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一体化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使得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由此也伴随着企业间的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柔性制造和企业动态联盟也已成为其在如此激烈环境中发展的一种趋势。此时,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种发展潮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以满足最终客户需求的管理理念,是以信息共享为前提而搭建的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系,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供应链理念的影响下,企业为了减少因全球化而加剧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带来物料供需的不稳定性,企业开始搭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来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处于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开始通过利用在同一条链上的其他企业的优势,不断将其相对薄弱环节分包出来,从而通过降低整个生产成本来不断巩固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一条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开始转变成合作模式,来共同抵御充满竞争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抗衡,以往的单个企业打拼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间原有的竞争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企业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趋势。
在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里,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传递得以广泛而快捷,地区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整个地球人员之间的沟通也变得畅通无阻,非常便捷。在此环境下,各跨国企业层出不穷。目前我们使用的产品大多数都是通过全球化的协作而制造出来的,一种产品的制造过程会是将各个地区或国家所具有的优势整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加工,最后再进行集成或组装而成,通过现代的物流途径将货物运送到全球各地。因此,企业为了不断满足广大消费群众的消费水平和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从而赢得他们的青睐,就不得不快速去响应市场,从而使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各个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就会不断地去降低成品的成本,企业通常会考虑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源头,或扩大整个产品的销售额,利用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或者对现有产品进行价值改良,重新设计,降低产品的成本;对于企业,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一直沿用这样的方案,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会发现企业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窄,因为一种产品它的成本毕竟是有限的。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虽然可以暂时使得企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益,但是这种途径在长期看来,必定是有限的,暂时的。
因为企业还停留在各自的单个经营模式,没有脱离出传统的采购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已发现这样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开始重视对整个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以及如何进行供应商管理都是需要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供应链思想兴起于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初,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因此得到了许多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研究并产生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对于后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企业从传统的纵向管理向横向管理的转变,更加有效的去管理企业的内部环节。企业间原有的竞争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企业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趋势。企业要想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优化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更快,更好的去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在整个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属于供应链中的一个部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像以往仅仅考虑企业自身的单个单元,而要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从整体上去关注成本的变化,从而找到解决方案,提高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的管理涉及到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采购管理,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的库存,物料管理以及涉及资金的财务管理等等。为了将上述的各个部分的要素整合在一起,企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经营模式,通过对采购数据,生产信息,物流及库存的数据的共享,充分发挥作为一体的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优势,通过集成的方式结合整个供应链各个企业,减少物流成本及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使整个供应链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购管理的质量水平决定着企业是否赢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以往的采购管理过程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更多的只是关于价格的一种谈判,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局限与自身利益的简单考虑。另外,在传统的采购管理中,采购的过程和流程相对比较复杂,从早期的供应商建立,筛选,按照生产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发送订单,收货,检验入库,申请付款等一系列的流程,跨越了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这样势必会造成信息上的滞后和不准确。这种纵向管理的方法造成采购流程复杂化,会带来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从而加重企业的库存积压,占用太多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的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传统的采购中很少会采用先进的采购控制工具,大多数情况下,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谈判是通过电话完成的,没有正式的书面形式,必然会导致信息的共享度降低,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去追踪和发现,透明度很难保证。另外在传统的采购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状态和库存信息是相对保密的,供应商无法了解到其产品的相关内容,企业的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通过合同条款来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因此,采购方和供货商没有长期合作的战略,只是局限在目前手中的定单,这种临时或短期的合同必然会导致沟通,执行成本的增加。
就目前对于企业来说,设备和材料的延期交货以及供应商管理已经成为采购环节中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被提上公司采购管理的议题。根据先进的供应链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从而帮助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采购问题的因素,找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或优化方案,不断完善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够使企业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
在供应链管理的形式下,采购需要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促进产品和服务选择恰当的来源,恰当的质量,以恰当的价格和数量,在恰当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被送达到正确的地点。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要想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供应链的采购管理。因此,在信息技术共享,业务流程透明性,质量和成本的控制度,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性方面做出重要的改革。与之相对的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企业之间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经营环境,这种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抗衡于来自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压力。因此,供应链管理在现代社会的企业管理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采购管理则是这一环节中重要的一环,研究在此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对提高企业在国际环境中的生产和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运用现有的先进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本文通过实现对采购管理方法的优化,使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采购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达到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有力保证公司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本文应用供应链的采购管理知识对物料采购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使得公司采购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本文从釆购体制、采购计划、采购过程、供应商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物料的采购管理现状,通过借鉴国内外公司釆购管理先进经验,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采购管理改进措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供应链管理概述
(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其有统一的定义,现在还存在不同的提法。
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菲利浦(Phillip)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他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增强企业间的合作。”
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管理包括贯穿于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客户交货。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供应链管理作的最新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我国于 2001 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本文给出以下定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是以市场为导向,最终客户为目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进行调配和利用,使得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态处于最优,达到以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率的运作方式。
(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上各个单元,各个环节既要整体又要单独的思考方式,它是最大限度的去减少这条链上多余的环节,使得整个供应链是出于高效的,从而可以更快,更好的为最终用户服务,无论在响应速度还是在整体成本上,供应链都会强于单个企业的业务表现。对于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最根本的目地就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因而必须及时将正确的产品或服务以合适的状态,准确的数量和质量,合理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点送达到指定的地点。
从整体来看,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处于共享链上的企业之间更加重视相互间的合作,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客户为中心。供应链的管理,它的最终目的是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最终用户,使客户满意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从而使企业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提供最好的服务又要以最低的成本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供应链管理将有效的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集成的管理思想方法。供应链管理中强调企业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成起来,实现跨企业跨地区的有机集成,才能实现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调运作的目标。
双赢合作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之间更加强调彼此间的合作,处于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是风险和利益共享。企业不能仅靠自身的资源来抗衡外部市场的竞争环境,而是要联合供应链上各企业通过跨组织,跨地区的界限参与到各方的合作中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战略关系,追求共同的利益,保证企业间能够稳定友好的长期合作。
物流一体化的管理。物流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降低企业库存,减少资金的占有率,企业内部通过各部门间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间则是通过物流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对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体系进行优化,从整体进行统一管理,从而达到使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库存水平也处于最低甚至库存是不必要的。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交易双方利益冲突的传统观念,建立起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使处于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彼此间信息交换和共享,使得供应链的总库存大幅下降,降低库存以及库存维持成本,减少占用资金,还避免了缺货现象的发生。
总之供应链管理将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客户。通过快速的响应客户需求,降低沟通成本以及物流库存成本,增加资金的流动率,缩减交货周期,利用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增加各单元企业的竞争力。
1.3.2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的内容
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的内容与传统的采购管理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部分。采购管理是指采购部门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采购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对供应商的考察,设立采购目标,选择采购策略,制定采购计划,实施采购的策划流程(包括询价,报价、技术澄清,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催交图纸,过程检验,仓储收货、验货、财务结算),最后的供应商评价等。
采购市场调研是企业为了掌握市场信息,市场动态的需要,通过系统的收集和分析所有会对企业获取货物和服务影响的相关因素的评定。它对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制定采购策略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通常综合采用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企业内外部的供应市场进行研究。
采购目标是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减少供应商数量等方面设立符合企业战略的分目标。采购管理在确定采购目标后,需要制定不同的采购方法。
采购策略是指在采购模式、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供应商关系等方面采取何种方式或方法。影响采购策略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企业的目标和政策、企业的生产制度、原材料的重要性程度、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外部因数有法律、经济环境、技术发展、市场的动态变化、供应商素质等。
采购控制和评价,是对过程的控制和效果的评价,旨在更好的执行采购计划,通过对内部采购机制的考核和外部供应商的绩效考核不断改善采购管理。
在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是企业在整体上对采购职能进行了重塑和优化,大大提升了采购环节的执行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之外,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整体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及采购风险,缩短了采购周期,并将供应商纳入了企业的整体考虑因素之中,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有着实质性的突破和飞跃。
实施供应链下采购管理,需要对原有的采购模式进行改进,其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避免传统采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采购质量,周期,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严格控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采购质量,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2)优化采购流程,使得流程更加快捷,高效,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环节。采购流程应该是灵活的,它应该将战略采购与一般采购分开,并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分类采购,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采购管理。
(3)完善采购制度。通过制度来控制和管理,监督和规范采购行为的合理性,通过标准的合同文本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审批流程,使得采购流程上的各个环节能够程序化,文件化。
(4)明确采购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分工,使得采购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能够及时反应生产的状态,从而提高处于整个供应链上各方的反应和响应速度。
(5)制定客观的供应商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在选择供应商时,一般维持 2-3 家,保证供应商数量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以确保正常的供货资源。另外,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使得供应商能够不断优化和缩短其供货周期,达到及时供货和零库存的目标。
(6)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在其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采购数据,最终用户的需求数据,生产时的物料要求及库存的数据,供应商信息数据等。这些数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采购管理的成功与否。另一方面,供应商模式下的采购是由订单驱动的,这需要与供应商共享信息,达到信息及时的传递和沟通,以快速应对市场要求。因此,在此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采购管理需要有相应的高效信息系统进行支持。
(7)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供求双方能够在彼此相互信任的前提下,相互共享其成本结构,公司的发展战略,产品技术等方面,使得双方合作关系上升在战略高度。这种建立的合作关系是处于动态的,它是需要建立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之上,如果一旦其中一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没有起到相应的应有的作用,则将可能被其他的企业所替代。因此,处于这种合作关系中的双方会不断优化和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来保证合作关系的长期性。
国外学者对采购合作关系的研究较多,如 Finn Wynstra, Arjan Van Weele,Bjorn Axelsson 强调釆供双方在合作关系上应加强长期合作,而不应只局限在短期的,眼前的层面,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来扩大合作范围。在节约成本方面,Boudewijn A.Driedonks,Josette M.P.Gevers, Arjan Van Weele 指明,在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学者和企业达成共识,釆购成本是企业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很强的杠杆效应。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釆购成本控制》一文中,作者唐蓉从战略管理层面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釆购成本的组成要素及内容,通过准时制采购法的分析来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了价值分析方法等一些基本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罗红雨和何才元提出了适时制的釆购策略。而另一批学者则关注釆购成本的核算,在总结传统方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采购,以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管理的效果。涂春雪和唐立新指出石油行业现有采购的杂乱无章,介绍石油行业物资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石油集中采购模式的提出并进行了分析,剖析石油物资中集中采购的优势,并给出了建议性的采购分类方法。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对石油行业的集中采购研究,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企业本身的采购。翟廉聊在《CSM 集团公司集中采购管理问题研究》一文中,侧重描述了 CSM 集团公司的集中釆购的管理体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然后进行效果评估,但不够深刻。
胡宪武在《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釆购管理与对策研究》中描述在企业中物资采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对物资采购管理的研究,通过分析在供应链集成下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及要点,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和对策的详细研究,达到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使企业能够稳定的发展。刘洪涛在《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一文中通过分析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采购管理,分别从建立高效的供应商网络,需求管理,对供应市场的调研和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物资采购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采购策略采取建立不同的供应商关系,从而在所构建的供应链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有效管理,因势制宜的施展各种策略和方法,达到减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有效性。吴爱民在《生产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中讲述到采购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它对企业的效益及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生产型企业的采购流程的介绍和采购模式的分析,从而帮助企业能够找出更加有效的采购管理方法,以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并对企业的物资采购提高一些参考。刘新宇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项目采购管理研究》一文中阐述到在以往的企业采购管理中通过订单驱动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已不能适应市场,在供应链环境下,分析不同的物料采取不同的采购方法并与相应的供应商建立起合适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指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和沟通,保证采购管理的有效性,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形势下,从供应链角度对企业从内外部分别考虑影响采购工作的因素,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其采购效率,增强竞争力。林艳在《对企业采购管理方法的探讨》一文中分别探讨三种不同的采购法,JIT 采购法、ERP 采购法和供应链采购法的优缺点,利用组合,使得这三种采购法进行相互互补,形成一种新的采购模式,能够更好的进行采购管理,帮助企业改善效益,在此基础上,也客观的提出了新的采购模式的局限性,从而更全面的解释了新模式的应用环境。实施供应链采购管理需要系统的分析解决问题,而且要取得从最高层到基层的理解和支持,这通常要求完全改变传统采购观点,采购需要更多的被纳入直线管理和主要的经营过程。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当前的采购管理已引起学者和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本人将基于前人的研究理论,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拟写对外资工程化工项目中的采购管理进行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采购管理中材料的供应细分法等知识,分析 A 外资公司项目中目前的采购组织机构,采购流程以及采购策略等方面,找出目前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整改方案,帮助 A 外资公司加强采购管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价值。本文将着重介绍物料管理这一部分,利用供应细分法的理论知识,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料和不同的供应商提出不同的采购策略,改进后的采购管理从采购组织架构,采购流程及采购模式等方面帮助 A 公司降低总成本,提高和巩固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本文主要以 A 外资企业为研究单元,将传统的物资采购问题扩展到供应链管理之下,利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构建供应链下的采购组织体系和供应商管理评价体系,再通过业务评估进而进一步优化采购管理,并在供应链体系中得到提升,进而解决 A 外资企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供应链的范畴中,概念非常广泛,本文重点研究与采购管理密切相关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下采购管理的内容及发展。供应链思想的兴起,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采购管理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了解采购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采购对控制成本的意义及采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的内容,分析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中,采购方式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以及对原有模式的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2)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研究。供应链管理是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信息共享使得整个供应链处于并保持高效的运作过程。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分析 A 外资公司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研究 A 外资企业的采购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等方面。
(3)供应链环境下的合作关系的选择和供应商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管理,对 A 外资企业而言则是对其相应的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并与之建立起合适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增强供应链的有效性,所以供应商的管理及评价体系是供应商管理的非常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找出合理客观的供应商评价体系。
论文撰写力求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从企业低效管理的现象切入,从企业管理要素有效应用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证,结合对 A 外资企业部分单元的走访调研情况,全面分析企业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简述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背景下,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提出了采购管理的概念,介绍了供应链背景采购管理内容及发展。
第二部分:介绍 A 外资案例公司采购管理现状,从公司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不同物料的采购管理现状及供应商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A 公司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对 A 外资案例公司产品采购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以及供应商管理的主要方面进行优化。
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优化方案,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分别从其效果评估和风险预测及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并提出了A 外资案例公司未来采购管理发展的重点。
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并指出了不足。
1.4.2 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引入供应链采购相关理论,从采购的流程上进行分析再造,以追求采购成本的最优化。
(2)在采购工程中按照“供应细分”法将采购分为策略型、关键型、杠杆型、战略型,将采购流程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