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经济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及其危害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9 共3320字
论文摘要

  “经济决定论”指的是代表第二国际理论家们的伯恩斯坦和考茨基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这种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庸俗的解读,认为马克思将“经济”作为社会历史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类只要依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就能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就能顺利实现。

  俄国革命的胜利是对这种“经济决定论”的有力回击。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在苏联以斯大林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仍旧存在着这种倾向。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诸多非经济的因素只是经济的反映和表现而已。而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本该具有的功用却极少被提及。

  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中,也存在着这种情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而上层建筑只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而已,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美好,只要把握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似乎就找到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虽被教科书提及,但这种反作用仅仅被局限为是阻碍还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一、恩格斯、列宁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伊始,其历史观被歪曲为“经济决定论”。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德国青年派认为,经济因素是不依赖他物的,可以自发地决定其他非经济因素。德国青年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简单的、教条的和庸俗的,会引起人们的误解,最终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针对德国青年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恩格斯写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这也就是着名的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归根到底”作用,而不是“唯一”作用。恩格斯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历史合力论”,历史就是作为不同意志和各种活动相互作用和相互冲突的结果。同时,恩格斯在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提到“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要之,在恩格斯看来,其他社会因素不是为经济因素所自发、直接决定的,经济因素对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只是在归根到底这个意义上才成立。各种社会因素,例如政治、法律、哲学等等,在受到经济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彼此相互影响,对经济因素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并没有重视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相反地,却将“经济决定论”曲解为“自发经济决定论”。伯恩斯坦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历史唯物主义,反对飞越、反对革命,宣称“促成和保证现代社会制度在不发生痉挛性爆发的情况下转移为一个更高级的制度”。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只要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为这种自发性思想笼罩的俄国经济派醉心于经济斗争,抛弃了思想和政治斗争,认为工人运动可以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工人们的经济斗争会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在迈向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需要理论指导,也不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针对这种自发经济理论,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说明了俄国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处于资本主义链条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可以率先进行革命,并最终取得了革命了胜利。列宁主要是从俄国的革命现实出发,客观上起到了批判的效果。

  二、经济决定论的危害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在面对恩格斯的话时,用“唯一”代替了“归根到底”,把经济因素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使其与非经济因素的关系机械化和绝对化了,忽视了非经济因素的应有作用,缺少辩证的视角。

  把人从社会发展中排除出去,抹杀了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说过,“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经济决定论”的视野下,人只是同土地、劳动工具、资本这些要素等量齐观的要素,人变得愈加模糊了,更加抽象,更加僵化了,原本是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的人,却成了孤独的看客。

  把人排除出去的社会历史观,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会导致宿命论。正是由于人的能动性活动,人类历史才得以展开,而“经济决定论”消解了人的能动性,把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仅仅是为经济因素决定的外在于人的一种客观过程。在第二国际那里,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似乎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率先觉悟的人不需要做什么,一切都交给经济因素好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就这样被遮蔽了。

  “经济决定论”的发展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是多层次的发展,单纯强调经济因素,容易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多方面发展失衡,造成发展的不能持续,并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对“经济决定论”的分析

  “经济决定论”把经济因素作为说明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而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等都可以还原为经济得以说明。这种思路只盯着逻辑的推理与演绎,忽视了对历史对现实的认识,往往是牵强附会的,会导致社会历史发展各要素间的分离,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而上学。

  经济决定论者片面地抓住经济因素的“唯一”决定作用,曲解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言的经济的“归根结底”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作用呢?这就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来说明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就是承认经济因素之于社会历史的第一性问题。这就是宏观的认识角度,也即是“归根结底”的作用。

  宏观的说,经济因素是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社会历史存在。人只有能满足物质生产需要,才能创造历史。人首先要是自然存在物,才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简而言之,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比之非经济因素的话,是第一性的。

  经济因素的性质决定社会历史存在的基本性质。一个社会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在根本上,应当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性质之中。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呈现出的方方面面,基本性质上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正是出于此,马克思才形象地说道,“手推磨”创造了封建社会,而“蒸汽机”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从微观上看,现实社会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因素只是其众多因素的其中之一,它并不能超越其他因素之上,可以单独决定社会的存在,更加不能自发的决定其他因素。经济因素只有和其他因素相互统一,才可以使社会历史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历史。

  经济因素是不能够单独自存的,单纯的经济是不可想象的,经济的存在必然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明确区分开,主要是从逻辑角度出发,是为了纯粹的分析,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各种构成要素中对社会历史发展最为基本的因素。在现实中,是不能将这两者截然分开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因素的依托与发展。这种微观的视角并没有否定经济因素的“归根结底”作用。

  经济因素不会以直接的简单方式来实现其作用,而必然只能在社会诸因素的交互中发生作用,进而决定社会总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要之,在宏观上,坚持经济因素的“归根结底”作用,经济的存在决定社会历史存在,只是在经济因素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社会历史存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经济的性质决定社会历史存在的基本性质,只是在它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

  总结

  在“经济决定论”中,历史的主体——人和客体是分开的,而在历史的客体中仅是把经济因素孤立地抽离出来,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历史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只有借以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形成。只有把社会发展各因素当做一个整体,把人也纳入其中,才能破除这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绝对对立。社会历史中的各个因素不是彼此对立的。不能一味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经济因素所起到的特别作用。经济因素需要同社会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才会使社会历史成为现实的人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