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环境伦理学视角下我国雾霾问题探析
【绪论】雾霾环境污染的伦理学分析绪论
【1.1 1.2】国内外的雾霾事件
【1.3 1.4】雾霾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
【2.1 2.2】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2.3】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第三章】雾霾的解决方案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环境伦理学的雾霾治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京津冀雾霾案例分析
2013 年京津冀遭遇大范围的雾霾侵袭,每月累积平均有 4--5 天持续雾霾,1全国雾霾侵袭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雾霾天气的爆发,影响力重大,2013 年 12月 08 日凌晨起,京哈、京津、京港澳等高速公路出京方向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多地都采取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或全部封路,机场客运航班因此延误或取消。工地停工学校停课,连日雾霾侵袭下,河北省 201 项涉及基础施工、扬尘作业、出土作业、拆除作业停工或局部停工。北京等城市实施了学校停课。雾霾天更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长三角医疗机构的内科、呼吸科门诊患者普遍出现增长。
因此,京津冀成为全国范围最为严重的雾霾区域,对此引来各行各界的关注为何成为雾霾灾害的重灾区和如何减轻雾霾的引发。因雾霾持续爆发引起激烈的探讨,专家、网民建言献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尤为严重。中央气象台将霾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推高了舆论。
一、网络舆情关注度。
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新华视点、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网站和官方微博对新一轮雾霾来袭进行了大量报道,舆情热度一度走高。截至 25 日 14时 30 分,舆情总量达 244 余万条。
二、网民观点。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网民跟帖显示,多数网民认为治理雾霾需从工业和汽车尾气开始,另外也对雾霾造成原因及后果进行探讨。
(一)网民积极为治理雾霾建言献策。
31.1%网民认为治理雾霾需从工业和汽车尾气开始。
新浪网民说:"连续雾霾第六天,让我们不要仅仅去指责政府,一起反思下雾霾从哪里来。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民用(取暖和焚烧)三大主因,根源是煤、油、气的快速消耗和不正当消耗,而末端是庞大人口不断增加的消费和浪费。这一系列的因果,人人都有贡献,政府能够控制的环节其实是有限的。"新浪网民说:"雾霾是物理化学现象,是长期工业及热电厂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植被破坏以及特定气象条件等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人民政府和社会遵循科学原理来逐步消解。"(二)网民激烈探讨雾霾责任的问题。
29.3%网民谴责政府部门监管不当,呼吁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24.5%网民认为治理雾霾人人有责。
新浪网民说:"雾霾来了,就开始限号,我不明白,限号能改变雾霾的情况吗?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吗?城市规划不合理、工业治污不到位、环境治理不长远,奥运会之前那么大的力度,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是环境真的恶化严重,还是有关方面的不作为,是不是该思考一下?"腾讯网民说:遇到问题,大到国家小到自己的家,作为家园中的一员,谁也不应袖手旁观,只观望、发泄、指责,而应参与到其中,尽自己的一份力。如今的雾霾,对我们国家是一种考验,也是对民众的考验,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应以局外人的姿态,而应将国家利益放到首位,意识到自己为其中的一份子,为国家兴盛而骄傲,为国家困难而忧虑。
(三)13.9%的网民讨论引起雾霾的成因。
腾讯网民说:我看主要问题除了车辆尾气和工业污染外,还和北方供暖有关,每个冬天都烧煤,能不污染吗?而且每次都是北方先雾霾,然后扩散到全国。有人就说以前也供暖,但以前没雾霾。问题是以前有那么多人?综合问题加一起,就霾起来了。
新浪网民说: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有二,一是有污染源,二是污染物在静态大气条件下悬浮在空气中。 其实 2013 年污染物排放情况不见得比前两年更严重,但雾霾却特别多,其实就是静态天气特别多,冬天很暖和,基本上没有什么"西伯利亚寒流"从北向南吹。
新浪网民说:雾霾是合力结果。人人享乐,人人掠夺,人人浪费,人人透支,不仅如此,还要充当六十亿人的世界工厂。发达国家的爷要孝敬,落后国家的钱要获得,资源透支和环境污染就是必然。吐槽环保官员,吐槽农民秸杆,吐槽汽车尾气,难免盲人摸象。君子三省,小人百怨。怨,比雾霾更需治理!
三、专家建议。
(一)雾霾起因解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环境动力学与预测理论研究部主任王跃思:冬季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是大面积雾霾污染形成的客观原因。霾污染的形成与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升高密切相关。约 10%的细颗粒物来自自然排放,其他近 90%来自人为排放。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从京津冀地区整体来看,河北省的钢铁、水泥、煤炭行业等重工业类产业占工业比重较高,污染排放量大,特别是违规排放,而且屡禁不止,应该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而北京地区发生雾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保有量大,汽车占当地区域面积的密度高。有数据显示,北京的汽车尾气排放一度占到全部污染物排放的 50%.
(二)雾霾危害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专家秦强:雾霾对孩子的危害比对成人的更大,从生理结构来说,孩子没有鼻毛,防御能力弱,雾霾更容易侵入;孩子的个头比成人小,离地面更近,更容易吸入雾霾颗粒物;另外,相同体积的颗粒物进入孩子身体,扩散开产生的危害比进入成人身体要更大。
(三)提出治理建议。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治理雾霾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改善能源结构,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二是逐步改造和搬迁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曲久辉: 一,管理是最根本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还没有真正做到最好的源头控制。
源头控制的根本是管理,大气污染是区域性的,像北京、天津、河北相互影响,光靠一个行政单元来治理是很难见到成效,所以要联防联控。单独一个区域解决不了大气污染问题。二,国家的管理政策和法规标准要采取更强的力度。比如机动车尾气中柴油车的污染比较严重,推行柴油车"国四"标准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油品,由于油品质量达不到标准便导致"国四"标准实施延期,这对雾霾的控制非常不利。三,科学技术的支撑。一方面解决油品质量问题,一方面解决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的问题。现在国内"国四"标准的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的治理技术已经有了,我们能够实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已有的技术和解决雾霾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技术闲置。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曹淑艳:对雾霾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在加强对政府、企业治理污染的社会监督的同时,应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鼓励民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保护环境就是捍卫生命的理念,主动承担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
四、综合分析。
从以上案例分析得知,雾霾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它的影响力巨大,案例中针对雾霾的成因,网民、专家在网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从网民分析中,雾霾的形成主要是工业、汽车排放、静态气候、资源透支等一系列原因,而专家给出的分析,一方面是自然气候原因,另一方面 90%人为排放。通过网民和专家在网上激烈讨论,都充分体现了雾霾的形成。总的来说,雾霾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物,再结合静态气候下所形成的雾霾。最后专家又进一步分析雾霾的危害以及建议措施,危害性不但危机生态平衡,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使得人们不得不深切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对此,综合分析,案例中人们对雾霾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从环境伦理学彻底剖析,上述网民和专家的原因分析归根到底都跟环境伦理有关,甚至有些原因最终是环境伦理问题。它是直接针对现代化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的后果而提出的。环境伦理学要求实施的对象,就是从人类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而且环境伦理学主要从自然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等分析解决雾霾的原因。例如:工业、汽车排放、资源透支都属于人的价值观问题,最终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的合理开发也是建立在正确的环境伦理取向之上,同时政府部门的渎职和企业管理的问题也基于错误的伦理导向。下面将详细分析上述诸原因和环境伦理的关系,并主张雾霾问题的原因最终跟环境伦理有根本性的关联,解决雾霾问题必需以匡正环境伦理为根本。
第四节 雾霾原因深层分析
近年来,雾霾的影响范围在不断扩大,正以燎原之势,"吞噬"大片的城市。
据此前环保部的数据显示,全国 20 个省份 104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事实表明,雾霾在不断的扩大,无论是大众舆论还是学术界舆论,雾霾出现带给人类众多伤害。然而雾霾真正的起因,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部门渎职、经济利益追求、环境文化滞后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责任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感是指企业对待社会的一种责任态度,是指企业所面临的社会责任,体现的方式包括对社会所做出的有偿与无偿贡献。比如有资助,捐款,由企业出资的建造工程,或是灾难物质的捐助等多种形式。一个企业的存在,绝对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除了赚钱之外,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把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最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具有的目标,也是企业的使命。一个企业如果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形成这样的责任感,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当前,环境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已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业性、产业链式、产业集群型的责任缺失情况不断涌现,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地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以更大的破坏力动摇着社会对企业信任与诚信。例如:企业无视污染物的排放、废气排放等屡见不鲜。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这些责任缺失行为成了行业默认的"潜规则",在监督缺位的情况下大行其道。这种群体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往往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不断积累危险因素,最终爆发性地对整个行业、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直接威胁产业安全。相对于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危害性更强,更难治理。因此从雾霾层面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缺陷问题,更有利于企业对环境责任的认识,能有效的意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目前,我国雾霾处于燎原之势,"吞噬"大片的城市,造成如此严重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业企业,90%属于工业企业。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如此严重环境事件,甚至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加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已成为现在网络、政府、学术界的共同呼声。近些年,企业为赢得市场竞争,不惜一切代价浪费自然资源,即使知道不处理就排放会污染环境是违反环境责任,但只要能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企业制定的一些制度原则是不可以违反的,但作为一些企业职员,为了能尽快提升职位或者在无奈之下接受上级下达的命令,只要能保住工作机会,会不惜一切代价违反原则的。另外企业环境责任淡薄,在这种情境下,自然不会对生态建设投入,一味的向自然环境中排放有毒气体,认为自然环境是可承受的,可恢复的,不会有任何伤害。把环境破坏当做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代价,这种企业发展模式,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是不可持续的,是违背现代生态主题。
从以上描述不难看出,企业发展中,缺少环境责任的义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保护环境。在进行处理污染物活动时,没有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执行,且企业职员违反内部制度,使得企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工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治理的底线。
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扩大环境污染。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时代对环境的破坏到达非常严重的一个时期,所以我们目前承担对环境的压力会更大,环境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生存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社会的生产与生态自然环境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从事生产,这种活动总是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当人们的经济活动过度,而废气物的排放超出和高于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必然导致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的污染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不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所带来结果,或者说首先由产业发展危机的不合理的过快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危机。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从低到高的产业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长理论核心是同步的,没有终点。很不幸的是,产业价值追求金钱和权力,工业和经济增长作为发展观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GDP 增长成为只有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主要动力。工业化的国家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已经成为现代符号。由此出现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当下轻长远、重局部而不顾整体等等一系列的不好的现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忽略了经济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成本和对公共环境产生的副作用。
传统经济学中,个人的利益追求在经济学上都假定为合理的。这种"经济人"可以扩展到任何经济实体,利益集团,以及可能属于自身的个人利益。根据避害就利的规则,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追求而制定相应规则,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认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取决资源的数量将不被耗尽,即使短期内资源的供给小于需求,他们也相信市场体制的作用会延续这方面的不足,即市场自我调控。在这个理念下,国家,民族或地区的部门的影响力,就必须遵循异常情况的发展,为了生产和发展而变相掠夺,本身并没有考虑到其他人或其他地区的利益,甚至以牺牲后代人的需求为代价。"经济人"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市场利润。这注定使他们不大考虑经济以外的事情,包括环境资源。
马克思指出"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雾霾的出现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预见,随着当代经济快速发展,这种诱人的经济效益和扭曲的经济发展理念必然导致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发展本身的桎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染性企业数量多。经济效益给地方带来极大的利益,随之地方经济利益的欲望就不断的增加。相关职能部门经常会接到上级领导电话,要求其关心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不言而喻,政府或漠视或许可或是一种自认为遵守市场经济行为的行业规则,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上的"乱作为",其实是环境保护上的采取了一种不作为的态度。在扭曲的发展观支持和默认下,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生产速度的同时,实际上也加速废气、废水的排放。
在政府提倡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年代,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展,企业只要把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就可以瞒天过海,并侥幸的以为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系统尚能正常运转。在政府提倡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当前,企业迎合政府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但剩余价值本性使然,贪婪的榨取环境保护的成本,甚至将"创新"的眼光盯在如何逃避排污上。当污染物的排放超出自然的净化能力,雾霾随之而来。反过来,雾霾也在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缓解当前雾霾的问题,当局要拿出大量人、财、物,治理或减轻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另外就是在雾霾中患有疾病的患者上,企业和当地相关部门也要拿出一部分的公共资源给患者治疗。这样一来,不但经济受到损失,企业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样受到侵袭。
雾霾不但说明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也反映出某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采取一种藐视的态度,表现出对企业环境伦理的无知。
三、相关部门渎职。
渎职是指专业服务者(例如医药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玩忽职守(Negligence)、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导致伤害或损失,致使国家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政府部门是着眼于社会根本利益和社会整体层面来看待环境问题,因此在产业政策的布局,环保指标,生态管理方面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然而,我国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分离,政府。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角度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很容易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举例来说,其企业的排放标准的制定,还必须考虑到排放标准或环保业务的意见和要求,甚至当地政府为企业的发展,发展当地经济,向企业妥协的现象。
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例如,成立了环境保护署,任务是明确的,专业水平,生态保护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也是有局限性。因为它可能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这一部门只能保护环境与其他政府部门,例如建造业,运输部工作只是这一部分中,并考虑到工作中很少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导致行业或环境问题也扔环保部门解决。此外,作为一个省,虽然环境保护部门和建设部门可以或多或少相同的水平,即使环保局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与工作有关,就算监督,同时也可以做的工作后,损伤很难估计和其他部门对生态的影响,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一般来说都是全面性的。
环境污染看似责任在企业,实则根源也要在于当地某些行政部门,有的地区为了经济发展快,甘愿"开路先锋",喊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口号,职能部门的不作为,放任企业污染,使事态恶化,使更多的人受害。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有关部门竟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集体失语。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很多只能从道德的层面给予严厉谴责,却始终无法依靠法律,执法手段予以严惩和取缔,环境污染就是其中最让人关注的一个,这也正是暴露了我国相关部门工作中的不足。虽然环境保护法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一些,但现今环境保护却依然难以真正处罚那些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以上案例告诉应该强烈要求对相关部门的职能问题加强监督,不能放纵任何大小企业排污。
四、环境文化滞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维系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文化既是一定社会生活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有着强大的传承性和凝聚力。在长期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活动中,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文化应运而生。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就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
环境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反思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文化是国家、民族兴衰的象征和标志,也是一个区域繁荣昌盛的前提和条件,优秀环境文化具有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是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的滞后性。环境文化也同样如此,环境文化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状态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环境文化氛围的薄弱和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实现,从目前雾霾现象观察,我国的环境文化有一定缺失和滞后,一方面妨碍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挥,缺乏环境文化很难实现持续发展的真谛。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环境文化的建设投入不足,环境文化的相关产业不完善,环境文化的教育体系没有形成。
五、科技技术问题。
科技滥用说,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是人类过度开发科技技术,以科技技术研究出的成果为工具,进行自然资源开采。科技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它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具有重要价值。虽然在使用它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使用为邪恶,它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现代科技带来的无限增长,人类的物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文化。与此同时环境灾难不断地发生,世界能源出现危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开发自然资源越快,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多,因此就破坏了环境的平衡能力。
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发达国家,科技技术也是经济发展的其中一部分,但是我国的科技技术研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科技技术研发中,缺少生态技术。这样的科技技术只会落后,不会延续。发达国家在研发科技技术中,生态技术是发达国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目前主流技术就是生态技术,生态技术不考虑进去,不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虽然科技技术利益人,利益企业,雾霾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为科技技术过于落后,如:现在企业生产技术是毋庸置疑,但对污染处理技术,很多大型企业是购买国外技术产品,才可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对于小型企业,是完全没有购买国外设备,第一就是设备昂贵,第二就是维护问题,第三就是利润,小型企业本身利润不大,但是造成的污染确实最严重的,虽然上了一些国内的环保处理设备,价格也便宜,但是最终的处理效果几乎等于一个摆设。因此,雾霾也是很多小型企业引发的,因利润薄,小型企业也不会因为治理环境而投资买进口设施,雾霾污染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