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地位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12 共71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国家思想探析
【第一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地位研究绪论
【2.1 2.2】马克思国家观产生的现实基础
【2.3 2.4】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价值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国家观念及其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当前,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的态势,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区域合作时代,各国之间合作进一步加深,但是地缘政治格局并不稳定,部分地区陷入经济与军事竞赛,区域大国之间的国家关系十分紧张。世界进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新兴大国崭露头角,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中心,新问题新挑战不时涌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的作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未来国家发展的方向,都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焦点。
  
  针对国际的新格局和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在保持我国外交大政方针稳定性和连续性基础上,把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确立了行动指南,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特色、新风格、新气派。在诸多重大国内外场合,***全面、深入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中国梦、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国际发展观等等精华理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和经济逐渐进入了转型期,面对国内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创新的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目标,这为国家治理与解决当前问题提出了总体要求。在总体布局下,党的新一代领导集团对国家治理问题也提出了新的目标,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化,这是未来长远发展的总体目标。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力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新的和谐的社会体系,稳定改革开放成果,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马克思国家观的正确指引。
  
  然而,要想让马克思国家观发挥指引作用,就要弄明白马克思国家观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就国家问题写一本著作,但是马克思国家观系统的存在于各个时期的马克思经典著作之中。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解,不同学者之间也因为时代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为了让马克思国家观给我国当代国家建设给以启示,我们就必须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通过对马克思国家观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的分析与解读,重新认识马克思国家观的本质含义和基本原理,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是对此进行的一点尝试。
  
  1.1.2 研究目的
  
  本文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马克思国家观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入手,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首先,从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角度审视,通过对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思想变化和理论著作进行研究,揭示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与演变,让我们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从而在形势复杂的今天让我们对马克思国家观科学理论体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让马克思国家观与新时代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发掘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形成提供指导思想。其次,从国家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观点进行发展与创新,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国家观的科学内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发展进程。通过对马克思国家观学说的系统学习,吸收其中精华部分,并且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妥善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马克思国家观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经过多个阶段的研究逐渐丰富的一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理论中的瑰宝,在今天对马克思国家观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首先,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国家观理论。从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入手研究马克思的国家观,可以加深对马克思国家观理论体系的理解,充实马克思国家观的相关研究,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提供较为牢固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理清一些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误解。
  
  其次,有助于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价值研究。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是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并有助于马克思国家观中国化。在当今世界,中国是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上,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马克思国家观的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理论基础,我们需要对马克思国家观理论进行深度的研究,让其更符合中国国情,让马克思国家观在中国落地生根。
  
  最后,有助于马克思国家观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深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老旧的国家观念不满足实践要求,通过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有助于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
  
  1.2.2 现实意义
  
  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为科学的理解马克思国家观,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观提供了理论支持,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马克思国家观能明确国家发展方向与目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研究马克思国家观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主权,确定以马克思国家观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思想,进一步明确国家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其次,研究马克思国家观能为解决国家建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内容特征和中国现实问题研究,分析国家观对当前中国国家建设的指导作用,从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国家和社会新型关系的构建,民主与法治进程多角度发挥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从而建设以马克思国家观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研究马克思国家观能够更好的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国家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和运用各方面的力量,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对于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国内外都有许多学者在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曾经西方学术界有许多关于马克思国家观的著作涌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化,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马克思国家观的相关理论。下面我会从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比较多的研究成果都分散在一些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史和马克思政治学、马克思哲学的著作之中。近年来随着国家理论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马克思国家观相关理论的文章也是不断涌现,国内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主要有几下几种类型。
  
  第一,对马克思国家观起源历史问题研究。邹永贤教授对人类历史上的国家学说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国家学说史》中,系统的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国家学说,他认为国家学说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不以某些思想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国家学说史上的零时性变革,是被时间了的真理,我们应该坚持[1].在《国家起源理论-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与当代发展》中,刘军教授进一步梳理和挖掘了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在全面批判和合理借鉴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的当代形态。再现了中国国家起源的历史画卷,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提供了必要的启示[2].郭强的《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国家起源思想的发展理路》中,认为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中关于国家起源的思想,科学的研究了没有国家情况下的氏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阐述了大量的确凿的史实,分析出了国家起源的内在动因和发展历程;马克思还批判了梅恩和拉伯克关于国家和文明起源理论中错误思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来探讨国家起源与社会的关系[3].
  
  第二,对马克思国家观本质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魅力》中,郭宝宏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观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全面的说明,并采用从生产方式变革与国家等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研究方法,详细的分析了马克思国家观在当今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惑。此外,作者还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利益、全球治理、国家示范效应和国家消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尽管文中的个别观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作者坚持从马克思国家观基本原理出发认识当代世界的各种国家问题,为今后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4].张光博教授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理论,说明了国家产生和发展规律。梳理了近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划清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并对资产阶级的国家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性批判[5].石亮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理论创新》中提出,马克思关于国家理论的几点重大创新:在国家起源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强调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在国家本质问题上,马克思强调国家具有阶级和社会的二重属性;在国家的职能问题上,马克思指出国家是政治统治和公共服务二重职能的统一;在国家的发展前途问题上,马克思提出了国家消亡的理论,并且认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类的最终归宿[6].
  
  第三,对马克思国家观与其他国家观的比较研究。王晓红的《马克思与卢梭的国家观比较研究》认为马克思与卢梭的国家观是有二重关系的,马克思的国家观是对卢梭的国家思想的一种继承和超越,从继承的角度来看,卢梭的国家思想是马克思国家观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石,从超越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卢梭的国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超越,其一,马克思史无前例的提出了政治学的基础--唯物史观,其二,马克思对国家观理论也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在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7].
  
  赵东的《黑格尔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比较研究》中认为,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与黑格尔哲学思想具有某种亲缘性,这种亲缘性表现在国家观上,马克思从信仰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的青年黑格尔派,经过《莱茵报》时期对现实问题的接触,逐渐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并最终与黑格尔国家观决裂,形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把黑格尔理性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形成及其所具有的革命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有很重要的意义[8]
  
  第四,对马克思国家观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郁建兴的《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在马克思国家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调要从当今时代出发,特别是从社会经济视角出发来研究马克思国家观,要充分研究以经济为主的马克思国家观,全力发展文化事业与创新意识形态[9].在《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夏禹龙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和谐社会”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10].冯新舟、何自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中,系统的研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理论体系,分析了马克思国家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出了马克思国家观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11].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马克思国家观理论的研究者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了阐述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理论,介绍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政治领袖的国家理论,还有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和挖掘并不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方向也更加全面,关于马克思国家观与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大量涌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为我国解决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西方马克思学派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他们认为马克思国家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理论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国家观基础理论的研究上,还在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等方面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了补充,把西方的社会思想与马恩经典的国家理论想结合,并且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分析国家本质、结构、职能的变化。其主要的代表观点和人物有:
  
  葛兰西认为:第一,国家不仅仅是阶级镇压的工具,不能把国家同暴力机关等同,要把统治阶级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保护手段包含在国家的概念范畴之内。第二,国家等于政治社会加上市民社会,政治社会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暴力统治,市民社会代表了公众的舆论,国家相当于是吧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领导权从公家权力中凸显出来[12].葛兰西的观点是把马克思国家观的阶级统治工具理论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超越,他认为光靠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不能使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因为资本主义的统治是多方面的,不但有政治镇压统治,还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统治。葛兰西的国家思想是对马克思国家观的一个重要补充,他扩宽了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内涵,把争夺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加入到国家理论当中,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马克思国家观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野。
  
  哈贝马斯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重新研究了关于国家理论的方法论,提出了崭新的经济决定论的结构分析,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能力特别强,但是这种干预必然会导致国家、社会和经济领域之间的难以区分,进而会引起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危机的产生,特别是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危机。
  
  在《超越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国际关系》中,林克莱特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批判理论之间的联系,并且从马克思国家观的阶级性入手分析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历程。他认为自己摒弃了马克思不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研究的缺陷,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道德诉求,建立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结构范式.法国的阿尔都塞和希腊的普兰查斯是“结构主义”国家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们把国家理论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社会结构上,认为生产关系才是国家理论的主题。社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市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可以总体的区分为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三种,在这其中经济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他两种结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能成为支配生产方式的结构[14].
  
  英国的米利班德是“工具主义”国家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国家介入了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不可能成为公平的裁判,必然会偏袒一方,国家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5].
  
  德国学者奥菲是“调节者”国家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国家发挥的是一种调节作用,国家能够调节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应对社会经济危机,最终维护了国家现有的社会结构[16].
  
  经济学家诺思在其新制度经济学中也阐述了关于国家的理解。他指出:
  
  “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在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
  
  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17].”新制度经济学创新的把国家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从中可以看出受到马克思国家观的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国家观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追溯其理论根源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他们或是从一个理论,或是从一种角度深度的挖掘了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内涵,并且结合了不同历史时期遇到的国家现实问题,为我研究马克思国家观拓展了视野。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对马克思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了本论文研究国内国际背景,对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马克思国家观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以及发展历程。首先,对马克思国家观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其次,又对马克思国家观产生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系统的分析了各个阶段马克思的国家观及其思想演变过程。
  
  第三部分,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马克思国家观的起源与本质、职能、形态与权力、消亡、与市民社会关系等从而得出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全面的认识。
  
  第四部分,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价值。全面阐述了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评价和当代价值,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马克思国家观对我国当代国家建设的现实价值。
  
  1.4.2 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从马克思国家观产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出发,以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思想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分析出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内容,主要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及阐述。
  
  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以及手工查阅纸质书籍、期刊、文件等,大量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收集整理有关马克思国家观方面的资料,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从而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二,历史与逻辑统一研究法。马克思国家观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决定只有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才能厘清马克思国家观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从而系统的展开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因此,这是本论文进行宏观层面研究的主导方法。
  
  第三,系统分析法。马克思国家观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理论的产生基础到发展历程,从国家观的内容特征到当代价值,是一项需要多层次分析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法来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