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政治原则,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邓小平领导整顿成效显着, 生产和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希望,但也引来了“四人帮”的顽固阻挠,把邓小平领导整顿说成是“搞复辟”. 邓小平以“敢字当头”的精神,与“四人帮”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 )坚 定政 治 立 场 ,批判 “四 人 帮 ”反 “经验 主义”论调,最大限度地减轻“四人帮”对整顿的干扰。
1974 年 12 月 26 日, 毛泽东与周恩来谈话,讲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 毛泽东的这一谈话后,全国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 “四人帮”抓住这一机会,利用手中控制的舆论宣传工具,将各项整顿措施诬蔑为“经验主义”,把中央关于整顿铁路的决定说成是“搞复辟的纲领”,大肆制造反“经验主义”的社会舆论。 在反“经验主义”成为整顿的阻力时,邓小平以高度的政治智慧,积极取得毛泽东的支持,通过政治局会议批评“四人帮”的形式,为整顿尽可能争取到了最大化的政治空间。 针对“四人帮”的诬陷,邓小平于 4 月 18 日向毛泽东反映了江青、张春桥等大反“经验主义”的情况,明确表示他不同意“经验主义是当前主要危险”的说法。毛泽东对邓小平表示赞同,5 月 3 日召集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谈话,反复强调坚持“三要三不要”③,对江青等人进行严厉批评。根据毛泽东的意见,5 月27 日 和 6 月 3 日 , 邓小平两次主持中 央政治局会议,对“四人帮”的错误进行批评。 不到一个月,江青向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上交书面检查,对一年多来“四人帮”的错误,包括反“经验主义”问题进行一一检讨,王洪文也不再主持中央工作,“四人帮”的势头受到遏制。 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从 1975 年 7月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为整顿工作在全国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不计得失,以大无畏的 勇气 在 “四 人 帮 ”制造的乱局中顽强推进整顿。
坦荡无私、敢于担当是邓小平最具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是他的大智慧所在。 这个特点在整顿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1975 年,“文化大革命”已进行到第九个年头,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邓小平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领域整顿的开展。 面对“四人帮 ”在运动中再次煽动派性斗争 ,散布 “不为错误路线生产”、“反潮流”等谬论,邓小平严厉地指出:“现在闹派性已经严重地妨害我们的大局。 要把这个问题摆到全体职工面前,要讲清楚这是大是大非问题。 ”邓小平在整顿中格外强调反对派性,对搞打砸抢的帮派核心人物采取严厉而有效的措施,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铁路整顿中,以“乱”着称的徐州铁路分局,正是通过坚决打击派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而改变面貌、取得进展的。 面对一些干部在“四人帮” 及其帮派分子干扰下不敢抓生产的情况,邓小平风趣地说自己是“维吾尔族姑娘,辫子多,一抓一大把”,鼓舞他们打消思想顾虑。 同时,邓小平提出当时人们还没有明确认识的管理体制问题,选拔一些敢于坚持党的原则、敢于负责、敢于斗争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以贯彻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 在他的支持下,以铁道部的万里、科学院的胡耀邦、教育部的周荣鑫、七机部的张爱萍为代表的一大批干部放手开展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形成了整顿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 面对“四人帮”在整顿后期蠢蠢欲动,借评《水浒》对自己大肆进行影射攻击的不利局面,邓小平不仅没有退让避嫌、明哲保身,反而明确提出 “全面整顿”. 这表明了他扭转全国局面的决心,也反映了他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伟大品质。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以“三项指示为纲”做武器,以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为斗争阵地
1975 年 2 月 22 日,《人民日报》 发表张春桥、姚文元主持选编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33 条语录,全国立即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 “四人帮”在运动中推出“全面专政论”,割裂毛泽东思想,歪曲党的思想路线,在理论领域造成重大误区。对此,邓小平更加强调坚持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力求在理论领域廓清迷雾,以引导和支持各领域整顿工作的开展。
(一)提出“三项指示为纲”做理论武器
毛泽东就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发表谈话后,立即引起邓小平的高度重视, 他很快找到胡乔木,布置若干国内外广大群众迫切需要系统解答的问题,包括毛泽东不久前谈到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 随着理论问题被“四人帮”别有用心地利用来攻击整顿工作,邓小平迫切感到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扞卫整顿的重要性,必须以有力的理论武器反击“四人帮”的谬论。 为此,邓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的重要观点。 “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理论将国家带向崩溃的边缘,就连毛泽东本人也希望局面稳定下来,因此反复强调“三要三不要”,并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实现“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邓小平十分看重毛泽东的这两点指示,将其与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联系在一起,把前两项指示提高到“纲”的高度,尤其对发展经济给予“文化大革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 成为邓小平领导整顿的有力武器。
在“三项指示为纲”思想的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得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压下稍得喘息,一定程度上突破“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论调,敢于放手抓生产、抓业务。 这一理论武器推动整顿不断深入,使国民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
(二)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为斗争阵地
邓小平在整顿过程中为了摆脱“四人帮”的钳制,应对“四人帮”控制的舆论工具,掌握自己的发声工具以宣扬整顿的正确思想,决定成立在他领导下的写作班子,研究理论问题。1975 年 7 月 5 日,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成立。 这一机构甫一成立,便投入到全面整顿的工作中。 在邓小平的指示下,国务院政研室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上报了文化、科学、教育、出版系统违背“双百”方针的一些材料,向中共中央、毛泽东转呈了一些信件,起草了《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 分别帮助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修改了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等重要文章,在思想理论方面有力地配合了各个领域的整顿。 尤其是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形成的这三篇文章,试图在当时的条件下,从全局到具体工作纠正极左思潮,贯穿了全面整顿的思想,体现了党的正确方针政策。 虽然三篇文章最终没有形成正式文件下发,但是它们体现着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的指导精神,闪烁着战斗锋芒和思想锐气,切中了“四人帮”错误理论的要害。 在后来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这些文章被冠以“三株大毒草”的污名,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被污蔑为“继旧中宣部后又一个阎王殿”. 但是,“四人帮”的攻击正好从侧面反映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在全面整顿中所起的作用。
在全面整顿中, 邓小平力图以科学的毛泽东思想克服“四人帮”利用舆论工具歪曲、割裂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打破在“四人帮”禁锢下,理论、文化、科学、 教育等领域万马齐喑的僵化局面。 在他的努力下,这些领域又显露出一丝生机。 但是,整顿的深入开展,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文化大革命”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提出“以三项指示为纲”,将“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提升到“纲”的高度 ,实际上是在当时条件下淡化乃至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是不被毛泽东容许的,整顿工作被迫中断。
五、小结
尽管整顿工作仅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邓小平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与领导艺术。 他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善抓关键的工作方法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推动经济整顿;以一往无前的政治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定力与极左势力作斗争。 在他领导下的全面整顿工作,在他指导和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理论成果,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扭转“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但继承了党和邓小平本人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探索出的比较正确的思想成果和工作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 年,一些地区的武斗逐步减少,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迅速转向回升,成为“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一年,“四五计划”在经历曲折后也在这一年最终完成。 全面整顿有力冲击了极左思潮,使“四人帮” 在中央领导层和军队的影响受到遏制和削弱。 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领导全面整顿,赢得了人心,促进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醒, 使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所在。 邓小平也通过全面整顿酝酿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他后来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