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评价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5 共904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主体思想解读
  【第一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绪论
  【第二章】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评价
  【总结/参考文献】哲学视角下毛泽东的民生观探析总结与参考文献

  5 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评价

  5.1 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从哲学角度充分挖掘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对我国当代建设的意义,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马克思的民生主体思想必须立足于现实,才具有现实性,同样,毛泽东的民生主体思想也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实践这一现实,才具有当代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5.1.1 在共建中共享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终身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同他们所需要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利益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存在,并且让他们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终身。”当然,这奋斗后的战利品也该人民群众自己享受,毛泽东曾经说过:“战争胜利的果实永远是属于人民的”。这句话就深刻的阐述了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打下的江山,是属于人民群众的。

  进入新世纪后,即使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仍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在贫困偏远的山区,人们的衣食住行依然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民逐步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我们应该以改善民生,推进民生,促进民生来发展国家经济和完善国家政治体系,从最基本的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势必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上文已经阐述,在历史长河的每一阶段,人民群众是革命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建设者,也应该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受者。人民群众在社会上生活中齐心协力,共同实践称为共建,所谓的共建,就是要积极的调动全体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建设的每个环节中来,在社会生产中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财富,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共建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要通过特定的,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达到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社会规律性和目的性是相统一的,共同的分享胜利的果实也是价值目标之一。所谓共享,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后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延绵不断的得到回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共建是共享的途径,共建成果越多,辐射范围越大,涉及的程度越深,人民群众共享的成果就越多,共享的程度就越深。共享是目标,是归宿,共享的内容越丰富,涉及的范围越广,全体劳动人民投身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就越高,形成的合力也就越强、越深。所以,共建是确保共享发生的促成因子,共享提供给共建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应该反思发展理念,力求在民生改革和发展中推进民生改善,凸显人民群众的民生主体性。民生问题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活本质不断的得到提升,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毛泽东曾经也说过,“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了能更好的改善民生。”在发展思路和理念上,改变单纯的从经济本位推进民生转向经济、政治多方位的发展之策,而且要倡导人民群众应该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不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生存,而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有更多的闲暇时光去支配自己的时间,去从事自己所喜爱,所偏好的活动,当人民群众的闲暇具有多元和自主的的特征,国家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就得到了深刻的变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

  其次,在战略上转变发展模式,单纯地从 GDP 增长的经济本位转向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绿色 GDP 的增长,让经济发展不仅推动民生建设同时也服务于民生发展,让广大民众不仅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更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近些年来,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的提出到强调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从“更加重视和改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到政府职能部门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制度推出,无不昭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发展民生之策的确立。

  再次,把民生问题放到改革和发展中求解,民生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是社会体制改革不彻底、社会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保障民生工程的良好改善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必须确保人民群众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民生问题在发展中得到了解决和完善,建设成果也该人民群众去享受,因此,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才能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最后,政府应该树立百姓生活无小事的观念。第一,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毛泽东曾经指出:“ 然而,这些日常小事正是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具体表现。”百姓生活无小事就是要吸收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曾倡导的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是壮大我们军队力量的保障。然而,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作为民生实践的主体建设者和享受者,他们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衣食无忧,对生活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他们国家主人翁地位,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另外,人民群众的民生大计是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民生问题是动态发展的,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民生中,解决了原来的“小事”,又会有新的“小事”产生,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民生的内涵就越丰富,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就越强。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刚刚进入深水区,改革引起的利益逐渐分化,加速了社会分层,部分人民群众还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各种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小事”就会逐渐放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这些“小事”。具体到民生的各个领域,如教育方面,毛泽东曾经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辟的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斗争,改造社会的斗争,最重要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改造主观世界,这些诸多改造和斗争的经验与知识,积累下来,传播下去,使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逐步前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政府应该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办学的责任,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不断完善公共教育制度,强化政府办学行为,深化教育本质,让广大人民群众用知识武装头脑,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走向文明的帝国。另外,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财富应该归人民群众享受,政府应该在公共教育中加大投入,努力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的公平。在就业方面,毛泽东的就业目标是保障社会主义国家人人有事干,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劳动力招收和调配制度,实行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制度,采取职业培训等各种手段来解决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党和国家应该借鉴毛泽东的就业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例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经济稳健和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总量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形态,即通过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为了达到人人有事做的就业格局,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也不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从城乡结构上来看,鼓励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能够促进城乡结构的优化,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制度方面,毛泽东都有过相应的阐述与说明。总之,毛泽东始终遵循着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宗旨,坚持走人民群众的道路,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来大力发展民生建设。

  5.1.2 全面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极力的推崇马克思主义民生主体思想的基本观点,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论体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简言之,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毛泽东的民生主体思想,集中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革命建设中,依靠人民群众,在革命胜利时,主张人民群众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的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归人民群众享受构成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过建国以来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加速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当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立足于我国暂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具体的国情和扎根于经济政治全球化这个世界局势,以毛泽东的民生主体思想理论为基础,逐步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胡锦涛同志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思想也正是对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为本源,为目的,为动力,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新时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转化具体的目标,如何将以人为本这一价值观念转变为现实,就必须借助特定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特定的方式即将“以人为本”演化为具体的政策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实现和修正来落实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努力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在经济政策中注入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当前的目标也应该服从于最高理想,当前各项政策的确立,也应该建立在提高人民幸福,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例如,我国有关政策仅仅是追求GDP 的增长,而忽视了增长的前提是以污染环境,牺牲社会公平公正而获取的,这样的 GDP 增长是得不偿失的,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反而是一场灾难。所以,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从实际出发,让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的注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完善民生工程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和发展策略,在发展中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追求社会的平衡发展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公平正义的发展,为改善民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努力落实社会财富是应该服务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具体而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劳动权保障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把劳动者的收入要要素和按老分配好,建立和健全城乡养老保障体制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我国弱势群体的生计维护,杜绝掠夺式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后,让经济社会的发展惠及全体民众,让所有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民群众享受到胜利的果实。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提出,革命的胜利是由人民群众取得的,胜利的果实当然由人民群众自己去享受。在当今社会,共建共享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所以社会成员间财富分配的不均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能否分配和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这块“大蛋糕”已经做大做强了,但是物质文化的改善程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民生主体的思想没有真正的落实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避免和改变只有少数人受益的不合理局面,让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及全社会。

  5.1.3 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整个国家的发达与兴旺。出身农民的毛泽东一直很重视农民问题,青年毛泽东关注民生就是从关注周围农民的生活状况开始。在革命期间,毛泽东也是如此,毛泽东指出:“农民——中国工人的前身;?? 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 农民——这是中国军队的来源。毛泽东把农民视为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军。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毛泽东就强调:“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个基本的国情与现实深深的扎根于毛泽东的心中,他时刻从国家的高度来关注农民问题和解决农民问题。他也成为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的第一人。确立了农民主体地位,他将农民的前途与命运和反抗帝国主义、军阀势力、地主阶级的成败联系在一起。所以,毛泽东终身在倡导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在当今社会,如何将农民主体地位在社会建设中体现出来,是我们党在重视农村工作中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所谓的农民主体,就是农民通过政府的组织与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受益者和终极评价者。

  首先,应该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农业大国的农民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经济方式上,确立将社会转变成大生产的工业社会,去规避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让农民也惠及到改革的春风,把传统的农民逐渐的培养成现代化的农民。在积极改造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照搬西方的改造办法,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抢夺农民的果实为代价,这样的改造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忽视了农民主体地位的表现,农民不仅没有享受的自己实践的结果,甚至被他人掠夺。

  其次,要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满意度出发,把政府推进农村建设和农民自主建设看成有机的统一,我们应该把唤醒农民,激励农民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立足点。从我国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来看,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农民自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没有得到保障。新农村的建设也是由政府在主导,政府必须亲自去落实,建设的政绩也是各级政府炫耀的资本,根本没有从农民的评价出发。另外,在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也是政府从上而下的下命令,政府和领导采取越俎代庖的方式,不顾农民切身利益而去大包大揽。由此,新农村初期的建设是没有完全从农民主体性出发,没有把推进农村建设与农民自主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在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上,应该做到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一国两策”的局面,在多元的社会中,农民很容易融入到城市社会,使他们的才华能够得到施展;要把政策调整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真正的惠及到改革带来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要听取农民代表的建议与意见;政府还应该积极的做农民办实事,并且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行为由农民来评价,而不是由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业绩来评价,这样,让农民成为基层政府工作业绩的评价主体是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依据。

  再次,要积极探索农民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多年来农民都是随遇而安,安于现状的落后心态,因此,农民的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这需要我们有耐心的去思考,去解决,而一定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和简单的方法。在教育农民的方法上,我们应该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教育形式上必须紧密联系农民群众,不能脱离农民群众。农民的教育实际上主要在于培养农民积极与创造性,倡导农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激发农民的潜力和创造力。

  农民教育的内容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不能拘泥于形式主义,而是应该切切实实的把农民的意愿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从农民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职业形象上,我们要求农民具备新时期赋予我们的素质,从农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出发,逐步建立农民正确的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挖掘农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农村文化人才,农民在文化建设中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享受者,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创造者,我们应该激发农民自身的文化活力,把蕴藏在广袤农村的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挖掘出来。

  最后,给农民实际的待遇和社会公正。由于我国农民与城市居民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必须作出长期的努力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针对性的政策给农村的经济送去了巨大的活力和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即使国家的政策带有农村倾向性,但是,农民依然很难融入到城市社会,农民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体现。国家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实行的“二元制结构”从本质上讲是漠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让人民群众得到实际的待遇,反而是掠夺了人民群众的战利品。农民主体地位的淡化,将导致整个社会对农民的不公正。要解决农民的实际待遇问题,还公正于农民。

  例如,在农民的民生保障方面,我们应该重点设置建设新农村政策服务咨询机构,恢复和建立农村的广播站,建立村级的网络系统,让农民也可以享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好处,另外,经常组织村干部的培训班和村干部的外地学习与调研。农民的待遇没有得到保障,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农民手中没有钱,所以我们应该发挥农信社额度积极作用,也会为维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农信社为农民生产和发展起到了资金支持的作用,也为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保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民生主体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我国农村建设将指明前进的方面,人民群众在民生实践中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投身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也会高涨。所以,我国的民生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建设的成果也由人民群众享受。

  5.2 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是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历史具有其时代限制性,所以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这一经典之作有其时代的烙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2.1 偏重生产建设

  毛泽东多次亲自深入到农村、城市进行社会考察后,指出要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和国家应该将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上适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处理生产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问题,必须采用统筹兼顾的原则,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建设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在进行生产建设时必须兼顾民生工程的实践。在农村的民生建设中,毛泽东提出要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杜绝像苏联一样采取义务交收制,从农民手上拿走太多的东西,在城市,他提倡适当调整工人的工资,增加他们的福利。他还提出全国人民都应该清楚我国的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农业大国,国家亟需建立起有力的支柱产业——钢铁,石油等重工业,农业与轻工业也不能忽视和放松。只有这样多方面的兼顾,才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来确保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双管齐下的经济建设策略——既要求社会经济的迅速腾飞,又要求人民群众的改善的策略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决策认识不足等,导致毛泽东没有把多年探索积累的经验正确的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背离,民生实践出现了偏差和失误。其次,在当初极端贫困的生活环境下,毛泽东为了拯救这种落后的局面,尽快的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他就要求党和国家从重工业开始着手,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提高就被搁置了,导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措施反而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阻碍,随着浮夸风、共产风、高指标的浪潮越演越激烈,这样的天灾加人祸,使得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人民群众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还要积极的参与生产,导致死亡率急剧增高。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处理国家重工业建设与民生工程的改善时,主观意愿与实际的偏差反而阻碍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

  5.2.2 要求过度的公平

  毛泽东立志要以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为己任,但是他在一个完全没有公平正义的环境下成长,他所看到的社会的真实面目就是人吃人,加上他深受中国民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等思想的影响,导致他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过度的要求给予人民群众公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毛泽东要求全国人民树立迅速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念。他曾经这样说过,“二十多年的抗战都胜利了,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行呢。”这种迫切希望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望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在国家经济极其落后的背景下,物质资料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主张实行统一劳作,统一分配,坚决杜绝私有化,重点强调公有化。之后,更为严重的是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凌驾于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生产关系的制定是背道而驰的,是脱离了当时中国具体国情的失误做法,它随之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消极怠工。这给我国的原本落后的经济水平严重一击。

  5.2.3 对知识分子定位的失误

  毛泽东从关注民生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直到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民群众思想,都一直在强调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劳动群众是指那些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人民群众,当然,知识分子就是劳动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但是,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晚期,由于毛泽东主观判断的失误,他将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完全对立起来,甚至将部分知识分子排斥在人民群众之外,这样的片面界定就给毛泽东在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时增添了阻力和障碍,导致毛泽东没有给知识分子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然而,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周恩来是比较重视知识分子的领导之一,他指出,“不论在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我们历来都把知识分子放在革命联盟内,算在人民的队伍当中。”而且周恩来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提醒毛泽东要及时转变观点,要肯定知识分子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的,要树立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毛泽东对工农群众的过分信任与依赖,让他一直回避对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以肯定和赞赏。当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知识分子就以消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尤其失误的是,毛泽东在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把知识分子划为资产阶级右派中,这样给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毛泽东的民生主体思想是在旧中国与新中国两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交替中形成的,加上毛泽东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其民生主体思想理论,不管是在理论的偏差与实际上操作的失误,都将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的民生主体思想的理论,并对中国当代的社会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