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伦理学视角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8 共56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儿童家庭教育伦理困境研析
【第一章】 伦理学视角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引言
【第二章】儿童家庭教育伦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儿童家庭教育的伦理缺失表现及根源分析
【第四章】解决儿童家庭教育伦理问题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儿童家庭教育伦理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一是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则是教育的源头。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初始教育和贯穿人生命始终的终身教育里,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司马光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家庭教育关乎国家和社会兴亡,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和完善家庭教育,不但是国家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享受快乐人生的需要。
  
  二是儿童家庭教育产生的伦理问题突出。家庭教育本应以培养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然而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存在着道德缺失现状,家庭教育理念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初衷。不仅违反了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也是有悖于“善”的本质的教育。因此,应探寻儿童家庭教育的伦理精神,提出符合家庭教育的道德行为原则以及规范父母的行为符合“要求”,完善儿童家庭教育,从而引导儿童家庭教育成为善的教育,成为有价值的教育。
  
  三是探寻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随着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家庭教育所产生伦理矛盾不断增多,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建设;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目的观,学习科学的育儿观。并在整个儿童教育过程承担起相应的伦理责任,实现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顺应儿童自身发展,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传统的家庭教育伦理思想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多年,在这多年的思想沉淀中孕育了丰富的思想精华。然而,在新中国的几十年时间里,家庭教育理论进展缓慢,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国的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虽然较为丰富,但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一是仅仅是在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研究理论和着作较多,但是将其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内容却不多。作为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由于家长和孩子的涉入同时又需要考虑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二是对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更侧重于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性总结,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单一。从伦理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更是少之又少。三是很多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教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切入的,这个领域的研究多是强调对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内容的研究,但是却有一个方面有所缺失,那就是对施教者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特点的研究,而且更为严重的就是对家庭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忽略。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环境下,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善的,更是一种责任和爱的象征,因此教育在其本性上是道德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面临着众多儿童家庭教育伦理问题,所产生的家庭教育伦理问题日益尖锐化。根本就没有研究过儿童家庭教育的伦理缺失问题,这使得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不良冲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道德性培养,笔者在经过分析后发现道德性培育在儿童成长的初级阶段不容忽视。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着重探讨的就是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建设情况,并以此来为我国的家庭教育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意见。
  
  2.现实意义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最本质力量。它是一个促使人成长的活动,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从教育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儿童教育更是一个国家前进的根基,是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力量。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教育类型,而且也是所有教育中影响时间最长的教育形式,它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所根本无法取代的。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从这句话的内容可以看出家长在儿童的起步阶段的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如今,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处在转型期,在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下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代表了家庭教育中的主导者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尤其是核心价值观正在遭到破坏,家庭儿童教育过程中对儿童的重智轻德、功利性以及“物”化等教育现象的逐步加剧,这样的观念及行为,不仅仅让家庭的教育伦理困境越发凸显,这也让现阶段的儿童家庭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失当,孩子的身心在家庭施教者的影响下很难健康发展。除了伦理道德教育失当,家庭教育中的家长缺位也让家庭教育问题不断,必须要新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出现。所以,研究儿童家庭教育伦理问题对于当今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家庭教育的研究一般都是将伦理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而且家庭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分支。从现阶段的学术界的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的理论着作相对较少,但是从大的研究方面来讲,一些研究教育伦理学、心理学、儿童学等方面的论着中的部分章节有着一定的阐述。对儿童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研究,不仅需要研究道德教育,而且还要对儿童的道德性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儿童教育的书籍、论文和期刊还是十分丰富的,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度:
  
  1.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的内容中通过日记法将他的孩子从出生到 3 岁的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了观察。从其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来看,儿童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在书中,作者不仅讨论自己孩子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缺陷以及纠正方法进行了陈述。齐建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则不仅充分的反映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发展状况,并且又密切联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实践的教材。黄翼再一次的呈现了皮亚杰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所撰写的《儿童心理学》也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和性格发展进行了评定。
  
  2.从家庭教育角度研究。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是多年教育研究的精华,并且都是以自身育儿经验为基础,针对当前教育的问题和社会转型的特点,把专业的教育理论和具体的教子实践融为一体,总结出一套教育孩子的成长方案。在各大媒体网站上畅销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它的作者尹建莉提出了新型的家庭教育原则,而且作者还在书中列出了一系列的操作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结合让广大父母型读者在育儿方面有了经验借鉴,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化教育意识。李石华的《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通过真实案例以简单化的语言阐述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常见问题。汪伯英、皇甫鸿昌的《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则更加关注的是出现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误区,同时针对这些不断出现到问题来找出对策,从而在全社会构建新型的家庭教育体系。同时也就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进行了着重探讨。熊丙奇教授在新京报上曾发表过一个《从“虎妈”到“鹰爸”,家庭教育的概念化误读》一文,该论文的观点就是: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使得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的多元化。现阶段,学校教育的特点很难让教育对充分尊重到每一个子女的个性,这时家庭教育则是一个对儿童个性尊重教育的补充。父母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不能一味的求快,家长必须要放慢脚步,落实到孩子的个性教育中来。
  
  3.从教育伦理学角度研究。吴凤贤发表的《伦理学视阈下的我国家庭儿童教育困境研究》一文,从我国家庭儿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说,比如目标禁锢,在分析这些问题之后总结教育伦理困境的现状,然后就从社会、家庭、个人这三个层面入手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我们就提出构建多元价值的教育背景;家庭教育必须要回归本质;儿童教育在追求家庭教育本质的过程中要时刻向“善”.钱焕琦在其撰写的《教育伦理学》中在分析教育教学的道德关系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类型的教育入手,而在这其中,最基础的教育类型就是家庭教育,而且它还对其他两类的教育有调节作用。董昕曾编写了《论教育善的实现》,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将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了一种以培养人的主体性能力为基础,旨在提升生命意义的活动。所有脱离了现实生活和现实可能性的太专注于理想化的教育都是偏离了善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蕴含各种发展可能性,以及包含了德智体的和谐教育活动。
  
  从上述专着和文章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有着比较好的成果,在各个角度上都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尝试为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出路。但是不难看出,我国对于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教育学方面,即便是在教育伦理学这个领域中,大部分学者也都是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个方面来论述,很少有从家庭教育这个层面上来展开,更遑论儿童家庭教育伦理这个层面了。因此,对于伦理学视角下的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未能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体系,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儿童教育和教育伦理的研究相对于中国来讲不仅时间较早,而且理论较为系统和丰富。根据资料的研究,可以将国外对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为两个角度。
  
  1.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普莱尔教授在其撰写的《儿童心理》一书中对刚刚出生到 3 岁的儿童进行了全阶段的观察,在主要环节还要进行实验型观察,最后就是对这些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来填充进这部着作中。这部着作在学术界被誉为第一部系统阐述儿童心理变化的理论着作。让·皮亚杰教授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的渐变过程进行了重点阐述,作为瑞士儿童心理研究的开创者,它撰写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等独步名着。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出他在研究儿童心理时更加关注其发生发展,并以此为起点深入研究心理起源。其开创的理论不仅丰富,而且在其理论中还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
  
  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娅·蒙台梭利着有《童年的秘密》,从书本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儿童发育和成长中的一些秘密。在该书中,作者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极其特征的变化过程。日本教育学家森重敏在其着作《孩子和家庭环境》中重点研究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赫尔洛克的《儿童发展》全面、完整的论述了一切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并重点强调父母要注重儿童的道德品的培养。除了《孩子和家庭环境》,还有一部着作《怎样培养儿童的聪明才智》,作者日本教育学家伏见猛弥,这两部着作都强调了自己家庭当中教育方法和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从这两点分析的话,家庭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儿童成长的顺利程度,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导孩子如何做人,而且还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舒适贴心的环境,同样重要的就是教育方法。夏弗教授编写的《父母实用手册》的内容则是从实例入手。
  
  对美国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层层剖析,然后在大量的实证中将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和经验总结。
  
  2.从教育伦理学角度研究。国外的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为:首先是道德教育、第二阶段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后就是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在第一阶段中,B,诺曼妮和 G·科蒙尔共同编撰了教育学着作《教育伦理学》,该书详细阐述了儿童的性格和气质的养成,宗教信仰以及早期家庭教育。
  
  从该书所构建的体系来看,其关注的重点就是人格的培育和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部着作并不是一部真正的关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着作,而是一篇专注研究道德教育的着作。
  
  在第二个阶段当中,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的就是美、中、日几个国家。美国科宙尔的《当一名教师》,索里和特尔的《教育心理学》等等,这些着作都认真分析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性格、品质、职业道德等等以及这些因素对自身教学的影响。日本的小原国芳在其编撰的《师道》以及新崛通编写的《现代教育讲座》中都对教师的道德的本质、内容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其观念中都一再强调教师的应该具备以身作则的精神,这两篇文章其实就是对美英教育伦理的宣扬。前苏联的恰姆列尔和科季格尔共同编撰的《教育伦理学》中就详细的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准确定位,他们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该具备“教育分寸”,而且认为这个分寸的任务就是在孩子身上烙上了正面的心理背景,而且这个背景也能够接受教师的正确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对待学生上把握分寸,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将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掉,这样才能避免新的矛盾出现,这样做得一个积极意思就是教师会给学生留下一个体贴、善良的印象。这一特征大大加强了教师的道德立场,并成为学生公民觉悟的学校。
  
  第三个阶段这时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道德,而且出现了新的分析视角。较为着名的就是波特斯教师编撰的《现代教育伦理学》,在这篇学术着作中教授认真分析了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对于社会道德中出现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等因素在其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
  
  德国教育家边宁的《教育伦理学》,探讨了教育伦理学的基础,包括教育伦理学的结构以及教育的伦理责任等。德国教育家嘉姆的《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关系的问题。
  
  国外对于儿童教育的研究专着还是比较多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尤其是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上都有一定的成果,虽然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等诸多方面不同,但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伦理的研究还是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文献法:主要通过报刊、书籍、网络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的各种相关资料,然后从伦理学出发对现阶段的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提供的详细且科学的理论依据。对其分析,整理出有价值的文献信息。
  
  分析归纳法: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之后,我们对家庭的儿童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在追寻其根源时还需要从伦理学角度入手。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现存问题,从而加强观点的说服力。
  
  (二)理论创新点
  
  在新世纪的发展中,“转型”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关键词,同时在教育转型中,家庭教育问题越发严重,就现阶段的理论研究中,很多内容仍然是对过去时代的研究。这对于家庭教育问题来说并不能与时俱进。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就在于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入手,运用伦理学的知识对家庭教育中的道德缺失和失当进行了分析,同时揭示了如今我国家庭儿童教育所面临的伦理意识、伦理精神养成问题,通过将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以及教育伦理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尤其在第四章对策方面,从社会环境因素、学校与家庭、家庭施教者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入手,在这其中起最基本作用的就是家庭施教者,对其研究能够为儿童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