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油画艺术进入二十世纪已经不再满足于再现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到对人的本性和个性化语言画面再造的研究和探索中,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清晰地表达艺术的表现论,强调纯形式的审美意味。装饰性的形式语言在印象派时期已经有明确的倾向,而纳比派的代表人物维亚尔吸取了印象派的成果,而又深化了印象派的主观的变形。本课题就是以维亚尔装饰化语言的绘画风格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分析他作品中奇特的构图,平面化造型和绚烂的色彩。
一、维亚尔作品中画面的形式结构
维亚尔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用高度概括的单纯色块构成画面艺术形象,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安排画面的各个要素以给人美的感受。他善于大胆的取舍,努力去把握画面整体的形式美感,局部要为整体服务,是作品具有象征、神秘的艺术效果。维亚尔最常用的构图方式有画面构成中的疏密关系,多点透视和截图式构图。
维亚尔作品中画面形式注重疏密关系,还具有一定的块面美感。他的画面中主题物一般都集中在后面,前面比较空旷从而形成明显的疏密对比,运用疏密对比的处理手法来表达空间感。这种构图布局能够让画面的块面关系更加明确、突出主题,舍弃次要的事物,使画面呈现平面的形式给人一种绚烂、趣味性的装饰美感。
维亚尔构图的另一特点是不受透视学的束缚,追求理想化的构图,充分调动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他作品画面中的视点并不集中,视线始终与物象立面的各个部位垂直,只画最能体现物象特征和姿态最生动的一面。维亚尔多以日常生活作为表现对象,尤其是他母亲和妹妹的生活起居描绘最多。他在取景的选择上不落俗套,选取独特的视点进行描绘,他时而关注室内一角,时而凝视窗外一景,时而又对餐桌发生了兴趣。而大角度偏移中心的视点是他最常用的表现形式,这种视点容易产生透视上的急剧变化,这种透视上的变化为装饰性平面化的空间提供了便利。
除注重疏密关系、独特视点构图形式外,维亚尔还采取一种截取式构图,将主体物挤压到画面边缘甚至超出画外,描绘的主体以不完整的局部出现,让空间感在物与物的层次处理中自然产生。这种以独特视觉和截取式的构图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将形体特征和情感强化出来,达到以偏概全,以局部寓意整体的简化效果和装饰趣味。
二、维亚尔作品中的平面化造型
除了构图,维亚尔在造型方面也有所探究,平面化造型就是其最常用的方法。在造型处理上,维亚尔学习日本浮世绘平面化装饰性的表现形式描绘对象,打破传统技法的束缚,用装饰的平面造型简约概括物象。他在画面的处理上追求程式化的风格,要求对形象的处理简炼,呈现形体的构成关系而不重细节的刻画,用最简洁的线来组成形象,使画面达到丰满而不繁锁简洁效果。
维亚尔比较注重外形视觉效果,采用平涂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追求作品的装饰意味,强调点、线、面的构成美,在图案化的艺术处理上力求简洁、单纯、明快。维亚尔依据装饰趣味的设想进行构思,作品的平面化造型特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平面化造型成为维亚尔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在造型上的平面化表现主要在这两方面:一方面,装饰本身的简化的要求导致了平面性。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要求反对传统、反对将绘画看作是三维空间的幻觉的观念影响逐步扩大,使得维亚尔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表现一种平面化的倾向。
三、维亚尔作品中的装饰性色彩
众所周知,在构图、造型和色彩中,维亚尔的色彩最具特色,他受荷兰画派的影响多描绘市民的生活起居,常用灰色调来表达诗一般的意境,画面温馨宁静。维亚尔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追求同类色的微妙运用,表现色彩的丰富性。他把我们平时最寻常,最平凡的生活以一种独特方式表的出来,通过不断的复加色层,形成极富装饰趣味的艺术风格。
维亚尔用繁琐的工序,对地毯、壁纸、服饰、家具、书册进行反复的描绘,最终形成富丽堂皇的装饰壁屏;并通过反反复复地上色、层层叠色,巧妙的运用笔触使得色彩变化异常丰富,洋溢着温馨、宁静、清新的气氛,色彩的装饰性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他的绘画装饰风格主要以饱满、充实、繁复为主,强调平面化、单纯化、稳定感、韵律感的表现,使得画面具有极佳的装饰意义。而在背景色的处理上维亚尔采用的单一色彩平铺手法,辅以零碎的色块形成小图案,这些色块与单一的背景色相统一、和谐,将背景与主体的层次关系拉开,从而形成具有神秘想象空间的装饰美感。
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油画不再是单纯的再现现实生活,而是逐步进入到对人的本性和个性化语言的画面再造的研究和探索中。西方的绘画艺术深深地影响了当今中国的油画画坛。维亚尔装饰性绘画语言中的画面形式结构,平面化造型,具有装饰趣味的色彩是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世界名家画集—维亚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卢家华.维亚尔人物[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3]张修亮.论维亚尔的绘画色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4]张晓叶.维亚尔[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