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核心思想探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1 共9909字

  ( 二) 未来社会的城乡融合

  马恩指出,只有城乡融合发展,才能获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防止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也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24].在马恩看来,城乡融合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根本出路,城乡融合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马恩所设想的城乡融合需要两个客观条件: 一是物质条件,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大工业产业在城乡间合理分布; 二是社会条件,即消灭私有制的旧式分工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让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福利[25].列宁发展了马恩的城乡融合理论,他指出,鉴于城乡对立已使城市和乡村面临着衰退和灭亡的直接威胁,消灭这种对立是共产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26].因此,要自觉运用科学,结合工农业,重新分布人口,通过集体劳动,实现城乡融合[27].

  ( 三) 城乡融合的思路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就未来社会的城乡融合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路。第一,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旧的社会分工体制,通过产业教育和工种变换,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28].第二,建立农民合作社制度。马克思指出: “在农业中采用集体的、有组织的劳动,并且只有在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29]

  也就是说,农民将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通过合作社组合成大规模经济,实现城乡融合。第三,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关系的积极影响。马克思指出,蒸汽机的发明使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那么,电的发明将会使边远地区发展水利变成现实,让城市的先进生产力来辐射边远地区的发展[30].第四,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产业。一方面,要统筹城乡人口,使脱离农业的工人在农村同样有机会从事工业劳动; 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产业,让大工业在全国能够平衡地布局,不可集中于大城市。同时,也要促进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31]

  四、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的实质是城乡体制合理、城乡结构优化和城乡关系融合的问题。其中,工农关系是城乡关系的重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

  ( 一) 从统筹兼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筹兼顾”这一概念散见于党的重要文献中。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同志郑重警示: “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32]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把“统筹兼顾”当作处理城乡关系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33]这一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光辉着作中,把合理对待“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放在“十大关系”中的第一位,足以体现工农关系( 城乡关系) 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此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再次明确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34]的指导方针,为新中国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促进了社会主义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快速发展。“统筹兼顾”之所以能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历经了连年战乱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城乡国情,以及借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总结出来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城乡关系变化的科学判断。

  可是,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国家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思想。这项改革实践首先从农村做起,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改革的基本制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体制改革的开始,全面解放了农村活力,调动了全国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了过去城乡之间互不流动的分割状态,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村、农业和农民再一次获得了新生。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35].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以工促农、工农并进的历史新阶段。

  ( 二) 从统筹城乡到新农村建设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36]的新战略。

  国家强调把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最终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

  标志着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成熟。2000 年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把“城乡统筹”做为处理城乡发展关系的重要原则。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37]的指导思想,其中,“统筹城乡发展”依然放在第一位。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新农村建设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境遇,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城乡关系的民心工程。紧接着,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废止了《农业税费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了 2000多年之久的传统税收制度被终结。

  ( 三) 从城乡一体化到新型城镇化

  自 2000 年以来,尽管党和国家反复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仍然非常突出。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把“社会建设”做为新时期治国纲领的重要内容,并再次重审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38].从城乡关系的视角来讲,社会建设的内容是重在优化城乡结构、弱化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正。2008 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专门讨论农村发展问题,提出“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39].这样的论断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彰显了国家改革城乡体制的决心。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40].当前,国家把“新型城镇化”做为建设和谐城乡关系的重要方略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2013 年末,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主持召开了系统研究城镇化问题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做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014 年初,国家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41],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基础性规划。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实现广大城乡居民需求和利益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实质上强调让城乡居民能够有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会导致城镇发展而农村衰落的境地再次出现,让城镇化过程中同样可以留住青山绿水和“乡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会改善不合理的城乡结构,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融合城乡关系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2].“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创新,也是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

  ( 一)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第二,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了一定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把城市以及城乡关系的变化状况放置于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去分析,城市产生、城乡分离、城乡差别、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等现象是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历史现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通过城乡统筹来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出路,首先在于不断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过程的不合理方面,才能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融合。

  ( 二) 矛盾分析的立场

  矛盾分析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城乡矛盾与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与融合的具体方法论之一。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市问题持矛盾分析的立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城市的产生以及城乡关系的变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 第二,城乡分离导致的城乡对立实质上反映是城乡关系变成了矛盾关系,而化解城乡对立之矛盾关系走向融合之谜的钥匙,还需通过理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真正找到;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绎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只有理清资本主义城市内部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矛盾的实质,才能建构一个和谐发展的新社会; 第四,在社会主义社会,城乡关系本质上是非对立的矛盾关系,但只有厘清城乡之间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才能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形成新型的融合的城乡关系。

  ( 三) 实践分析的立场

  注重实践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要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者来看,城乡关系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产生的,又在人类历史实践中发生变化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不断从实践中观察城乡关系的变化,分析城乡关系的本质,探索优化城乡结构、改善城乡关系的策略,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出路。

  六、讨论与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乡关系的总看法和理论观点。其中,城乡体制、城乡结构与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的核心问题。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是影响城市产生、城市变迁和城乡分离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城乡对立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者从具体的、历史的城乡实践活动出发,通过对隐藏在城乡关系背后的城乡体制与城乡结构的把握和调整,去寻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答案。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城乡关系的本质,也有助于我们不断运用合理的实践方案,推动城乡关系走向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自从有了城市这个“人造自然”现象以后,“城乡差别成为人类社会留存至今的社会场景,城市与乡村之间路途成为历史上最长久的人口流动场域和最伟大的社会舞台”[43].因此,城乡分离、城乡差别、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等历史现象,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乡关系讨论不绝于耳的重要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观,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第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大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第三,合理分配公共物品在城乡之间的均衡供给; 第四,积极推进城乡基层社区建设; 第五,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可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实践来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让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但其社会身份的转化却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束缚迟迟不能实现,这些居住在城市的人户分离者无法归属于城市[44].还有,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在城乡之间的供给也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等现象依然明显,城乡结构仍然不合理,城乡融合还没有实现。

  从中国历史上看,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重视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尤其是21 世纪以来,中央更加关注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状况。但我们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城乡差别和城乡融合问题。因此,我们只有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清理和反思现有不合理的城乡结构,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让城乡居民在城乡之间有同等的选择机会,调整各级政府关于阻碍优化城乡结构的事权、财权和职权,解决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来积极改善城乡关系[45].如此,尽管我们要实现城乡居民所期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城乡一体化状态,还要走很长的路程。但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伟大目标一定会实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