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制度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1 共664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关制度创新探析
  【第一章】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制度的因素研究绪论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相关问题概述
  【3.1  3.2】当前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3】城镇化问题的制度根源
  【4.1  4.2】创新城乡土地制度与城镇化融资机制
  【4.3  4.4】构建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机制
  【第五章】创新新型城镇化的社会管理、生态制度
  【结语/参考文献】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过,21 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作为全球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人口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全世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顺应世界城镇化潮流的客观要求,又是扩大国内内需,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客观要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顺应世界城镇化潮流的客观要求。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 年全球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54%,预计 2050 年,城镇人口比例将上升到 66%,城镇人口增加 25 亿,城镇化已然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然而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1 年世界城镇化率为51.99%,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 80.50%,上中等收入国家城镇化率 60.62%,而我国城镇化率仅有 51.27%,我国城镇化进程不仅远远落后于高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也低于世界城镇化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差距刻不容缓。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客观要求。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打破了发达国家提供市场、发展中国家提供产品、发达国家高负债消费、发展中国家高储蓄投资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现象普遍存在,中国高投资、高耗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出不可持续性。推进城镇化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消费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极大的扩大国内需求,数据显示,城镇人口比重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可拉动经济增长 15 个百分点。这对于培育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降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增强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意义重大。其次,由于土地、生态、能源资源的约束,我国以往过度依赖"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暴露出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农民市民化进程滞后,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发展失序,社会治安不稳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解决以上城镇化发展难题,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反思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世界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往城镇化之所以产生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一系列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研究的重点,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的制度障碍,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1.1.2 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七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制度瓶颈,探讨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空间,不仅是城镇化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城镇化建设实践的现实需要。

  第一,我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时代和城镇化实践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发生了改变,城镇化发展模式由过去的政府主导推动向着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协同推动的方向发展。城镇化建设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些转变对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是全新的实践,新的实践提出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从理论上理清思路,探讨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空间,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

  第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以往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予以制度创新,根本上改变当前发展的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城市化内涵研究。

  1867 年赛达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Urbanization"概念。

  此后,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城市化作出了不同解释。人口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并带来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人口迁移过程。赫茨勒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及其带来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各种生产要素集聚、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巴顿认为"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思想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向城市思想观念、社会生活方式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各种要素地理位置、空间区域的转移。山鹿城次提出"城市化是人口、产业等由乡村地域景观向城市地域景观的转化和集中过程".随着城市化研究的日益丰富与完善以及世界各国城市化实践的深入开展,有学者从综合性角度对城市化作出了定义。罗西认为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四是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2)国外城市化制度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基本上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基于此前提,西方学者在对第三世界城市化最初研究中提出假设,认为"第三世界城市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相似的过程,只不过是在不同时空上的重复而已",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开始从制度层面对中国城镇化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制度因素和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采取城市偏向政策。

  关于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制度因素研究。柯克比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由于中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重工业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从而削弱城市发展的后劲。托马斯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传统城市体系和现代城市体系相互作用产生的制度缺陷是导致中国城镇化进程缓慢的内在原因。美籍华裔学者陈金永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滞后是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市偏爱战略的实施,把大量农村、农业积累转向工业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制度管理,如户籍制度、粮油补贴、供给制度和住房分配制度,形成了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极大的遏制了农村消费需求以及消费市场的扩大。

  西方学者探讨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采取城市偏向政策,主要存在两种理论范式,第一种理论范式从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目标解释城乡关系,第二种理论范式则是从城乡力量对比解释城乡关系。Anne Krueger 认为,中国优先发展工业是因为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发展工业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现实需要。Michael Lipton 则认为中国城镇化过程采取城市偏向政策是由于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权力和发言权,城市阶层相比农村人口更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Schultz 认为政府通过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以农业剩余补贴工业化,实现了城市偏向政策。

  由于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是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和工业化推动之下开始的,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产生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动力机制不尽相同,而且西方学者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体制研究不尽完善,从而导致西方学者从制度层面探究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时显得片面和不深刻。

  1.2.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城镇化相关的研究、著作甚多,向主要综述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1)国内城镇化内涵研究。

  1978 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向城镇生存与发展,逐步开启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我国理论界掀起了城镇化研究浪潮。1979 年吴友仁教授发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揭开了我国城镇化研究的序幕,随后理论界对"什么是城镇化"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吴友仁教授认为"城市化就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或是指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叶裕民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项继权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转型问题。随着城镇化实践的深入,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学界随之对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方辉振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成为享受幸福生活的市民化的过程".茶洪旺认为"新型城镇化是要求改变传统城镇化'化地不化人'发展趋向,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承载着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双重历史使命的'人本城镇化'".新玉言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子".以上不同学者对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内涵的阐释,都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了科学揭示和概括,对我国城镇化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2)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开始从制度层面探讨城镇化发展问题,主要剖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如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二元户籍制度、不完善的政绩考核体制以及不均等社会公共服务制度,认为必须进行各项制度的改革,才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其中关于土地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研究最多,本文将主要选取二者进行简单综述。

  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有:

  华生的《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编著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张千帆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困惑与消解》等论著,提出土地产权是土地制度的基础,土地制度改革必须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允许农村土地进行市场流转,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价、同权". 汪晖的《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理论、事实与政策组合》、陶然的《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田莉的《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土地城镇化》等论著,主要探讨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提出要改革国家土地征用制度,打破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局面,按市场价格对土地予以补偿,实现农民对土地增值权益的合理享有。 倪鹏飞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变革》、曲福田的《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等研究成果表明,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土地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必须规范城乡用地市场,运用价格杠杆、竞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研究有:

  王文录、陈琦等人提出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改革《户籍法》,实现公民自由迁徙和居住权利。王海光发表的《关于当前深化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高强发表的《我国户籍制度弊端及改革进展》等研究论文,提出还原户籍信息登记与人口管理功能,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人口管理制度。○3 吴开亚的《户籍进程中的障碍-基于城市落户门槛的分析》、刘国新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等论著,提出了改革过去落户门槛的高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城市落户门槛,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实现人口无障碍迁徙。

  王清的《利益分化与制度变迁》、张谦元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等研究成果,提出了户籍改革是一个牵涉社会各方面的复杂的利益重组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等进行综合改革,逐步剥离攀附在户籍之上的附加利益,缩小城乡户籍福利差异,淡化城乡偏向,实现城乡一体化。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从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制度创新为理论研究视角,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从制度层面对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而以马克思主义城镇化论述为理论指导,提出笔者关于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的界定,并对新型城镇化特征、战略意义等问题进行拓展,从而构建起本文立论的理论基础。随后具体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人口不完全市民化、土地过度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城市病层出不穷、城乡鸿沟明显,探究问题形成的制度性根源,并着重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管理制度与生态文明制度四个层面,具体论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空间。

  1.3.2 研究方法。

  中国城镇化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而且城镇化建设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探讨中国城镇化理论必须把城镇化研究置于我国特定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将其置于国际城镇化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写作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利用学术期刊、著作书籍、报刊杂志等各种研究成果,查阅和搜集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相关理论,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

  (二)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我国城镇化与国外城市化、以往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异同,吸取可借鉴的经验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系统研究法。城镇化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制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我国城镇化问题,必须将其置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内以及国际大环境之下,结合我国不同的社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确保研究的可行性。

  1.3.3 主要内容。

  全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除第一章绪论部分外,主要内容有:

  第二章主要概述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问题,首先总结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的论述,其次着重厘清了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概括提炼出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和战略意义。

  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以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人口不完全市民化、土地过度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城市病层出不穷、城乡鸿沟明显。并从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公共服务制度、财税制度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制度根源分析,从而为本文指明研究方向。

  第四章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领域,具体选取了城乡土地制度、城镇化融资体制、政府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为制度创新的重点,通过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剖析,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明确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改革政府强制征用土地的局面,实现农民对农村土地的合理收益,缓解土地城镇化倾向。完善城镇融资体制和政府财税制度,拓宽地方政府城镇化融资渠道,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比例,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促进地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顺利实现。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构建政府与市场共推城镇化发展机制;改革地方政府过度注重 GDP 增长的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多元考核的评价体系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五章主要从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领域,具体选取了户籍制度、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制度创新的着力点。通过改革户口登记制度,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人口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城市落户门槛,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与迁徙,并综合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的联动改革,逐步剥离攀附在户籍之上的附加利益,实现城乡利益均等化,全面增强人的幸福感,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通过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探索形成政府、市场、公众积极参与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虽然研究的专业性很强,但是研究面不广泛,而且相关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现行制度的评价以及单个制度的创新上,对社会各项制度的联动改革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本论文从经济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四个方面,力图全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空间,这对于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4.2 研究的不足。

  由于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化过程中任何问题的产生以及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复杂的。

  本文从制度创新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理论探讨,只选取了经济、行政体制、生态建设与社会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思考,由于篇幅以及构思上的局限,没有从文化体制进行相关理论探讨,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城镇化建设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是本文理论研究的一个欠缺。其次,本文从经济、政治、社会管理与生态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时,仅仅只是选取了这四个领域当中相对重要的制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能不全面、不深刻。最后本文进行理论研究时只关注了我国相关体制,而忽视了国际因素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理论研究相对狭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