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便秘已成为现代老年人常见症状。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便秘发病率约9%~13%,其中25%~50%为老年性便秘,长期卧床的老人更容易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 次或2~3 天排便1 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 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老年性便秘多由脏腑功能减弱,阴阳气血亏虚,肠道传化无力而成。以虚为主,在治疗时,不可妄用泻火通便峻下之品,避免耗伤正气。笔者采用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结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解除老年患者便秘的困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0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老年患者88例,本组病例均为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如肿瘤、结肠息肉、克隆病、结肠炎等) 及符合依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5月会议的规定中老年便秘的诊断标准后纳入。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组 44例,男28 例,女12例;年龄62 ~85 岁 , 平 均 年 龄 (70.1 ±4.5) 岁 ; 平 均 病 程(21.12±6.36) 个月。对照组 44例,男26 例,女14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 (68.1±3.9) 岁;平均病程(20.42±5.38) 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便秘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5月会议的规定,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手法帮助排便 ;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
1.3 排除标准 1) 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疾病 (如肿瘤、结肠息肉、肠结核等) 所致肠道狭窄引起者;2) 合并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1.4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2) 符合排除标准;3) 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具体步骤如下 :1)贴敷药的准备 :取三棱、莪术、吴茱萸、大黄、冰片各15 g研成细末混匀,每次取5~10 g,加蜂蜜、醋适量调成糊状备用。2) 贴敷方法:用温水清洁局部皮肤,将调剂好的中药敷于天枢穴、关元穴、气海穴、涌泉穴、神阙穴上,覆盖纱布,留置透明胶布固定,轻轻按压。3) 贴敷时间:每日换药1次,1周为1个疗程。4) 注意事项:观察贴敷部位皮肤变化,防止过敏、局部破损等情况。给予口服中药煎剂:自拟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治疗,药物组成[2]: 黄芪20 g,党参15g,茯苓15 g,白术10 g,山药20 g,锁阳15 g,肉桂6g,当归15 g,赤芍10 g,桃仁15 g,红花10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牛膝20 g,何首乌20 g,肉苁蓉20 g,枳壳10 g,陈皮10 g.1剂/d,水煎汁取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通便药物,治疗3个疗程判断疗效。
1.5.2 对照组 给予口服中药煎剂,方药组成、煎煮、服法同上。
一般治疗:考虑老年性便秘自身特点,均给予饮食运动护理:1) 坚持参加锻炼,如散步、慢跑等;2) 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3) 合理饮食,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蔬菜、瓜果和豆类食物,鼓励患者每日三餐需按时、按量进食,多喝开水或蜂蜜水,以及蜂蜜的其它制品,每日不少于2000 ml,忌饮酒及忌食辛辣燥热性食物。4) 做腹部体操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5) 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卡因、铁剂、铝剂、钙剂等。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第l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痊愈:大便恢复正常,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 h以内。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2 结果
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结合穴位贴敷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52.2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说明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便秘有显著效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老年性便秘以虚证为主,实证少见,多为虚秘。年老久病之人,阳气渐衰,而化生气血不足,气血津液乏源;肾阳虚,开合失司,主二便之能失职,则肾精亏少,肠道失于濡润,大肠传导不利,粪便干结难行而成便秘。现代医学则认为,老年人活动减少,结肠蠕动减慢,加之肌肉变性退化,肛门括约肌无力,使排便感觉抑制,加之肠内容物水分被过多的吸收,日久易引起便秘。
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具有温肾益精、活血润肠通便之功,主治脾肾亏虚型便秘。而肾为一身之主,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着推动、温煦及滋润的作用。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司二便。脾健肾康,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运行正常,二便通畅顺利。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 中曰:“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寒……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老年性便秘,历代医家称其为“老人秘”、“后不利”、“大便难”等,以虚秘、虚实夹杂多见,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年老体衰,则脾肾功能受损,脾气虚则运化无力,肾气亏则机体原动力不足,胃肠不得脾肾阳气鼓动,则传导阻滞,形成便秘。心肺不得脾肾阳气温养,则因虚而气滞血瘀。便秘日久,胃肠传输功能受损,胃肠本身气血运行受阻,又可导致血瘀或促使瘀血形成。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以作为致病因素影响气血运行,阻碍胃肠传输功能,导致便秘或加重便秘的程度。因此,治疗老年性便秘,尤其是便秘日久者,应以补气活血立法。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方中黄芪、党参、茯苓、山药、白术补脾气;锁阳、肉桂温肾阳;何首乌、肉苁蓉、牛膝、熟地黄补肾阴;枳壳、陈皮理气消积导滞,促进传导,使补而不滞;桃仁、红花、赤芍、生地黄、当归活血化瘀,加火麻仁者,重在润肠通便,合熟地黄滋阴通便、桃仁活血通便;全方补中有通,寓通于补,通不伤正,重在扶正固本,通便作用缓和,避免了一味攻下而犯虚虚之戒,能明显改善脏腑的功能。全方共奏补气补肾活血通便之功,故名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作用机理如下:1) 穴位贴敷所用的药物,其中大黄有苦寒泻下通便的作用,三棱、莪术能行气活血,祛瘀消积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善解肝经之郁滞;冰片辛散苦泄,芳香走窜,通诸窍,散郁火,能引药穿透皮肤毛窍,促进药物吸收。2) 神阙穴又称脐中,为任脉腧穴,冲、任、督三脉 “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此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又是肾间动气之处,故该穴与脾、胃、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是经络的总枢纽;涌泉穴属肾经,能引气下行 ;而且肾主水,刺激涌泉可引火归原,滋阴补肾;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大肠之募穴,能疏通大肠腑气,使津生而便通,为通便要穴;气海、关元能补气调气,诸穴合用,可使大肠腑气得通,大便得下。上述中药通过以上诸穴疏通三焦气机,使药直入阳明大肠经,荡涤导下秘结的粪便而致泻除满,从而起到治疗便秘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采用益气补肾活血通秘汤对老年性便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确切、可靠、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普林,李增金,郑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 : 132-134.
[2]黄权祥,莫若林,叶大文,等。 中医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 5) : 4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