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

来源:商讯 作者:张迎辉
发布于:2021-11-15 共5186字

  摘    要: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高校财务人员肩负保障高校财务资金安全、有效和平稳运行的责任。因此,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文章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意识能力;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时刻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健康心理疏导四个方面给出了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     高校;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乃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亦是高校常规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这项工作制度性极强、专业性极高、业务涉及面广,财务人员队伍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高效进行。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对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队伍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培养职业素质,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的背景

  (一)党的十九大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1]这体现了对高校财务人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要既了解掌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知识,又要熟悉并掌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预算管理要求,既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还能加强资金监管、提升资金运营能力,从而实现从“报账型”会计到“决策型”会计的蜕变。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7年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制度》),并且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则不再适用。《制度》要求通过“5+3”要素实现双分录、双报告和双基础。此时,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双报告”,高校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下、单一核算基础下的核算体系被取而代之。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首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预算会计报表的则首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双基础”,以上无疑是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集中体现。至此,如何培养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也成为《制度》实施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预算实施条例的需要

  2020年10月1日起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预算收支范围、预算公开、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等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节约用度公共资金,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条例》的施行,要求财务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满足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和信息公开的需求,完成财务语言到民众信息的转换。

  二、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财务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烦琐具体,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高校财务人员素质要求如下:

1.png

  (一)职业素质

  高校财务人员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即为职业素质。第一,业务能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复杂,而且还需要面向全校全体师生。因此,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包括财务状况的分析、财务制度的建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能力。第二,思考能力。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日常事务,而是需要财务人员依据整理和记录会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可以依据高校管理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财务和人员状况,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第三,记忆能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种业务流程,要求财务人员牢记在心,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第四,鉴别能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处理各种财务凭证,只有财务人员具备鉴别能力,才能提高凭证处理的工作效率。第五,协作能力。协作能力主要是指组织和协调的能力以及沟通及合作的能力。为高效展开财务管理工作,高校财务人员需要能够很好地与高校内部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领导、老师和学生,还有高校外部的银行及税务局等相关财务机构沟通交流,方能确保高校财务及各部门工作的有序开展。第六,创新能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须紧跟时事及高校发展的政策,这无疑需要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及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并能很好地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

  (二)道德素质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能够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准确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修养。高校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面临巨大的财务数额。因此,他们应当既要传承及发扬传统道德观念,又要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果,坚定自身职业道德信念,能够自我约束,确保财务管理政策得到真正的执行与落实,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坚决抵制谋取个人非正当利益。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主要是指与生俱来的身心素质以及后天形成的能力培养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后天能力的培养包括心理健康、情操陶冶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内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烦琐具体、精确度高,这无疑需要高校财务人员能以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身心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人文素质

  高校财务人员与其他财务人员的工作背景有一定的区别,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之地,人文气息浓郁。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财务人员,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为更好地建设高水平的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三、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道德缺失,风险意识淡薄

  近年,高校资金管理总额伴随着教育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不断增加。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亦屡见不鲜,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唯领导之命是从。遇到领导的指令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往往不敢指出领导的指令的错误,而是一味地奉命办事。二是财务人员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法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处理事务,对手续不全、不合理法之事不敢予以回绝,无法做到人人平等,严重影响财务部门的形象。三是风险意识淡薄,无法及时评估和防范财务风险,导致高校数据被篡改、信息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二)专业知识陈旧,创新能力较弱

  财务工作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财务人员应当具备财会专业背景、必要知识储备及职业素养。[2]近年来,虽然高校财务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财务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匹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些财务人员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对法律法规、信息化技术及管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涉猎不足,成为制约他们综合能力提高掣肘。一些财务人员仍然停留在只会记账、算账,不具备完备、系统的会计理论与财务知识,限制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还有一些财务人员仅专注于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忽视财经制度、会计准则的更新变化,使得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此外,部分高校财务人员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收支型管理方式上,缺乏对财务核算知识与风险知识的掌握及运用,面对新问题时仍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不愿钻研新业务。[3]

  (三)缺乏服务意识,官僚作风盛行

  高校财务处为保障高校教学及行政工作的有效运行和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高校财务处的工作繁杂而冗余,而且需要面对全校师生等原因,仍然存在服务意识缺乏及官僚作风盛行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观念淡薄、工作态度冷漠、官僚作风盛行;思想僵化,习惯于机械化的工作,不能耐心解释财务工作,无法与其他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良好的沟通。

  (四)工作强度较大,心理负担过重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高校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工作强度也在逐年增加。财务人员在学校内部需要处理日常烦琐的财务工作,在学校外部还要处理与银行、税务局等财务相关机构的工作。而且财务人员配备相对紧缺,工作负荷较重,工作强度较大,导致高校财务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自我价值认知不足和社会价值定位不准等问题,心理负担过重。

  四、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财务人员适应岗位需求,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激发财务人员上进是实现高校财务队伍建设目标的关键。[4]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及渠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譬如高校定期地针对财务人员,组织有关会计职业道德、财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他们的法治观念和风险意识。开展政治学习和专题讲座,加强廉洁自律的警示教育,有效预防财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纪委及审计等相关监管部门须做好事前控制,强化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在财务信息共享时,强化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开发与维护财务信息系统,对财务信息的储存、保管及安全等方面严加控制,谨防与遏制财务数据被篡改等财务风险的出现,从而培养高校财务人员诚信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严守机密,依法履行岗位职责,自觉维护高校的利益。

  (二)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意识能力

  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技术性很强,但并不意味着财务人员只需要学好本专业知识。高校应当采取强制性学习与主动学习结合的办法,优化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意识能力。强制性学习主要包括高校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管理、考核、监督工作。高校应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不同的财务人员负责的具体业务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计划,定期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财务业务培训,以期循序渐进地优化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高校还应鼓励财务人员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和参加职称评审等途径,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主动学习主要是指高校财务人员通过高校开展的讲座、培训等,考取相关会计相关证书等,享受年终绩效考核的鼓励政策等。高校财务人员除专业知识外,还须加强财务专业以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如经济学、审计学、管理学、法律法规和信息化技术等,尤其需要掌握与操作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财务人员还应该积极参与财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撰写与日常经济业务有关的论文,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着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及引导他们冲破凭经验处理问题的僵化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献计献策、改进方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三)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高校财务处既是综合管理部门,也是窗口部门,对内要与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进行广泛的工作交往,对外要与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因此,高校财务人员除了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外,还需具备主动服务意识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作为高校的财务人员要以“一次办好”为目标,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努力为师生提供更优质地服务。[5]第一,要尊重他人。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待师生应以礼相待、礼貌遵照、态度谦和。第二,要主动服务。能够亲切问候和热情接待来办理业务的教职员工,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更要虚心接受充分考虑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要限时服务。高校财务处业务有大小轻重之分,因此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限时业务办结措施。限时业务办结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师生对财务处工作的满意度,还能进一步化解双方矛盾,让财务人员更有获得感。

  (四)时刻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健康心理疏导

  高校财务人员的心理情绪和身心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高校领导和财务处领导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重人文关怀,时刻关心财务人员的健康状况、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心理培训等,夯实财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素养,谨防财务人员产生消极不良的工作情绪,从而能够避免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矛盾冲突和不良影响。

  五、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乃高校立足之本,亦为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坚实基础。高校是高学历、高素质和高水平人才的聚集之地,对高校财务人员的要求亦较一般财务人员更高。目前,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更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有效地培养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及其他的相关工作稳步、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也是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的需要,更是促进高校全面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蓓.浅析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策略[J] . 财会学习, 2020(22):113-114。

  [2]宛离离.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 . 财会学习, 2020(8):27-28。

  [3]张颂华,吴永谦,周怡杉.高校财务人员能力建设[J] .会计师, 2018(23):65-66。

  [4]孙彩英,刘孟晴。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研究[J] .时代经贸,2019(34):35-36 .

  [5]薛建辉.浅议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J] .财经界, 2019(32):133-134

  [6]高琰.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 . 经济师, 2021(7):83-84 .

  [7]王智.试论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 .湖南衣机,2008(5):102-103.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原文出处:张迎辉.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商讯,2021(29):189-1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