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孔子美学观对现代德育的启示探究
【导言】德育中孔子美学思想的价值研究导言
【第一章】孔子美学思想的内容构成
【2.1】孔子美学思想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2 2.3】孔子美学思想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第三章】现代德育对孔子美学思想的借鉴
【结语/参考文献】孔子美学思想与德育的关系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现代德育对孔子美学思想的借鉴与运用
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发挥作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德育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现代德育面临全球化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环境中发挥德育的作用,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现代德育缺美之思
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这几种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审美教育是渗透于其他四种教育之中的,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审美化。对于德育来说,美学思想的运用是一种调和剂,有利于加强德育的感染力,使受教育者充分领略德育的魅力,又能加深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促进由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的转化。但是就当前的德育来说,是缺乏美的成分的。我们通常说"美德",社会不应仅仅是涉足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应该通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实践等方面的调整,运用"美"促进受教育者"美德"的形成和实践。
1.德育内容美的缺乏
德育本身就是追求美的教育,孔子的美学思想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其道德追求。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德育在内容上是缺乏美的,呈现出一种单调、空洞的状态。
首先,德育内容具有单一性。处于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德育是以"大德育"的涵盖内容提出的,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这样的教育内容看起来似乎无所不包,但是实际上空洞单一。德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如何使这些人在德育过程中都有收获,使受教育者不断获得提高道德水平的动力,是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当前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对所有受教育者采取统一的教育内容,容易造成先进者的裹足不前,缺乏接受德育的兴趣,导致德育氛围受到影响,德育效果不够理想。
其次,德育内容存在重复性。例如,在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许多内容其实在初中的教学中已经都有所涉及,这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在浮躁的学习环境下,有些大学生无法静下心去研究这些道德知识与中学所学有何差异,以至于过早地否定了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德育目标是一定的,但是如何体现不同教育阶段的差异性和可接受性,仍是当前德育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之一。
再次,德育内容缺乏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不断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德育仍然停留在统一的层面,也就是说,德育目的是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都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当人们都成为这样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候,难道就不需要有道德追求了吗?孔子曾谈到他的人生境界每过十年都会有进步和提升,人都是如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德育应对人们提出更高的道德期望,使人们在道德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有所追求。
2.德育形式美的缺乏
德育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说,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科学文教活动既是美的活动,又是创造美的活动。如果置身其间……目睹了师生们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场面,浏览了科学文教活动所产生的累累成果,便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荡漾起一种美的情怀。"[92]美的形式可以感染受教育者,激发他们参与到道德教育活动中来。当前,德育形式美的缺乏仍是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缺乏德育活动形式美。德育活动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课内活动、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德育内容本身是静态呈示的,必须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根据受教育者的认识规律,使德育具有技术美的色彩,推动德育目标的实现。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德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也十分有限,德育工作者缺乏活动技巧,难以利用活动的优势进行道德教育,或者为了形式而形式,难以发觉活动形式背后所实现的德育效果。
枯燥的德育形式使人们对宣教的道德知识更不以为然,这也是造成德育乏美可陈的一个方面。在西方的道德教育中,德育通常落实到多样的活动中去,使德育化为一门隐性课程却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如升国旗、开班会等这些制度化的德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流于形式,一些受教育者参与其中,却依旧迷茫,在形式呆板的活动中白白浪费了德育的好时机。德育活动形式大有改进的余地,教育者们应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利用激励原则等调动受教育者的活动热情,使德育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其次,缺乏德育各要素之间的沟通协调,缺乏和谐之美。德育效果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等诸要素影响。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教育者与其他德育要素之间的协调仍有待提高。虽然现在德育环境不断发展、日益完善,但是许多德育工作者仍缺乏道德教育使命感,将德育理解为照本宣科的知识。加上受教育者的消极应对,使从教者逐渐丧失教授热情,致使德育成为一门简单背诵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手段为德育工作服务,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的播出,都会感动许多人,成为社会道德进步的一份精神动力。通过分析节目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该节目通过挖掘普通人身上那些可贵的道德品质,将其编成短片,并配以对话、宣读评语、舞台效果等方式,使人们接受春风化雨的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获得精神的净化与升华。这是值得学校教育者们学习的。《感动中国》播出连续十二年,在世界传递仁爱的信息,使人们懂得道德的美、人性的美。教育者掌握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应该在德育过程中积极调动各类德育因素,熟练掌握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和陶冶教育法等,运用教室、宿舍、餐厅等环境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内容的可接受性,调动受教育者接受德育影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各因素之间的配合并不是简单地叠加,而应该以教育者的学科知识、社会经验和教学经验为基础实现各教学要素最优搭配,最大程度上彰显道德之美,引导人们进行道德之思。
3.德育实践美的缺失
德育的效果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参与德育实践,能够及时验证德育的实际效果,调整德育工作进程,保障德育的顺利推进。但是,当前德育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德育实践体系不健全。德育与学校其他学科教育同步开展,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但是当前的德育体系仍不完备。从横向来看,德育实践体系并没有完整的活动框架。
学校中的许多德育实践活动存在德育目的不明确,为实践而实践的问题。德育实践应是一个包含德育实践目的、实践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实践评价和反馈的过程。通过完整的德育实践活动过程,受教育者能够了解自身实践的优点与不足,并通过不断地改进德育实践,使德育取得更好的效果。从纵向来看,德育实践缺乏层次性。德育实践是强化德育效果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提升自身道德认知和社会认识的过程。因此,受教育者的德育实践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变化,使德育实践活动与受教育者的实践水平相适应,与德育各阶段的目标相协调。德育实践应逐步深入,激发受教育者的实践兴趣,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其次,德育实践缺乏创造性。《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93]
可见,德育实践应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德育实践建立在一定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既包括学校统一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包括受教育者个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德育实践。因此,德育实践应该既有统一性,又因受教育者个性的不同而有差异。当前的德育实践,过于强调受教育者对于特定的德育实践对象和活动应该怎样做,而没有认识到德育实践空间的广阔性。每个人都是有生命的追求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个体,自主的进行德育实践是他们德育方面的重要诉求。德育工作者应着重规定德育实践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使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体会道德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开拓德育实践空间,加速德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的深入发展。
再次,德育实践缺乏体验性。德育实践是将内化于个体的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借以评价德育效果的一种方式。只有通过受教育者切身投入体验,德育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当前德育实践中,许多受教育者德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强,难以完全地融入德育实践情境中去。还有一些人在德育实践中遭遇了挫折,如救人遭讹诈、扶老人过马路遭误解等社会现象,使许多原本道德动机较强的个体面临道德情境时出现举步不前的情况。社会应努力形成德育实践的良好氛围,使人人乐于为他人服务,勇于为他人解忧,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过个人的主动参与、学校的积极鼓励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受教育者可以将内心的道德需求与实践性的道德体验活动统一起来,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促进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升华。
(二)运用孔子美学思想,丰富现代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展开,社会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体现其中。我国当前的德育内容体系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方面。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而孔子美学的意义,就在于在"五因素"之外,为人们提供了美学角度的参考,使德育与美学相结合。当然,孔子美学并不能成为与其他五类教育并列的因素,而是以春风化雨之势,渗入各因素之中发挥作用。
1.孔子社会美学思想滋养了社会基本伦理道德
孔子的社会美学以"仁爱"为核心,要求人们不仅对自己的血亲有仁爱之心,还要"泛爱众".这对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中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调节社会关系,使社会能够稳定有序发展。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道德环境,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使许多人在社会活动中打破了固守的道德准则,这是社会大环境下身为社会人的无奈,也成为须德育重点关注的方面。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上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在经济上获得飞速发展的中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实力、文体实力、科教实力。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提出要将德育放在优先位置,倡导将德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当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随着竞争的加剧,利害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们之间的矛盾、摩擦与冲突不断增多;交往的广度不断扩展,交往方式日益多样,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得到改善。孔子的忠恕、孝悌、见利思义、君子人格等思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的。
孔子的忠恕思想主要是待人真诚,不违背做人准则,宽以待人,拥有博大胸怀。我们应该汲取这些与当代社会相契合的优秀品质,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服务。待人真诚,才能获取别人的信任与支持,以宽广真诚的胸怀对待他人,才能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促进人们之间关系的融洽和谐,使人们在合作中进行良性竞争,共同进步。这是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更是中国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要求。
孔子的孝悌思想对于处理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语·里仁》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就道出了个人与家庭之间的无形的联系。在当下的"独生子女"时代,一对夫妻与两对父母是当下家庭的重要组成模式,如何使年轻人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中处理好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德育应该关注的问题。孔子在这方面的描述值得借鉴,他告诉年轻人应该既"孝"又"敬".乌鸦尚有反哺之情,何况是人呢?在 2014 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有一位叫朱晓辉的诗人。她也是一位瘫痪父亲的女儿,数十年如一日,不畏艰苦,始终坚持,用自己对父亲的悉心照顾回报父亲的哺育之情。她的故事使人们看到"孝悌"在当下发出的耀眼光芒。
孔子的见利思义思想对于当下商品经济下人际关系的处理具有启发意义。利益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的一种考量,许多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以致出现道德过错,甚至损人不利己。
见利思义使人摒弃"一切向钱看"的浮躁社会风气,在得到的劳动成果中获得良心上的认可,从而获取更大的精神愉悦。
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在当下应抛去其不适于时代的部分,积极培养内外兼修的人才,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君子人格的培养,可以使人们具有道德修养的动力和目标,不被周围环境所困,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全方面发展,推动精神境界的提高。
2.孔子自然美学思想拓展了道德教育的境界
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道德要求的了解和对社会道德问题的认知,形成主体的道德需要,并转化为道德实践。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面临着三个主要矛盾: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学生实际道德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道德水准和道德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社会道德水准和教育对象的道德期望及道德行为现实选择之间的矛盾。其中根本矛盾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学生实际道德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德育应注重激发主体的道德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正是这些需要的存在,使人脱离了技术层面的包裹,成为一个现实的人。道德需要按照需要的主体可以分为他律性道德需要、自律性道德需要和自由性道德需要。在他律和自律阶段,人们还受到一些外在条件的制约,而到了自由阶段,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完全将道德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此时的人们履行道德不是出于义务,而是完全来自内心的诉求。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与自身的道德要求融为一体,实现道德小我与大我的高度统一。
孔子所描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这样的道德境界,随心意而为,而不违背道德规范要求,真正地将道德教育引入自由之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94]
曾点的这种畅想得到孔子的认可,足以证明孔子是想将道德引入自由,使人实现外在要求与自身的统一。在道德培养过程中,人们在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下,努力地实现道德内化,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向道德自由之境接近。笔者认为,道德自由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道德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只有通过道德自由的指引,人们才能在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
孔子艺术美学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德育方式方法方面。孔子艺术美学的运用,可以使人们接受情感上的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德育过程的顺利开展。
(三) 运用孔子美学思想,优化现代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接受德育影响,将其转化为自身道德观念并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教育方法、教学环境等都对德育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孔子美学思想关于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的理论,内在地蕴含着许多资源,启发我们改进德育过程,增强德育效果。
1.发挥人格美的感染作用
教师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具有重要影响。鲁迅曾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教师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好的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从而增强德育实效。
教师是道德伦理的践行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工作者"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于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95].当代社会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是"经师",还应是"人师".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榜样作用,用自身的"身正"教育感染受教育者,通过"言之教"与"无言之教"相结合,促进德育过程的顺利开展;通过教师的亲身践行,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的正确的道德原则和立场,从而推动道德教育效能的改善。
教师的"师表美"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表美"、"道美"和"风格美"."表美"就是指的为人师表的外在方面。孔子在讲到"仁"时曾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96]
这是对仁者的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师表建设的重要要求。对教师的外在形象的要求,首先是言谈举止方面。教师应该衣着质朴大方、言行优雅得体等,举手投足间充分展现教师形象。此外,教师形象还包括上课时的讲台形象。讲台形象"主要由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动作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授课技巧、教学机智等组成,它反映在教学情境中教师的外在形象的美"[97].这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普遍的要求,但是其中应反映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自身的领悟,引导受教育者认识道德生活的严肃与崇高,从而投身于道德实践中去。
"道美"就是指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道德是实践性的,时时刻刻受到现实的检验,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道德实践的表率。如果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不仅是自己成为一名伪善者,而且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迷惑。"道美"主要有两种形态:崇高和优美。这两种形态的展示使教师形成自内散发出的道德个性。乌申斯基说,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98].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可以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同时也可以体现教师在处理精神与物质、理性与现实、义与利等关系时的从容、优雅,展现出中和之美。
"风格美"可看作德育主体表美与道美的统一。通过两者的协调,使师表美得到完整的展现。质朴大方的外在形象与优美崇高的道德品质相互映衬,使德育主体充分体现出其美感,激发受教育者将其作为榜样,不断模仿和学习、实践,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反复中不断成长。
2.注重德育方法美的运用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穿插着诗教、乐教、礼教,并通过诗歌、音乐等来表达感情,促进教育活动的进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文艺作品或形式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的。德育应善于调动一切美的因素为其服务,引导人们投入到道德生活中去。梁启超对美是这样理解的:"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要者。
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99]德育方法中应该包含着美的因素,使德育增强可接受性,强化德育效果。
首先,对传统的德育方法进行美的转换。传统的德育方法有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这些德育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一定的德育成果。但是,在当今复杂多样社会中,传统的德育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经受着挑战,许多受教育者对其存在排斥情绪。如理论灌输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方法,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等具体形式。德育是需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单纯地理论灌输并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理论灌输法可以引入诗歌、特定情景设置、演讲、辩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深化受教育者对德育问题的认识,增强德育效果。通过精心设计,使德育方法具有美的特性,促使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德育方法中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多媒体技术、远程技术等,为虚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当今的德育主要还是以课堂的形式展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创设规定的教学情景,将受教育者引入特定的道德情境中,从而诱发受教育者的认知、感受,推动受教育者对正确道德行为的模仿、实践。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短片、动画、声音等能够使受教育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育者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进德育效果的实现。
3.注意德育环境美的塑造
马克思的"存在决定意识"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都向人们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该是散布着美的光辉,使人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既定的德育环境中去,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渲染。
首先,建立良好的"道德教育场".道德教育也需要一种"场",我们所说的"场"其实是一种特别适合某种事物生存、发展、达到目的的环境,完成某种工作所需的要素一旦进入、也只有进入这种特定的场中,便顿然活泼起来,自然而又自觉地把自己的功能发挥到相当的水平、程度。德育环境既有"物化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社会和教育场所通过良好的德育大环境的塑造,有利于推动德育的进行。北京大学未名湖一带,每日都聚集着许多读书的学生。特别是树密荫稠之地,清风相伴,不时有小鸟啁啾,当真使人"颓然乎其间",成为学习的一大享受。这是"物化环境"的影响。读书人不绝,有老迈的大学者,也有刚刚入门的大学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染,增强了这种氛围,这是"人文环境"的影响。当前德育环境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对社会各主体都提出了环境营造要求。应积极整合各领域的德育环境资源,树立德育环境系统观念,使各方面形成德育合理,共同推动德育效果的实现。
其次,关注德育环境细节建设。德育环境是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受教育者既处于宏观环境之中,又受到身边尺寸之物的影响,所以做好德育环境的细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德育工作者应从小处着手,推动德育环境的完整。
在德育课上,教师教导受教育者文明规范用语,但是课桌上用笔写的一句脏话或许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进而抵消德育课的价值,甚至使受教育者受到不良的影响。"一枝一叶总关情",于细节处下功夫,使人们接受润物无声的影响,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
在德育环境建设中,从细微处着手,将德育环境建设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学科教学、学校的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使受教育者不管是在吃饭娱乐、学习知识还是参与日常活动时,都能受到德风的熏陶感染,受到来自道德环境的感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