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与中等师范计算机教学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7 共6747字
  第 2 章 小组合作学习与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
  
  根据研究国内外关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本章首先讲述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和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课的性质与特点,最后对在中师计算机课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2.1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认识
  
  当今世界,教学理论体系繁多,但很少能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相提并论,因为合作学习被普遍认为富有创意,且在具体应用中又非常实效。由于它能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能改善课堂内学习的气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对学生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形成效果显着,被人们誉为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7]“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小组相互依存,互动交流来促进学习,小组共同来完成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不是以单个成员的成绩来评价,而是以小组总的成绩作为标准。合作学习小组有三种类型:正式的、非正式的和合作性基础小组。
  
  把各国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和实践概括起来看不难发现,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习小组,实施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系统的利用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评价标准是小组获得的成绩。合作学习小组有三种类型,即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非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和合作性基础小组。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时间较长,有时一堂课有时两三周;非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时间很短,长的也不超过一节课,短的也就几分钟;合作性基础小组一般成员稳定,长期合作,最少维持一年。
  
  典型的合作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是 2~4 人,但基本原则仍然是越小越好。小组规模越小,小组成员责任心越大,对小组越有贡献。小组的规模越大,小组成员之间两两互动的机会就越少,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越淡薄,个人的支持也就更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更要具有合作的技巧。小组规模的决定原则从小组规模轮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如图 2-1.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之所以得到教师的肯定,深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和欢迎,是因为它有着极其坚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
  
  2.2.1 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中所谓“群体动力”是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这一“能源”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小组成员在诸如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有差异,在小组中可以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在学习的时候是以一个集体的方式出现的,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
  
  从群体动力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为:“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从这个角度说,合作学习的核心是组内成员“相互团结”,他们的相互依靠使他们‘互勉、互助和互爱',这里除了增进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外,从特征角度看主要是增进“情感”.
  
  2.2.2 选择理论
  
  “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是选择理论的一种很好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学校是一种场所,用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是这种场所的主要作用。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要有尊严,同样也要有归属感,因此选择理论也可以说成是“需要满足理论”.学校里所谓的差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大部分并不是因为脑子笨,应该归结为“不愿学”.要想让学生觉得学习有意义,对学习充满兴趣,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满足学生的“尊严”和“归属感”.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对别人的影响力得不到认可、接纳,才转向课外活动、校外小团体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地方。
  
  2.2.3 教学工学理论
  
  斯莱文博士认为:“课堂教学工学可以描述为三个要素:任务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三个要素的统一体。任务结构是构成学校每天上课的各种活动的混合。”
  
  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课堂内的多项结构,例如:任务结构由原来的个人完成变为小组合作完成;奖励结构变成一个小组整体;权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不是改变了表面上的的社会群体结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只有单向和双向两种,而合作学习讲求多向交流;在课堂上教学时,合作学习注重分组,好的分组是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合作学习在分组时要综合考虑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方面、个人条件、性别搭配、家庭背景等因素,小组并不是随便划分的。在班级内进行奖励时,注重小组的合作性奖励,不是单纯的小组内某个成员的奖励。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控制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就是“从旁指导”(Guide On The Side)。
  
  综上所述,奖励结构是在各种变化中最突出的,在合作学习中改变的最明显。这种奖励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斯莱文博士曾经指出:奖励结构所具备的功能是合作学习的特色所在。
  
  2.2.4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认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最主要的结构包括奖励结构或目标结构。道奇在 1949 年给目标结构做了分类,主要有: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和个体性结构。
  
  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与竞争性相反)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要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帮助他们的成员做任何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而且,或许更为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同伴们去尽最大的努力”.
  
  动机主义者认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是对立的,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处处出现竞争,各种测试中的评分,对个别同学的奖励等都使得学生之间同伴规范的对立。这个学生成功了,其他学生就会被压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规范(Norms):
  
  哪个同学分数高哪个同学就是老师最爱关注的“香饽饽”,其他学生就认为他(她)为了“出风头”.“竞争性的计分标准造成一种同伴常模,这种常模不利于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但在合作学习中,奖励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以荣俱荣,以损俱损,小组内目标相同,共同努力就容易成功。基于这种原因,小组成员间就会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共同努力,共同提高,渐渐就会形成一种对学业成绩的提高非常有利的新规范。
  
  2.2.5 社会凝聚力理论
  
  社会凝聚力(Cohesiveness) 是指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在观念、行动方面显示出来的一致性和协同性。而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间为了获得成功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正是社会凝聚力的一种具体表现。
  
  社会凝聚力认为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的根源是关心小组集体,并不一定是个人。动机理论的专家却认为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是为了个人的自身利益。社会凝聚力专家的观点认为小组的组建很重要,但小组的活动过程更重要,这时不能忽视小组活动完成后小组的自加工(Processing)活动和小组自我评议活动。
  
  社会凝聚力观点与动机观点也有相似之处,都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是取决于动机,不是我们的认知。不同点在于,组内成员间的的相互帮助主要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2.3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在课堂上才能有效的合作,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下,我们的课堂就变成了学堂,这样教和学两方面就能互相影响和促进,同时得到提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整个教学过程都适用。经过经究,要想实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要相应改变,只要有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讲课类型和教学流程,我们的教学方式就能转变。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笔者初步研究探讨了“五步”教学模式,基本的教学流程大致包括五个环节:学(预习自学)--研(互助合作)--展(交流展示)--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标)。这种教学流程,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既有小组内的合作,也有全班范围内的合作。各学科根据自己的特点,可创新灵活运用。
  
  通过研究发现,只要灵活运用“五步教学”,几种不同种类的课型都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例如新授课、复习课及讲评课等。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大致有五个阶段。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一节新课的导入部分是重槌的第一槌,情境创设要精练、精彩,把学生从上节课的思维或课下的打闹中拉回来,吸引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跟上上课的节奏,使他们快速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中来。
  
  (2)问题导引,有效学习
  
  教师课前应将新授课知识设计成一系列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阅读教材,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在短时间内对本模块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对主要知识完成初步的建构。
  
  (3)展示交流,总结提升
  
  学生依据“问题”学习本课主要知识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把问题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解决,同时要找出本组成员几乎都有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这个过程即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用合作的方式分析发现的问题,并共同解决,就能把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特别有利。
  
  (4)当堂巩固,达标检测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整理知识,每个小组的组长来负责本小组的理解与记忆,来巩固知识。新课改要求当堂达标,达标检测是当堂达标教学的重要环节,相应的达标检测题的设计相当重要,好的检测题不但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检测,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检测。联系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检测题的数量和难度要把握好:数量不易多,要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难度要适中,有层次,有坡度,即要有基本的又要有深入的,比如综合性强一点,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做出的题目。
  
  (5)反馈矫正,总结评价
  
  组长负责本组内成员的检测反馈情况,相互交流进行初步矫正,对各个小组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统一矫正,要再利用一些题目加深问题的理解。①组内评价。每个小组记录下成员合作的有关情况,选出最聪明成员、最努力成员和最有贡献成员。②组间评价。请小组代表阐述本组同学的制作步骤、探究过程和结果,相互质疑、相互欣赏,学会交流和分享。③教师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表扬勇敢、自信、互助、认真的学生,对于没有完成的学生给以委婉的鼓励和促进,并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2.4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性质与特点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课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基于 VB 与 Access 的软件开发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硬件基础》等,这些课程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从而决定中师计算机课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课的特点主要有:发展快、综合性强、广泛的实用性、学习生活的工具、趣味性强和局限性。
  
  2.4.1 中师计算机课的性质
  
  信息社会里,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在信息社会里谋生就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其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所以计算机是我们学习、工作、生产和生活中的基本工具。
  
  中等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等师范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计算机课程在学校中占有较重的地位,是中师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我们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学科,能使中师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他们在将来工作生活能持续发展的基石;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一种培养,让学生对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道德及信息安全有所了解并遵守,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为中师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2.4.2 中师计算机课的特点
  
  1.发展性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提高,软件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等师范学校的计算机课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它的发展速度远远快过其它任何一门学科。“每 18个月计算机芯片的性能价格比将提高一倍”是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样就能使计算机学科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处于高速度、高淘汰并存的发展状态之中。那么,如何为中师生打好基础,使他们学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尽可能地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起作用,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2.实用性特点
  
  目前中师生源质量差,文化基础薄弱,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匮乏,操作能力只限于聊天、打游戏。基于这种原因,中师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围绕小学教师的需要而设,都非常简单实用,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MS Office 教程》课程,这两种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我们每级学生都任选其一,其中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实用的一些软件:文字编辑软件 Word,表格处理软件 Excel,幻灯片制作软件 PowerPoint,简单的数据库软件 Access,能满足中师生以后基础性工作的需要。《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中讲的是有关网络的基础知识、常用的一些上网操作、实用的网络实践。
  
  3.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
  
  中师生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中师生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届时他们课堂教学可以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生动形象,也能减轻自身教学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娱乐、购物等。
  
  4.局限性
  
  目前中师学校普遍面临招生困难、资金紧张,教学设备更新换代慢,超期服役,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硬件的局限性大,计算机硬件配置低、老化,故障率高,上课时学生多设备少,两个甚至三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经常出现。机房网络配置落后,传输效率低。计算机软件对教学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机房有没有教学控制软件,能不能方便的控制学生机,和学生互动效果如何等方面。
  
  2.5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新课程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中等师范学校是小学教师的摇篮,目前小学老师的指导思想是新课程理念。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在中师中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利用资源,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及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
  
  2.中师生喜爱小组合作学习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与同学合作,关注了同学也得到了同学的关注,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小组成员作为在知识之路上共同探险的伙伴,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中增进了友谊。
  
  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满足了中师生的人际交往的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的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以及通过“镜像自我”,即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即能帮助和关心他人,同时又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关心,有了归属感,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满足了自己影响他人的需要。实践证明,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沟通,互帮互助,分享成功与喜悦,更令他们高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更懂得互相欣赏。因此,他们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如图 2-2 所示)。
  
  3.中师学校的教学环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需要学校投入大的资金,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优点,完全可以利用现有设备来开展。计算机学科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它主要以上机实践为主,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来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为教学理念,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师生的课程设置中,前几学期计算机课的课时为每周 3课时,到后几学期提高到每周 4 课时,甚至更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有了充足的时间保障。中师学校都配有数量不等的微机室,例如:笔者所在的临邑师范学校有微机室 3个,每个机房有 58 台微机,组成局域网,装有红蜘蛛网络教室,便于教师管理学生机,每个机房通过一台 TP-link 4148 路由器与因特网相连,便于学生查阅资料。
  
  由上,在中师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有着理论的支持,在学生方面、学科方面和设备方面都是可行的,所以它的实施与运行是可行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