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19 共6299字
摘要

  生物技术和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增强自身功能提供了无限可能。运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体能、智力和情绪,甚至可以增强一个人的道德。近年来,哲学家、伦理学家对生物医学道德增强(biomedical moral enhancement) 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甚至认为有迫切必要在人们中间进行广泛的道德增强,以应对地球将来可能被少数道德败坏的人毁灭的风险。[1]165 -174什么是生物医学道德增强? 谁提出的? 他们为什么提出?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是不是区别于其他生物增强方式不会存在伦理和社会问题呢? 它是不是能真正解决"世界面临的灭亡危机"呢? 文章试图对此进行研究。

  一 什么是生物医学道德增强?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又叫道德增强(moral en-hancement) .它是由牛津大学研究员道格拉斯(Thomas Douglas) 、教授赛沃莱思库(Julian Savules-cu) 以及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佩尔森(Ingmar Pers-son) 在 2008 年《应用哲学期刊》同一期的两篇文章中提出的。道格拉斯将其描述为: "如果一个人通过某种(生物医学) 方式改变了自己,使自己在未来有更好的道德动机,这个人就从道德上增强了自己"[2]229.赛沃莱思库和佩尔森将其定义为(通过生物医学方式) "增强道德行为的动机"[1]167.因此,生物医学道德增强与传统的道德培养方式截然不同,它是指运用生物医学技术(药物、深部脑刺激、基因选择技术等) ,调节人的道德情感,增强其行为动机,从而提高道德行为。从神经科学的视角,目前的证据表明提高道德动机可能是促进道德行为最有前景的手段[3].如何调节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增强其行为动机呢? 主要有两种路径: 第一,通过弱化某些"不良"情感,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动机,从而达到道德增强的目的。道格拉斯提到"暴力侵犯冲动"(the impulse towards violent aggression) 通常是一种恶劣的情感,常常妨碍良好的行为动机,比如冲动的情感会干扰一个人理性思维,从而易于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道格拉斯认为通过生物医学技术减少这些"暴力冲动情感"就会使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行为动机,从而做出更道德的行为[2]231.第二,通过加强某些核心道德情感(the core of moraldispositions) 以达到道德增强的目的。赛沃莱思库、佩尔森提出了两种核心道德情感[1]168 -169: 一是利他情感。利他性情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表现出同情心的利他情感是道德的基础。二是产生公平和正义的一系列情感。生物进化中最基本和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就是"一报还一报"(tit fortat) 的公正感。假如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人,根据 "一报还一报",后者会做出感谢的反应,以适当的形式回报前者。同样,一个人伤害了另一方,后者会做出适当的反应是生气或有报复的思想。人类的这些反应是十分有用的,适当的感激会激发别人给予更多帮助,恰当的怒气会抑制未来的行为侵犯。宽容、悔恨、内疚、羞愧、自豪、钦佩、鄙视等更为复杂的情感同样含有"一报还一报"的内容。在赛沃莱思库和佩尔森看来,道德增强就是通过生物医学技术,对利他情感和这些"一报还一报"情感进行恰当的调节,以使这些情感达到最有用的状态[1]169.道德增强从本质上讲是通过生物医学技术直接对某些情感进行削弱或增强调节,以使人们具有更好的行为动机,从而做出更道德的行为。

  现有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性情有其生物学和基因基础,道德性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控制和调节[1]168.科学家通过药物干预在调节信任、同情、合作、大方以及减少暴力侵犯冲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催生素(oxytocin) 作为一种重要的荷尔蒙激素和神经递质,在调节人类情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斯法德(Kosfeld) 等研究人员运用一个简单的合作游戏发现,通过喷鼻剂提高受试者的催生素水平看起来能明显促进信任的行为[4].扎克(Zak) 和他的同事们也做出一系列重要发现: 同情感的增加会引发体内催生素水平的提高,进而引发大方的行为,所以催生素是表达同情心的生理学信号[5]; 注射催生素会增加慈善捐助[6]; 在最后通牒博弈游戏(Ulitmate Game)中提高睾酮水平会削弱男性的慷慨大度,引发男性做出不利于社会的行为[7].另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serotonin) 在干预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克罗克特(Crockett) 研究表明: 提高血清素水平会增强受试者对他人直接伤害的厌恶感,使伤害他人的可能性降低,而且在最后通牒博弈游戏中,血清素水平的提高使受试者拒绝不公平提议(unfair offers) 的可能性降低[8].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通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和强迫症,但它还可能使受试者变得更愿意合作[9].除了通过药物控制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以外,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光遗传学技术等也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选择和行为[10].随着神经科学、药物学、心理学、经济学试验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开始逐步阐明道德判断和行为的神经学和心理学基础。

  二 为什么提出生物医学道德增强

  道格拉斯、赛沃莱思库以及佩尔森提出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的目的相同,使人们做出更道德的行为,建立一个理想的道德社会[11],但是他们提出道德增强的具体理由并不一致。道格拉斯想通过道德增强来驳斥"生物保守派"的观点---即使技术上是可行的,法律上允许人们进行生物医学增强,但是从道德上讲是不允许这样做的[12].道格拉斯虽然赞成某些生物医学增强会造成公平、自由、强制、欺骗等大量的伦理问题。但是道格拉斯认为,"这些伦理问题只适用于体能增强、寿命增强以及智力和记忆力增强,对于道德增强则远远没有说服力"[2]229,而且他还提出"道德增强对身份改变也没多大影响,不仅没有限制人的自由,还增进了人的自由,也不会造成'搭便车或无本获利'的现象"[2]235 -241,所以"人们运用生物医学技术进行道德增强从伦理上讲是允许的,'生物保守派'的观点是错误的"[2]242.

  而赛沃莱思库和佩尔森提出道德增强的具体理由是: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的出现,如果这些武器落入少数道德败坏或邪恶的人手中,就足可以毁掉全人类。此外,现代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发达国家经常逃避责任、不愿意帮助发展中国家。所有这一切都使地球上的人类陷入巨大的风险和威胁之中,而人类的有限的道德心理不可能充分地适应目前所面临的这些挑战,所以道德增强可以作为一种必要的强制手段来解决目前全球面临的困境,从而实现美好的道德王国,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宁的世界[1]173 -174,[13]442 -443.那么道德增强是不是就如道格拉斯、赛沃莱思库以及佩尔森所声称的不会产生大量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就会使我们远离威胁,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呢?

  三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一) 道德增强违背了人的自由和自由意志,混淆了道德责任

  伯林(Berlin) 将自由分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14].消极的自由是指不受内在或外在的强制,即表现为"行为自由",而积极的自由是人们自主做出决定,即"意志自由".因此,赛沃莱思库、佩尔森提出为了避免地球灭亡的风险,有必要对全人类进行普遍的强制性道德增强必然违背伯林的"消极自由".据调查,通过生物医学技术改变人的 19 个特点中,调查对象最不愿意改变的特点是最具有道德意义的两个特征: 同情心与善性[15].如果一个人自愿增强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就不侵犯人的自由呢?

  表面上看,一个人自由选择反映了道德主体的"积极自由"或"自由意志".但是,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是通过情感的调控,改变一个人的性情或道德动机,从而改变道德主体的行为。假设一个人在没有使用生物医学技术的前提下,他决定去做 A 这种行为(例如偷窃) ,在服用道德增强药物后(假设该药物安全有效) ,他做出的行为是 B(没有去偷窃) ,从道德上讲,B 的行为优于 A,符合道德增强倡导者的观点。但是仔细想想,这样行为跟他还有关系吗? 这样的行为还有道德意义吗? 他的道德主体性地位还存在吗? 从本质上讲,这个人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积极自由"或"意志自由",不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他的自由意志完全成了药物的附属品。更为可怕的是,通过生物技术控制道德情感或行为可能会违背当事人的"原初意志".假设汤姆攻击性强,容易做出冲动的不理智行为,在自愿服用药物后"攻击本性"得以弱化,结果一天外出时看见一个女人被另一个男人凌辱时,药物阻止了汤姆"拔刀相助",而这种行为并不是他服药前的初衷,服药改变了汤姆原来的自由意志,所以汤姆并没有实现道格拉斯所说的抑制"野蛮自我"(the brute self) ,从而给予"真实自我"(the true self) 更大的自由。按照现有的道德与法律,汤姆的这种行为是否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呢? 费舍尔(Fischer) 和拉维扎(Ravizza) 认为: 道德主体不应该对因药物或某些直接脑刺激下产生的行为负责,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控制力,这样的行为也不是来自自己内在的机制.因此,任何一个道德主体,不论他来自什么社会,不代表主体意志的行为无法参与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评价,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可能是将会有千万个汤姆以药物为借口逃脱自己的道德责任和罪名。所以,不管强制性还是自愿的道德增强,通过技术手段操纵情感使人类思维简化为神经化学过程,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威胁了道德主体最为本质的东西---自由意志,使道德责任变得模糊不清。"知善和行善之间完全是个人的自由,知善是人站立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 to have stood) ,但是有倒下去的自由(though free to fall) 才是人的全部。没有倒下去的自由,善也不可能成为一种选择。自由会消失,美德也随之而去。"(二) 道德增强随意改变性情,可能会形成人类的同质性,会瓦解人与人之间稳定的社会关系。

  每个人是否可以自由地改变道德性情呢? 我们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程度、遗传因素的差异,人与人形成的性格各不相同。

  如果人人都追求道德增强倡导者主张的利他、大方、信任等性情,那么所有的人就可能出现性情同质性,这并不是人类期望的道德王国。更严重的是,随意改变性情会瓦解人类稳定的社会关系。总体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以稳定的性情为基础的。爱情上人们寻求自己"情投意合"的另一半,友谊上结交"情趣相投"的朋友。如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改变自己的道德性情,人人都成为了"变色龙",这种性情突变将会导致今天我喜欢你,明天我讨厌你。我们的爱情和婚姻将难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稳定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解体。即使道德增强将一个人改变为向善的性格,也不一定被认为是恰当的。比如一个人在注射催生素后,"无私利他"捐献精神明显增强,将自家的钱毫不吝啬地捐给红十字会组织,然而这种"无私利他"的高尚行为很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家庭和谐,引起配偶的反感,甚至会造成家庭的破裂,这是不是人们追求的道德生活还值得商榷。然而,道格拉斯反驳说: 我们的道德心理一直在变化,尤其在经历剧烈的创伤过后,有时还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所以性情改变并不是反对道德增强的理由[2]239.的确,我们的道德心理一直在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缓慢而又渐进性的,很少出现跳跃性。在经历巨大心理创伤后,人们总是积极寻求心理医生抚平自己的创伤,恢复原有的性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