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抗日游击战争方针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17 共7490字

  实现军事战略转变,从政治方略上说,对于保持国共合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亦有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在这种情势下,经过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并得到国民党的响应,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这对于实现全民族抗战无疑有着重要的进步作用。应当肯定,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抗击日军,浴血奋战,为民族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从其狭隘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仍然坚持其在联共的同时又反共的基本立场。还在国共谈判合作抗日的过程中,国民党就在"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口号下,主张把中共吸收到以蒋介石为领袖的一个党内,达到"溶化"中国共产党的目的。而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则进一步制定了"溶共"、"限共"和"反共"的方针。对于蒋介石的限共、溶共阴谋,毛泽东领导全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首先,抗战初期就及时指出,在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党内的主要危险是右倾,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内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这种右倾机会主义否认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事实;轻视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等等。毛泽东坚决批判了这种软弱无能的思想,尖锐指出:"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阶级投降主义实际上是民族投降主义的后备军,是援助右翼营垒而使战争失败的最恶劣的倾向。"从而坚持了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其次,正确地说明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既肯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又指明阶级矛盾的解决也是推动主要矛盾解决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把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正确而巧妙地辩证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强调要在抗日统一战线中,"保存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保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不是因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相反,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也才有所谓合作。否则就是将合作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这就坚持了独立自主放手组织人民抗日力量的方针,并对国民党反共方面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
  
  再次,在复杂的斗争形势和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前,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科学地阐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从政治思想上剥夺了国民党反共的精神武器,并从理论上武装全党。毛泽东一再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强调在领导伟大的斗争中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他特别提出":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正确的指导路线结出了丰硕的胜利之果。中国共产党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限共、溶共阴谋,独立自主地发展了人民革命力量,使自己不仅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而且为人民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到,如果在抗战初期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军事战略方针,不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我们就没有同国民党顽固派分裂、妥协倾向进行斗争的实力,就会失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阵地。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最后还必须指出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也是在民族战争中争取人民胜利前途的极其重要的一着妙棋。中国共产党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它总是一贯地、英勇地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列,但它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又要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争取人民的解放,争取一个新的光明的中国的实现。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不仅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时机成熟、蒋介石拒绝民主建国的情况下,也为人民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三、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历史功绩

  在八年抗战期间,敌后解放区战场虽然在不同的阶段都灵活运用了不同的作战形式,但始终以游击战为主。抗日游击战争对于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

  首先,抗日游击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有效武器,是实现人民战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和作战形式。

  在抗战中,敌我双方的强弱对比是明显而突出的,但是,"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中国抗战要避免近代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命运,就要充分发挥作为大国和反侵略战争正义性的优势,这就不但要在政治上形成全民族的大团结,而且要在军事上实行真正的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把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它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并且创造了人民战争的奇观。

  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军队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最充分地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力,从而弥补并逐渐改变了敌我之间物质力量的不平衡状态。抗日游击战争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把敌人的广大后方变成消灭敌人的战场,牵制并消耗了大量敌人。在抗战初期,与敌人的进攻方向相反,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挺进,形成战略外线的进攻战。敌后战场的开辟,不仅配合了正面战场,打破了日军企图速战速决的计划,并且吸引了大量敌人,促进了相持阶段到来。1940年上半年,日军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侵入中国14个省区,在其所包含的900多个县中,能完全实施敌伪政权的仅有100多个,而其余多数是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区域。敌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大城户三治中将在1943年3月承认":中共军队不仅在华北,而且在全中国中妨碍日军的行动。"这就使敌人不得不保持半数以上的兵力用来巩固其后方。随着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在敌人占领的华北、华中和华南广大地区形成了置敌于死地的威力无比的人民战争。

  其次,抗日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并对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在战略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便无从顺利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而抗日游击战争"缩小了敌人的占领地,钳制了大量的敌军,配合了正面主力军的抗战".

  两个战场虽然在战役上的直接配合不多,但在战略上的配合是明显的。在整个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以1943年3月的材料为例,当时全部侵华日军共36个师团约60万人,敌后军民抗击日军35万人,占总数的58%;国民党军抗击日军25万人,占总数的42%.侵华日军以半数以上兵力对解放区作战,这就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牵制并消耗了日军,创造了全民参战的奇迹,这不仅坚定了国民党的抗战信心、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广大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正面战场一起,构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坚强堡垒。1937年7月至1941年中国独自进行的四年抗战,消耗了日本大量军力和经济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整个太平洋战场最重要的战区。1941年底,日本总兵力为240多万,除海军部分用于中国、主力南进外,其210万陆军兵力,在本土约40万,在中国东北约70万,在华北、华中、华南60余万,用于南进的约40万。可见,日军总兵力的55%以上,陆军兵力的60%以上被牵制在中国,其侵华兵力相当于南进兵力的三倍。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由于抗日游击战争的坚持和中共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使全民族抗战仍在继续,使日本近百万关东军、六七十万派遣军被牵制在中国。日本一再强调的所谓"以战养战"、将华北作为太平洋战争"兵站基地"的计划,由于敌后军民的英勇抗击而化为泡影。

  再者,抗日游击战争极大地发展了人民抗日力量,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不仅保存了原有的阵地,并且通过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极大地扩大了自己的阵地。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大发展时期。据1945年9月的统计,经过八年抗战,人民军队的主力由4万多人发展到127万人,革命根据地由一个陕甘宁边区发展到19个解放区,这些解放区包括中国西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广大区域,面积为1048000平方千米,人口达到12550万,占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一。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成为后来新中国的雏形。欣欣向荣的敌后解放区同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强烈对比。史迪威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从我所见到的一切来判断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腐败、失职、混乱、经济、税收、言和行、囤积、黑市、和敌人买卖。共产党的纲领……减税、减租、减息、提高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参加政府,说到做到".

  史迪威及其助手认为,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受广大人民积极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他们得到这种支持,是因为这个政府和军队真正是属于人民的。这些判断是符合实际的,也是深刻的。

  历史表明,坚持敌后抗战和实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有力地贯彻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政治路线,是争取胜利和创造光明中国的重要一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