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周边国家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14 共548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老挝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第一章】老挝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绪论
【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老挝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老挝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五章】 周边国家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第六章】加快老挝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老挝地区旅游产业建设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周边国家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5.1 泰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5.1.1 泰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泰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非常好,仅在 2007 年的入境游客就达到了 1500万人次,大大超过了入境老挝的游客人数。而且旅游业在泰国的 GDP 中占据了7%的比重,既是泰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也得到了其他行业的有力支撑,而老挝却仅以旅游业作为唯一的经济支出,其他行业并未能匹配老挝旅游业的发展。

  从旅游资源上来看,泰国的旅游业形象比较鲜明,包括宗教、大象、特殊风土人情等等,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替代的旅游资源:首先,泰国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而且拥有不少举世闻名的著名人文景观,在观光旅游方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比如泰国的普吉岛、清迈、曼谷等等地方既有怡人的海滩旅游、也有繁华的城市游,能够吸引不同兴趣的游客;其次,泰国的本国风土人情极具差异化,无论是泰拳、人妖表演,还是泰式按摩等等,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对其他国家的游客来说非常新奇;再次,泰国的文化十分强大,特别是在宗教文化方面,泰国历来有"千佛之国"的美称,体现出了极强的异域风情,而泰国的皇室文化也能够吸引一定的客源。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泰国开发出了很多别具一格的旅游项目,极大促进了泰国旅游业的高度发达。

  5.1.2 泰国旅游产业的经验借鉴5.1.2.1 提供充分的政府支持泰国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家领导人经常亲自参加旅游业的规划制定工作,并且还时常出息旅游业的相关合作会议以及一些重大的旅游节日等等。在协调机制上,泰国政府在世界各地都设立了旅游推广宣传的办事机构,及时根据本国的最新政策和方针向全世界人民宣传泰国的旅游项目,持续保持着高效、强势的宣传态势;而在旅游市场的监管方面,泰国政府的监管措施比较严厉,对于旅游从业者的违规行为通常都会予以及时查处,而且处罚力度也较大,这些措施让泰国旅游产业处于一种健康运行的状态。

  5.1.2.2 强化旅游服务人才的素质泰国素来有"微笑王国"的美誉,这说明了泰国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为游客提供了比较良好的旅游服务,从而才获得了这样广泛的美好印象。具体来说,泰国旅游工作人员普遍都有比较优秀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极为敬业,无论对待哪一国的游客都是微笑服务,十分专业,而且工作的责任心很强,通常都会全面考虑到游客的感受,主动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泰国开放程度较高,该国人民普遍都有比较良好的旅游形象维护意识,对游客都比较热情,这一点也是各国游客所公认的。

  5.1.2.3 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在旅游产品方面,泰国十分注重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味,泰国比较注意市场调查工作,全面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动态,针对不同时期内的旅游总体需求设计并提供满足当前游客口味的旅游项目,比如在国际游客偏好海滩游的市场需求下,泰国积极开发并推广了普吉岛的旅游项目,打造了世界范围内都比较优质的海滩游项目,而且价格还相对比较低廉。此外泰国在泰国饮食、泰式按摩、人妖表演等各个项目中都大力推介高端旅游,提升了泰国旅游的品味和质量,更能够吸引其他发达国家的游客入境旅游。

  5.1.2.4 注重宣传推广措施的全面性泰国在旅游宣传方面拥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近期以来主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开展旅游宣传,比如通过网站建设、网络视频拍摄等方式宣传泰国的文化和重大节日等等。

  而且泰国在影视作品方面的宣传方法也十分值得借鉴,比如在中国出境游需求高速增长的时期,泰国积极与中国开展影视作品的合作,一方面向中国出口大量的泰国影视作品,另一方面又积极配合中国的影视制作方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泰国旅游的相关素材,比如《泰囧》电影的上映极大程度地宣传推广了清迈的旅游。

  5.2 越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借鉴。

  5.2.1 越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5.2.1.2 国内旅游稳步增长越南的旅游人次总数量也在 2000 年突破了 1000 万人次,并且与 2005 年的左右达到了 1500 万人以上,这说明越南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说明越南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般旅游强国的基本规模。而且近两年来越南的旅游产业还在不断增长,整体上呈现出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5.2.1.2 入境游高速发展虽然没有最新的相关数据,但是越南入境游的游客数量在前几年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比如 2004 年越南入境游人数为 2927876 人次,较上一年增长 20.5%,2005 年的入境游客人数达到了 346 万余人次,又比 2004 年增长了 18.4%,之后几年的入境游客数量也一直维持在每年 10%以上的增长速度[19].

  越南入境游的高速发展说民了越南在吸引国际游客方面制定了很好的产业政策,对于与越南经济文化较为接近的老挝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5.2.2 越南旅游产业的借鉴5.2.2.1 注重中国市场第一,越南与中国边境地区的交流十分紧密,特别是越南和中国云南、广西等省份的经济联系已经达到了共通共融的的地步,这种经济上的合作让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交流不断加强,而且越南与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比较接近,官方层面的合作很容易开展,比如两个近年来陆续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中越旅游合作计划》等等协定,让越南旅游市场吸引了比较多的中国游客。

  第二,越南发展入境游之初,首先开拓中国市场。尤其是在 1992 一 1994年,国际游客量大幅度递增,增长率高达 50%,其中中国入境越南的游客增长率分别为 335%和 502%,人次占比也是最高,在两年时间内从 1994 年的入境6 万余人猛增至 40 余万人,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是越南入境旅游的最大客源国[20].

  第三,越南旅游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亲和度较高。越南有十多个世纪是中国的附属国,因此在文化方面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如:越南也使用阴历和阳历;也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同样受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影响。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越南既带有文化亲和力,也有一定的异域风情,具备较强吸引力。

  5.2.2.2 稳定的国内情势提供优良发展环境越南的政治稳定局势为他们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越南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政治局势比较平稳、安全系数较高的国家,游客完全可以放心到越南旅游,虽然越南与中国曾发生过一些海洋权益方面的冲突,但是两国高层领导人很快化解了矛盾,维持了越南的良好安全局势。在经济方面,越南近几年的 GDP 增长率都在 5-6%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为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在社会、文化等方面,越南的治安状况良好,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比较安全的国家,而且越南本身信仰佛教,这种宗教文化也给越南带来了一定的文化吸引力,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越南在英语、法语、中文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人才基础,可以比较顺利的为国际游客服务。

  5.2.2.3 入境游方面的政策支持及时、充分越南政府曾提出了"印象越南"的旅游推广计划,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在于对旅游商品实行减免税,增值税率下降幅度最高可以达到 50%,大大提高了越南旅游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旅游商品企业还可以延期缴纳增值税,进一步减轻了旅游商品市场的负担和运营成本;此外印象越南计划中还包含了建设高性价比的旅游线路、降低酒店服务费用、减少交通费用等等,从旅游产业的各个方面降低游客的消费成本,提高旅游产品的性价比,这种推广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中国游客就普遍认为越南旅游的价格便宜,而且景观优美,很多人都因为高性价比而选择到越南旅游。

  同时越南政府为了方便游客,已经为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和老挝 6 个国家公民免除了双边签证,持普通护照即可在越停留 30 天,而且还实行了单独允许韩国、日本和 4 个北欧国家公民免签证,这些国家公民可以停留在越南旅游 15 天的政策。

  5.3 中国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5.3.1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5.3.1.1 旅游产业总体概况1978 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 2.63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 41 位,2007 年入境旅游收入 419.19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 5 名。增长了 159 倍。中国国内旅游在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2007 年国内旅游总人次 16.1 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收入 7771 亿元,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21].

  5.3.1.2 旅游人数规模庞大并不断增加从入境旅游的总人数来看,游客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虽然 13 年游客数量有所下降,但从整体来看,每一年的旅游人数成逐年增长的总趋势。中国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 10 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5.3.1.3 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可满足差异化需求中国拥有北京、西安、南京、成都、杭州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儒家、道家、佛教等丰富的人文文化,众多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之相关的景点可谓数不胜数,诸如紫禁城、颐和园、万里长城、敦煌石窟、十三陵、少林寺、武侯祠、丽江古镇、凤凰古镇等等;与我国悠久文化相关的文化产业也及其发达,戏曲、饮食、艺术作品等等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可谓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厚。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均有具备自身特色和差异化的自然景观、如东北地区的森林、黑土、雪景,华北地区的草原、平原、河流,西北地区的黄土、沙漠景观,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山林、丛林,江南地区的自然水景,华南、台海地区的丘陵、海景,以及众多世界罕见的名山、名川、珍奇地貌,还有许多珍惜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等,可谓不一而足,完全能够满足差异化的审美需求。

  5.3.1.4 日趋成熟的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第一,中国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旅行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充分的市场竞争虽然带来了一些旅游服务的缺陷和问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旅行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商业模式,相关的配套服务比较健全。

  第二,中国的旅游接待水平涵盖了高中低端的消费群。星级酒店的数量大幅增长,足以满足任何层次的游客需求。无论是国际高端连锁酒店,还是本国星级酒店,还是各类商务酒店、私人旅店、青年旅社等等,均分布于全国各个地区,数量十分充沛;在餐饮方面,中国的餐饮业十分发达,各种档次的餐饮服务均供应充足,且充分的餐饮市场竞争让中国的菜品、服务都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中国餐饮文化的优势和特色。

  第三,中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全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中国的铁路网络四通八达,运量雄踞世界第一;公路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络,总里程达到 12 万余公里,年均公路客运量可达 400 亿人次以上,并且每年新建里程均在 10000 公里以上;航空方面,2015 年中国民航预计旅客运输量 4.4 亿人次,同比增长 11.4%;民航正班客座率达 82.5%.乘客关心的航班正常率方面,全年执行航班 336.4 万个[23].

  第四,中国购物、娱乐产业发展情况良好。目前迪斯尼公园已在中国上海入驻,此外中国众多的本土房地产企业也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商业综合体及主题游乐公园。

  5.1.3.5 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中国的旅游产业十分重视满足游客的复合型需求,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2013 年 12 月份,宋城股份收购了深圳大盛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35%股权,进军影视业,并计划走上"中国版迪士尼"道路;同时,未来不少景点还将走向休闲旅游与旅游地产相融合的发展模式;景区类上市公司也将改变单纯依靠"门票经济"的经营模式,未来要向多元化转型,如峨眉山则会结合文化等方面来发展;其他一些传统思维中与旅游并不相关的行业,在中国亦逐步走向创新式的融合,如金陵饭店将养老服务业与旅游服务业相融合,也吸引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眼球。

  总之,中国旅游市场现阶段呈现观光游与休闲度假游并存、休闲度假游日渐升温的行业特征,符合产业升级趋势、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休闲度假游产品将迎来更快增长,在国际旅游行业中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5.3.2 中国旅游产业的借鉴。

  5.3.2.1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至 2013 年,人均 GDP 就已经突破了 5000 美元,已经逐渐具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水平。而正是由于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才让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所以中国人民就有能力有时间出行旅游,并且提高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数额,而一部分更加富有的中国人民则会更多的选择出境旅游,从而使得中国的整体旅游市场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5.3.2.2 供给侧的不断优化中国政府现在开始提出进行"供给侧改革",旨在完善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保证市场的活力。而在旅游产业内部,这种供给侧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比如 2013 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还制定了《旅游法》,让旅游业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而且供给侧的改革让更多的中国民间资本进入到了旅游行业,使得旅游产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获得了充分的资本支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 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促进会的召开,又进一步地将这种宽松的政策推行下去,中国国家旅游局与中国的几大银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金融系统将给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进的融资支持,这让中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得到了充分的资金保障。

  5.3.3.3 国内外客源的广泛开拓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有力地保障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人民生活收入水平广泛提高,旅游已不再是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消费得起的项目,已逐渐变成绝大多人的一般消费品和日常生活的必需。中国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国内外客源的多向开拓阶段,不再局限于入境游还是国内游的选择。充分开拓国内外客源的结果是让更多的境外游客有机会深入领略中国的丰富旅游资源,并借助口碑效应将中国的旅游事业广泛传播;而国内游和出境游的兴起则进一步拓宽了国内游客的旅游见闻,是否有益于培养国内游客的先进旅游观念,进一步刺激消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