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针对文革时期一些片面的思想方针提出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这些理念地提出是基于他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领导人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以忽略自然环境为代价而仅仅关注到人们的温饱问题。各个地方的机构或者部门的领导在对人口较少的地区进行开荒时要慎重考虑自然和社会环境,避免出现沙尘暴、黑风暴等恶劣自然状况,这是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听取了黑龙江省委关于开垦荒地专题报告后提出的自己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强调人们不应没有目标地乱干,而应该逐步认识自然界并且了解一些自然界地变化规律。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邓小平同志针对种树造林方面,提出了发挥林业的多重功效,并且将种草种树和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个事情耽误了,今年才算是认真开始。特别是在我国西北,有好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之所以叫做'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人们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自然界生息的交替规律,这是黄土高原问题潜在的本质原因。邓小平深刻剖析了人与大自然界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改变现有的自然环境状态有机地融合。他从小的方面着手倡导自然属性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大的方面强调我国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可持续发展观地引导。《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于一九八九年被联合国提出,并在其中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即可持续性地发展和进步,也就是使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发展有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为发展和生存的物质保障。这一理念并不是邓小平推出的,但是他把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他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同中央领导交谈时提出:"我提议组建一个班子,研究一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持续、有后劲。"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稳健地改革和进步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保障。我国当前经济地合理发展应以社会公平和谐的政治环境与资源可持续重复使用为基础性工程,不仅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和人性化地保护,而且使下一代人们的生活有足够的自然资源可以合理地利用,同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地需要,这就邓爷爷提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在一九九二名年签署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公共约定,主动积极参加一些国际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提出对该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些都受到邓小平同志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的影响。
眼下和长久发展相统一、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率、利益相互统一,两个"统一"表征了发展生态保护和发展之间不可分割地内在关联,同时也是邓小平同志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维中针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理念的宏观概述。经济与生态效益是其强调的基本点,眼下和长久发展相统一是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我国目前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其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兼顾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强化相关机构和部门对搞好生态建设的职责,合理解决经济的繁荣发展与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法治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总的方针,这些理念地出现是邓小平同志基于"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法治发展破坏性影响的角度出发而大力提倡的。在一七八年邓小平推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比如森林法、草原法、工厂法、人民公社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通过民主程序讨论,强化相关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执行力度,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先后制定并确立了科学化的草原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和水资源法等相关的法律。生态环境资源地合理使用和开发得到法律地保障。
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法治工作是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大力倡导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构或者部门应对当下出现的一些不合理施工项目坚决制止,这些企业大都生产和制造生活和工业垃圾,同时不合理、科学和人性化地使用自然资源。预防和治理污染作为各机构和单位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应把生态环境和自然宝贵资源地保护纳入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张的规划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以保持经济增长、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产业效益、节约能源资源为目标,旨在控制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破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传统发展观忽视科学技术含量和环境的承载力,导致了投入大、耗能多、污染严重却产出很低的局面。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从根源上治理污染,摒弃传统发展观"先污染后治理"的模版,要求全球各国家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核心问题上都有极为周详的表述,对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多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有较为完善的理论,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可续发展观的内涵是在不断改正传统发展模式缺点的实践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也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明成果,其中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启发和影响尤为深远。
把自然属性的人地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逻辑的起始和终止点是对以人为本科学观念地进一步阐释。科学发展始终以人为本作为其发展的核心思想。从长远角度出发我国国民经济地飞速发展应该把人与自然相互高度融合,最后实现人的生存质量地改善与人的全面地进步的宏伟战略目标,更深一步讲,科学发展需在健全全面和人性化的保证体系下,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进一步地深化与改革,把实现人类整体上的利益与自然环境地持续发展结合;我国在进行经济活动或者企业经行商业活动时,在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不断渴求、经济稳布发展同时,应该更加注重人所存在的周围的大自然环境,不可以如谚语所说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应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几手抓,几手都要硬"进行深入地解读,我们在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物质层面、国内政治层面、人们的精神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的良性可持续与稳定地发展。总之,发展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工作应以中国普通的大众为核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1.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于 2012 年 11 月 8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明确表示:"认真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抓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尤其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有效的协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努力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大发展生产的力度,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繁荣富强的道路。"胡锦涛的这番讲话十分深刻,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五位一体"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步入了新的发展历程。这也预示着,我们必须仔细的把握"五位一体"的内涵,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厘清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不能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厚此薄彼,只有实现二者的结合,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才能是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形成理想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规划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它意味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2."美丽中国".
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伟大事业。尤其是今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需求日益旺盛,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更是需要我们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充分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将其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相挂钩,这样才能为全国人民创造一个美丽的生存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此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报告反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在于,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发挥资源在保护生态方面的作用,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美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社会之美、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和百姓之美,这一切都指向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主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各方面的统一与融合,将中国打造成为一个经济蒸蒸日上、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氛围和谐的国度。作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产物,"美丽中国"的建设说明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人民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充分彰显出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重新梳理环境与发展关系之后得出了创新性结论,事关民生大家,同时也说明我党将会一直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决心。
3."四化"变"五化".
2015 年 3 月 24 日的政治局会议,有一个概念让人耳目一新:"绿色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概念是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并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换句话说,这是"四化"变"五化".
首先,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产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并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
将其与"新型四化"并列,属于理论上的又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有了理论上的"抓手",也有了实践的路径。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
(一)深化了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
全球生态文明思想最初只是浅生态、描述性生态、伦理生态,随着人们意识的成熟,才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问题面前,浅生态要求人们保护好地球上的所有物种,而且批判了破坏生态的行为。描述性生态顾名思义就是将世界不同地方的环境状况进行了描述,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伦理生态则表示,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和资源,没有自然就没有价值,我们应该对自然怀着一颗崇敬之心,所以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生态中心主义则认为,人天生就应该履行保护自然的义务,而且要尊重自然,不能认为人可以改造自然就高于自然,尤其是在与自然和谐共处时,更应该清除的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生态社会主义则表示,仅用个别保护和描述的方法是远远不能保护的环境的,要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变革社会制度。
除上述四项,还有一种后现代的生态理论,就是认为生态环境之所以会被破坏,就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结果,只有将这种现代化的制度废除,才能使生态复原。然而,该理论没有说明废除这些制度之后,人类该如何发展和生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认为人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存状况寻找解决生态失衡的办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同时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另外,马克思还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生态危机,不断完善了自己对生态文明的看法,对不同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建设的理论基础。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但理想的分析和批判了有损生态平衡的行为,而且还针对这些行为给出了相应的制止方式。可以说,这一生态文明思想对整个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一门涵盖了政治理论、哲学理论、社会理论、经济理论的综合性理论,学者们也是基于这些内容对该理论展开研究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可以使我们有力的反驳如下理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是支持工业化生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二是马克思主义不存在生态思想。从该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立足于人们的实际发展现状,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使人们对实践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随着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受该思想反思性特质的影响,政治领域的民主参与和执政方式今后的发展将与该思想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社会生活方面来看,这种思想的推广和盛行将会促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为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由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组成的,随着这一思想的深化发展,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实践价值。
(一)对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价值。
首先,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解和认识,使人们的自然观与实践紧密相连。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认为人们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割裂社会与自然。这与认为人是孤立与社会存在的原始唯灵自然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则认为人与自然不是统一的,这就是对人的主体性高度崇尚的表现。现代流行自然观则认为人可以利用自然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自然观的形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财富和财产有着莫大的关系,受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人们并不会对自然怀有崇敬之心。"仔细分析上述观点不难看出,这些观点均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密切,即人与自然是相互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认为,在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通过把握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人与自然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发展。纵观各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人们早就摒弃了抽象的、颠倒的自然观。在未来的时间中,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总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否则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或是对自然进行改造,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只有根据这一思想去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人类的繁衍和发展。
其次,有利于为世界各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用的指导。众所周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与人类的现代化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些生态问题甚至已出现了跨地区和国度的现象。所以,各国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就是,联合起来,树立环保意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比如联合国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然而,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仅靠这些机制使远远不够的,有些机制依然不可避免的沦为了发达国家谋取利益的工具,这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少发达国家并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那样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打着环保的旗号,将环境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这种做法对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更是注重眼前利益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认为,生态利益的享有因其自身的整体性体现出了无特权、公平性的特点。任何国家都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结合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生态环境现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来明确各国(地区)的生态责任。"这样才能让各国联合起来,使那些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国家主动、积极地区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问题。这才是真正利人利己的做法。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明确立场。
通过详细的分析了解,才能对自然有更透彻的分析,从而就会体现出尊重自然的相关理论,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去除现有的环境问题。从当地社会的发展状态来看,社会发展的脚步需要靠科学创新来做牵引。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力量来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制定出更科学的生产方式有助于相关部门对现有环境的治理,同时也间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人类如果能对现有的自然知识进行研究,就会对自己有个重新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制定出符合现实生态建设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正确了解自然资源。从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民觉醒,认为最大化不浪费资源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样会对减少现有的生态环境影响。要想很好的运行此类生产方式,必须借助科学力量来驱动,然后加深对它的了解。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价值。
以实际的环境状况为基础,来加强建设符合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就当前形势来说是很必要的。我国是一个地广物足,疆域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世界上很多国家,中国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但是明显存在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而且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这对生态文明的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过高的追求经济的繁荣与增长,产生的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的阻碍就越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于是大量开采自然资源就变得越发平常。但是我们并不能采取有效节约方式去获得有效的资源,也不能很好的去利用循环开采的自然资源,所以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了,同时也对环境的破坏和建设留下了难以逾越的限制。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就变得更加困难。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技术上升进步,都与他们不同。我们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对于他们并未完全开放的科技技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导我们并没有掌握并且改用,这些从人民的生活思维模式,国家的政策方针都能体现。
首先要对生态文明的概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会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社会上保存的生态价值观主旨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从这一理论分析可知,现有的理论明确指出环境存在本身价值,在这一层次上,要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度剖析,友善对待身边的自然事物,同时也要约束别人对环境的破坏。让人类和环境最大化友好相处,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对国内经济市场分析,国内一些企业光重视产品的价格,从而忽略了资源本身的价值。对于资源本身的价值都是由相关部门进行规定的。
但是所规定的价格之反应成本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不出社会产品供求联系。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的负面影响是由于这种"环境无价"的观念造成的。环境有价新的观念需要我们向公众推广并不断深化,考虑到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环境成本并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正是这样考虑,人们的环境责任感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其次,人们合理的利益观才有利于树立。调整人类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我们常说的道德。一般道德规范的扩展即是本文提到的环境道德,并且将这种关系扩展到自然界内部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自我牺牲是一般道德在处理利益关系的处理方法,维护社会的、他人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环境道德也是如此,生态整体利益和人类的长远利益高于人们的眼前利益是它的基本原则。人们处于环境道德艰难的抉择之中,并且需要抛弃一些物质理想,生活水平是十分有限度的,人的物质欲望和行为也要加以控制。并且需要人们转换思考的角度,站在人的立场上的同时,又要在自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尊重自然的利益,强调自然界各要素的共生互利、协调发展。并且主张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利益也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应当重新规范,产业格局需要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同时,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我们去考虑,使我们真正平等的实现代内和代际资源共享。最后,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的提倡也是需要的。减量消费,减量制造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就是所谓适度消费。长期以来,一种错误观念所一直误导者着人们:因为科学技术可以修复环境污染,使得环境看上去并不可怕,人们可以再造一个美好家园。人们因为这种科学技术万能论放松了警惕,环保意识被淡化。实际上,许多过程在自然界是不可逆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的修复不可能完全恢复自然的原貌,只不过减轻了自然的伤痛。不污染或尽量少污染环境是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购买那些在生产中对环境和人体符合环保要求、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就是我们所谓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情感和责任心的培养,绿色消费的提倡,绿色消费市场的开辟,一次性消费品可从根本上杜绝。自然界有其自我调节的循环系统,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类,参与这个循环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绿色消费就是要求我们人类维护自然界的循环规律。通过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生产,最终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境界:必需的物质资源从自然界获取,消费以后的物质重新回到自然界,自然界的力量将其分解和吸收,使其成为自然界的有益的一部分,同时新的资源人们又乐意重新使用,这样自然内部的良性循环在人与自然形成。
观念上来说,正确的观念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消费观、生产观以及科技观观念也包括在其中。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科学的指导各地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但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表现十分复杂,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均表现较大。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支持在发达省份和地区如东部和沿海一线的地区被加以利用,在近些年来,它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化程度高现代化进程中一直走在前列。但是,多年的发展造成的问题在该地区也是十分明显大的:例如面临枯竭的资源、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系统、污染大气和水污染的严重、越来越多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接踵而来,正在逐步吞噬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状况稍好的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压力也是同样存在的。此外,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随着沿海地区的产业内迁而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西部广大地区,丰富的植被、蕴藏量大的资源、优美的景色,但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本身,对于外界破坏,抵御能力是很低的。在调节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中,西部地区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但双重压力也是有的,即前面临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以人的历史实践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工业化以后时期,人们反思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危机进,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理论的特质上来讲,从各个地区科学性的实际出发。
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总体的观念上,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来作为指导思想来实践相关领域。总体上要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也在自然观上逐渐形成。
对于自然环境现状不同的地区,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是东部地区主要的任务,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新的破坏是中、西部迫在眉睫的事情。生产观上,在生产过程的重要位置,自然环境需要优先来考虑,另外,自然物质合理循环的观念需要我们来树立,统筹协调生产的影响与环境本身的恢复能力,来实现综合平衡。对于消费观上来讲,无节制的消费需要我们加以纠正,适应自然需要我们倡导,自然的消费方式也需要来亲近,让我们在自然中真正的感受消费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科技观上,从自然规律出发,深入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并且需要我们以生态环境的良好为导向。总而言之,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产观、消费观和科技观实现的前提,与此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这些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参考意义。
第二,以自然多样性和人类需求为基础的多样化的丰富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以满足。马克思主义中生态文明思想揭示,单纯从自然出发或者从人类社会出发是以往的生产方式,同时在生产实践中,没有很好地结合自然和人类社会,或者视自然环境为不可亵渎的场所,或认为自然是可以随心所欲介入的场所,人们发泄的对象和贪欲释放好地方。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资料,并且作为活动环境,作为得以生产的基础的生产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并且在选择上,认为整个生产方式的是可循环的,并且可以控制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认为在生产力上可以结合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力来考虑;并且注意节约的理念在具体的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也是加以考虑的。在最后的产品的销售中,注意按照生态环境的可承受程度来注意生产,并将自然因素加以合理的定价,经济的环境代价得以显示。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综合分析不同的生产地区,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同时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适应的。人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一直是我们在寻求。
人类的对立面不应该是自然,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自然需要融合在其中,对于环境损害最少的生产方式也是我们需要提倡的,我们需要亲近大自然,并且感受大自然的美。
我们身在其中,可以重拾愉快的心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可以得到平衡。此外我们在生产的导向上,不应该以奴役自然和他人而感到光荣,平等的对待自然和他人,这样的话,以知识和智慧消费为主的产品的生产方式将会形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三,能够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用精神的价值替代物质的价值。为什么传统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能够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是因为核心价值的影响,这里的核心价值是物质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生活中会采用各种方式来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因此,不注重环境保护,就一定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是人类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马克思一直以来重视发展,将发展作为走向理想社会的必备条件,当人们在生活中,物质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就需要精神方面的需求,这时,精神需求是第一位的,甚至比物质需求都重要,这种情况简直不敢让人们相信。这主要是人们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由物质满足转向精神满足,用精神的价值来替代物质的价值。在物价值和精神价值中,更注重精神价值。精神方面的生产和消费能够促进人的内在精神力量,上述讲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念。人们在生活中,提高精神生产,才能使人们在生活中更积极、更健康,才能使得人们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和自然和谐相处。
在注重精神价值的生活中,并不是享受无尽的物质财富,在当前,利用、消费知识和智慧的价值符合时代背景;在经济发展中,创造知识和智慧的价值能够使得经济快速发展;在研制产品时,要注重智慧价值的运用,使其快速发展;在产品中,假如包含了很多的知识和智慧,那么这个产品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喜爱,这种产品就会销售的更好;人们生产的产品知识含量高,那么这个人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社会中成为体面的人。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注重精神价值的这种消费模式,决定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顾客,人们不需要很精美的商品,而是主要产品的含金量,这种含金量是知识和智慧,只有产品中包含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能够获得很好的销售。在注重精神价值的生活中,人们不再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物质,而是,人们更懂的怎样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简单地说,人们不在和大自然对抗。人们在生活中,注重保护大自然,把保护大自然作为人类发展的目标,不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更加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和自然共同发展,实现人和自然共赢的局面。
人们由注重物质转变为注重精神,这样的转型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简单地释放自然的过程,而是需要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人们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改变,这样的改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七大中,就强调了要注重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注重文化建设能够使得社会更快地发展,也会推动人们由注重物质生活方式向注重精神生活方式转变。人们在生活中要实现精神价值替代物质价值,使得生活方式更加的合理,这样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精神支撑,需要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常的旺盛。人们追求精神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当前,我国人民文化发展水平不高,部门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加大文化建设,使得人们更加全面地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只有形成了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得社会更好地发展。
第四,有利于依靠科学技术加强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取向。马克思的观念中注重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所以,在人们的发展中要注重保护大自然,运用科学技术来保护自然生态。人们在发展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推动人们的发展,是人们发展中强大的动力。在发展中,运用科学技术强调的是生态价值,同时,需要引导资本的投入,要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人们在发展中运用科学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享受到自己的本性,满足自己发展的需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使得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字社会发展中要注重人们提出的意见,接受人们的监督。与此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要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