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7-08-08 共5436字
五、提纲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
1.2研究问题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意义
第2章 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
2.1文献综述
2.1.1交往能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交往能力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2.1.1.2交往能力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2.1.2翻译主体间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翻译主体间性的国外研究现状
2.1.2.2翻译主体间性的国内研究现状
2.2理论框架
2.2.1交往能力理论
2.2.1.1 “能力”的分类
2.2.1.2交往能力理论的产生及定义
2.2.1.3交往能力理论的功能
2.2.2翻译主体间性的概念及特征
2.2.2.1翻译研究所经历的三种范式
2.2.2.2主体及其特征
2.2.2.3翻译主体及其特征
2.2.2.4翻译主体间性及其特征
第3章 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3.2材料来源
3.3研究设计
第4章 金陵十二钗判词译本实证分析
4.1杨宪益及霍克斯译本文本对比分析
4.1.1文本分析
4.1.2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4.2两个译本的主体间性分析
4.2.1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间性
4.2.2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间性
第5章 讨论
5.1发现
5.1.1翻译主体间性在作者主体和译者主体中的体现
5.1.2翻译主体间性在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中的体现
5.1.3翻译主体间性在译者主体和文本客体中的体现
5.2启示
5.2.1交往能力理论对翻译主体间性的启示
5.2.2实例分析对翻译主体间性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六、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是从理论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现代学者多提倡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翻译学研究中缺乏一定的操作可行性,所以作者运用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研究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总结出了翻译主体间性的特质,并将这些研究结果与交往能力理论相结合,分析了翻译主体间性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从普遍语用学的视角揭示翻译主体间性的重要性,对翻译主体间性和交往能力理论做出合理的阐述。在文中,作者通过对理论框架的梳理以及文献综述的回顾,对翻译主体间性和交往能力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的综述。希望通过对交往能力理论的学习能够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观察与分析,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作者运用实证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曹雪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分析,为“在个案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主体间性如何通过交往能力理论得到体现”这一研究问题而展开研究,具体分析翻译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的作用机制,以及翻译主体间性在具体实例中的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