中。“道”及天地之“美”,自然也就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所以当你忘记了内与外、己与物、天与人的界限,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时,“道”及天地之“美”就会在心中自然呈现出来。这就是庄子认为的“天地之美”.

  庄子认为,“天地之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描绘的美。“天地之美”的意境是无法言说的。世俗中的美与丑和善与恶、是与非一样,都是因人而异的主观偏见,并不是本真之美。《山水》篇中提到:“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在庄子看来,美者恃其美,故人不知其美,丑者安其丑,故人忘其丑。天下都忘了美,才是真正的大美。从《山水》篇中看出庄子对于美的定义是:自然之为真,本真之为美。

  “美之为美”具有普遍性,现实中的“美”,是主观的,这种主观的“美”是对“天地大美”的遮蔽。只有超越了人的“自以为美”,消除了天与人、我与非我的对立与隔膜,才能感悟天地自然的本真之美。

  庄子所讲的天地之大美,就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体现了“道”的基本特性。老子经常谈论的“道”,也是谈论天地之美的具体表现。老子和庄子都认为,所谓的天地之大美,其实是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人类尊重了自然的规律,顺应其规律,就达到了“天地之大美”的最高境界。

  从庄子的文章中很容易看出庄子认为美就是自然之美,天地之美,一切都顺应自然就是美。人们认为庄子对美描述的理解看似高深莫测、故弄玄虚的寓言故事,似乎是说了和没有说一样。但是庄子所追求的美是寻找事物的根本,用最朴实的方法去寻根溯源,以挖掘出美最根本的精髓。庄子在《大宗师》里所云:“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己。”这里面的“吾师”实际上就是道。寻找“吾师”就是寻找“道”的本源。

  “道”的存在说明“道”的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性格,也没有任何的意志,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感情,也没有任何目的,仅是客观的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就像老子宣扬的一样,天地万物均出自于“道”.庄子在《齐物论》里也说到:“己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来回应老子的学术。他们都认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能用语言来说明。所以道家学派主张“道”生天地,“道”生万物,世界的发展都遵循于“道”,并且没有任何目的和方向。

  尽管庄子常常提及的是天地万物的自然世界,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庄子的心里,其实他更加关心世间万物的本源问题。《庄子》中描绘的庄子不断追求的天地之美,本质上就是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就是庄子所谓的“道”.庄子夸张的写作手法和诗歌般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强调了庄子的美学思想中,美主要来自于大自然,以及大自然的不断变化规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美学思想。

  庄子认为世间天地万物的美,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但是自然之美又无法自我表现出来,只能靠世间的人们去感受体会自然之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自然之美,世间大多数人还是需要靠圣人的引导,指引才能体会到自然之美的奥妙。庄子之所以能够体会到天地万物的美,是因为庄子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天地万物的美,而是顺其自然的发展,遵循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之美自然而然的就会展现给庄子欣赏。正如庄子说的:“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以及淡然无极而又需众美从之。”世间万物的根本就是“道”,“道”存在于世间的各个地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任何客观事物为转移。“道”就是自然的天地之美,天地之美就是“道”.

  庄子哲学观的核心就是“道”,“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我们常言的“真”“善”“美”,均来自于天地,天地均是来自于“道”.庄子常说的“天地大美而不言。”就是因为天地就是“道”,自然就是“道”.但是天地与自然又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天地是承载万物的客体。而自然是万物的表现形式,天地万物以自然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美,就是庄子所言的天地之大美,就是天地美的最高境界。但是由于人类知识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想要征服于自然,想要做天地万物的主人,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类现在常常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庄子提到的“伯乐治马”和“以鸟养鸟”的故事,都是说明了人类故意损毁了其他生物的自然天性。伯乐训练的马儿虽然具有了人类需要的技能,但是已经不是自然创造的马儿,失去了马儿原本的天性,是对马儿的极大迫害。所以庄子劝导世人要解除自己的精神枷锁,回归自己的本性,回归自然的本性。

  庄子的哲学观就是敬畏自然和感悟生命,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与深究,指引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庄子认为的审美过程就是让人们回归自己的本源、回归大自然,放弃世俗中的功名利禄,不断的净化自己的心灵,不要去与别人争夺除了生存之外的其他利益,首先要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追求自己精神的解放,最终达到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最高境界。所以说庄子的美学思想核心就是提倡回归本真的自我,回归生命的自然,回归天地万物之间的“道”.

  1.2 “道”的超越性及庄子提倡的超越之美

  本文谈到庄子思想的超越之美,超越之美主要表现在“道”的超越性和无法感知性。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大宗师》)。大宗师里提到的这句话中“传”而“不受”、“得”而“不见”说明的是“道”才是生命的本真,“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是无法感知到的。这与老子的观点相吻合,老子也认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庄子认为“道”的无法感知性,并不是我们常人所理解的样子。常人都认为“道”是无法认识的,一般人是领悟和学习不到的。庄子认为,世人要想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道”,必须使用特殊的手段来学习和领悟“道”,普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均不能领悟出“道”的根本特性。就像庄子在文中提到的一样,只有无知的人才能体会到真知,只有当人类超越了自己的感觉和认知的时候,才能够直接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这就是对“道”的认知,认识“道”、领悟“道”,庄子把这个过程称为直觉。

  因此,对于庄子的评价,不能简单的认为他的理论是不可知论,而应该把他的理论归为直觉论,把庄子本人看成神秘主义者。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都是先通过直觉感触外物,后经过大脑的思维思考事物,理性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最后感觉经过大脑思维后,形成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人们认知现实世界的全过程。通过对庄子文本的细心阅读,我们发现庄子的在文中夸张式的叙事手法、以及诗歌式的表达方式都与现代的很多艺术的创作形式类似,所以我们说庄子的美学思想就是通过对美的分析来认识世界。

  《大宗师》有云:“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庄子的这段话是说明了“道”的普遍性特征。普遍性是“道”的无处不在。“道”不仅有超越性还有普遍性。

  庄子庖丁解牛这个的故事中提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依乎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了庄子的生态美学之中也是承认世间客观规律的存在。但是庄子很少谈论改变规律,强调的较多的还是遵循规律,强调人们要安于自己的命运。在庄子的哲学中顺应规律,劝导人们安与知名,似乎是其主要核心。

  庄子哲学反复强调的“道”,在我看来主要是普遍性和超越性的辩证和统一,通过不断的描写“道”存在于世间万物之间中,同时又超越了天地万物的存在。“道”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超越万事万物,“道”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庄子在不断强调“道”的同时,还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真正的体会到“道”,由于每个人的认识程度有限,思维逻辑也有差异,因此世间的人们要想真正领悟“道”,就必须加强对美的形象的客观理解。正如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提到的一样,庖丁通过不断的解牛,使得他的解牛技术不断的提到,最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因为他领悟到了“道”,眼里不再是盯着牛的全貌,而是心中有牛的全貌,牛全部装在他的心中,所以解起牛来轻松自如。还有《秋水》篇里庄子和惠施着名的“壕梁之辩”.庄子经常与惠施辩论,惠施是当时着名的辩者,惠施擅长逻辑,常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壕梁之辩”中,惠施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安知鱼之乐的“知”来问庄子。庄子则从另一个角度独特的回应了惠施的“知”,庄子提出壕上的“知”是感觉上的“知”,是一种审美的感受。庄子的这一番回答,也被后来美学专家们一致称赞,认为庄子虽然在逻辑辩论上输给了惠施,但站在美学思维的角度却远胜惠施。庄子的思想是通过将人和鱼的感觉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真正的体会到了“道”.庄子在《齐物论》中称这种境界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在这里主张人们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主观修养,去除自己的私心和成见,对于现实中的难题,不要斤斤计较,应该顺其自然的发展,通过不断的虚化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万物与内心合一的境界。

  庄子的美学思想和其精神是融合统一的,主要表现在庄子的审美思维不仅来自于真实的外在感觉,而且又具有很大的超越性。现代的哲学专家们都认为,庄子的文章内容应该多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从美学的角度比从认识论的角度更加能突出庄子的本意。

  但是庄子的这些文本中并没有发现庄子有直接叙述美的篇幅,庄子讲述的美只是通过几个具体的寓言故事表现出来的。[7]

  我们要想从美学的层面审视庄子,就要从庄子美学的超越精神上审视,简单来说就是庄子常常提到的“道”,人们如何得“道”以及人们得“道”的过程。从庄子这一系列的追求过程中去体会庄子的美学思想。

  可以说庄子是把“道”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世间万物的任何角度都能够理解“道”的存在,而不是只从美学的角度阐述“道”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庄子的文本中很难发现庄子与美学的关系,而是通过各种夸张的叙事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来感受到庄子美学的存在。

  另外一方面,庄子认为美学的本质就是“道”,“道”就是美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美的存在,感受到美的存在,但是每个人的审美境界是有差异的。就如同“道”的存在一样,每个人都知道“道”的存在,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领悟的到真正的“道”.所以说,庄子的美学观点只是体现在他对“道”的追寻过程中,并不能说庄子创造了“道”,也不能说庄子创造了美学艺术。庄子在本章中不断提及的“道”,就是庄子审美的最高境界。就像此处无声胜有声,庄子穷极一生追求的“道”,就是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向往。

  坚持本体论的学者认为“道”是自己存在的,而坚持生成论的学者则认为“道”是产生于宇宙中的。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道”要想自己独立存在于世界上,就必须有其根本,必须不断地变化发展,不断地超越,才能永恒存在。所以“道”需要不断变化和超越才能成为天地的本源。“道”产生于天地万物之间,又超越于天地万物,它不仅决定着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而且左右着未来天地万物的发展趋势。因此,庄子认为“道”不是看得见的具体的事物,而是超越事物的具体存在。

  从庄子的文中探讨“美”,我们发现其实就是庄子强调的“道”,而且是在对“道”的不断追求中去感悟到“美”,不断超越中去认识“美”.一言以蔽之,“美”就是超越之道。我们具有了追寻“道”的渴望,对于美就会有了新的认识,去主动发现美,美也就有了新的存在方式。庄子说的“天地之大美”就是去发现新鲜事物,追寻新鲜事物,在这一追寻过程中体会美,在新的世界中超越美。这才是真正的超越之美和存在之美。

  庄子认为美是无法给出具体定义的,美不会以主观的形式存在于世间,也不会通过单纯的客观形态被人们发现,而是需要主观和客观的相互统一,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美的精髓。庄子认为追寻“道”也是同样的道理。“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不是人为的去刻意追求。在表现过程中,人们也就感悟到了“道”的本源。由此得知,庄子美学的独特性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即不同于传统儒家的礼乐之美,也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抽象之美和宗教之美。

  1.3 “道”的整体性及庄子提倡的和谐之美

  我们通过对庄子文本的研究发现,庄子的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美的章节,而是通过很多夸张的故事和事例中来突出美。可见庄子的哲学中包含了更高境界的美。在庄子的诸多文章中他都是通过夸张的寓言故事,和诗歌般的叙事方式,来讽刺世间的人们和事物。从而凸显了自己越超世俗的价值观念,突出了自己思想只是顺从于自然地发展,并不去刻意的追求物质生活,并不是刻意的去追求生活中的“美”,所以庄子的美来的更真实,更贴切。

  前面所讲到的“道”的本体性,其实主要是指“道”是自成根本的,是在没有任何条件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虽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但是“道”的形成与发展并不依靠任何的条件,相反世间万物的变化发展都需要“道”来推动。天地万物的根本属性就是“道”,其发展的方向和结果都是由“道”来支配的。天地万物的发展结果,都是由于“道”的推动作用而决定的,世界发展所体现出的完美性,也由“道”的完美性产生的结果。当然世界的万物都不是绝对完美的,都有不足和缺陷的地方,但是通过“道”的相互作用,可以推动其变化,使其趋向完美。

  在中国与西方追求美的过程中,西方的学者是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美,与庄子所追求的“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追求美的路径。然而庄子和西方学者们在探寻自然和宇宙的变化发展规律时,对于自然规律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追求,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西方的艺术家们纷纷强调:世界的变化,从一草一木到人类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种延续性,包括现代艺术中的美学也具有这种延续性。延续性使它们慢慢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并且不断地变化发展。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哲学家们都认为西方的艺术发展都是通过个体的表现形式来表现美,而中国的传统哲学家们则认为美是一个大整体,艺术都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中国的哲学往往强调的是以和为美,和字往往更能突出美的整体性。

  庄子认为“道”的整体性观点其实就是世界万物的统一性。庄子哲学中美学的本体论其实就是讲的“道”的本体论。[8]庄子讲“道”的本体论主要是探寻世间的万物是如何存在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而不是探寻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认识世界的本源,记忆在世界的本源上探讨什么内容。

  庄子所强调的“天地之大美”,其实就是宇宙的整体之美,世间万物的整体之美,世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并且按着自己的本性变化发展。世间万物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整体都有自己的整体之美。人类要想理解认识这种整体之美,就要向庄子一样做到“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这个“复通为一”就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相互联系发展的整体,“无成与毁”就是当整体的去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时候,就会发现前面在个体中认识到的缺点和错误都消失了。所以说个体问题的消失就是由于认识事物缺乏整体性。

  老子“道生一”的观点中,“一”既指一个世界,又指统一这个世界时的整体。而庄子则认为认识这个“一”,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庄子讲到的“通”,只有先能做到“通”,才能实现“一”的整体性。没有“通”的过程就不能领悟到世界的整体性。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的“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提到的这个“通”是通过世间万物的自身变化发展而体现出来的。人们要想认识到“道”的精髓,必须要先“通”,没有“通”的过程,就看不到事物的整体性,也就认识不到事物的“一,”也就不能真正的理解“道生一”的精华。[9]

  前面讲到了“通”,庄子还有一个与“通”十分相似的重要概念就是“化”.“化”在庄子的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庄子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了“化”.庄子对于“化”的主要解释就是“自化”,“自化”就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变化和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而然产生的变化。如在《逍遥游》中讲到的“鲲”通过在寒冷的冰水中不断的“化”自己,最后终于变成了“鹏”,从而可以翱翔于万里,这里的“化”就是“自化。”同时《秋水》篇中也提到:“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都是说明了世间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会停歇,而真正能够引起质变的是由于事物的自化,所有的事物都要经历“化”这个过程,庄子认为“通”与“化”一样都是世间万物的本体属性。

  雅斯贝尔斯作为着名学者也说过:“这个强大的传统正在召唤着我们。现如今,尽管哲学思想的派别相对繁多,并且每个思想派别之间都有它们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方面,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准确的,符合规律的理论。然而,真理让我们知道,‘一’的思想在所有的哲学中出现,没有哪个思想派别能够拥有这个‘一',并且所有的认真的探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为它着迷,这就是向一个特别永恒的哲学发展的。”可以明确的看出,庄子在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发现的“一”和“道通为一”里面所说的“一”是特别相似的。然而,庄子所用的办法是直接去观测万物与天地,就像“已而不知其然”说的那样,运用不同逻辑思维的理性去审美实践的办法。

  于是我们发现,“道通为一”在庄子的美学思想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庄子把“道”看成是自由精神和世界万物的和谐统一,而且将它升华为整体的和统一的完美境界。崔大华先生是我国的一位着名学者,他曾经说过:“庄子思想之中,所说的’道‘作为宇宙的根源,一方面是他自己对人自身的自我了解的结果,庄子把人看成是活在’万化‘中大自然的一个构成元素;其他方面,也是出自于庄子对自然哲学研究的结论,就像’气‘、’自化‘等许多的概念,它们自己能够具备的所有思想或是观念,这个哲学范畴深深的汇入到了其本人的哲学思想中。这么看来,’道‘的根源概念就是从这形成的。

  类似的,人们向大自然获取了永恒的同时,在精神上也一样得到了这种深远浓厚的慰藉、依赖和保障。同样的庄子把个体的存在和一种永久的世界万物实实在在地联系、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集体。”在此,崔大华先生明确地将庄子有关道的内涵解释清楚,而且将道同庄子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贯注很准确地结合在一起,目的是立足于人们思想的贯通与超脱。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老子和庄子的相同点是:他们都认为“道”生万物,“道”是世间万物的开始与根源。庄子自己的观点,虽然说“道”是无形的不具体的,但是“道”是有情感有所为的,它是通过一种道性的方法滋润在世间万物里,而不是单独的在感性思想之外所形成的观点范围。所以,《知北游》一文中出现了,东郭子询问“道”在哪里的时候,庄子自己不假思索的回复到:“无所不在”,回复的答案很是精确。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的生命,每一个个体不但与自身之外的大千世界有所联系,也是单独的生命形式所存在。因此,庄子认为:在讨论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相互联系上,人们必须认同天地万物都是统一的这个本质的属性,才能完成人类与自然世界在精神上的互相交流,才有希望理解整体之“道”,感悟到天与地的至善之美。[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