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晚期对剩余价值的现实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550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第一章】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绪论 
【第二章】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表征 
【3.1  3.2】马克思早期对异化劳动的现实探索 
【3.3  3.4】马克思晚期对剩余价值的现实探索 
【第四章】解放的主题:马克思治愈“病态社会”的良剂 
【结语/参考文献】走向现实社会的马克思哲学结语与参考文献


  3.3 马克思告别异化劳动的原因

  3.3.1 马克思告别异化劳动的一般分析

  通过以上论证表明,异化劳动体现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剖析现实社会的图景。但是,从马克思文献学研究来看,写作《手稿》完毕,异化劳动在他的后期文本中好像消失了一般,有也只是零星的再现,这一怪异的现象又作何解释呢?

  一种观点表明,它是一个很难被人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因此,马克思在使用它时,会做一个有效的划分,即对于马克思供自我欣赏和研究的着作,如《手稿》和《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等来说,他会尽量地运用异化劳动;对于一些公开发表的着作和论文来说,他会小心对待异化劳动的应用。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为了照顾一般读者的心理,他会少用或不用诸如异化这般的概念;另一方面,为了区别当时肆无忌惮地使用异化的德国理论家们,表明自己的立场,他会合理应用异化劳动。除此之外,按照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说法,在马克思的着作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的问题。他认为,写于 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处于“断裂时期”的着作。以此为界,1845 年以前属于“断裂前期”,包括《手稿》;1845 年以后是“断裂后期”,包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断裂前期”的着作处于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逻辑框架内,而“断裂后期”的着作处于科学的唯物主义框架内,断裂后的马克思与断裂前的马克思彻底决裂。显然,阿尔都塞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尖锐地对立了起来。异化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而《手稿》被阿尔都塞称为距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最远的马克思。按照他的这一理解,我们可以推断,马克思抛弃“断裂前”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也就意味着抛弃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异化解释模式。首先必须指出,阿尔都塞的这种断裂性解释有两点缺陷:(1)《手稿》前后的马克思在思想上虽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本身并非是绝对的、异质性的,不能完全将其对立;(2)阿尔都塞通过对《手稿》前后期的思想对立而否定了后期思想中蕴涵的人道主义性质。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与阿尔都塞的断裂说解释相反,还有一种更为传统的解释模式认为,马克思《手稿》前后期思想并非是断裂的,而是连续发展的。俞吾金教授就持此观点,他明确反对阿尔都塞的这种强硬式的二分法解读方式,而是通过一种“视角转换”的方式,将马克思学说的整个发展历程以“道德评价优先”和“历史评价优先”的形式再现了马克思思想前后一贯的传承关系。即他认为,“认识论断裂”蕴含着一个前设,即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尖锐地对立起来。而“视角转换”的见解更为合理,因为它既揭示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之间存在的思想差异,又阐明了这两个时期的内在联系。两种解释虽然相左,但也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前期思想的抽象性及成熟期思想的科学性。异化劳动概念的使用反映了早期马克思思想中的抽象人道主义,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摆脱了思想的抽象性,也就放弃了对它的使用。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放弃的是将异化劳动作为剖析现实社会的理论武器,这并不代表现实社会中不存在异化状态,更不能说明马克思对现实社会不再持批判态度。

  3.3.2 马克思告别异化劳动的深层逻辑分析兼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以上我们只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了马克思放弃异化劳动的原因,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还体现在,马克思为了更好地剖析现实社会,达到完成哲学革命的目的,他必须突破从前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的异化史观逻辑,转入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出发点的逻辑建构。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就是沿着这样的逻辑线索,实现了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向。马克思革命性的文本《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从现实逻辑出发延展出来的。当然,这里我们需要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吸收、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来分析这种逻辑的转变过程。以此证明,在客观现实逻辑语境下,马克思必然告别从前逻辑框架内使用的异化劳动,而选用与现实更为贴切的其它概念作为批判现实社会的理论武器。相较于黑格尔,费尔巴哈是通向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唯物主义桥梁。

  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表达的哲学思想是:未来哲学的使命就是将哲学从思辨的精神世界重新拉回到现实的物质世界。这明显体现了其哲学关注现实的价值理念,也表明了其哲学不同于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旨趣。费尔巴哈哲学就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基础上实现自己目标的,他哲学的伟大功绩在于改变了思维决定存在、唯心支配唯物的理论现状,树立了唯物主义旗帜。但马克思批评他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脱离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

  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哲学虽然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却是不彻底的,他遵循的仍然是“从前的哲学”走的人本主义道路(《提纲》第一条指出),他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在《提纲》中还对费尔巴哈哲学的重要方面逐条地进行了批判,如,“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是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却不知晓这还是唯心的,哲学的使命就是要揭示人本质的抽象性与现实历史对其的决定性。可惜,他自始至终都没能体察到现实的历史真正品性,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仍是在解释世界,而没有真正地改变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2等观点也都表达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思想。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马克思不再使用人本逻辑来对自然和历史指点迷津,而是企图真正地澄明现实社会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在其重要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即“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可以说,这完全体现了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总体性原则--实践的历史的观点。也正如葛兰西说:

  “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是思想的绝对的世俗化和此岸性,是一种历史的绝对人道主义。”2总而言之,马克思告别了以异化劳动作为评判现实社会的理论武器,原因在于马克思哲学发展逻辑层次跃迁的历史使然。

  3.4 马克思晚期对剩余价值的现实探索

  3.4.1 马克思转向剩余价值分析的背景考察

  马克思说,辩证法的合理形态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与非批判性的形而上学不同,这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本性。所以,对异化劳动作为剖析现实社会理论武器的放弃,正是马克思必然转向寻求一个比它更合乎现实更具解剖意义的新的思想武器。

  前此,我们对政治经济学做了大量的分析,指出了异化劳动探索的局限性。至此,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便越发细致入微,一生都在探索,比如后期形成的重要成果《资本论》等等。这些方面的积极探索更加促使马克思告别使用异化劳动,而最终转向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探索。这种现实转向分析是通过对商品、货币及资本的考察来实现的,即通过揭露它们的拜物教实质,来实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真实性的批判,达到认清现实社会的一切诟病,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辩证觉解。

  3.4.2 对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剖析现实社会思想武器的文本阐释

  剩余价值理论深层地表征了人与人的关系,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它特指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晚期的重要着作《资本论》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尤其体现在《资本论》第一卷)。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商品拜物教的秘密。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他并没有直接涉入人的问题,而是以商品物为开端来分析问题的。马克思说,商品作为资本社会创造财富的基本细胞,它看来不起眼,但是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它“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1这表明了它中隐匿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为了揭示这个谜底,马克思这样解释道:这里问题的实质是,对商品而言其存在的真实意义在于物与物的交换,而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通过物的直接交换来体现的。所以说,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体现在自我劳作的现实运动中,而是时时刻刻的以一种物化的幻象形式来体现的。此为马克思着名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它的深层价值奥秘就在于阐明和呈现了商品关系中隐匿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特殊关系。

  通过对商品的基础性考察,马克思进一步深入对货币拜物教的分析。货币历史地产生于商品的各种生产行为中。最开始的价值形式表现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它以简单的物物交换为基本特征,但随着产品量与质的不断拓展,价值形式就过渡到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它以某一种价值体现其它无数种价值为特殊意义,而这“某一种价值”就被称之为一般等价物,也即是货币。这里货币仍然是以一种物的姿态来行使自己的职能的,它体现的依旧是物的关系隐匿下的人的关系,只不过这次相较于商品而言,它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考察货币拜物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拜物教之谜。马克思是通过对货币之货币和资本之货币的比较来分析问题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流通方式的差异,前者是 W-G-W,从购买开始到卖出结束,商品是中介;后者是 G-W-G,从卖出开始到购买结束,货币是中介。显而易见,在第二个流通过程中货币最终成为了资本。但我们不应停留于表面更应敏锐的看到隐匿在此种方式背后的真实差别。

  马克思说,在 W-G-W 过程中,始极和终极都是商品,这一过程的最终归宿是交换。与此不同,G-W-G 过程是从货币一极又复归到同一极货币,这一过程的最终归宿是价值本身。至此,马克思找到了资本是以货币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现实轨迹。

  这个轨迹初看起来好像是无意义的反复重叠,但详细推敲,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即最后获得的货币明显超出了开始投放的货币。因为,货币之资本,它的流通公式并不是 G-W-G,而是 G-W-G‵,即资本的总公式。其中,G‵=G+⊿G(G‵包括起初的货币额度和另一个剩余的额度),这个⊿G 就是剩余价值。在总公式中,由于货币循环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所以,资本的现实轨迹还是以增殖为目的的无止境和无限度的资本运动。但是,马克思又认为,总公式 G-W-G‵看似好像与现实的平等交换原则不符。因为在商品流通中,G-W 也好,W-G 也罢,它们的价值都无改变,而总公式表明却是无限增殖的,这个现象到底是怎样呢?

  货币又是如何成为增殖的货币呢?对此,马克思的回答是:“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在 G-W-G‵运动中,说它“不在流通中产生”是因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递增不会发生在这个货币自身上;说它“必须在流通中产生”是因为此种变化一定产生在 G-W 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也就是说,在 G-W-G‵的增殖运动中,货币持有者必须在流通领域中找到这样一种特别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因此,它的实际消费本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2这种独特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它就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根源。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全面分析和考察,即对活劳动和死劳动(资本)的考察,才揭示了资本运动的真实基础--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力的最大特性在于能够创造出大于本身的价值,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至此,资本拜物教的本质显露无疑了。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不是抽象、晦涩的概念表达,它如同异化劳动概念一样,孕育着现实人文批判的情愫。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是通过剩余价值来体现的。那么这种获得剩余价值的度又是怎样呢?通过对马克思此时的分析,我们认为剩余价值率最好地表达了这个度。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个是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另一个是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或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对第一种方式分析表明,不能简单地以剩余价值和所有的资本作比率来看这个度,因为,在所有的资本中,不变资本是不会产生增殖的因素,所以务必以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进行比对,才能正确揭示劳动者受压迫的现状。例如,所有资本为 700、不变资本为 610、可变资本为 90、剩余价值为 90,则剩余价值率不是 90 与 700 之比,而是剩余价值率等于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比的百分之百。这就是说,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者压迫的度。至此,两种剩余价值率以相异的形式表达了同一的旨趣,即一个以死劳动模式揭示这种度,在于阐明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中资本家与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一个以活劳动模式揭示这种度,在于阐释某一工作日中劳动者消耗多少时间创造剩余价值。

  除此之外,马克思说,资本的先天特性就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的价值增殖,就会处心积虑地寻找有效地手段,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应该明了,虽然两者有着具体的差别,但实质上他们都是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而压迫劳动者的重要方法,也都是资本家残酷地对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血腥掠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