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对于各位硕士同学来说,一份答辩陈述是否好坏可以在毕业评定优劣上的事半功倍。现在为了方便各位同学,今学术堂整理了一份硕士答辩自我陈述,希望在格式规范以及大体方向上给予帮助,欢迎各位阅读。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X,学号XXXXXXX.
首先,向各位评委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我衷心的感谢。接下来,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
一、选题缘由。我的论文题目是《网络“吐槽”现象分析-亚文化现象学的研究》。
早在2013年的时候,《新民周刊》就针对“吐槽”现象发表了多篇文章进行讨论,认为“吐槽时代”已经到临,网友的吐槽成为一种抒发心中苦闷、获得阅读快感最便捷的渠道;爱吐槽的背后,是一颗深深的寻欢作乐之心;吐槽还能给电影带来票房,获得市场。吐槽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它已经慢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
“吐槽”起源于口本,闽南语中有“吐槽”一词,所以台湾的翻译都翻译为“吐槽”,后来传入中国内地,与现实生活中最接近的词是“抬扛”、“掀老底”、“拆台”.随着贴吧、论坛等社区媒体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流行起来。很多人都习惯了用吐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更是一言不合就吐槽。打开网页、打开微博,满屏都是诸如“躺枪”、“毁三观”、“我当时就震惊了”、“注定孤独一生”、“你懂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臣妾做不到啊”、“说多了都是泪”、“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之类的吐槽。此外还有关于各类热点事件、一些名人等的吐槽更是数之不尽。除了这些,观看一些吐槽类的视频也成了很多人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淮秀帮系列,青渡吧系列等等这类的视频,总能让我们对槽点满满的视频产生强烈的共鸣。总之,或是纯粹的娱乐、或是抱怨、或是讽刺现实,吐槽都已经成了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人们已经习惯用吐槽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和观点。
在中国的网络社会,吐槽已经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变成群体性的集体狂欢。吐槽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学界对吐槽现象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想象描述、关于吐槽定义或者特性的简单概括或者是单一视角的分析,并没有把吐槽当作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吐槽从最开始只是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词,发展到现在成为一种网络亚文化,它在改变着我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吐槽,它是如何产生,怎样发展起来的,它有着怎样的影响和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二、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本文共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吐槽”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亚文化视角下吐槽现象的成因;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吐槽文化”的价值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对“吐槽”现象的反思;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
对吐槽现象从学理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度的分析和研究,文化学和传播学双视角贯穿文章始终。运用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身份认同和传播学中的媒介技术、传播功能、受众、符号等理论对吐槽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前有关吐槽现象的研究都只是就吐槽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或是词义,或是类型或是原因的浅分析,本文尽可能将吐槽现象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分析吐槽的主体、吐槽的对象、吐槽的类型、吐槽的平台、吐槽现象产生的原因等力求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吐槽文化现象。
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我能进一步深入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诉,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