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东方文明的大善之道阐述(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7 共5472字

  道家以 “道” 为万物之本,《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说: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道生育万物、平和无私、柔弱不争。 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人作为宇宙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应如《老子》所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应用心维护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之美,如《抱朴子》说的“慈心于物,恕己及人”.《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具有最高的善的人,其德性如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长论短、争权夺利,他们情愿安居于一般人嫌弃的卑下地位,默默利益众生。 这样的德性1《 老子 》 还说 : “ 我有三宝 , 持而保之 : 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概括起来,也就是“善”. “慈”是对人对物都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有爱心和同情心,就不会去和别人争斗争先。 节俭,少私寡欲,不奢侈,也就不必去与人争。 老子的“示弱不争”绝不是消极的,而是不以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损害别人,这样反而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道家的理想是成为“圣人”、“至人”. 圣人也就是大善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圣人亦不伤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这些都是《老子》一贯的思想。 至人,即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 《庄子·逍遥游》就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这首着名的“七佛通戒偈”,代表了佛教及戒律的根本思想。 佛教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去恶从善,佛教就是“善”之道。 佛教不仅倡导善,更进一步强调要清除内心的无明、烦恼、我执、我慢、我欲、我见,去除善恶的相对性,超越善恶的对立,到达超世俗的更高层次的善。

  佛教的目标是成佛,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是佛教徒的最根本追求。 佛,即是自利利他圆满的大善的生命,是完全清净无我的最高境界的真与善。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本土传播发展、生根壮大,并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共同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精神, 与其所大力提倡的“善” 之道是密不可分的 . 缘起论是佛教思想的基石。 “诸法因缘生”,一切事物、现象、好事坏事的产生和消失都因因缘和合而产生, 因因缘消散而消失,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因果报应是必然规律, 真正的佛教徒必然敬畏因果, 谨慎身口意三业,舍恶从善。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无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外相上虽各有不同, 但万物与生命本具的真如佛性却了无差异,这就是本性上的平等。 佛教提倡尊重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并将之视同如自己的生命,人我平等的去爱护。 慈悲、智慧、忏悔、自省、平等、包容、圆融、和谐以及同体共生等观念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原则。

  慈悲是佛教伦理道德最重要的范畴。 “佛心者,大慈悲是”,《佛说观无量寿经》如是说。 《大智度论》说:“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慈”是指慈爱众生,使众生快乐幸福,“悲”指同情众生之苦,为众生去除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慈悲观展示了佛教博大的善。 佛教不只重自利,自己舍恶从善,走向幸福安乐,同样也重视利他,倡导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到达幸福的彼岸。 大乘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自他不二”, 人我一体。 利他以自利为前提,自觉才能觉他,光自利不利他,不积功累德,是不能成佛的。 人人皆知的着名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以大慈悲心时时处处不断利益众生的佛的候补者。

  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佛教的善具体化为如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内容。 五戒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五戒的扩展,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既是菩萨摄受众生的方便,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之道。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佛教修行的六种途径与方法。 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是提升道德、完善人格、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重要途径。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旁证于此。

  东方文明之大善的当代现实意义

  当今人类社会,物质之丰富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但现代文明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猖獗,人的内心之中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国与国、宗教与宗教、社群与社群之间冲突频仍。 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早已波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 很多人沉溺于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忘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身心失调,人性扭曲,人格分裂,导致了种种社会伦理道德和精神价值危机。 当今时代呼唤道德的复兴、伦理的重建。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量子物理,让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西方宗教的二元思想和实存主义遭遇困境, 西方文明在相对化、 虚无化的泥沼里无力自拔。 弘扬以东方文明整体观、心灵观为基础的东方大善精神,有助于唤醒人类的善良本性,树立正知正见,向善弃恶,淳化民风,以构建积极友好的人际关系、和谐友善的社群关系和国际关系。

  比如,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传统乡村邻里的温情也随之丧失,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化、 冷漠感严重。 儒学最重视家庭和社群关系,“明人伦” 是儒家教育的根本宗旨。 儒家仁爱思想具有超时代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建立一套具有时代精神的人伦道德规范,协调社会伦理关系,使社会在稳定中发展,为日趋多元化的社会带来温暖与和平。

  面对人性的异化, 道家主张复归自然。 在道家看来,人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和控制把握欲望的尺度,因此道家主张寡欲和顺应自然。 寡欲即是要不放任贪婪和不正确的欲望;顺应自然即是对于那些有益于道德人心、 社会和谐的善事, 要积极随顺、努力实践。 道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祸福转化观,与“不以得喜,不以失悲”的得失淡定观,在人心躁动的当今时代尤其值得提倡。

  佛教在 “诸法缘起”、“万法唯心” 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平等慈悲, 对缓和社会矛盾、 淡化等级差异,对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对保护野生动物、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都有非常的积极意义。 佛教的自利利他准则,揭示出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这种在大智基础上的大善, 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对国家、社会乃至对全世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也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佛教价值观中,最理想、最美好的世界是净土,净土是“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而净土的出现前提是“心净则国土净”,故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从净化自己内心做起,舍恶从善,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负责。

  善,是对个人身心的安顿,也是社会、国家良性发展与互动关系的基石。 东方大善文明本末收放自如,收,则为绝对理体,本性本心,以个人的正心、正念、身心健康为始;放,则为时时处处能够显现于天地万物一切生灵生命、照遍全世界的大善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崇尚科学的西方人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验证“善”的价值。 比如,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 2700 多人进行了 14 年跟踪调查后,得出结论:善恶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长短。 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也共同对此问题跟踪调查了加州阿米达县 7000 位居民,得出的结论与上述不约而同。

  他们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着延长。 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 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 倍。

  他们还发现,心怀善意、乐于助人的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 其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可缓解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焦虑, 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现代医学也证明,经常做善事,心情开朗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β---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消除疲劳,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治愈疾病。

  比丘本性相信,内外因缘和合之际,弘扬东方大善文明正逢其时,东方大善文明慈善和同、内和外顺的祥瑞和气,足以缓和与消解世界“文明的冲突”,为暴戾、浮躁、苦恼、冷漠的心灵和世界,带去和平、安定、清净、温暖,大同之人间净土、尘世仙境由此降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