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手术结合化疗治疗口腔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24 共2247字

  口腔颌面部肿瘤 (tumor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为头部或颈部肿瘤 (head and neck tumor) 的一种 , 国际抗癌组织 (UICC) 将头部或颈部肿瘤正式分为七大部位 , 包括 :唇、口腔、上颌窦、咽 ( 鼻咽、口咽、喉咽 )、唾液腺、喉以及甲状腺 , 以上均位于口腔颌面部[1].在我国 , 口腔颌面部肿瘤为非常见病 , 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不高 , 一般良性比恶性的多 ;女性发病率低 , 在 40~60 岁为峰值 , 良性肿瘤多见于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上皮组织来源的多位恶性肿瘤 , 其次为腺源性 , 肉瘤较少;于牙龈、黏膜、颌骨等处多见良性肿瘤。

  恶性的一般情况下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等处为常见。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会影响面部外形 , 甚至会造成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功能出现问题 , 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病变持续发展 , 可危及患者生命。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的决策 , 医生会根据病变类型、病变发生的部位、阶段、范围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一般说来 , 治疗方法可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药辅助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其有效性 ,还要考虑其创伤、近远期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 , 应以保持患者最佳生存质量为基本原则[2]. 本院根据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人群原来越多的情况 , 积极探索治疗手段 , 并与世界接轨 , 发现手术结合化疗治疗口腔面部恶性肿瘤效果显着 , 安全有效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院自 2012 年 5 月 ~2014 年 12 月收治口腔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60 例 ,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 各 30 例。实验组中男 11 例 , 女 19 例 , 年龄 32~73岁, 平均年龄(39.0±11.4)岁, 病程3~9年, 平均病程(5.3±2.1)年 ;对照组中男 14 例 , 女 16 例 , 年龄 31~75 岁 , 平均年龄(42.0±11.1) 岁 , 病程 2~11 年 , 平均病程 (5.3±2.5)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 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 ) ;不能耐受手术者或肺功能最大通气量 <60% 者。

  1. 3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根治手术、扩大根治术、对症手术、姑息手术 ( 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解除或减轻症状 , 延长患者的生命 , 争取综合治疗机会 ,改进生存质量 ) 激光手术或冷冻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租的基础上采用化疗 , 方案分两种 :①单一化学药物治疗 ( 根据细胞动力学理论、药物性质、病理特点 , 应用选择性强的药物 , 如 :鳞癌-平阳霉素 , 腺癌-喜树碱、氟尿嘧啶等 ) ;②联合化疗 ( 选择作用于肿瘤不同细胞周期 , 并考虑到不同毒性的药物进行合并 , 以提高疗效 , 减少不良反应 , 即增加协同作用 , 避免拮抗作用 )。

  1. 4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①痊愈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或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 30% 或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②好转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 20% 或出现新病灶或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 ( 或 ) 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

  血糖值小于 ( 术前血糖值 - 治愈标准值 )/2 ;③未见好转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部分缓解 (PR) 或有增加但未达进展 (PD) 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 ( 和 ) 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总有效率 =( 痊愈 + 好转 )/ 总例数 ×100%.

  1. 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痊愈 10 例 (33.33%), 好转 8 例 (26.67%), 未见好转 12 例 (40.00%), 总有效率为 60.00% ;实验组痊愈 15 例(50.00%), 好转 10 例 (33.33%), 未见好转 5 例 (16.77%), 总有效率 83.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在临床上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通常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 甚至能够存在几十年 , 重量可达数公斤以上 , 如腮腺混合瘤。其生长方式呈膨胀性生长 , 类似有包膜 ,分界清楚 , 无明显自觉症状 , 无淋巴结转移 , 对患者的危害不大 , 危险性小 , 但是如果长在重要部位 ( 舌根、软腭 ) 也可发生呼吸、吞咽困难 , 从而威胁生命[3].对肿瘤的治疗 , 首先要有一定的理念支持 , 树立综合治疗的态度。对于一些疑难病例, 通过口腔颌面外科、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诊断影像、诊断病理、中医药等不同学科相互渗透 , 共同讨论。外科手术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 , 同时送病理检查 , 检查后如果有恶变 , 应按恶性肿瘤处理。恶性肿瘤需要特殊处理 , 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患者状况等全面研究 , 然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 新的治疗技术、方法、药品相继出现 , 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不断进步 , 使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进一步提高 ,复发率 , 区域淋巴结、远位转移率逐步下降 , 患者的生存水平不断提高。本院采用手术结合化疗的方式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效果显着 , 安全有效 ,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陈龙 , 王安宁 , 朱小东 , 等 . 5201 例口腔颁而肿瘤统计分析 . 肿瘤防治研究 , 2000, 27(1):71-75.
  [2] 温玉明 , 代晓明 , 王昌美 , 等 . 口腔颁而部恶性肿瘤 6539 例临床病理分析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01, 19(5):296-299.
  [3] 何虹 , 陈关福 , 周瑛 , 等 . 52 年间 9056 例口腔颁而部肿瘤类疾病构成 . 实用肿瘤杂志 , 2007, 22(6):532-5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