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5 共739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主体思想解读
  【第一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绪论
  【第二章】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毛泽东民生主体思想的评价
  【总结/参考文献】哲学视角下毛泽东的民生观探析总结与参考文献

  2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

  2.1 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条件

  2.1.1 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一)中国革命实践活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正确的理论精髓来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样,毛泽东也是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实践道路上中萌发了其伟大的民生思想。1840 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野蛮侵略,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滑,甚至沦陷在生死边缘。生活在苦难中的民众为了改变这种不堪的现状,就相继组织了一系列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等,但遗憾的是均以失败告终,因为,即使广大民众有着推翻封建统治的思想意识,但是,他们没有一个系统的作战方式和整个民族的力量支撑,最终难以改变广大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的。出身农民阶级的毛泽东深知人民群众生活的艰辛,所以他在年少时就立志要以改造中国社会和解放人民为己任。从此,他就走上了一条以改变中国人民的贫困生活为目标的革命道路,他认为只有革命才能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的当家作主。

  (二) 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熏陶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其理论形成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也不例外,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民生理论,例如,马克思认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最受关注的问题必定是影响大多数民众的利益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首先要吃穿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同时,也正是马克思多年来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生存问题,才给他创立伟大的唯物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素材。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注重人的物质生活,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们最大限度地运用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思想去丰富自己的人生,而且它对人的自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人们身心自由的同时,也要获得身心的解放。所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人价值实现的更高诉求,它更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即人精神层面的发展。这也是民生应该达到的更高的要求。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的生活质量自然而然的会提高。马克思在参加了众多工人运动后,深刻地体会到,社会生产力的高低是一个时代先进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志。

  之后,马克思把生产力的高低纳入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解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提出,民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当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时,人们的生活穷困潦倒,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难以满足时是无法生产建设的。

  (三)中国古代与近代“民本思想”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璀璨的文化一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回顾历史,统治者重视民间疾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是,在中国古代,重视民生,在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表现为统治者对民众的“恩赐”,缺乏对改善民生的制度化保障,但是它也可谓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以人为本”和“顺从民意”才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思想,即顺从人民群众的意愿,让人民群众富裕了国家则容易治理,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差,则国家的治理就步履维艰。《尚书.五子之歌》中也指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治国的根基。但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民本思想受当时封建制度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统治阶级的根本目的不是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而是利用老百姓,并禁锢老百姓的思想,从而维护其统治地位。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也受到了中国近代民生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活便是”。当他在革命活动中目睹了中国的悲惨遭遇后,就立志要拯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孙中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领袖和旗帜,他的伟大理论——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形成是晚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但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基点均是民,孙中山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民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民是根本,民是大计。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养民”,也就是要帮助农民和工人,对失业的人员给予适当的救济。他还特别的指出,养民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生活局面。在革命形势严峻的局面下,领导者特别重视民生问题,深知依靠人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保障。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也是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应该重视民生问题,人民的问题解决了,再来解决社会上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正是吸收了马克思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近代的民生思想的精髓才在中国革命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才得以诞生的。

  2.1.2 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主观自觉性

  (一) 毛泽东的个人素质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独特性格的伟大人物,通过对他青少年时期个人品质的回顾就不难发现。首先,他深受其母同情弱者,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性格影响,从小便形成了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例如,在一年的秋收时节,暴雨将至,人们都在田地里抢收着自己田地的麦子,而毛泽东却不顾家人的反对去给邻居家的大娘抢收,后来才发现自己家的麦子被大雨冲走了不少,这样的举动受到了毛泽东父亲毛顺生的严厉批评,后来毛泽东这种同情弱者、关心他人的优秀品格,与他父亲自私自利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之后,他在和其堂弟交流曾经两家买卖土地的事后,他就深知,不改变旧的落后制度是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所以,他就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贫苦农民的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也为他之后的革命和执政道路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不懈的动力。

  其次,毛泽东从青年就很注重自己品格的修炼。辛亥革命前夕,长沙饥民忍受不了穷苦和饥饿,最终引发社会暴动,但不幸的是,残暴的遭到当地政府的血腥镇压,毛泽东在那种窘迫环境下有着深深的感触与体会,他说:“这件事影响了我一生,对我们的冤屈,我深感不平。”毛泽东这种珍视人民,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的品质,为他关注民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他之后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 毛泽东的人生理想

  毛泽东的青少年,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中度过的,同时这段时期也是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思想信仰不断更迭的时代,在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出生并成长在在偏僻山村的毛泽东,少年时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微,直到十五、六岁的时候,他有幸阅读了《盛世危言》和一些资产阶级改良的书籍后,才渐渐打开了视野。尤其是当他阅读了一本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之后,他的心情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对祖国的前途感到忧虑,于是就萌发了走出闭塞的韶山冲的念头。几经辗转,他来到了湖南省会长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之后,他选择了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开始了半年的自修学习,在这里,他广泛摄取了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平生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从世界之大联想到世界千千万万受苦难的劳动人民。顿时便立志要通过自身微薄的力量来鼓舞全中国的青年人要奋发图强,把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视为自己的事情,从而改变祖国落后的局面。

  毛泽东的个人素质与其人生理想共同为他之后的执政道路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他执政过程中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敬仰,也和他从小就关心人民的生活疾苦是分不开的,他深知,革命的江山一定是人民自己拿下的,同时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才可以参与到革命与改革中来。

  2.2 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围绕毛泽东对“人民”这个概念的阐述展开的。“人民”这个词语在各个国家和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诠释。在罗马时代,人民的范围是由人民的性质的和地位决定的。压迫奴隶的奴隶主是属于人民范围的,没有自由身的奴隶不属于人民范畴。但奴隶是占绝大多数人口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的原着居民和流放在外的罪犯。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人民的范围不断的在扩大,人民这一概念也被一个集体的领导者所推广。人民的概念逐渐有多种解释:老百姓,平民等等。随着百家争鸣的文化的繁荣发展,人民这一词被大多数群体所接纳,在儒家经典着作中便开始有“君子”和“小人”之分,所谓君子就是道德高尚者或者有地位,有身份的德高望重的人,所谓“小人”就是带有被统治阶级所统治的阶级烙印的人。由此可见,“小人”是“人民”的一种说法。直到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史观后,人民这一词被纳入历史和政治的范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由绝大多数人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的,而绝不是由单个人的力量和作用。由此可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群体就是属于人民的,阻碍历史进步的群体则是人民的敌人。

  在毛泽东时期,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出身农民的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和自身知识的匮乏,所理解的“人民”概念是片面的,主观的。但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时,他所理解的“人民”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飞跃,在他看来,“人民”逐渐成了推动历史进步的群体。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他逐步的认识到“人民”的涵义是丰富的,其中起决定历史变革作用的是人民群众。

  2.2.1 青年毛泽东对“人民”内涵的认识

  “人民”这个概念既是历史观层面研究的内容,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问题,如果从社会伦理层面对“人民”概念进行分析就已经折射出青年毛泽东对“谁是历史主体”这一哲学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这一见解也影响了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的道路选择——依靠人民来救亡图存的道路。在青年毛泽东逐步确立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时,他传统的“仁爱”的民生思想也逐步发展成为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伦理意识。毋庸置疑,一个成熟而深刻的历史概念,不仅需要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的累加,更需要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沉淀和发生质变。青年毛泽东在承认人民在民生实践中的创造作用到肯定人民对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就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得到升华的。

  (1)确立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创造地位

  毛泽东在曾经接受过私塾的教育,在当时封建社会体制的影响下,学到的都是儒家经典,以至于封建传统观念在少年毛泽东头脑中留下了印迹。通过自身的观察就一度认为:“人民只是“养其小体”的劳力者,受“劳心者”的支配。”之后青年毛泽东在受到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影响下,更加强化了他这种传统观念。他渴望盛世伟人横空出世重写中国命运的同时,他也认为,观念将造就一个文明的国度,他说认为的盛世伟人就是:“巨夫伟人皆一朝之代表,将其前后当身之遥——求之至彻,于是观其一生,皆此代表人之附庸矣。”青年毛泽东这些观点折射出他对人民创造地位的漠视。封建思想除了在青年毛泽东头脑中打下了烙印,圣贤、英雄创造世界的观念也为他唯物史观的创立增添了阻碍。所以,在社会上,青年毛泽东认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懂宇宙,掌握宇宙真理的,掌握宇宙真理的人是少数杰出人物。正因为毛泽东是这样的观点,所以他认为,人民群众根本没有把握国民生计的大事,而仅仅是经营忙碌于农工商业的小人物,即使忙碌是自己生活的需要,也只是盲目的,无计划的在行事,甚至认为人民是造成中国经济陷于落后局面的主要因素。1919 年之后,青年毛泽东通过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考察和对“十月革命”的深刻剖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今社会所发生的每次逆转都与民众联合有关,只有人民群众联合起来,才能冲破旧的反动势力。

  由此,他在 1920 年秋天就开始承认自己已经克服唯心主义,认识到劳动人民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决定革命胜利成败的关键,青年毛泽东在世界观上的转变足以表明他对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理解,也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先进水平。

  青年毛泽东在“五四运动”爆发后,逐步认识到经济制度对于人民的政治生活以及人民的道德伦理观念具有决定性作用时,也开始关注人民物质生活的毛泽东认为应该把社会上的人划分为两类:“民众”和“强权者”,而且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了民众和强权者之间的阶级对立与利益冲突。青年毛泽东认为,即使存在这样的对立和冲突,人民需要尽快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就不能坐等恩赐,团结起来,获取自身的解放。同时,这也表明毛泽东在青年时就逐步意识到人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而以利益作为行为的动机,是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动力。

  (2)认识到人民对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

  随着毛泽东对人民在历史中的创造地位的认识逐步加深,毛泽东开始关注人民生活中物资资料的重要性,接着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青年毛泽东关注民生的影子逐渐清晰。历史事实证明,一旦青年毛泽东开始从经济角度思考中国革命前途时,足以证明,他已经看到了解决强权者与民众这对矛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他在通过经济反映国家状况时说:“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即使青年毛泽东没有直接提人民创造历史这一伟大的命题,也没有从理论上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但是,在转变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人民的概念,就已经是毛泽东历史观的主角,是帮助他形成独特的人民主体思想的推动力。

  由此可见,毛泽东逐步确立了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和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他认为,人民是由被动的、消极的甚至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变成主动的、积极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毛泽东有这一伟大发现无疑是有一条非常清晰的动机:为了中国人民自由的幸福生活,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2.2.2 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再认识

  (1)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认识

  在大革命时期之前,毛泽东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逐渐的步入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列,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他认为取得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毛泽东看到民众联合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当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对农民群众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是深有体会。在此期间,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对中国革命当时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重重困难逐个分析和解决。

  首先,他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敌我友的关系重新进行了界定。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中立足于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把地主阶级自觉地分为大地主阶层和小地主阶层,并且认为资产阶级应该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他再次强调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中间阶级,他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军阀的严重打击和压迫,这时的他们认为需要团结起来革命,但是在无产阶级积极参与革命,并且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时,他们就对自己想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到严重威胁时,他们又怀疑、恐惧革命。

  其次,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对人民的理解还更多的加上了农民的烙印。他认为,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革命作用,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

  (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认识

  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游击战争成为抗日的主要作战方式,人民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也对人民的感情随之加深,他逐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发表了《为人民服务》,他强调,“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们逐渐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会强大起来,这样震撼人心的演说,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让他们坚信,革命的队伍是靠人民组建起来的,抗日的胜利也是一定的。

  在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然而,党的工作重心在地点的改变后,仍然依靠人民来进行战争,而且要继续依靠人民来进行各项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把党的优良作风坚持下去。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认识

  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认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首先是毛泽东认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的强大的革命队伍还是要依靠人民。随后,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思想,认为人民就应该是社会生活的主体。10 月 1 日,新中国在亿万人民的努力下终于成立了,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党和人民的关系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党和人民的良好关系也为社会建设提供了空前的有利条件,毛泽东更加坚信人民才是值得依靠,值得信赖的。革命的胜利也为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建设好国家增添了动力和信心。之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与人民的积极配合下,新中国迅速的恢复了国民经济。在这大好势头的光辉照耀下,党又积极的领导了人民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时的毛泽东对人民的亲切度和依赖性已经达到了历史顶峰。“八大”的召开,更是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认识在曲折中发展

  在毛泽东的晚年,是他对人民概念的理解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理解极其复杂的一个阶段,首先,他依然注重个人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他的很多经典着作的立足点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来说服党内人士应该克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他也指出,我们党内的人士不仅仅要积极的改造客观世界,同时还要改造主观世界。他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出现了“左”的错误,他在对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后,导致对“人民”这一范畴的界定出现了严重的失误,随之而来的是阶级斗争被严重的扩大化,让众多的知识分子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没有让知识分子的力量充分得到发挥,知识分子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其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

  通过对毛泽东在各个不同时期对“人民”概念的认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人民的理解与认识是随着我国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加深的。即使在后期出现了偏差,但是作为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它又为党提供了行动的指南。正是二者的相互促进,才使党在对待人民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