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应激所致损伤已被确定为部队非战斗减员和潜在战斗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降兵是高应激的特殊群体,其装备的技术含量高、训练强度大,面临的环境特殊、机动性强,易受空中风力、风向、噪声、加速度、气压以及着陆场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跳伞训练伤和事故伤。跳伞训练是一种具有复杂性、高节奏性、危险性、应激强度极大的、特殊的飞行劳动,在跳伞之前的地面训练和正式跳伞的过程中都伴有强烈的心理应激.现代战争条件下,对空降部队开展信息战和心理战的教育训练应该成为必备科目。
1、应激对空降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1.1 应激源
跳伞损伤主要为四肢骨折脱位、脊柱骨折、神经损伤。以着陆伤最为多见,头颈、下肢及脊柱是损伤的主要部位,新伞员更易受开伞冲击力影响而失去对伞的控制能力。跳伞应激常导致空降兵心理高度紧张,容易引起一定的心理疾病甚至心理崩溃,导致伞降技术发挥失常,动作协调失衡,分析判断和处理险情的能力下降,跳伞训练伤增加.伞降训练伤的发生原因中,心理因素占首位,特别是新兵,可能在空降训练初期未熟练掌握伞降技术,对地形、地物的判断力及适应力较差,遇到意外险情处理能力欠佳。
1.2 个性特征
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对现实相对稳定的态度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发生与个性特征有关。Alloway认为良好的人格可以在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冲击中起到缓冲作用。空降兵的人格特征的精神质(P)、情绪性(N)、内外向(E)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着正相关,掩饰性(L)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说明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隐蔽性性格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多,而外向热情、自信沉着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施旺红等发现跳伞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降兵的心理健康,跳伞训练显着影响外向不稳定类型及内向不稳定类型的人格特征,而且高应激的训练使其比入伍前情绪更易激动,焦虑、胆怯、认知等心理问题更加突出。适度且可控的焦虑可视为正常的应激反应,可以维持大脑的兴奋性,促使个体以成熟的应对方式去面对。焦虑状态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来消除,而特质焦虑是一种在不同时间、境遇中都保持相对稳定、具有个体差异的倾向或习惯,难以通过心理训练及干预来改变.跳伞应激可明显影响有关状态和特质焦虑参数的变化.刘玉华等发现特质焦虑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更能适应高强度的应激环境。
1.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应激事件的一种重要社会特征资源,是心理健康的预测指标,可以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及缓冲社会、心理、躯体等刺激因素对心理的不良影响,在心理健康水平与正性、负性应激事件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及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官兵心理应激适应能力,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社会支持个体在面对挫折时能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应对方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克服忧郁、焦虑、恐惧、敌对等不良心理反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从而维持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面临跳伞应激及其他军事应激事件时,空降兵个体通过接纳和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及实际可见的物质援助,缓冲应激事件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对应激的认知评估能力,增强耐受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保持和促进心身健康水平。
1.4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与防御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的另一重要因素,可通过调节相应的躯体或情感反应等来影响应激的强度,从而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认知评价能力。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若缺乏良好的应对与防御方式和稳定的个性支持,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是普通人群的两倍。周军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个体、干部以及老兵在应对应激时的中介方式上要更为成熟、积极,这与部队多年的军事训练、军营的磨炼、积极的应对密切相关。而新兵虽然以解决问题为第一应对方式,但其心理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仍多采用自责、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的心理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空降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多的空降兵伴有抑郁、焦虑、强迫、恐怖、敌对等症状的比率较高。
另外,空降兵的年龄、学历、籍贯、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背景、入伍年限、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
2、应激时空降兵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2.1 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的生理学指标
2.1.1与交感神经相关的生理学指标:神经-内分泌轴系的改变是反应应激强度的重要指标。在应激状态下,空降兵心理高度紧张,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高,血清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加,引起体内多种激素和心肌酶的改变,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空降兵跳伞前几天已经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随着时间的临近,跳伞应激强度不断升高。跳伞后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跳伞前明显升高,但新兵较老兵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跳伞应激对新兵来讲是一种更强烈的应激源。
心率变异性(HRV)频域和时域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变化,是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重要指标。陈良恩等研究提示HRV可作为评价跳伞应激强度的重要指标,心理应激强度越大,HRV指标变化越大。也有人认为尽管高应激强度的跳伞存在交感神经的激活,但对心率和HRV指标的影响没有预期的明显.
2.1.2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相关的生理学指标:在应激反应中,HPA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应激反应最主要的表现之一为HPA轴功能亢进,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GCS)过度分泌。程传苗等研究发现强烈的军事应激引起反应机体内分泌变化的血清皮质醇和醛固酮均增加。应激反应后升高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通过CRF受体和自主神经系统抑制胃排空而引起胃肠道运动的改变.研究证实,应激可导致胃肠激素中的胃泌素显着增高,促进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引起胃溃疡的发生。此外,应激还可导致神经内分泌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升高,引起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2.1.3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的生理学指标:毕强等检测到第3、4次跳伞后,由于恐惧、紧张心理加重,血清心肌酶中反映心肌受损的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明显升高,通过10次以上跳伞训练后,抗应激反应能力增强,心肌酶类趋于平稳。跳伞应激状态下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随个体应激强度的增加和应激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增加,且AngⅡ在应激时增高的幅度远超过皮质酮,可作为衡量地面伞训效果的客观指标,而且降低对反应较敏感者因心血管反应发展成高血压病的风险。跳伞应激状态下的内皮素增幅较小,且不随应激时间和应激源强度增加而变化.
2.1.4与物质代谢相关的生理学指标:跳伞应激时机体能量和物质代谢的特点是分解增加,合成减少。
跳伞训练中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中甲状腺激素FT3、FT4的分泌明显增加,通过加速脂肪分解和对游离脂肪酸的应用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保证机体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对抗应激源.休息15d后,跳伞员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高应激状态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降低.
2.2 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生理学指标
程传苗等的研究发现强烈的军事应激行为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军事演习后官兵血清白介素(IL)-2明显降低,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明显升高。Jankord研究也显示,机体在受应激刺激时,血浆IL-6水平显着增高。Schedlowski发现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淋巴细胞数量在跳伞后明显增加,多次跳伞能减轻应激反应,新伞兵血中的IgA、IgG和老伞兵IgM浓度升高,说明跳伞应激对老伞兵免疫功能无影响,而新伞兵免疫能力有所下降。
2.3 与应激相关的神经肽
与应激有关的HPA轴系统以外的神经肽研究中,张莉等发现在跳伞应激状态下空降兵新兵的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神经降压素(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等神经肽均显着增高,其中AVP增幅最大。故可认为AVP、NPY是一种应激激素,与其他相关激素协调发挥多种生物效应。
2.4 热休克蛋白(HSP)
HSP是生命体中一个相对保守的蛋白质家族,依其分子量分为HSP90、HSP70、HSP60和sHSP(小HSP)4个亚族。几乎所有的应激原均可活化HSP基因,导致HSP家族在细胞内不同位置的高表达。空降兵跳伞时HSP合成增加,HSP70合成最多。HSP表达增强,作为细胞中膜蛋白、信号蛋白或功能蛋白等分子伴侣在体内促进蛋白质肽链的合成、折叠、伸展、装配、运输以及变性蛋白质的清除,可以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应激适应能力.同时活化的HSP基因激活了巨噬细胞,其分泌的TNF对细胞产生了保护作用。
3、小结
综上所述,跳伞应激可对空降兵的心理及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应激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和生理疾病。在现代战争和应付突发事件中,具有全方位快速机动能力和纵深突击能力的空降兵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神经心理、免疫、内分泌机制等方面来探讨空降兵跳伞应激评估及应激损伤的防护,对维护空降兵的心理健康,增强官兵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保证部队的战斗力,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