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说纷纭: 大学如何直面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学者从大学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措施,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大学教育质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行政府评价与社会评价、特别是与劳动力市场评价相结合; 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二是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适应市场能力、抗挫能力、动手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订单式"培养和"双证书"制度,增强大学生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学就业指导机制,切实采取措施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低年级起开设"创业与就业教育"课,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和指导工作.
二、正本清源: 从大学职能看其在就业问题上的责任
如何认识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责任,学界和教育界众说纷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应确定一个分析的立场,要认识到大学的责任是与大学的职能息息相关,而大学的职能又与大学的概念、大学的精神和理念密不可分.因此,可以从大学的概念这个角度来分析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责任.
从大学概念的外延上讲,西方的"大学( university) "特指综合性大学,而其他的单科性大学、专业学院、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等则不在此列,而中国的大学概念出现了泛化,这种泛化实际是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的表现,为大学发展带来了隐患.本文针对中国当前实际,采用中国人对大学的普遍理解,即以上所有类别的高校都包含在大学这一概念之内.众所周知,大学具有教学、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等三项职能,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所以也有人把教学这项职能称为人才培养职能.从大学发展历史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首先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大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大学,当时的大学主要是专门从事教学活动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机构.所以,中世纪大学的职能主要是教学,或者说是人才培养.到了 19 世纪初,德国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从此大学开始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个中心.20 世纪初,威斯康星理念出现在美国,大学开始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现在,有些学者提出大学还具有第四种职能: 文化传承创新.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的职能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但是新的职能出现后,传统的职能并没有削弱.虽然,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应也不可能取代大学的其他职能.
1."就业职能"与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不符
从大学本质的角度看,有学者提出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作为社会历史的储存者、社会最高文化成就的保管者和社会道德的守望者,具有先天的保守性.但同时大学是新知识的源泉,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地方,它永不停顿地探索和追求真理.从大学精神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自由、科学、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过分强调大学的就业职能容易把大学演变成职业教育的机构,大学精神将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侵蚀,大学将变成年轻一代求职前的培训基地、教授谋财的市场,大学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2."就业职能"和大学两项传统职能冲突
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 特别是基础性的理论科学) ,或者说教学与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不能履行这两种职能.
培养人才是大学存在之本,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从教育方针的角度上讲中国大学毕业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不应存在很大就业问题的.如果存在重大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学没有很好地实现培养人才的职能.如果仅提"就业职能",特别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过分关注就业问题,那么培养的毕业生可能是"职员""员工",而不是所谓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职能将被淡化,不仅有损于大学教育本身,而且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害.
3."就业职能"是职业教育特有的职能,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就业率上没有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数目的增加,学生人数的扩大,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明显.在理想状态下大学和职业学校之间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而且两者既不同类且不具可比性.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综合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展开了竞争,还有不少媒体不断地炒作本科生、硕士生就业率低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新闻.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二者没有可比性,学生就业不能单纯看数量和就业率,还要考察就业的质量.
4."就业职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矛盾
当下市场经济的潮流不仅席卷了整个现实世界,而且浸润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人们精神境界的沦陷已经凸现.改革开放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特别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不理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和"文化缺失".就业能力强的人常常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但反过来讲,全面发展的人一般能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就业.科学发展观中强调"以人为本",实际这个"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人的解放和和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就业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片面发展.
诚然,现代大学应该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毕业生终究要走向社会,因此大学也不能完全无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以就业为导向办大学""以就业为中心""就业至上"等提法是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责任,这并不是大学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而是中国大学没有高质量地履行自身特有的职能所造成的.
三、任重道远: 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哪些责任
大学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到底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呢? 从大学的基本责任来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大学应承担引领时代精神的责任
近年来,尽管饱受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的侵蚀,但大学依然作为社会的良心而存在,发挥着对时代精神的监督和引领作用.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上看,一是就业意向具有很强的扎堆倾向.在地域上首选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次是江浙、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最后才是农村或西部地区.二是创业意识淡薄,开拓进取精神不足.有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创业打算的为数不多,付之实践的会更少.三是在就业期待上,倾向以薪资作为最重要的条件.可见,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对社会方面考虑甚少,以个人意愿尤其是物质追求为主要导向.大学是孕育时代精神的地方,大学精神的陷落必然带来民族精神的落后,因此大学应承担引领时代精神的责任.职业本无贵贱之分,只有职业与个人特征是否匹配,如果大学能够引领学生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面对自身的职业,视职业为事业,那就证明大学很好地尽到了自身的责任.
2. 大学应承担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培养人才是大学职能之一.更确切地说,大学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应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学扩招以极快的速度满足了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顶尖级人才."钱学森之问"一直在拷问着中国大学的教育者,为什么今天中国的大学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而当年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西南联大却培养出许多社会精英和世界级顶尖人才.西南联大的教育者可能很少考虑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在这种恶劣的办学条件下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3. 大学应承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
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到后来的通识教育和杨叔子先生大力倡导的文化素质教育,其主要宗旨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既懂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就业至上"办学理念指导下,中国大学生过分关注一些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及排行榜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要求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是: 积极学习、有效的口头沟通和学习方法、积极聆听和理解他人.而统计结果也表明大学生普遍没有达到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这些要求并不是职业技能上的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显然,我们的大学在这一点上是失职的.目前就业市场专业对口率之低也说明许多岗位并不看中专业能力而是综合素养.当代中国既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也需要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而这些人才都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4. 大学应承担推动经济合理调整的责任
在大学的职能中,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学者提出大学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名额,实质就是让大学来适应市场经济.实际上,市场经济与大学之间应存在一种张力,保持相互独立、良性互动,而不至于让某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否则将削弱大学的功能.大学应具有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的眼界,不仅要为今天的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也应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我们的大学应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精英人才的培养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升级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创造出一种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
四、路在何方: 大学如何承担在就业问题上的责任
1. 调整结构---优化中国大学的结构
目前我国大学在层次和类别划分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在类别上学术型和技术型混淆不清.一些重点理工科院校既培养学术性人才又培养技术性人才.二是大量的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存在,这些学校本身从名称及培养目标上就让人费解,而且有很多学校想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再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忽视教学质量,在科研上也只重视项目的数量和获奖的多少.三是我国的高职高专取代了国外的技术性为主的学校.目前我国的大学分成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三类本科、四类高职高专,这种分类不同于国外通常采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 5 级) 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 5A) 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 5B) .国外 5A 和 5B 之间是平行关系( 类别划分) ,我们的高职高专和学术性为主的学校是层级关系,成绩好的分数高的学生就读学术性的大学,而分数低的学生是在无法进入学术性大学的情境下才作出一种十分无奈的选择: 就读职业学院.
我国应采用 5A( 学术性为主) 和 5B( 技术性为主) 的总体划分.提高学术型大学的门槛,强调基础研究要以综合型大学为主,以国家主办为主,其层次不宜过多,其多样性只表现在学校特色和类型上.技术性大学可以适当扩大规模,提倡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办学体制,高层次技术性大学可以开展应用研究.美国约有 85%的硕士生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其本科生的比率则更高.学术型院校和技术型院校之间不进行竞争和排名.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既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术性大学,也要创建世界一流的技术性院校.
2. 合理定向---创建各具特色的大学
目前,我国大学纷纷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小型学校向大型学校看齐,单科学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增加硕士点、博士点,努力从二本大学升格为一本大学,省属一类成为部属一类,这样就成了名牌.实际是一种追虚名不实干的表现,导致大学性质严重趋同.目前中国大学特色不明,毕业生都是批量生产,民众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关注学校特色,只看名气和排名.大学排名涉及大学质量评价的问题,我国比较重视硕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论文数等纯学术因素.这种定向导致学生在择校中不能够自由进入适合自己的院校特别是技术性院校,只能统一追求名牌的综合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应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政策上给不同学校同等的待遇,制订分门别类的评价体系,鼓励以特色创名牌.
3. 校际交流---为两类不同学校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
如前所述,我国的大学应分为学术型和技术型,学术性大学的师生在科研方面应有较高的标准,甚至与科研相关的图书馆员工的素质都应有更高要求.而对于技术性大学,要对行业所规定的素质标准进行界定,每一项要求逐一落实到教学中去.为了学生的成长,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允许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生在学校之间流动,目前高考之后的大学填报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一生,建议创造条件变一次筛选为多次筛选,给学生不同学校之间流动的机会.技术型院校学生在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并有学术兴趣的可以转向学术型院校,学术型院校学生在条件符合情况下,也可以转向技术型学校,流动的前提是加强技术型学校的通识教育.
4. 竞争机制---增强开拓进取的活力
当前大学中存在一些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大量的学校向学科求全、规模求大、研究型的综合大学发展,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这种竞争并不是正效应的竞争,带有错误导向.这种竞争很大程度是由于评价的标准过于数量化、外在化、直接化、肤浅化,应取消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比较,鼓励同类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1]田光哲,张春林. 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M].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谢作诗,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07,( 4) .
[3]刘保存. 大学理念的传统和变革[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张琳琳,张桂春. 论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功能有限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5) .
[5]别敦荣. 美国大学定位与个性化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