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社会公德释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08 共951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市高校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研究
  【引言  第一章】社会公德释义
  【第二章】当代高校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果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章】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路径及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改善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 言

  近几年来,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界还是伦理学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研究可谓是热点之一。特别是随着国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中社会公德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规范和调节公共场所公民的相互关系,反映公民公共生活的共同需求。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社会公德在处理公共交往、调节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互相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6]p188指出了社会公德在当代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在校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群体,他们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具有高尚的思想素养,他们是带动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群体。大学是他们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时期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以及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建立。然而,实际上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考试作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甚至扰乱社会秩序等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随处可见,其行为背后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水平引人担忧。

  因此,选择以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研究为论文题目,对当前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选题研究现状

  据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研究该题目的学术成果主要有如下:

  关于社会公德的定义方面:目前学术界的定义主要分为广义的社会公德和狭义的社会公德两种。广义社会公德定义的代表主要有:朱步楼的《社会公德手册》对社会公德的定义为由国家倡导或认可的道德规范,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朱贻庭认为社会公德是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时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狭义社会公德定义的代表主要有:罗国杰教授的《伦理学》把社会公德定义为社会公共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范。类似的狭义社会公德的定义还有肖群忠在《关于社会公德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提出社会公德是一种社会道德,不是国家规范的道德;范英的《社会公德概论》

  认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为维护正常有序进行的公共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简单、基本的生活规范;程立涛在《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研究》中表示社会公德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公共物品三个方面的关系。

  关于社会公德研究方面:吴潜涛编着的《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中系统地对社会公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揭示了当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社会公德的建设思路;王金华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中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调查结合的方式总结出了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基本工作方法;席彩云在《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中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公德的功能和作用,对社会公德现状的改善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

  2007 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社会公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公德的基础理论"、"社会公德实践"、"传统资源的利用"等一些重点角度对社会公德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

  国外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研究较少,但在公德与私德区分的领域中,汉普希尔在 Public and Private Morality 一书中提出了公德与私德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的观点。他认为公德与直接推理,私德与间接推理存在内在的联系,但是他没有把二者彻底地对立起来。认为在私德里,不能完全忽略直接推理,在公德里也不能完全忽略间接推理。私德和公德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的道德准则,只是它们在公德、私德中表现的重要性和顺序不完全一致。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反映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进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调查结果系统地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地改善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举措。

  本文分四部分内容,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阐述社会公德的内涵、基本内容及其特征,揭示社会公德的功能;第二部分,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通过数据直观呈现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和社会公德行为现状,为后文分析主要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提供有力证明;第三部分,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数据实证分析,选取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突出的五个题目作为因变量分别与传统伦理制度、社会、学校、家庭等几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用回归数据证明大学生自身、传统伦理道德观、社会、学校、家庭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存在相关性。

  第四部分,利用以上数据分析主要存在的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社会公德情感较为冷漠和社会公德表现知行矛盾等问题;并依据各次影响因素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做综合结论,从大学生群体自身、中国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五个层面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转变社会伦理体系、改革社会公德运行机制、加强学校社会公德教育以及正确发挥家庭导向作用五个方面的措施,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目的,最后阐述提高大学生公德水平的重要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以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系统梳理社会公德的定义以及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问题研究。

  (2)比较分析法。将中国的社会公德与西方公共理性等相似概念进行比较,揭示社会公德的内容与特征。

  (3)实证调查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反映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文的理论分析提供有力证明。
  

  第 1 章 社会公德释义

  道德是人类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用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在古代表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范,同样适用于人类活动。"德"的意思就是"得",表示人们认识了"道"、遵循于"道",进而能够内得于己,外化于人就叫做"德".中国古代这样的"道"具有客观性,是世界的规则,"德"则具有主观性,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活动。由此可见,道德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会公德,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内容。

  1.1 社会公德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对于社会公德概念的探讨,是把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象的必要前提和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对社会公德概念的透彻理解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就这一问题,可以从社会公德的相近概念辨析,社会公德的内涵和其基本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

  1.1.1 社会公德相近概念

  通过翻阅文献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对社会公德的研究较少,但在西方有一些与我国社会公德方向相近的概念研究,其中西方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两个概念与我国社会公德的内涵最为相近。

  第一,公共理性概念公共理性这个概念是康德在《何为启蒙》中最先提出的,法国思想家福柯也曾对康德的公共理性进行重构并提出了他的理性观,直至后来着名的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公共理性观念再探》一文中对公共理性的定义进行了更加深入地阐释才被人们逐渐地接受和认可。在西方,公共理性的范畴不仅指伦理道德方面,也包括政治伦理等内容。

  公共理性主要指包括官方政府,各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在内的所有政治主体,在社会这个共同生存的社群合作体系中,以公正的态度,平等自由的关系,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互惠合作,以达到共同和谐发展的共治效果的一种能力。概况地说,罗尔斯公共理性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公共理性涵盖了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意志及自由;第二,当这些权利,意志和自由涉及到公共之善和较高的公共利益与价值时,公共理性给予倾向于公共善和公共利益的优先权;第三,公共理性保证公民为了有效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而使用的各种合理手段。

  公共理性的形成是由于每个公民都期望社会权利可以经由其本人的授权来合乎自己的理性,这便是公民个人理性的要求,但当我们在社会环境中期望实现个人理性的要求时,就必然地要形成一个能够互惠、合作的体系,这便是公共理性。个人理性是公共理性的来源,而公共理性又成为个人理性的规约。公共理性不仅制约公共利益的过分扩张对个人利益的侵占,还制约个人利益的过分膨胀对公共领域带来的不良影响。

  公共理性具有与个人理性不同的公共性是由于它在本源上是共同的、民主的,类似一种社会契约,它致力于寻求多元利益与价值之间的相对平衡,是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基于个体利益的共同需要,所有社会成员便一起进入到这个公共平台来探讨如何达成互惠互利的共识。这就标志着参与讨论的所有公民都必须能够接受且遵守那些为保护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而达成的行为要求和道德规范。公共理性是西方国家民主自由的标志,它作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之善,逐渐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的公共秩序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这标志着人类走上了脱离野蛮走向文明的道路。

  第二,公共精神概念公共精神是指社会成员以独立自由的主体身份,自觉地维护周围的公共环境,自主地关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共同事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的一种较高的公共意识,是公共理性的产物。公共精神主要包含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个体的主体精神。公共精神形成的基础是参与个体具有主体性,即具有独立、平等、自由的人格,唯有具有这样的人格才能在以后的公共生活中平等地达成契约关系。社会成员在社会这个持久存在的体系中,并不会因社会的整体性而扼杀了社会成员的个体性特征,而是使所有社会成员在整体中以社会主体的身份存在,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多种利益与价值间的共识,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公共生活规范,更好地维护和谐融洽的公共生活氛围。与此同时,作为公共生活的主体,每个社会成员也应当为公共生活地和谐发展承担一些责任,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节制自己某些个人欲望,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自我克制是公共精神的标志。

  另一方面是个体的公共意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期望自己的个体利益能够在公共领域中得到满足,因此在契约形成的过程中,成员之间便会出现许多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个体的公共意识便成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关键。公共意识引导社会成员将关注点从自身利益转向他人及社会的高度,使主体自觉自主地维护社会共同利益。公共意识要求主体具有一种超越私人的共同体观念,主体要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性,将自己与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自己是构成共同体的一部分,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需要自己的努力和积极维护的精神,这便是公共精神中个体的公共意识。

  由此可见,公共精神一方面彰显了个体的主体性精神和地位,同时也是对超越私人性质的共同体观念的呼吁。

  1.1.2 社会公德的内涵
  
  国内对于社会公德的界定,当前学术界主要从广义的社会公德和狭义的社会公德两个方面来界定。

  广义的社会公德是与私德相对而言的。私德一般指个人生活中涉及到个人的财产、爱情、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和隐私等方面的道德内容。而公德则是指个人在处理与阶级、国家、社会或民族共同利益的关系时所反映出的道德准则,包括在一定的情况下国家或社会特别倡导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可能以法律规定的方式使这些道德准则受到公民的重视和推行。例如我国 1982 年宪法中所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公德。

  狭义的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久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在社会公共生活关系中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例如罗国杰教授在《伦理学》一书中说,"关于社会公德,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说,凡是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与个人品德、作风相对的,反映阶级和民族共同利益的道德,通称为公德。"[2]p217而"从狭义上说,社会公德就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2]p217魏英敏教授主编的《新伦理学教程》中对于社会公德的定义也是从以上两个方面解释的。朱步楼主编的《社会公德手册》中说"所谓社会公德,就是一个社会中为全体社会公民所公认的、在一些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所应当共同遵守的并由国家提倡或认可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客观需要,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套准则".[3]p4范英在《社会公德概论》中指出"社会公德就是指一定社会的全体居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特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又反映了人类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最一般的道德关系".[1]p45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学者们对社会公德的研究以狭义的社会公德内涵为主,狭义的社会公德也更贴近于广大公民的实际社会生活。因此,本文中所探讨的社会公德主要以狭义的社会公德为主,也就是公民公共生活的准则。

  1.1.3 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6]p188由《纲要》可知,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体是人,因而人在社会交往中做到文明礼貌,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和帮助,善待弱势群体等这些调节人际关系的公德行为是最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社会公共道德状况,体现一个公民是否能够与他人融洽相处,是否具有公共道德意识的直接标志。与此同时,社会公德所提倡的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为人处世态度,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能否在平时生活中切实做到言行一致、遵守诺言也是衡量一个人公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二,反映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公德,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利益、遵纪守法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的重要保证,知法、懂法、守法是保障社会生活安定团结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同时,社会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道路、卫生间、建筑物等一定的物质环境,这些物质资源既是广大公民的劳动成果又是服务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公共资源,因此维护公共财物和公共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公德的必要组成部分。

  第三,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公德,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随着前些年人类对大自然地不断索取与过度开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人类逐渐意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人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美化社会生活环境,讲究卫生,不随意丢弃杂物、不随地吐痰,珍惜水电资源等。

  1.2 社会公德的特征和功能
  
  社会公德作为人们公共生活中普遍适用的最低层次的道德准则,与其他阶级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从而成为了社会道德生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1 社会公德的特征

  社会公德主要具有共同性、简易性、群众性、稳定性和继承性五个特征。

  第一,社会公德具有共同性的特征。这是区别于阶级道德的最首要特征。所谓共同性,是说它是社会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受绝大多数公民拥护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民族、宗教组织或党派都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因为在同一个社会中,各个阶级、阶层的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井井有条的公共秩序和美丽怡人的自然环境,这些环境和条件关系到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例如,在电影院里,所有人无论阶级地位如何,一样都是观众;在游乐场里,所有人无论贫穷富有,一样都是游客;在公交车上,所有人无论属于哪个团体、哪个民族,一样都是乘客。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再存在阶级关系,而是展现出了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只要在公共场所,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共的道德准则,这是其它道德类型都不具有的特征,因此,共同性也就成为了社会公德最显着、最典型的特征。

  第二,社会公德具有简易性的特征,这也是它的另一个显着特征。社会公德是所有道德体系中最基础的道德规范,是对每一位社会成员最低的道德要求,因而它的要求往往非常清晰、简洁、明了,以通俗易懂的常识性呈现出来,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遵守交通规则,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这些社会公德要求的背后并没有隐含着什么深奥莫测的道理,也不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一切社会成员即使不识字的文盲都非常容易理解和遵循。

  既然社会公德的要求和规范十分通俗易懂,那么也就表明这些规范非常易于实践。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不需要人人成为圣人贤者,只需要每个公民遵守基本的法律和规则,更不需要公民牺牲个人利益,只要求大家都不要侵犯他人的权益,尊重他人。因此,遵守社会公德的过程中不存在是否能够做到的情况,只有是否愿意去做的动机。只要每个公民都能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规范自己的不良行为,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艰难努力,一般人都能做到遵守社会公德,并且逐渐地内化成为个人习惯,提升个人素质。

  与此同时,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的简明性特点,使得人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社会公德行为是非对错也更易于判断,即使偶尔无意违背了社会公德,也易于自我发现和及时改正。社会公德的这种简明性特征是由其作用对象决定的,既然是全部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只有简明易行,才有可能被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和执行。

  第三,社会公德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共同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但是某些阶级的需要,更是牵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这些共同利益,它必然成为了为全部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为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所共同支持和拥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无论是谁,做出任何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都会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谴责,任何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都会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表扬。

  第四,社会公德具有稳定性的特征。社会公德作为公共生活的要求和准则,长久以来一直是维系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意识。无论什么时代,公共生活都是人们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社会都需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稳定,这就需要社会公德发挥作用,社会公德便成为了我们世世代代协调公共生活和维护社会秩序最一般的道德准则。由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相似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不同时代和社会的社会公德中都包含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例如"忠于民族和遵纪守法"是在国家建立和法律颁布后,任何年代、任何社会形态的民族都需要公民遵守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这正说明,任何时代和社会都需要这样的公共精神,它与其他层次的道德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第五,社会公德具有继承性的特征。社会公德之所以具有稳定性,是因为道德还具有继承性的特征。列宁曾经表达过社会公共精神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积累记录,总结提炼出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因此,从古至今社会公德继承了历代文化与传统道德的精华,比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一系列传统道德规范,体现出较为稳定的特征。同时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地日渐扩大,社会公德的内容也不是亘古不变的,它也在与时俱进地充实新的内容。

  现代的社会公德,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以前积累而成的优良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还要创新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规范和制度。

  1.2.2 社会公德的功能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决定,社会公德作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但社会公德并非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的,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和利用社会公德的能动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社会公德的主要功能有认识、调节和教育功能。

  第一,社会公德的认识功能。社会公德教育公民在公共生活中认识自己对于他人、社会和自然应负的责任。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公德的规范和要求,从而逐渐引导公民自觉地做出正确的公共道德行为。这就是社会公德的认识功能。

  社会公德的认识功能主要通过实践的方式,依靠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判断来实现,其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自觉性。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社会公德存在的意义,调动人们的主动性使其自发地规范自己的公共道德行为。例如,熙熙攘攘的早市散去后,总是可以看到地面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菜叶和果皮,这往往令看到的人感到气愤,由此人们会联想到自己是否也曾经在买菜时随手丢弃过撕下的菜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社会成员的公共道德意识,增强公民遵守公共生活规范的主动性。

  第二,社会公德的调节功能。社会公德的调节功能,是指社会公德具有通过评价、教导、激励、示范等方式,来引导人们的实际行动,以协调广泛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社会公德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是通过内在的良心,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一个是否"应当"的评价标尺来调节人们的行为,调节后使人们的行为逐渐由现实行为过度到理想行为。例如,在电影院和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场所,通过社会公德"应当"价值尺度的调节,使得本想说话的行为被抑制住,实现了从现实行为到理想行为的过度。所以,社会公德具有调节功能,它能够合理调节人与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良心、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的要求,使公共生活顺利进行。

  第三,社会公德的教育功能。社会公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以良心为主,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为辅助的方式教育公民,培育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规范自己的社会公德行为。这一功能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人人有之的良心作为动力,唤起人们道德的自觉性,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按照内心中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来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可以通过身边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行为影响塑造自己的道德品格,也可以从一些袖手旁观、损害公共利益等错误的社会公德行为中受到反面教育。

  除此之外,社会公德还具有塑造、整合、凝聚等其他功能。

  综上所述,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底层的行为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共同行为准则,它主要概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同时,社会公德作为人们公共生活中普遍适用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具有共同性、简易性、群众性、稳定性和继承性五个特征。在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公德还可以起到认识、调节和教育等功能,合理地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

相关标签:社会公德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