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家庭代际支持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6 共342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代际支持失衡问题探析
【第一章】家本位文化下代际关系研究导言
【第二章】代际支持的现状
【第三章】代际支持失衡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代际支持失衡的原因
【第五章】“抚育-赡养”模式失衡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家庭代际支持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3):7-16.
  
  [2] 费孝通。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 (2):53-71.
  
  [3] 费孝通。 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1):7-17.
  
  [4] 陈皆明。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1998,(6):131-149.
  
  [5] 陈柏峰。 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9, (4):157-176.
  
  [6] 郭于华。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J]. 中国学术, 2001, (4):221-254.
  
  [7] 陈功, 刘菊芬, 徐静等。 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的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05:18-23.
  
  [8] 刘桂莉。 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6:1-8. DOI:10.3969/j.issn.1006-0448.2005.06.001.
  
  [9]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 人口研究, 2008, (4):13-21.
  
  [10] 熊跃根。 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老人照顾[J]. 中国人口科学, 1998, (6):15-21.
  
  [11] 杨菊华, 李路路。 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9, (3):26-53.
  
  [12] 谢桂华。 家庭居住模式与子女赡养[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2):205-215.
  
  [13] 贺雪峰。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J]. 江海学刊, 2008, (4):108-113.DOI:10.3969/j.issn.1000-856X.2008.04.019.
  
  [14] 徐安琪。 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1, (2)。 DOI:10.3969/j.issn.1003-8671.2001.02.025.
  
  [15] 约翰·罗根, 边馥芹。 城市老年人口与已婚子女同住的观念与现实[J]. 中国人口科学,2003, (2):46-52. DOI:10.3969/j.issn.1000-7881.2003.02.006.
  
  [16] 赵天琪。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影响研究[D]. 华东理工大学, 2012.
  
  [17] 刘宝驹。 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0, (6):31-37.
  
  [18] 梁秋生。 “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J]. 人口学刊,2004, (2):61-64. DOI:10.3969/j.issn.1004-129X.2004.02.012.
  
  [19] 潘允康, 阮丹青。 中国城市家庭网[J]. 浙江学刊, 1995, (3)。
  
  [20] 宋璐, 李树茁, 张文娟。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26(11):1453-1455.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06.11.002.
  
  [21] 陈全功, 程蹊。 子女教育、代际支持与家庭贫困的变动[J]. 人口与发展, 2007,13(3):77-82. DOI:10.3969/j.issn.1674-1668.2007.03.015.
  
  [22] 朱冬梅。 代际支持关系在老人养老模式选择中的创新作用[J]. 创新, 2008,2(1):33-36. DOI:10.3969/j.issn.1673-8616.2008.01.008.
  
  [23] 张航空。 儿子、女儿与代际支持[J]. 人口与发展, 2012, 18(5):17-25.
  
  [24] 李银河。 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J]. 社会学研究, 1993, (2):87-96.
  
  [25] 何治江。 中国之“家本位”与西方之“个人本位”之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0,(26):279-280.
  
  [26] 张志鑫, 张作俭。 家本位与代间关系--中国传统家庭制度模式[J]. 社会福利,1997, (6)。
  
  [27] 王跃生。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以北方农村为基础[J]. 社会科学研究, 2010, (4):116-123. DOI:10.3969/j.issn.1000-4769.2010.04.023.
  
  [28] 贺雪峰。 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J]. 社会科学研究, 2009,(5):84-92. DOI:10.3969/j.issn.1000-4769.2009.05.016.
  
  [29] 陈皆明。 中国养老模式:传统文化、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0(6):44-50. DOI:10.3969/j.issn.1008-245X.2010.06.008.
  
  [30] 张再云, 魏刚。 代际关系、价值观和家庭养老--关于家庭养老的文化解释[J]. 西北人口, 2003, (1):53-55. DOI:10.3969/j.issn.1007-0672.2003.01.018.
  
  [31] 刘汶蓉。 孝道衰落? 成年子女支持父母的观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 青年研究,2012, (2):22-32.
  
  [32] 李辉。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研究[D]. 济南大学, 2012.
  
  [33] F B.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urban China: Proximity, contact, and helpto parents[J]. Demography, 1998, 35(1):115-124.
  
  [34] H X Y Z. Do sons or daughters give more money to parents? Gender and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J]. Ann Arbor,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Population Studies Center,2006 Sep, 2006.
  
  [35] Becker G S. 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s[J]. general information, 1974.
  
  [36] F B.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urban China: Proximity, contact, and helpto parents[J]. Demography, 1998, 35(1):115-124.
  
  [37] Li S, Yang X, Jin X, et al. The Effect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onIntergenerational Financial Transfer in China:A Gender-based Perspective[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7.
  
  [38] Li S, Song L, Feldman M W.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health ofolder people in rural China: a gender-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 AustralasianJournal on Ageing, 2009, 28(2):81–86.
  
  [39 Chen F. Residential patterns of parents and their married children incontemporary China: A life course approach[J].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05, 24(2):125-148.
  
  [40] Li S, Feldman M W, Jin X, et al. Children, Marriage Form, and Family Supportfor the Elderly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The Case of Songzi[J]. RESEARCH ON AGING,2004, 26(3):352-384.
  
  [41] F C, G L, CA. M. Intergenerational Ties in Context: Grandparents Caring forGrandchildren in China[J]. Social Forces, 2011, 90(2):571-594.


  致 谢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回望当初,自己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社会学学科,被其博大与精深所吸引,开始决定学习这门学问。浸淫日久,迷思日深,我开始思考一些平时未曾思考过的问题,也开始尝试用社会学的视野和想象力探索周围的一切,包括人、群体、社会、文化等等,渐渐开始发现,其实这世界上很多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甚至有些问题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正如庄子所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然而,明知如此却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探索未知和重新审视已知的过程是充实而快乐的。而现在,我写下这样一篇论文,作为研究生生涯的成果,我深知它是不成熟的,是需要继续追问和穷尽的,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也引起了另一些感悟,也是我未来想要继续研究和思考的东西。
  
  在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此时此刻,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人想要感谢,感谢他们这一路对我成长的帮助。
  
  最感谢的人是我的导师吴莹老师。非常感谢吴老师在三年里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在学习上,老师不仅教给了我知识,更教给我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论文的写作时,给予了我方向上的指导和细节上的批改,帮助我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基础框架和逻辑结构,最终促使我这出这篇论文。同时,在生活和工作上,吴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崔永军老师让我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谢兰亚春老师在社会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无私传授,感谢成华威老师为我们展示西方大家的独特魅力,感谢庄海茹老师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尊尊教导,感谢梁青岭老师对我社会学思维的启蒙,感谢于守艳老师让我见识了社会学的另一种精彩。感谢各位老师在三年里的教诲与鼓励,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开拓了我的视野。
  
  感谢三年里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同学们,感谢邬伟大哥对于我生活和工作上的无私指导,感谢刘乐阳、梁雪萍、孙胜利、王琨、尹立强、周峰,以及同师门的任翠芳、姜晶书、尹海元、王超等各位同学在论文撰写时对我的帮助,感谢张扬、唐敬儒在思想上的共同探索,感谢 2012 级社会学六班的所有同学,你们是我研究生生涯的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父母、女朋友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祝愿我敬爱的老师桃李天下,祝愿我亲爱的同学们前程似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