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消解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28 共58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自媒体中人的异化问题探究
【第一章】 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消解研究绪论
【第二章】自媒体理论分析
【第三章】自媒体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表现
【第四章】媒体中人的异化问题根源探析
【第五章】自媒体中人的异化问题的消解之道
【结论/参考文献】自媒体中人的异化现象破解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移动终端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多种方式与网络连接。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指出,截至到 2015 年 12 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达到 6.88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国民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中手机网民占到 6.2 亿,占整体网民比例 90.1%.
  
  ①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数上,以微博、微信、微拍为代表的自媒体运用也得到迅速地推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数据终端技术的不断升级,媒介形态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元化的自媒体形态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便利、迅捷的实现信息交流,自由地发表观点和言论,普通受众通过自媒体平台迅速掌握“话语权”,他们也越来越享受自媒体赋予他们的“自由”权利。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的异化形态也在随之演变,在 Web2.0 时代,广播电视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沉溺于电视信息当中。从最开始的“电视人”、“容器人”、“宅男宅女”到如今的“手机人”、“低头族、”媒介依赖症“等现象,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麦克卢汉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②在自媒体时代,人们深深的陷入自媒体所构造的信息环境中不能自拔,人们不自主的沉溺于自媒体环境而不能自拔,随时随地的将自己的生活演变成一种在线直播,按照程序预设的功能吸引”粉丝“,获得关注。人的生活场景似乎不再有独处的时间,如果说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给人更多的自由,那么自媒体环境中生活的人类将不再有自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自媒体信息中,变得焦虑、孤独、无所适从,追求个性却被同质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却被多种价值观来回争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研究人的问题,面对当今自媒体时代人的异化现象,哲学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主体重新寻找在自媒体环境中失落的自我。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而自媒体环境就是搭建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基础上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自媒体平台受众迅速掌握话语权,从信息的接受者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在这种自媒体环境背景下,很多固有的格局被打破。由于自媒体理论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很多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无法为自媒体健康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本文从当前纷繁复杂的媒介定义中梳理出自媒体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对自媒体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有进一步把握,探究自媒体环境中人发生异化的表现和成因,从人、社会与自媒体技术等多个角度,为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问题的消解提供理论支持。
  
  2、现实意义
  
  如今,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自媒体平台进行交流,通过无止境的信息浏览和互动来获得心理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低头浏览手机的现象,”低头族“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难题。另外,由于自媒体环境的身份隐匿和迅速传播特性,也致使很多受众将自媒体环境视为一个”法外之地“,很多不真实、不负责的言论大行其道,对同样使用自媒体平台的其他用户也造成了伤害。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不断地受到新的挑战,自媒体在自身演变的过程中也存在竞争、运用和运营的”乱象“,这些乱象的成因不单单是人的思维方式、媒介技术、社会体制的某一环节的问题,而是这些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旨在通过从人、技术和社会三个维度协同作用,力求使人达到主体的复苏,使人警醒与正视媒介依赖问题;使自媒体技术的开发者、应用者和管理技术向人性化和合理化转向;对现有社会制度和伦理建设进行反思和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数据终端技术已经成为当下的技术主流,但随之演化出的人的异化问题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所出现的与人的本性相背离的现象称之为”异化“.从异化的概念着手来判断,人是否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结合人产生异化现象的时代背景,众多学者从技术、网络技术、媒介技术等多个方面来探寻致使人产生异化的根源。
  
  (一)异化概念研究综述
  
  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 alienation,作为转让、让渡、疏远、分离和精神错乱之意使用。 ”异化“最早出自《圣经》,指从上帝的纯真神性中异化出去,是亚当偷吃禁果,从神变人的故事。17 世纪的霍布斯和 18 世纪的卢梭在权利转让的意义上使用了异化概念,19 世纪,费希特最早在哲学领域对异化论展开论述,他认为神或神理念的东西实际上是人内在东西的外化。他通过异化一词来描述”自我“与”非我“的关系,”非我“是”自我“的异化。①黑格尔首次将异化作为哲学概念使用,他强调的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即国家权力和财富,作为主观精神异化为法律、道德等客观精神。”精神不仅以它所特有的思考认识它自己,而且从它到情感和感性事物的外化中再认识到自己,即在自己的另一面(或异体)中再认识到自己,因为它把外化了的东西转化为思想,这就是使这外化了的东西还原到心灵本身。“②费尔巴哈将异化运用在宗教问题的起源上,他认为:”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然后, 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观,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他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人的本质、人与人的异化四个层面系统的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是建立在人及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一种特定关系,人在这种关系中所生产的产品成为了与自身相异的东西。③国内关于异化概念的论述多是以西方哲学关于异化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研究的。王若水先生在《异化的译名》
  
  一书中对异化一词进行了考察和介绍,特别对关于中文翻译和界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吕晓明在《“异化”概念辨析及演变》一文中以时间顺序对异化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仔细的梳理,他认为以媒介技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思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导致了对艺术本质异化的异化,是对人精神的一种麻痹和控制。
  
  ④还有一些专家或学者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深入探索,侯才在《有关“异化” 概念的几点辨析》指出“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和对异化现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由自然的异化到政治的异化再到经济的异化这一过程。”
  
  ⑤国内非哲学领域对异化概念的运用多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将一些专业内或行业内的不良发展现象归结为异化问题。
  
  二)技术异化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早在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就开始关注“技术”引发的人异化问题,如早期的人本主义技术异化观:杜凯海姆指出工业社会的成员正在失去传统社会所固有的共同感,个体主义的迅速增长将社会带入一种“紊乱”的异化境遇;斯本格勒认为,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技术社会开始统治人类,人们遭受着机器的奴役,技术理性将人陷入一种孤独的、与人敌对、隔阂的状态,压抑人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海德格尔认为在技术社会中,人作为一种被用于高级目的的材料而存在,随之而来的是思维能力的衰退和人本质的失落。①他们认为技术是人丧失自由、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的根源。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从人的自由解放的角度对技术异化现象进行批判。详细论述技术对人的心理和意识方面的消极影响。
  
  弗罗姆在《健全社会》中说道:“人,作为生产机器的一个齿轮,成了物而不再为人……当今工业社会中人的被动性是他最主要的性格和病理特征……由于是被动的,人感觉到软弱、孤独和焦虑。”②强调了技术对人心理的创伤,马尔库塞在其《爱欲与文明》、《单项度的人》等著作中指出技术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开始占据支配地位,技术与自由、幸福、人的本能相对立,技术越进步,人的本能冲动就越受到压抑,这种压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人开始成为只有物质生活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单向度的人”,社会也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聚合成一种全面统治人的总体力量,人处于深刻的异化状态之中,不仅对自然界的支配是以人与所支配的个体异化为代价的,随着精神的物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甚至个人之间的关系也神话化了。”③J·埃吕尔对当代技术异化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当代技术已日渐成为一个完全自主的、外在于人的支配的系统。人在当代技术系统面前只能无所作为,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技术的主宰。
  
  在国内,很多学者将人的异化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技术异化”引起的,郭冲辰认为国内多数学者是在把“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来研究“技术异化”的。④详细阐述了西方的技术异化观,并指出西方的技术异化观存在单一维面的理解的缺陷,并从技术异化的价值观审视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异化理论。不同于西方消极的技术观,国内学者多从技术的工具性、目的性和负载价值性等方面来讨论技术异化问题,一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技术所导致的异化问题,是技术的使用主体“人”的异化的问题。如李桂花在“科技异化和科技人化”一文中指出技术异化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制度、技术伦理的不健全以及技术理性和技术价值分裂看待的结果。还有一部分学者将这种技术异化现象归结为发展异化、文化异化以及人的物化所致。
  
  (三)网络异化研究综述
  
  网络异化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媒介等等,是以异化理论为基础批判研究的,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描绘了数字科技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其中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美国著名的媒体人安德鲁·基恩很早就对互联网的弊端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其《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一书中,对聚友网、维基百科和博客以及其它网络新媒体的不良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互联网弊端所带来的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马克·波斯特借鉴并分析了杜亚美、阿多诺、哈贝马斯等学者的经典媒介批判理论,深入剖析了传统技术及媒体的内涵,他指出:“新媒介致使人的主体状态复杂化,并且这种主体的复杂过程是在一种非自然化的状态下产生,这也是新媒介对抗现代性的主要特性。”
  
  媒介异化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视媒体和大众传媒领域。如“容器人”现象,“容器人”还可以称为“电视人”、“单面人”、“片面人”等。这是由于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观性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以印刷为代表的传统媒介时代,人们是主动地寻求信息,而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接受信息处于一种强制被动的状态。电视传播什么信息人们就被动的接受什么信息,人就像被封闭在在一个“容器”中,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人与人的交流也开始出现问题。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指出在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封闭的容器,将他人隔绝在心门之外,他们也迫切希望改变这种封闭的、孤立的状态,但是又止步于容器外壁的接触,无法达到内心地交流,实质上他们并不希望对方真正地进入自己的心理层面,他们更希望保持一种具有一定距离的人际交往模式。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则认为,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社会、文化和历史有着强大的塑造能力。从技术决定论的视角揭示了人在媒介信息面前的被动性和无力感。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改变我们的不是价值理性,恰恰是人们视为自身理性的工具理性思维,或者称之为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致使现代人陷入一种不自知的异化状态。
  
  国内关于媒介异化的论述,多是以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问题为切入点,郑恩、徐莎莎、袭瑶以当下流行的 facebook、twitter 和 google 等媒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阐述了流行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现象。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人与媒介、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在现代媒介攻势面前,渐渐被媒介所同化。①田大宪认为媒介权利的转移和混乱无序是导致人异化的主要根源②,还有一些学者以西方某一种异化理论为支撑,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对异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基础,从媒介批判的角度对异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主体异化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西方某些个人的、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研究。比如对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弗洛姆、卢卡奇、马尔库塞等人的异化理论进行研究。或者对他们的异化学说进行对比研究。
  
  其次,对异化的研究集中在研究者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或热门领域。比如网络异化、媒介异化、消费异化和交往异化等等,在此基础上阐述异化现象,如过分依赖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媒介技术、信息技术等等);技术构造的虚拟空间使现实主体在一种“拟态化”的环境中生存,主体思维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来回挣扎,致使自我的同一性消解,导致自我的认同危机;媒介传播环境中“把关人”的缺失造成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的混乱,主体在媒介信息中陷入一种无责任的意识当中。
  
  最后,对异化问题的根源探析上大多归结到技术异化、人性异化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异化三个层面。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异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猎的学科和领域甚多,也有一定的深度,但是针对目前的自媒体环境而言,国内学者或者将其归纳为网络异化范畴,或者归结为媒介异化范畴,并没有针对自媒体异化问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而自媒体从其形态、功能和属性上来讲与前者都有明显的区别,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有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将自媒体环境人的异化问题进行针对性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以中西方异化理论的为理论基础,对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收集大量关于技术异化,新媒介技术异化、自媒体技术异化的著作,加以整理和归纳,通过文献的堆积整理,学习知识的同时,摸清脉络。
  
  2.、历史与逻辑统一法。本文通过对异化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确定人的异化问题的研究方向,对自媒体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历史的归纳和分析,以异化为切入点分析自媒体应用的乱象,对自媒体环境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异化问题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分析。
  
  3、案例分析法。针对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现象,将异化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进一步阐明异化问题的凸显。
  
  (二)创新点
  
  1、本文将传播学中的自媒体传播环境、渠道、内容与技术哲学中的异化问题研究相结合,对当今自媒体环境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概述。以哲学的方式追溯其产生根源,探究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成因及发生机制,以应对人在自媒体环境中的异化现象。
  
  2、以异化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当下自媒体发展的轨迹和趋势,分析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异化形态,从主体、技术和社会三个维度分析人的异化成因,提出自媒体环境下人的异化问题的解决之道,达到人的主体复苏,技术的人性化转向和自媒体生态重构的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