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试论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06 共5868字
论文摘要

  托马斯·孟是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也是重商主义学派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个长期从事对外贸易的大商人,1615 年到东印度公司工作,并成为该公司的董事,同时他还是英国政府贸易委员会的委员。1621 年他发表了《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一书,为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进行辩护,1630 年他对这本书进行了修改,并将书名改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 年正式出版。在这部着作中,托马斯·孟代表当时英国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为商业资本家摇旗呐喊,在理论上竭力为其辩护,将商业资本家看做是英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最重要力量。他有系统完整的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对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并对其进行评价。

  一、托马斯·孟经济思想产生的基础
  
  托马斯·孟经济思想的提出有其内在的基础,它适应了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迎合了英国商业资本家的利益。

  (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托马斯·孟所处时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快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要继续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货币资本。当时英国的“圈地运动”已经基本结束,劳动力的供给已经十分充裕,唯一缺少的就是货币资本,而当时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金银,要获得金银除了通过对外贸易这条路径之外,别无他途可走。

  (二)英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争霸的需要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一系列条件,这里面除了需要货币、劳动力、原材料等基本要素外,还需要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对资本主义势力的扩张显得尤为重要。在争夺海外市场的斗争中要占据主动地位,只有依靠自己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托马斯·孟经济思想的产生适应了英国海外争霸活动的需要,托马斯·孟也确实在着作中将西班牙、荷兰这两个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看作是英国经济及军事上的敌人,用大段的篇幅来描述如何与其进行争霸并获胜。

  (三)英国商业资本家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重商主义者在从事商业活动特别是对外贸易活动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他们会想方设法维护这种既得利益,同时还想不断扩大这种利益。托马斯·孟本人也是一个大商人,面对当时英国政府对金银出口的限制,他代表商人的利益极力向政府呼吁要取消这样的限制,并在理论上论述自由贸易的好处。最终在1663年禁令被取消。

  二、托马斯·孟经济思想的内容
  
  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部书中,综观这部书,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所反映出的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其经济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货币来自于对外贸易
  早期重商主义者就将货币与财富划等号,认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增加就是财富的增加,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标准就是该国所拥有的货币数量。托马斯·孟秉承了重商主义者的一贯传统,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对外贸易是货币的唯一来源。他在书中写道“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①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加取决于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的金额多于进口商品的金额。他还认为获得现金的唯一途径,就是要通过一种合法的赢利,而这种合法的盈利活动其实就是指对外贸易。他认为“除了通过对外贸易以外,我们就没有其他手段可以用来获得现金,这是任何一个有判断力的人所不能否认的。”②在这里再次强调了货币的产生对对外贸易的依赖关系。他同时认为不应该将货币简单地储藏起来,而是要把它投向对外贸易,在外贸中争取出超,为英国增加财富。

  托马斯·孟还认为“只有从我们的对外贸易的差额所带进我国的财富,才是会留在我们之间,并且从而使我们致富的。”③从托马斯·孟的一系列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外贸的重视与对货币的渴望。

  (二)对外贸易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各种利益
  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互通有无、提生国民的消费档次的目的,这种益处早已经被许多国家的统治者及国民所认可。早期重商主义代表法国学者让·博丹就认为“金银数量增多的原因,是由于贸易的扩展,特别是同产金丰富的南美各国贸易的扩展。”④托马斯·孟作为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各种利益,他认为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有三种利益“第一是国家的利益。第二是商人的利益。第三是国王的利益。”⑤这三种利益对一个国家财富的积累至关重要,也是一个国家致富的关键。托马斯·孟以热那亚为例子说明对外贸易的好处。他写道“热那亚地方小,并且土地不是很肥沃,它没有多少自然财富或原料供人民利用,况且食料也是不够吃的。但是尽管这样,他们靠着先前的努力,与埃及、叙利亚、君士坦丁堡和一切地中海沿岸东部的国家建立了外贸关系,从而获得香料、药品、生丝和其他许多贵重物品,以之输往欧洲大多数的地方,于是成为巨富。”⑥从托马斯·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明确意图,既然热亚那这样资源贫乏的地方都因为发展对外贸易而致富了,那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通过对外贸易就更容易变得富强起来。

  (三)贸易差额理论
  早期重商主义者就一直追求多出口,少进口或不进口,以便通过外贸顺差来获利,但是他们没有将其系统化为一种理论。托马斯·孟则将其上升为理论的高度,创立了贸易差额理论。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⑦“我们必须输出的自己的货物,务须超过输入量,以便带回与这个超额的价值相等的现款”⑧由此可见,托马斯·孟非常重视外贸顺差对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重要作用。

  就贸易差额来说,早期重商主义者在实践中极力追求对每个贸易国家的外贸顺差,而托马斯·孟则将关注的重点转到了所有贸易伙伴国。他认为对某一个国家的贸易可以没有顺差,但对所有贸易国家的贸易总额则一定要呈现出顺差状态。只有始终保持对外贸易的这种顺差状态,以金银为代表的货币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

  (四)赋税会使国家受益
  托马斯·孟认为征收沉重的赋税会使国家受益,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他认为征课重税“不但是必需的和合法的,而且在不同的角度上看,还是极其有利于社会国家的。这些沉重的献纳,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有害于人民的幸福。”⑨他主张国家应该通过减免税的形式鼓励产品出口,同时,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当进口商品经过加工重新输出时,国家也应该退还以前所纳税款。

  当然,征收重税一定要合理,国家要将征税所得完全用于发展本国的经济,满足国民的需求,特别是要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否则这种征税就是不合理的。正象他在书中所写得那样“当我们必须筹集较多于从经常的赋税而来的款项时,我们就应该按照平等的原则办事,方可免遭人民憎恨;因为除非他们的献纳是大家所认可的,否则他们是绝不会心悦诚服的。”⑩托马斯·孟进一步阐述了国王与赋税征收的关系,他认为如果税收被“一个国王毫无意义的乱用或消费掉……总是招致毁灭的。”①他认为国王虽然有征税的权利,但在征收赋税时还是要取得议会的同意。通过限制国王征税的权力来达到税赋使国家受益的目标。在托马斯·孟看来,国家是商业资本家利益的代表,国家受益其实就等同于商业资本家受益。

  (五)人力资本理论
  托马斯·孟也是较早接触并重视人力资本的思想家,他将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他更重视人为财富。他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对当时作为人力资本突出代表的商人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商人是商业活动的主体,商人自身所具有的品质对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至关重要。他认为作为一个全才的商人应该具有十分优秀的品质和广博的知识,他将其归纳为十二个方面,还下结论说“商人所应具有的能力确是如此,并且种类很多,所以我觉得再没有其他职业会涉及更多的世俗知识了。”②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相应的结论:既然商人具有这么多知识,那么商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就一定是对国家有利的,商人就应该受到尊敬。托马斯·孟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确实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英国对商人的重视不够,因此呼吁政府要重视商人,重视商人也就是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

  (六)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重商主义者的普遍观点,如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的代表孟克列钦就认为政府应该扶持本国的对外贸易,禁止外国商品的输入。

  托马斯·孟继承了早期重商主义的思想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认为要实现外贸顺差的目标,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托马斯·孟具体阐述了一个国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手段,比如:要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对本国产品不要征收过重的关税,当出口商品时,国家应该全部或部分地退还资本家原先已纳的税款,以减轻出口商品所承担的税赋,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但对原材料的进口要予以鼓励,给予免税待遇,他认为“国家如果对于一切用外国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如天鹅绒和其他各种刺绣丝线、粗绒、捻丝等免去关税,乃是明智和有利的。”③免除进口原料的关税有利于降低国内该原料生产的工业品的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此外,托马斯·孟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经济思想,比如幼稚工业论思想和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这些思想也是重商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托马斯·孟经济思想的评价
  
  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曾称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不仅成为英格兰而且成为其他一切商业国家政治经济的基本准则”.④马克思认为托马斯·孟所代表的重商主义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评价为“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身的母体系的自觉的自我脱离。这一着作以最初的形式就已经出了好几版,并且对立法产生了直接影响。在 100 年之内,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因此,如果说重商主义具有一部划时代的着作,充当“某种入门标牌,那么这就是托马斯·孟的着作”.⑥笔者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认为其经济思想中包含了先进性和局限性这两个方面。

  (一)托马斯·孟经济思想的先进性
  托马斯·孟作为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其经济思想代表了当时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关注商品本身的研究,探求了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尽管这种认识还不成熟,还有缺陷,但这种探究本身就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做了铺垫,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由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前提。

  托马斯·孟认为,财富不是表现为使用价值,而是表现为交换价值,将交换价值引入到经济分析中,逐渐接近了对价值的分析,这不能不说是重商主义者对商品流通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托马斯·孟是贸易差额论的创立者,他提出了一系列保持外贸顺差的措施和手段,这些措施和手段被国际贸易实践证明是有一定成效的,有些措施和手段目前仍然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惯例。

  托马斯·孟的重商主义思想促进了当时英国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他的思想顺应了 16 世纪后期西欧各国开始实施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需要,对欧洲其他国家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托马斯·孟所提出的重商主义政策、理论在实践上为英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托马斯·孟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等的限制,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还有其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非常片面。他所考察的对象只限于流通过程及其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运动时的表面现象,没有全面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和消费过程,特别是缺乏对生产过程的考察,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可以说是重商主义理论的一个致命弱点。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资本家榨取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不是产生于流通过程,而是产生于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只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时明确指出“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①也就是说,流通过程本身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更重要,只有生产出了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资本家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是不完善的,只是现代经济思想的前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②其次,托马斯·孟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托马斯·孟认为对于贸易参加国来说不可能同时出超,一方的出超总是以另一方的入超为代价的,所以一国的获利额就是其他国家的损失额,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实际上,国际贸易是一种互通有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活动,贸易双方各自出口拥有丰富资源禀赋的产品,换回自己不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交换的结果是交换双方都获得了相应利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恰恰说明了国家贸易对于贸易各方可以是一种多赢行为。当今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基于这样一种现实。

  最后,重商主义将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诚然,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代表和体现。但简单地将货币和财富划等号显然是错误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财富就是使用价值,“一切商品只能是货币的特殊等价物,而货币是它们的一般等价物。”③货币不是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的,它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真实的财富则始终是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的,直到永远。

  总之,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对当时及以后的英国乃至于欧洲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合理政策主张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要批判地借鉴其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其转变为我国现实中的相关经济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对其不合理的政策主张要大力扬弃,要加以修正,以推动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 商务印书馆 ,1965:10-67.
  [2] 亚当·斯密。 国 民 财富的 性 质 和原 因的研究 (下 卷 )[M].商务印书馆,1972:7.
  [3] 马克思。 资本论(第 3 卷)[M]. 人民出版社,1975:376.
  [4] 马克思。 资本论(第 1 卷)[M]. 人民出版社,1975:188.
  [5] 马克思。 资本论(第 1 卷)[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59.
  [6]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M]. 人民出版社,2012:61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