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王维人生哲学体系探析
【引言】王维人生领悟的现代价值探究引言
【第一章】王维人生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2.1 2.2】“空中有生”的生命观
【2.3 2.4】任运自然的处世观
【第三章】王维人生哲学的特点、影响和现代价值
【结论/参考文献】王维人生观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王维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王维对人生的感悟是建立在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融汇的基础之上,不仅能从其作品蕴含的思想可窥其对价值观、生命观,更可在现世生活的处世观中真实的感受到。他所有的思想中更是禅宗思想让他的生命在困顿与压抑中走向隐逸超脱,他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次牵绊都使得他更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并且不断的将所得的人生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孕育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
2.1 从"兼济天下"到"适"的价值观
儒、释、道三家思想在王维的不同人生时期起到不同的主导地位,也指引其不同的价值追求。早年追步儒家,期盼经世报国;中年游离老庄,致于静虚;晚年更是皈依禅宗,平和超脱。从他的诗文中可以读懂他随之而生的喜怒哀乐的人生感受,领悟到他一生经历着的理想与现实、生与死、困顿与自由的矛盾,读懂他从经世理想到追求"适"价值观的转变。
2.1.1 "兼济天下"儒家之梦的沉浮
王维生于太原王氏的官宦之家,虽然并不显赫,但仍是靠拢中央集权的家族,参加科举走上仕途是他必然的选择。父亲早丧、家中长子的身份使他很早就懂得责任意识。这种意识使他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真实,以积极的态度恪守儒家精神,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热心于政治去追求"立徳、立功、立言"三不朽。无论其所受教育还是入仕途径,都在显示他最初的理想和价值点。王维一生中有三次仕途的高昂时期,这三次高昂期中又不断展现了王维较完备的政治理想系统。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也成为千百年来学子们的入世宣言。一个人生存在天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思想会变化,会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从政始终是王维的第一选择,这也是他作为士人社会给他的规定性,同时王维也是这种社会价值的遵循者。前文已经提到王维从入仕前就表达过强烈的"大济苍生"的思想,王维不仅有"仁心",在其诗文中也不断展现他对"仁"的解读。
王维在被贬仕途不得志时,其诗文中就曾多次通过颂扬诗或者离别诗展现了自己提倡善政仁政的理想,并且王维的这种经世愿望不仅仅说,而是有着自己思想系统。王维的仁政思想来源于他接受的传统儒家思想,又从先贤或者同一时代贤人的丰功伟绩分析,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进而升华成自己的政治理想体系。王维的善政内涵是为政要"宽猛相济",如《送郑五赴任新都序》:郑子为邑也,弦歌之化,洋溢四封;雷霆之威,单赫百里。下车按捕,尽致法焉。绣衣下帷,风俗大治。
这是王维 26 岁离开济州之后所作的赞颂郑五任邠地县令时的政绩。邠同"豳",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在郑五赴任前,此地情况风俗败坏恶人横行,而郑五到后以礼乐教化导民向善,以雷霆之威惩治坏人,于是风俗大治。此时的王维受贬已经五年,仕途渺茫。作序赞扬郑五的善政,王维不仅是赞颂者,更是善政的支持者,是同路人。
在王维的政治理想体系中,核心就是在仁爱的基础上仁威并行,宽猛相济。
王维的这种为政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其他诗文中都有很多体现,并且不同时期都显示了他为政思想的成熟程度。如 34 岁时王维虽然闲居,但仍心怀时局,在作《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并序》中写道"夫京兆号为难理···摧宿豪如薙草无愠色;视大权如历块无傲容。训人至于礼曰德,安人免于佔曰功,黠吏恶少,闻风改行",称颂张公治理京兆的善政业绩,张公一身正气,摧恶少震小人,"布慈惠之政".
在作《裴仆射济州遗爱碑并序》时,王维已经 43 岁亦官亦隐很多年,其中更成熟的表达了自己的为政理念:夫为政以德,必世而後仁;齐人以刑,苟免而无耻。则刑禁者难久,百年安可胜残;德化者效迟,三载如何考绩。刑以助德,猛以济宽,期月政成,成而不朽。
此时更确定的表达了自己的为政理念的以仁为核心,宽猛相济的思想,而且王维此文中并非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多的是提出自己的见解阐发为政观点。在王维其他的文中也阐述过为政要点,诸如在《与魏居士书》中的"布仁施义"、《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中"政尚宽简"等等。
王维不仅有清晰的仁政思想,同时也分析提出为政者需要的条件:其一,德才兼备《送郓州须昌冯少府赴任序》"本之於德,辅之以才,大官大邑可也";其二,在《送从弟惟祥宰海陵序》中为官要公正廉明,大胆为政;《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中为政要灵活多变。更宝贵的是,在王维的政治理念中,不仅注重善政,更强调"通商惠工",政治与经济共同发展,这在历史上是很宝贵的闪光点。
仕进者没有理想,难有成就;有理想没有具体理念者,难以走远;有理想有实施方法却因世事不许,更令人扼腕。旁人都已经深感惋惜,何况本人!王维少年便有经世报国之志,虽遭遇贬谪但仍怀济世之心等待时机,张九龄的罢相使王维在苦等十余年儒家之梦后遭到深埋,对理想倾注有多深,失望绝望就会多痛。
现实留给王维的最终只是时不我待的嗟叹,深受的打击非一"苦"字可以概括。但正是这种沉痛在未来的岁月中给王维的价值观从最初的经世报国到追求心灵高度自由的"适"的转向埋下命运的伏笔。
2.1.2 痛苦中的价值转向
王维受贬之后,在其送别诗中可以看到有对同道中人的互勉,有其对友人的劝谏,但一有点不容忽视和质疑的是,王维此时已生归隐之心。在其《偶然作》中"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道明了王维不能离去的家庭责任原因。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儒家之梦已成为王维生命中的一部分,一种骨血般的存在,决然的离开理想能够实现的乐土对王维本身即是一种残忍,但这种欲进不能,欲退又不忍的的矛盾却时时的困扰着王维。然而,智慧往往就是源自于矛盾。自我调节成了王维摆脱痛苦的方法,他游弋山水,静观天地,这一阶段王维思想中的很大特点是"静".在静中更清醒的思考仕与隐、留与去,更清醒的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更清醒的思考怎样活的更自在。
对于"仕与隐",论语中就曾探讨。《论语·述而》中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表达孔子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这些矛盾的观点,他认为能够被用即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保存好自我。这也展现了儒者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在《论语·微子》中孔子对此矛盾还提出"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的观点,即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最为适宜。同样孔子的后来者孟子在《孟子·万章下》对孔子这种随机应变的观点加以认同,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也",认同这种"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的做法。
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是中庸,认为中庸是天下之正道、之定理。"中"字在先秦古籍中的常见字义有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的标准;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世界的平衡平和。"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这里所谓"中道",即是适宜、符合,无过无不及的意思。因此,所谓"中庸",就是要以自己的内在要求为基准,为价值取向依据,在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一种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内心尺度或标准。这种内心的价值尺度在王维的人生中起到淀积作用,使其无论仕途的高与低、顺与逆,都不曾舍弃心中的儒家追求。
人生的不顺与磨难终究带给王维得与失、生与死,出世与入世的种种矛盾。
同样面对矛盾,道家提出了深刻见解,于庄子而言,就是"齐一",简而言之没有什么不同。其中,《庄子·齐物论》:"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在庄子的眼中,世界的万物万事看起来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皆是大道所化,都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的对立性,又看到万物的统一性,同时更看到了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在庄子眼中世间的不同又都没有什么不同。中年王维的诗中多出现"丧我""无我"等词呈现主体性消融的特点,正是道家这种"齐一""顺其自然"的思想,使王维在生命的困顿中得以致于虚静,得以全身安命,反思生命的真谛,为后勘悟自性、解脱自我提供了过渡、缓冲的作用。
王维本就对儒释道三家思想深有研究,佛教禅宗的宗旨在于本心和自性,认为"法本不生,因心起见",非常注重自性解脱,这些理念不仅有助于困顿之人超脱世俗的羁绊,更有助于其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其被称"诗佛",不仅仅因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信奉佛教,在其字摩诘这件事上也可堪的其与佛家的渊源。
佛教中有一部非常重要的佛经叫《维摩诘经》,维摩诘是一位著名的在家居士,王维对其很是敬佩,其中"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不断发生作用。
王维深悟儒释道三家,此时出世与入世、归隐与仕途成为王维中期最大的矛盾,更是思想交融的时期,酝酿智慧的时期。什么是隐,什么是仕,是仕还是隐,成为王维生命低沉的过渡期中百转千回的思索。
2.1.3 "适"的价值观的形成
王维早年以仕进为梦,但时不我待。李林甫的上台是唐王朝从昌盛开始下落的转折点,从 736 到 756 年,本是仕途的黄金阶段,但是由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的把持朝政,嫉贤妒能、朝政昏暗,贤者不是遭到迫害便是郁郁而终。
战国时期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五蠡》中对"世事与我"的关系中写道: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历史中的变化无常包含着每个人,当然更出现在人的每段生命中。此时的王维虽然低沉,但其思想中的道家和佛家在其生命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受挫痛苦的触发下,王维不断加深了禅宗对"自性"的理解。
《坛经》中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王维作为士大夫,对禅宗的"自性"的理解会有其身份特点,会从他本身的位置和去向产生对"自性"的理解不同,对此葛兆光曾说"禅宗在士大夫那里留下的,主要还是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和自然淡泊、高雅的生活情趣。"经历过矛盾困顿后,王维在《与魏居士书》中明确的表达了他对仕隐的最深理解:可者适意,不可者不适意也。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
"适"价值观的形成标志着王维对仕隐困顿的总结,是其亦官亦隐外在模式的内在标准。"适"是对儒家中庸、"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调和、是对道家"齐一"思想的贯通,是对佛教消除对立性的运用。王维的"适"的价值观是放下,放下亲人爱人离去的痛苦;是取消对立性,取消入世与出世的对立;是恰到好处的融合,融合成亦官亦隐的存在方式;还是过犹不及的中道,更是情感上对现实的包容。儒家注重今世有为不朽,道家注重自然无为,禅宗不同于儒家和道家的重要一点是,在于它更注重内心自我的开发,追求的是一种自然适意对三界六道一切界限一切阻碍的超越。因此,王维的"适"是一种以禅化庄,以禅化儒的内心适意,内心的价值取向。
很多研究王维的学者喜欢讲其思想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期的积极进取和后期的低沉,而此文中作者将其思想分为三个时期即中期的低沉游离期的原因正是在于,由量而质的变化是需要时间的,中期即是他的过渡期。王维有理想而无法实施,但内心仍是据于儒的士大夫,这种思想使他无法完全抛却离开仕进这块其理想的土壤,但又对归隐心有期盼,承受着仕与隐的矛盾和痛苦。但王维又是随和的,这种性情的调节力量使他不偏执的在经世愿望受重大挫折后决绝的出世,更不会悲伤的沉寂下去。王维的性情之中的灵活性不仅在他的善政理念中得以体现,更在其理想沉没后的自我调适中得以展现。正是在这个过渡期中,王维低沉、悲痛的,亦是清醒的,这种清醒有对朝廷政局的分析有对自己价值的反省,形成了融合之后的"适"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从外在仕进中表现出亦官亦隐,更可从其诗中读懂他的破除仕与隐之后的洒脱与淡然。这种淡然与洒脱在《汉江临眺》中更是一目了然: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作此诗,将三江的雄浑壮阔,天地的辽阔刻画入木三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更是以一种超越现实的心境将天地之间的界限冲破,将青山迷雾的隔阂写的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此时诗人 40 岁,经历了人生梦想的沉浮、亲人挚爱的离世,但在诗中我们读到的是宇宙自然的浩淼,天地的高远。佛家讲万物皆心,正是在自己百转千回的痛苦矛盾中融汇出的"适"取消了生与死,理想与现实、仕与隐间的对立,使他以更超然的心境领悟这个世界。
人的一生的价值体现在他一生所走的路上,起点是终点的缩影,而终点不仅是生命理想的归宿,更与起点融为一点。王维的"适",是经世愿望与心灵自由的内在统一,是内心自觉、有目的的自得之学,是一条适合自己身心的路。"适"的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和最终确立,不仅是王维人生坎坷的写照,更是其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不断圆融的一种表现。
2.2 "空中有生"的生命观
王维由于时代佛教繁荣发展的和举家信佛的缘故,从小便有很高的佛学修养。他是诗人中将生命与佛禅融合的最完美的一位,在他的诗中展现的禅机禅味,不仅是因为王维在人生经历中有着生命式的体悟,更重要的是王维本人有着与佛禅的共同关注点:生命。禅宗讲"万法皆空",在王维后期的山水田园诗中,"空"字出现高达 90 多次。王维不仅体悟着"空",融解着空,更对禅宗的"空"有了自己独特生命式的觉悟--"空中有生"的生命观。
2.2.1 "万法皆空"的生命的本质
人并不是生下来便是哲学家,生来就会主动追问生命的本质,探索生命的终极属性。而是人在不断成长经历之后有了对世界万物的深层看法,通过不断反思自己,反观世界,不断形成的对生命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生命观。
王维最先接触的是儒家,儒家的生命观在于"大道曰生""生之为仁".天地滋养万物,是为生生之大德,将"仁"推广至天地宇宙,爱人爱物,爱宇宙自然中的一切生物。所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中庸》),这种正是表明了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积极有为的生命精神。王维早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希望行经世之路,只是现实中儒家给他带来的是人生的逆流,是不得志的苦楚和沉闷。这种由于对"我求"的执著酿成的痛苦渐渐使他转依佛、老,以求消融掉生命中的不顺与愁苦。
佛道的生命观比之儒家有着更深刻,更超脱和更广阔的内涵。老庄的生命观是万物相容的生命观,将生命看成是"道"的外化,《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天地万物均是"道"所化,都体现着无所遮蔽无所阻碍的自然。道家对于生命的观点为与天为一,与万物相融。要求人们不断地减法再减法,损之再损之的从现实的非自然造成的迷网中解放出来,与自然与道合一,体验真正自由自在的生命,真正复归自然的生命。佛家讲四大皆空,诸法皆空。佛教的生命观认为自性本空,万物皆是众缘和合而成。"缘起论"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由此而阐发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唯识学,更具体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杂阿含经》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皆是生命中因果的历程。如果拿王维的精气神作比喻的话,儒家济世理想即使后来深埋也仍然构成他的精,道、佛构成他生命的气和神,其中佛家禅宗更是对王维影响至深。
世所公认,禅是中国的产物。
禅宗在王维生活的时代更加的中国化,已经发展分化为北宗神秀一系和南宗禅慧能一系。王维人生的早期多依母系接触北宗禅,一直到知南选任遇到神会后,更加深知南禅宗的义理精髓,促使他用禅宗的思想见解去领悟生命,影响并形成了他的生命观。王维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空"观上,其中般若空观构成了王维生命观的核心。
王维虽然人称"诗佛",但其诗文中很少直接援用佛理,相反却在简单自然的描绘中蕴藏耐人寻味的禅机,更多的是反映出其在对空观的理解的基础上外延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境界,下文会进行详述。王维生命观中对"生命本空"的认识,真正直接大篇幅进行阐发佛理的有两大篇。一是从他为禅宗六祖慧能写的《六祖能禅师碑铭》看出其精深的理解;二能从通篇皆为偈语的致胡居士生死劝慰诗两篇诗中表现出的生命感悟读出。
王维在为六祖慧能写的碑文中,简明扼要的概括出南禅宗的要义:
无有可舍,是达有源;无空可住,是知空本,离寂非动,乘化用常···法本不生,因心起见,见无可取,法则常如···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知正受。莲花承足,杨枝生肘。苟离身心,孰为休咎?至人达观,与佛齐功。无心舍有,何处依空?不著三界,徒劳八风,以兹利智,遂与宗通。愍彼偏方,不闻正法。俯同恶类,将兴善业。教忍断嗔,修慈舍猎。世界一花,祖宗六叶。大开宝藏,明示衣珠。本源常在,妄辙遂殊。过动不动,离俱不俱。吾道如是,道岂非吾?道遍四生,常依六趣。有漏圣智,无义章句。六十二种,一百八喻。悉无所得,应如是住。
这段碑文不光表明对王维对禅宗的精深研究,更侧面反映王维悟性之高,其中关于生命的本质即是:本性即空,自悟自性。在王维看来,世界万事万物都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幻化而成。从"五蕴"到"三界",从"自性"到诸相的展开,实际上都是一个"空"字展现出了大生命过程。而在《与胡居士书》中更是将万法皆空落实到生命的本质上来。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两首: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輈。
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灭相成无记,生心坐有求。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王维以所悟禅理对胡居士进行劝解,认为世界虚虚实实都是空。身是空,虚是空,生是空,死是空。"灭想成无记,生心坐有求",由于心中贪嗔痴,才生起妄念升起烦恼和痛苦,只有剥除灭掉自己内心妄想,才能达到无是无过无善无无悲无喜无忧自在的境界。所以他主张以"空"见性,以知"空"为破除妄念的根本法门,达到顿悟,来摆脱自身与现实社会的一切矛盾。只有以"空"破除心中对得与失,生与死的执碍,生生灭灭,顺其自然,一切苦楚也就自然化解了。
2.2.2"空中有生"的生命意识
《坛经》中云:"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空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禅宗六祖慧能阐释心性虚空,广大无边,因此一切世间万物皆可包容于内,世界万物唯心所造。
人们常把庄与禅联系起来,认为禅即庄。二者有区别,更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其产生来看,庄子哲学是中国本土的产物,禅宗则是印度佛学入华后成功中国化的一个佛教变宗。从其思想本体看,庄子哲学中"道"为无限之宇宙本体,是时间与空间终极的统一。"道"恢宏博大,神秘莫测,人如果获得了"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这是一种主体性的绝对自由。而禅宗的"心"也是一种神秘精深的东西,"心"不是指肉体的心,而是一种哲学理念。从"本心"出发,达到超越经验的内心自悟,亦即"我心就是一切"的世界观。在追求无限与自由这种境界的意义上,庄禅有共同的旨趣。
王维中后期对庄、禅关注更多,之所以在他身上不能彻底的区分二者对他各自的影响,除产生和旨趣的之外,还有其他相通之处,如生死齐一的理解,如泯灭主客的界限,如空物我,如重体悟亲近自然。因此在王维的诗文中很多诗歌展现了禅中有庄、禅化庄的特色,也因此王维理解之禅不同于其他的空寂之禅或者禁欲苦修的苦禅。王维思想的杂糅性和灵活性不仅使其了解生命的常态,更通过自己的心的经历创生出一个生机勃勃,静中有动的禅韵世界。《维摩诘经》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诗人以"空"心去静观世界万物时,他所描绘的自然万物皆成为其因心所造之境,每一片风景即成他心灵的观照,有了自己的生命意蕴。
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新雨过后,山谷祛尘,空旷清新使得深秋傍晚的天气都特别凉爽。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在王维的诗中随意的一片景色都随心而动,动静相生,生机相随。王维的诗文世界里,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都是在演说本来的寂静清明,无生无灭的妙理。慧能、神会教义的要点即是顿悟,王维晚岁的诗作均达到了如此胜境。
王维的诗中常常昭化出自己的维间天地,蕴含着自己的生命观。在他的天地中,山川草木、日月星辰、自然宇宙,都流转不息;花落花开,树静月移,鸢飞鱼跃,都动静相生。在王维的诗文中,一切都充满着灵性,无一不含生机,触目皆是菩提,印证着他与万物相容,与万物相生的生命精神。
2.2.3 "无生"刹那永恒的生命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无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禅宗对于生命的认识是万物随"性"而生,物我本一,消除相的界限,物我相融。
王维很多诗中常常用到"无生",或者很多诗中没有主体"我"的存在,又或者貌似存在自己又仿佛不存在。这种主体性的消融正是王维在对生命有着本质的认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境界的表现:无物无我,物我冥和。如《登辨觉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诗人登山寻寺,听得梵声轻绕,世界仿佛长存,人和万物似短暂又似不存在般。面对如此世界长存与物我的短暂,诗人更喜欢将自己慢慢消融来观照世界,于是不喜不忧,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内心平和自然。正是这种"无生",方可"无我",消融现实与内心的落差,虚实两忘,获得真正的超脱,真正的自由。
禅宗教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明心见性,当下即悟。或如释迦拈花微笑,或扬眉顺目听钟瞬间而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沉浮不定,潮涨潮时,在禅宗不过一语对"空"的顿悟。顿悟佛理,而不是长期的修习得到,这是南禅宗与北禅宗最直接的区别,这种顿悟是通过直觉的主观体验,产生内心的神秘境界,前念迷则凡夫,后念悟即佛。
悟是一种直下了然的生命感悟,又是一种不可言语却可体会的境界。王维在很多诗中以最平常的景色人事蕴含一种境界,这一境即包含天地,又跨越了天地,既包含时间,又跨越时间,分不清过去现在和未来,瞬间成为永恒。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心鸟,时鸣春涧中。
深夜寂静、无声,山林愈加显得空旷安静,桂花轻落,月光轻移惊动栖息小鸟,在静静流淌的山涧水声中交互传来,动静结合间传递着生命的律动和气息。
不仅是空旷安静的处境,更是自心宁静的反映。这其实以心描绘出一个既是有动有静,非动非静,既有又空、又非空非有的境界。这种境界明月千古复万古,林鸟千年鸣涧中,将亘古与当下连成一片,高妙的衔接组合,令人不辨古今。历史河流千年如走马,但在王维的诗文中,有时分不清过去、现在和未来,仿佛进入一种奇妙之境,既是刹那,又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