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献综述
本章主要介绍服装制造业、制造业升级的相关研究。从国内外理论出发,探索全球价值链、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历史,并介绍经济学界对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的争论,辨析适合深美服装公司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对我国服装制造业的研究
候建卫(2005)研究探讨“后配额时代”的服装业发展,指出服装业将“重新洗牌”,市场竞争剧烈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于进口国的特保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技术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梁亚娜(2007)提出我国纺织服装业技术进步很快,但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目前纺织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2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
①付子墨、林汉川(2009)目前我国服装制造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零售额、零售量和出口额的数据来看,上游原料成本的上涨压力,服装制造企业整体收入增速放缓,公司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尹为红(2009)对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加工针织服装的企业和加工棱织服装的企业大部分需求都在下滑,仅有高品质产品才能有生存空间,同时服装制造业有向周边国家推移的趋势。孙瑞哲(2011)对纺织工业的现实挑战进行了分析,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人口红利的效应在逐步减弱,而同时,劳动力价格基于与劳动力规模反比的关系曲线,其不断增长已成必然趋势。
21 世纪初以来我国服装制造业经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2007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着服装制造业也承受了巨大冲击。服装制造业未来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必须要对服装制造业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思考服装制造企业如何实现新一轮发展。
2.2 对制造业升级的研究
制造企业是制造业的基础组成单位。制造企业升级是研究微观的个体,制造业升级是研究宏观的整体产业。所谓制造业企业升级,是指企业在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上的提升,包括: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流程升级,产品或服装的附加值提升等,总的来说是通过获得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以改善其竞争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的活动。所谓制造业升级是产业结构由较低技术水平转向较高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由初级转向高级。制造业升级涉及到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产业集群的运作方式。因此,可以说制造企业升级是制造业升级的微观层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整体的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只有通过制造企业个体升级才能实现。对于制造业升级的研究,最早于 1998 年 Gereffi & Tam(1998)在《服装商品链中的国际贸易和产业升级》文中提出,制造业升级是制造企业向高利润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实体发展的过程。
Poon(1999)将制造业升级定义为制造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式的转变过程。通过要素的转移,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相对丰裕的资源禀赋。Humphrey 和 Schmitz (2000) 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升级就是制造商通过提升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加强企业竞争力以提升附加值能力的过程。Avetlana(2005)阐述升级是改善流程效率、引入新产品或者更新现有产品、更改价值活动区域范围和转换为新的价值链的行为。二十一世纪后,由于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学者也开始对制造业升级进行了研究,邬关荣(2006)提出制造业升级是优化结构,改善经营模式及生产方式。毛蕴诗等(2006)认为,从增量的角度看,升级以高新技术为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活动,研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建立新品牌,扩张新市场等的过程;从存量的角度看,升级是制造业现有的能力、价值的提升。综合来看,学者对制造业升级的研究主要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2.2.1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视角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基于国际学者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链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价值链、价值增值链、全球商品链和全球价值链。Porter(1985)认为,价值链是“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或者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不断创造价值、为顾客服务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Kogut(1985)价值增值链定义价值链是技术、原料和劳动结合起一起,然后通过生产形成最终产品,最后通过营销、销售和消费等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全球商品链是 Grerfi(1999)研究一些跨国企业主导的价值链后提出的,他将价值链与全球产业组织相结合得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全球化下,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断的分解为许多各自独立又关联的生产环节,产品的生产过程形成一个跨国生产组织网络,在这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涵盖了分布在全球的各类规模的企业和机构组织,这个生产网络就是全球商品链。Greffi(2001) 由于商品链不能准确的反应其创造价值的本质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是研究国际分工、集群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升级问题的理论。在此角度下的企业产业升级,就是价值链中的企业通过技术和市场,进入到高附加值的活动中。
Greffi(1999)最先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东南亚的服装制造业的研究,提出了代工生产到自主设计再到自主品牌的产业升级。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通过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为国外品牌商进行生产加工。这个的方式切入全球生产网络,其技术含量比较低。这一阶段就是代工生产。制造业在与国外品牌商的合作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形成一套有效机制。将学到的先进技术转移可能的自主产品设计与开发、内部组织管理科学化,再通过挖掘商业渠道、质量管理、技术培训和自主创新等多方面来实现自主品牌。Humphrey 和 Schmitz(2002)在Gereffi 的基础上,明确了实现企业升级要经过的路径: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链的升级。流程升级是通过引进新的组织方式、改进生产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价值;产品升级是通过获得新产品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式,获得更多价值;功能升级是企业在价值链内的功能攀升,专注价值量高的环节,获得更多价值;最后的链升级跨产业升级,转向高收益的产业领域,获得更多价值。
Kaplinsky 和 Morris(2002)把上述二种模式进行了整合研究,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指出二种模式并不存在矛盾,流程的升级一般是企业生产加工模式的改变,由组装生产转变为代工生产,因为只有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的标准,企业才掌握一些生产自主权,参与到物流等环节。产品升级是在代工生产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了解生产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产品进行更新改进,提高其内在价值,这一过程同样是代工生产向自主设计转变的过程,只有通过提升产品性能,才会实现产品升级。
功能升级是产品升级之后企业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攀升,获取新的价值功能。
龚三乐(2009)认为,目前,由于先进设备的普遍使用,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对生产流程的改造。另外,由于企业实力弱,基础差的客观因素限制,很难实现较高层次的升级, 因此,他认为“产品升级是目前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升级方式”。 梅丽霞(2005)通过对台湾地区 PC 产业集群 20 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提出大陆的代工生产企业应该参照台湾 PC 产业的 代工生产企业,先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再从代工生产逐步发展到自主设计、自主品牌,从资本、技术的积累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最终实现产品和工艺流程升级到功能升级的转换的升级方式。黄永明、何伟、聂鸣(2006)提出服装企业基于市场扩张能力从代工生产到自有品牌,基于技术能力从代工生产到自主设计再到自主品牌,基于市场扩张和技术能力双向组合同时进行前二种升级路径。毛蕴诗, 吴瑶(2009)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支持发现,企业在升级过程中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混合的升级路径,他们分析了企业升级的 5 种衡量标准,对我国代工生产企业的升级归纳得出了 6 种路径,分别为从代工生产到自主设计、EMS、DMS 的代工升级、品牌建立层面的代工生产-自主品牌-标准、代工生产/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混合模式以及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代工生产、反向代工生产 等。
2.2.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
二百多年以来从绝对成本开始,产生了很多比较优势论的学说。根据比较优势动因的属性进行区分有静态比较优势论和动态比较优势论。
大多数学者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 Ricardo 的比较成本论、HO 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认为是静态比较优势论。因为这些学说是学者们在一个静态的经济中研究某个或某些因素是贸易发生的原因。比较优势论最早来源于 Smith(1776)的绝对优势论,他在《国富论》中认为,绝对优势是指两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由于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导致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劳动生产率高绝对成本低的国家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Ricardo 基于 Smith 的绝对成优势学说发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比较优势学说,为后来的贸易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 1817 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阐述某一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较另一国都均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产品的绝劣势程度不一,具有优势的国家两种产品的优势程度不一,则劣势的国家在劣势程度较轻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优势的国家在优势程度较大的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低的国家在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二十世纪初,Heckscher 和 Ohlin的 H-O 理论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出发,解释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Helpman 和 Krugman(1985)新贸易理论提出比较优势是基于规模经济的差异,不完全竞争的内生静态比较优势模型。基于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内生静态模型,产品数量的多样性取决于规模收益和市场规模。从斯密的绝对优势到 Helpman和 Krugman 的新贸易理论,从多个视角解释和分析了贸易发生的原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要素禀赋比例的差异,以及规模经济带来的差异。动态比较优势论研究的是长期影响比较优势变化的决定因素,有要素禀赋变化、技术进步带来变化、以及其他因素或多因素综合变化。从要素禀赋变化的角度,HOS理论、SS 理论和雷布津斯基理论是在 HO 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某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展开的三个重要研究成果。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为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二类。一是技术差异视为外生变量,Posner(1939)的技术差距论,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二是,将技术进一步看作内生变量,Krugman(1987)认为获得产品垄断差异和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并通过引下“干中学”效应来分析动态比较优势。Lucas(1996,1998)同样认为“干中学”效应所积累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会加强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最后各国实现完全专业化。Young(1991)通过研究“干中学”效应外溢到其他产业的情形,每个行业内部劳动投入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之前通过“干中学”可以减少劳动投入,但达到下限则“干中学”效应就消散;同时“干中学”效应能外溢到其他相邻的产业。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指出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技术创新能帮助企业获得垄断地位。从其他因素或多因素综合变化的角度,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认为贸易影响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生产要素变动、技术创新、通货供应量、政府政策等,试图动态分析比较优势。杨小凯内生比较优势论则认为“内生比较利益”将会随着分工的深入发展而不断被创造和增进。
动态比较优势论提示了比较优势变化的动因。一般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资本积累,以及技术进步二个方面。技术进步可以是通过技术转移或者自主研发。相对来说,技术转移的成本低一些,而且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两者都需要一定资本的投入。因此技术进步会受到资本积累的限制。所以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最初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增长既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要素禀赋结构和动态比较优势变化的过程。经济的发展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产业和企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价值,最大程度地完成资本积累进而实现技术进步。
林毅夫(2001) 一个开放经济中的大部分企业是否有自生能力,主要取决于这个经济中的企业在其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符合资源禀赋结构,“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在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与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这样,大部分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因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①与此同时,这种依托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必然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其产业升级路径是外向型的。东亚国家从组装、代工生产到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的产业升级路径就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来实现的。陈传兴(2007)提出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是从数量优势到质量优势,所应采取的对策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加快技术创新等。
周伟(2007)丝绸业的产业升级是基于动态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程。
积累升级资源,提高生产技术,提升原料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建立世界品牌。
孙瑞哲(2011)探讨了以需求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实现从“比较优势”递进式转向“创新优势”。唐国华和陈祖华(2012)提出,在外生的要素禀赋约束条件下,存在一条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引进的简单模仿创新——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路径。
2.2.3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
竞争优势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企业竞争优势、行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包括有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战略管理学、跨国投资理论等许多学科。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包括以 Michael E. Porter 的竞争优势论和企业能力论。企业竞争优势论是由 Michael E. Porter(1980,1985)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提出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为客户创造超过其成本的价值”②,比竞争对手更能带来利润和效益的优势,主要源于技术、劳动力成本、管理和品牌等。这种优势是可持续性的优势,竞争对手难以复制和模仿的优势。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有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战略。企业选择一种基本战略,以价值链为分析框架,将竞争战略付诸实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能力论认为是指企业能力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理论基本有四种观点: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知知基础论和动态能力论。资源基础论出自 Wernerfelt(1984)指出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最终获取利润及竞争优势的战略价值,因而资源自身的“位势障碍”保护了优势资源。将这种资源的优势中转化为成本优势,保障企业的竞争力。核心能力论这一概念是由 Prahalad 和 Hamer(1990)首次提出,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基础论阐述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Teece,Pisano 和 Shuen(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指出这种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重构企业内部和外部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阐述的是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
行业竞争优势论主要研究国家特定行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客观反映国际竞争的结果,揭示竞争优势产业的原因。国家竞争优势论是由 Michael E.Porter(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竞争优势论从企业竞争优势上升到国家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分析工具钻石模型。这一模型通过四项因素来分析某个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四项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国内市场、支撑产业、企业制度和竞争对手。
基于竞争优势论的视角,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从二个观点出发,波特竞争优势和企业能力。根据波特的阐述,企业升级是持久的竞争能力从低层次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竞争优势转化,使企业因创新机制而带来的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低层次竞争优势主要成本依靠战略,是由国内市场的要素禀赋的丰裕而取得的成本优势。而高层次竞争优势最常见的来源是差异化战略。企业能力论以 Hamel 和 Prelahad(1990,1994)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升级源于核心能力的提升,升级来源于竞争优势的提升和拨离不符合核心能力标准的经济活动。还有以 Teece,Pisano 和 Shuen(1994,1997)为代表的学者的观点是企业升级是由动态能力发展引起的。从长期看企业利润的获取是通过动态能力的发展,而非市场的控制。还提出了三个动态能力的关键要素是组织和管理过程、资产状态和发展路径。因此企业的升级通过不断的有效掌握瞬息万变的商机,培育技术、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更新企业内部流程,获得竞争优势来实现。国内学者以杜晓君为代表的学者在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的研究,指出位于较低级产业链的产业通过竞争力提升,为较高级产业完成技术和资本的积累,最终为实现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竞争优势论的推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重视,并产生了对比较优势论的反思,引发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论长期争论。学者争论的观点概括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主张比较优势论,否定竞争优势。这一观点主要以刘力(1998)、林毅夫(1999,2003)为代表,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与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并指出竞争优势论的因素只有两个是独立的,第一个独立因素生产要素,第二个是国内市场。第一个因素反映的就是比较优势,第二个因素是外生给定的,因此“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有自生能力,而违背了比较优势,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必须依靠政府的保证补贴才能生存,市场也就不会有竞争。”
①二是,主张竞争优势,否定比较优势。这一观点主要是以高鸿业(1982)和洪银兴(1997)为代表。首先,比较优势当初的假定条件已经不再适用;其次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中国不外乎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初级产品,那么长期来说,没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将难以为继;此外,通过 “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技术改进”的路径实施技术进步,会过度依赖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随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需求降低、贸易摩擦加剧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有很大的风险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三是,主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统一,主要以王子先为代表。他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拥有比较优势并不代表其拥有竞争优势,只有先立足于比较优势,然后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由于本文主要是对企业产业升级战略进行研究,笔者比较倾向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统一的观点。其一,比较优势论是竞争优势论的基础。我国服装制造业的发展立足于比较优势,而正是比较优势带来了服装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使得产业发展迅速。其二,竞争优势论是比较优势论的补充。竞争优势论包含的因素较为全面,从生产要素、同业竞争、政府政策、支撑产业、市场需求、企业制度等。从企业角度看,竞争优势主要源于技术、劳动力成本、管理和品牌等。其三,竞争优势论从企业竞争战略出发,更为注重创新和技术。比较优势论主要是要素丰裕带来的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论的重心在创新机制所带来的产品差异。因此,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向竞争优势转化这一路径更为适合企业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