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着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岩佐茂针对日本的产业公害、废弃物、化学物质、化石燃料以及全球变暖等引发的环境破坏的严峻现状,提出“环保优先”的环境伦理观。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环境保护思想,在尊重自然、控制自然的伦理定位基础上,主张在全球视野中,从“生活的逻辑”出发,通过建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来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举措。这种环境伦理思想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乌托邦色彩,但是在我们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内在和谐的问题上仍不乏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环境伦理定位: 支配抑或控制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史上自始至终的根本话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体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差异。岩佐茂对此果断地做出了环境伦理的定位,主张人类应该“控制”而非“支配”自然。
岩佐茂把支配抑或控制自然的问题放在了环境管理的视野中加以讨论。他认为人类对自然不可能随心所欲,因此,环境管理的目标并不是直接驾驭环境。“人类能做到的只是通过限制人类自身的活动,使得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代谢不至于受到损害,从而更好地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
岩佐茂对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持非常赞赏的态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发了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动。他说: “劳动首先是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与此种观点路数一致的还有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观点,以及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警惕对自然的“支配”、“胜利”导致自然的“报复”的观点。岩佐茂对此大加赞同,他说: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即使在第一步战胜了自然,但是在往后和再往后却有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产生,从而把最初的胜利完全取消。恩格斯把这个过程称作自然的报复。”
继而,岩左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念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高度,说明二人已经跳出了那种认为自然只是为人的繁荣而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
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启发,岩佐茂在“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与“支配自然”问题上做了严格的区分。岩佐茂肯定了恩格斯是在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时强调人对自然的“支配”的,而这种意义上的“支配”严格一点可以理解为“控制”。因为单纯的“支配”意指“在自己的基础上使另一方服从”,而“控制”则是指“根据某种标准来衡量对象、自己或对象与自己的关系”。他指出,恩格斯尽管强调人对自然的支配与一般意义上的支配不同,但是在具体使用时却未做严格区分。并随之对恩格斯预测自然的乐观态度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的预测是有限的。
因此,他反复重申,人类应该弱化支配自然的虚妄态度,主张“控制自然”,即通过控制自身的活动而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双向控制,即: 在控制自然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人类自身的活动,并兼顾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之间的互动。
可以肯定,岩佐茂的这种区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基础的确立是非常必要的。这意味着人类到底把自身置于一个什么样的相对于自然的位置上。
长期以来,这个伦理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们。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有“在自己的基础上使另一方服从”的“支配”之意。而真正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应该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超越的准则和宗旨则应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这是一种新的伦理定位。
二 环境伦理前提: 基于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环保优先”
对于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到一些合理可行的协调方式的问题,岩佐茂在《环境的思想》中对环境与经济的协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列举了环境与经济协调的两种方式: “( 1) 在不构成经济增长和开发障碍的前提下去协调环境与经济和开发之间的关系,即以经济开发为主兼顾环境; ( 2) 以环境保全为中心去协调经济增长和开发,即在优先考虑环境的前提下与经济开发相协调。”
并对后者持积极赞成的态度,认为“可持续开发”概念只有在“优先考虑环境保全的、与经济和开发相协调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他极力提倡和呼吁这种立场并通过环境权和自然享有权的阐释来加以巩固,把自然享有权看作是环境权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对自然给予高度的尊重并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于经济发展的地位的立场应该成为我们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下,岩佐茂提出,必须对“可持续开发”概念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进行具体化和系统化,并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建立循环型生产体系”等途径来展现这种思路。
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可见,在岩佐茂的视野中,所谓“环保优先”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系统而言的,是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概念,是生产和消费双方都应负有的责任。在此基础上,他区分了“道德方式”和“道德主义方式”,并对“道德主义方式”作了批判。
他认为,道德方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包括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环境政策等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中的一种必需的方式。但是“道德主义方式”只对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消费行为做了探讨,而忽视了作为社会系统的其他要素( 甚至是更重要的要素) 。他总结了“道德主义方式”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一主张尽管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却缺乏保护环境而必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知识。第二,该观点并没有把环境问题与生产相联系,而是撇开生产只把市民的日常消费行为作为问题。第三,为了保护环境,就要建立环境保护体系,使人们养成遵守这个体系的道德,但是道德主义方式缺乏这样的问题意识。”
这几个特定的归纳既可以看出道德主义方式的弊端,又可以看到其环境伦理观的基本立场。他主张“生产与消费的联动”、“生态即经济”并举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节能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一种生态生活,也是经济实惠的,自然也就增加了经济效益。
这样,我们就在岩佐茂的环境伦理观中很乐观地看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前途。让我们有理由坚信,人类有可能走出以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和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牺牲经济发展两种误区,在生态系统和谐中健康快乐地生产生活。
三 环境伦理的国际视野:全球化语境中的环境正义
岩佐茂不仅关心日本本国的环境问题,还把环境问题的视野扩展到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他剖析了发达国家对1程度上突破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地缘倾向,展示了他环境伦理观的全球化视野。
岩佐茂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关注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丝毫不关心他国的生态环境,其生产和发展具有狭隘性。一方面,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核心目标,决定了它必然要将最大化的经济理念实现全球化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经济、技术、文化和军事优势也推动了它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并把污染转移到第三世界,甚至倾倒有毒的垃圾。岩佐茂把资本主义生产的这种“自私”行为称为“狭隘的功利主义竞争”,本质上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所主导的。可见,资本主义的经济进步和环境改善,是以第三世界的环境污染以及破坏”代际伦理“为代价的。它的个体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狭隘倾向,破坏了”环境正义“。他指出,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全球性的地球环境问题的特征,就在于受到环境破坏恶劣影响的不止限于一个国家内部,而是超越国境殃及他国。“因此,必须超出国家的界限,站在国际的立场上来考虑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等相关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岩佐茂呼吁树立“地球人”意识。要求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类看作是“地球人”,把保护地球看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以突破环境治理的地域性局限。在系统哲学看来,岩佐茂的这一主张体现了明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是,他自己也认识到这种主张的推行会遇到现实的问题,“现实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竞争、摩擦和对立,大多数场合下,各国政府都把本国的利益( 国家利益名下统治阶级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不是带着地球人的意识去行动。”这样,他就把环境问题的解决寄托于未来他所构想的生态社会主义,强调必须通过制度转换,才能建构起合理的环境伦理观。这样的构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 环境伦理的出路: “生活的逻辑”与生态社会主义
在岩佐茂看来,只有建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贯彻全球性的地域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正义。这种认识是他通过资本逻辑向生活逻辑过渡的必然性逻辑地得出的。他揭示了生活逻辑的社会主义本性,进而指出了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伦理出路在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
岩佐茂在《环境的思想》一书中指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造成的,这种生活方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导致、支持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方式的正是“资本的逻辑”。在岩佐茂看来,所谓资本的逻辑是指“追求利润、让自身增值的资本的本性”。
他揭示了资本的逻辑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而显示出的强大支配力: 第一,生产目的方面,“资本的逻辑”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无视其造成的环境破坏。对此,岩佐茂尖锐地指出,正如日本的产业公害所展示的,“资本的逻辑”不惜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追求利润,企图增强生产力,结果却适得其反。第二,生产手段方面,“资本的逻辑”为了达到资本自身增值的目的,从不计环境成本。对于选择生产方式而言,只要能够降低成本,完全可以忽略环境因素,甚至现代科学技术也异化为资本主义的赚钱工具。资本家只欢迎和接受有利可图的技术革新,对于成本很高的环保技术采取搁置态度,不愿意投资。第三,关于环境治理中处理废弃物的经费问题,剩余价值最大化原则仍然显示了最强大的支配力。资本家美其名曰“节约的原则”。
而这种节约就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指的“在充分使用不变资本上的节约”。
在“资本的逻辑”中,自然具有无限净化的能力,他们因此把自然变成了垃圾场,完全忽略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破坏这一恶果。所谓“生活的逻辑”,就是“在人的生存或更好的生存中发现价值,在劳动生活与消费的各个方面重视人的生活的态度”。
它以支持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劳动本性为基础,充分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他坚信“生活的逻辑”是益于环境保护的: 第一,对于经济与环境协调而言,生活的逻辑以环境保护优先。第二,在生产力的质与量问题上,“生活的逻辑”重视生产力的质的追求。“生产力的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使其成为破坏的力量的资本的生产力增大的方向上,而是在不断地保护环境、生产人所必需的东西、让人的各种力量得以发展、使人的生活更加富裕的方向上,发展生产力。”可见,生产力的质就是考察在实现生产力过程中是压制人还是解放人,是保护环境还是破坏环境,而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
如此一来,“生活的逻辑”便内蕴了生态的逻辑,而这种逻辑恰恰能够为强调生态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红”“绿”结合的、旨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模式———生态社会主义提供内蕴的发展原则。因此,在岩佐茂看来,生态社会主义在环保问题上必然具备制度上的优越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坚信,环境伦理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基于“生活的逻辑”的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岩佐茂的这一理论路向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信念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型和转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活的逻辑”告诉我们,追求生产力的质,在生产的过程中谋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善“生太文明建设的综合性动力机制”,解放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准则。否则,社会主义的发展就会偏离方向。
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在环保优先的伦理前提下,遵循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岩佐茂. 环境的思想与伦理[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五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207 -208.
[3]岩佐茂. 环境的思想: 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M]. 韩立新,等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李 丽,徐艳如. 岩佐茂环境哲学的全球化向度[J]. 哲学研究,2014( 5) :115.
[5]岩佐茂. 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与价值问题[J]. 哲学研究,1994( 1) :35 -40.
[6]岩佐茂. 环境的思想: 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M]. 修订版. 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等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