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9 共3622字
论文摘要

  一直以来,贵州侗族都是以传统粮食农业耕种为主,侗族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以铁制为主,辅以竹、木。其种类、式样和质量在很长一段时期无变化,具有重量轻、形体小、质量低的特点,属于手工工具性质。耕具主要有犁、锄;无播种工具,收割工具主要有镰刀、摘刀和谷桶。由于生产工具比较落后,土地利用率低,土壤肥力低。生产劳动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侗族地区经济结构单一、没有手工业户,也没有专业商人。偶有畜牧业,也是农业的直接附属物。

  一、贵州侗族传统社会中的主要生态伦理实践

  一个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在改造自然界,维持本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创造本民族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它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贵州侗族传统社会中的主要生态伦理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崇敬古树古木、注重环境保护。古树古木在侗族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源于侗族祖先对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人类始祖来自何处等问题的思索。在侗族神话中,人类最早的祖先就是松恩和松桑,他们是由龟婆孵蛋生出来的。在原始观念里,侗族认为人类祖先是有“树兜、蘑菇、虾子”这类混沌生物衍化而来的,这些混沌的生物活化成了“山林”“,河水”。因此,人类祖先与“山林”“,河水”是一种血水相连的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树立了“先造山林,再造人群”以及由此相联的“山林树木是主,人是客”等思想观念,并一直延伸下来,渐而衍化为一个民族的生态生存理念。贵州侗族村寨的寨头村尾都有大面积整片茂密的古树,古树古木对于侗族人民来说,象征着人畜兴旺、生活富足。侗族古歌《祝赞歌·赞风水》如此描述到:村脚留有三抱大的参天古树,村头蓄有三围大的盖天古木,……该村山清水秀,五谷才这样丰登,六畜才这般兴旺,小孩才如此活泼,老人才如此健康,胜过所有村庄。

  可见,侗族早就认识到,居住环境的好坏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因此也形成了爱护古树的传统美德。在侗族的一些款词中制订了一些保护规约,如在《约法款·开款立法·法规》中记录到“:田塘土地,有青石做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准搬移;林中的界槽,挖好不能乱刨。”而对于古树古木,每一个侗寨都有“老人保寨,古树保村”之说。按照侗族的传统,只有上了 60 岁的老人,才能栽种和留蓄古树,在当地形成了老人种植风景、保寨树留给子孙后代的优良传统。此外,还制订了内容丰富、翔实的乡规民约对森林资源加以保护。正因如此,今天走进侗寨侗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村头寨尾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这也是侗族人民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的完美体现。

  2.将生产活动与合理利用、保护生态资源联系起来。生活在贵州的侗族人民,凭着对家乡自然生态环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地制宜,在维护生态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展生产劳动。

  针对土壤肥沃,水、气温条件较好的自然环境,他们主要进行传统水稻种植技术。而根据当地侗民喜欢食用糯食的饮食习惯,大部分稻田都是种植糯禾,糯禾的品种也较多。据资料记载,历史上贵州侗族曾种植的糯禾品种主要有(汉字记侗音):勾容、勾卑、勾洛、勾酿、勾合、勾容亚等十余种。80 年代,村民们为了达到高产,也种植了大量杂交水稻,并探索出一定的经验。如坝子田,日照强,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用来种植大量高产的杂交水稻黏稻。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业自然资源,有的侗族村发挥山区优势,狠抓林业发展,在改变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的同时,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保住了青山绿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锦屏县的魁胆侗村。早在 1950 年至1959 年期间,魁胆村就以个体生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形式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除了种植水稻,发展林业,有些侗族地区,还结合自己的地理环境开展家畜、家禽的饲养。虽然,家畜、家禽的饲养带有农业民族的普遍性,但是贵州侗族地区依据地理环境和粮食情况的不同,不管是畜禽的饲养方式还是畜力的使用都与其他民族稍有区别。

  3.原生态艺术表现形式。侗族是一个爱歌擅唱的民族。一直以来,在侗乡都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传说,侗族原本不会唱歌。听山鸟说,天上有一颗歌树,侗家小伙子细爱就提议上天去偷歌种。于是,雄鹰、喜鹊、画眉驮着半苦母亲、细爱、禅姑娘三人一起上天去偷。他们到了天上,守歌树的龙鳞正在睡觉,三人一不小心,惊醒了龙鳞精和主管歌树的撒香婆婆。半苦母亲为了救细爱被摔死了。为了纪念半苦母亲,细爱把偷来的歌种种在她的坟上,不久长出和天上一模一样的歌树,人们都来学唱。从此,侗乡一带有了歌声。

  侗歌是来源于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最初是用于以歌抒发恋人之间的情感。后来为了叙述一件事情或反映人物的历史过程,就产生了叙事歌,分为单声部叙事歌和多声部叙事歌。俗称“嘎锦”叙事歌为了适应叙事性的旋律,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产生了叙事调。其形式和内容非常接近生活、生产,成为人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早在清嘉庆时期,贯侗张鸿干所编的“嘠锦”《金汉列美》,流架吴银必所编的“嘠锦”《闷龙》、《元东》等。“嘠锦”故事内容大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真人真事,经过提炼加工而成。通常是无乐器伴奏大歌,它是一种多声部和和声合唱歌曲,多人演唱,其具备了和声为伴唱。这种无伴奏的和声叙事歌,是一种独特的侗族曲艺唱腔,这就是享誉国内外的无伴唱侗族大歌。

  二、贵州侗族传统社会中的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贵州侗族人民形成了独有的生态伦理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

  1.人与万物同源,和睦相处。人类原始文化存在很多惊人的相似,其中一个就是认为万物同一、物我同一的观念。这种人和自然未分化的同体混沌的原初生命感觉,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一体生活的经历以及潜入人内心深处扎下根须的精神世界。侗族也是如此,在侗族传统观念中,人与万物皆同源,人和其他万物一样,有生命和思维。侗族古歌《人类起源》说:“起初天地混沌,世界上还没有人,遍地是树兜,树兜生白菌,白菌生蘑菇,蘑菇化成河水,河水里生虾子,虾子生额荣,额荣生七节,七节生松恩。”在侗族神话里,松恩松桑是人类最早的男人和女人。松恩和松桑两人配对生下了 12 个孩子,分别是,熊、虎、鸡、鸭、蛇、雷、猫、狐、猪、龙和章良、章妹。这 12 个生命中只有章良和章妹是人。章良章妹两兄妹为了繁衍人类,翻山越岭到处找伴侣,但是不见天下有人烟,最后只得两兄妹结婚,婚后生下一怪胎,他们把怪胎剖杀了,把尸骨抛到不同的地方,变成了今天的我们。从古歌的叙述中可以得知,侗族人民,相信人是由混沌生物衍化而来,人与大自然之间具有血水相连的亲缘关系。这也反映了侗族原始的生态观,即共同生活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和自然现象同为同胞,在这一环境中,大家是相互依存、互不相离的,要彼此爱护,共存共生。正是在这些观念下,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在获得自然资源的同时,不忘保护资源。对大小动物心存敬畏、加以保护。

  2.尊重生命、友善相处。在《起源之歌》(广义上包含《开天辟地》、《侗族祖公》、《款》三部分)中,隐含着一种显而易见的逻辑关系:既然自然万物同源,护卫“亲族”,那么一切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神圣的。为此,侗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把自然界一切看作是有生命形式的“神灵”,以“邻居”的身份平等对待他们,与他们对话和交往。这种思想观念,是把人类回归于自然的考虑。人与人,人与山、动物,一切存在于世间皆有生命的东西,都和平共生与此。

  侗族俗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出门带身不带家”,对于行商或过客,只要登门求食借宿,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让给客人用。还要把最好吃的东西拿给客人食用。另外,尽管家畜和家禽是家庭的经济来源,但是在侗族人们心中对家畜有着特殊的尊重,在他们眼里,这些禽畜虽然不能言语,但是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人们都把他们看成是自己家里的“人”,精心照顾。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食用他们。比如:在每年的“四月八”,农户每家都要慰劳牛,因为牛插完秧很辛苦,就把牛洗干净。

  3.依赖自然,注重自养。走进侗族村寨,人造之景和天造之景完美结合,村前小溪流水潺潺,屋后古树参天茂密,田间地头,一幅幅田园牧歌般的景象,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从古至今,侗族生活的地方都是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且有机质较多的。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长期以来,侗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片富饶的土地,他们在土地上辛勤的耕种,猎取大自然现成的动植物资源,靠着这方水土,养活着世世代代的族人。但侗族人民,并不安享于自然界赐于他们的恩惠,而是在索取的同时注重对大自然的供养。如侗族人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有其他经济来源的时候,侗族人民对树木的应用只限于采伐用于生活必需。如建房,打造生产工具、修建公共设施等。与此同时,家家户户还有植树造林的传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森林覆盖量有增无减。可见,侗族在依赖自然资源的同时,不忘注重保护资源与合理利用并重。这也使得如今的侗乡侗寨生态环境依然处于较好的状态,使生态得以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泽衷.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存在论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