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论文(期刊范文8篇)之第七篇
摘要:本文从微课资源应用特点和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出发,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是对教学新模式的探究;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让信息技术能真正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环节, 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提供了信息化应用理论与技术实践。
关键词:微课,微信公众号,个性学习,智能校园
“互联网+”时代下, 信息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相融合, 已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活动结合, 也一直是人们所期待的。
微课, 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以其“短小、精悍、方便”的特点, 拓宽着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路径, 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广泛性、深度。
微信公众平台正随着手机的推广, 悄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在学生中使用非常普遍, 不仅有强大的即时通讯服务, 并为信息接收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方便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各种实时交流, 及时得到各种反馈信息。
本文探讨的教学新模式就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将微课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深化课堂内容, 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使其更多样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接收知识, 有疑难题更好地反馈给老师, 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模式, 使其对学习更有兴趣。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微信作为新型社交软件在国外主要在通讯和社交两个方面, 美国社交软件facebook于2015年9月尝试投身教育行业, 与Summit PublicSchools联手打造个人学习平台,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学习。可汗学院向全世界网络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作为非营利组织的TED机构上传至YouTube简短的演讲微视频, 并建立TEDEd频道, 用以分享优质学习资源。
1.2 国内研究现状
现今, 随着手机的普遍使用, 微信作为一款最为常用的社交软件, 国内应用领域涉及从医疗、教育、政府、企业、金融等行业。在教育领域的微信应用还处在探究阶段, 而对于微信与微课相融合的设计与开发的案例不多, 还有待探索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资源
上海虹口高中英语推出"微课研训"的公众订阅号, 利用该平台, 虹口区可以和上海市的所有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它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研巧结合起来, 利用微信这一载体建立网络教研平台, 提髙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可以让学生便携、有效地学习。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也为个性化研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4年, 由扬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打造的“扬州微课”正式上线。设计的微课数量达到了300节, 涵盖了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所有学科内容。该研巧组织设立的公众号为“扬州微课”。
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教学案例
如郭华峰等人 (2015) W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设计了一个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移动微课教学实践。袁磊等人 (2012) 依托微信设计与实施了"摄影基本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达到辅助课程教学的目的。
3) 微信体系下的学习服务建设
白浩 (2013) 使用公众平台编辑器的一系列功能, 例如管理用户、推送信息的功能等, 和学生进行了信息交流与传递, 他在研巧中提到当微信公众平台不断发展完善后, 能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进步, 必将在教育界得到普及和推广。
综合国内外现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相融合应用研究正在逐步进行, 但相关的教学案例还不多, 做不到研究与定量分析, 并缺乏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标准与相关移动端的微课建设策略。依托微信作为学习平台开展微课的应用研究, 正在等待着深入开展研究。
2 微课教学常见模式
在以往的微课教学中, 教师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由教师在校园网上传相关的微课知识, 以供学生下载、学习;2) 在社会一些教育网站上上传微课视频、PPT, 便于学生在线或者下载观看;3) 教师用随身携带的U盘拷给学生观看。这三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及时、有效、便捷地接受新信息, 学习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更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关于疑难点问题的交流、沟通;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无法学生的泛在学习。
3 微信公众平台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微信技术下的一种特殊的移动信息功能模块,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 它可以由教师通过注册, 申请微信服务号 (订阅号) , 就能同时向多人推送各种图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 可以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的目的。
2) 学生进入公众号, 可以文字、语音留言, 对知识中的疑难点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 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教师也可以进行及时反馈, 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3) 将短小、精悍的微课放到微信公众平台上, 只要学生有手机, 就能便捷地打开学习;
4) 由于微信时间短, 重难点突出, 就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将教师的教学PPT等学习资料放到微信上, 学生通过及时打开微信学习, 可以加深课堂知识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有必要对微信和微课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进行探究。
4 微信与微课相融合的教学实践分析
微课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将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微课程的制作研发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某个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制作相关的PPT, PPT的制作页数不易太多;在PPT中可以插入视频、图片、语音, 可以设计各种动画效果,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学习为例, 开头以“借马分马”这个故事引出数学题目, 随着故事的深入, 用极限中数列求和, 取极限的方法解决分马问题。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运用于生活。整个PPT的制作都是以“分马”这个数学问题展开, 重难点突出。教师可以由这个主线制作页数不多的PPT, 制作完PPT, 使用喀秋莎或者会声会影等各种微课制作软件, 录制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课。
2) 微课在微信公众号的上传
使用微信公众平台, 可以将视频、图片、语音、文字等多种形式同一时间传给多个人或者单位。
首先, 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通过注册账号, 密码, 激活之后免费申请一个免费的公众号, 通过公众号向学生展示各种课程资源, 比如微课PPT、微课视频、课后习题、平时测试等。
其次, 可以在申请的公众号的主页面的底部设置自定义菜单栏, 微信公众平台主页面的一级菜单, 一般只能设置三个,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置, 比如, 可以设置“微课程”、“微课辅助资源”、“教学互动信息”。每个一级菜单下可以设置五个二级菜单, 比如, 在“教学互动信息”下可以设置“课表查询”、“作业信息”“疑难问题解答”、“教学意见反馈”、“成绩查询”。
最后, 将课程资源上传至相应的菜单, 在上传微课程时, 可以先上传一个微课程的封面, 封面上写上微课总标题;再分节上传微课;比如在微课总标题为“极限”, 下面是各小节与极限有关的微课“借马分马”等。在“微课辅助资源”上可以上传微课相应的PPT, 与课程相关的名人简介、课堂作业详解、平时测试题等, 以便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3)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教学反馈、评价
在微信公众号的微课学习之后, 学生已经把相关的各种知识点学会了,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本身所具有的考核模块, 可以在课下, 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的内容应该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等进行确定, 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的内容。在这项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参照现在国际比较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将课堂学习转变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私信所反馈的信息和学生们的讨论结果, 对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学习, 最终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师的各项教学目的。
4) “双微”互动教学模式
微信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及时发布上课提醒, 作业完成提醒, 出勤通告等信息;也可以在平台上设置检索功能, 使学生方便、快捷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各种微课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在平台上留言, 教师会及时给予答复。这些功能, 使师生得到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结束语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交互式教学新模式,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泛在学习, 有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给教师、学生的及时交流又增加了新渠道。以微信为基础的微课学习, 由于手机便携式的特点, 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是对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新补充, 而这种教学新模式, 必将为智能校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艳丽.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7 (2) :75-77.
[2]吴婷.高等数学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教育科学) , 2009, 6:106-109.
[3]汪晓东.微课程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 .
[4]陈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关中学刊. 2010, 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