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21 共2253字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这几年飞速的发展,和国际会计原则接轨已然成为一种势在必得的趋势,在世界经济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的经济开放模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企业形式也愈加多样化,交易事项的不确定性也增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不要被表象所欺骗,而是应该要深入了解经济往来的实质,进而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依据,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

  1.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指企业应该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是我国会计制度向国际制度接轨的重要体现。其中,实质是指会计对象的经济实质,而形式是指会计信息的表象。所以,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要深入分析会计对象,透过现象看出信息的实质。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核算中要反映出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实质,更重要的是该原则和会计谨慎性原则互相补充。比如存货可能因为原材料的成本波动,或者市价的跌幅等原因,在年度终了时,存货的实际成本会有所降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存货的价格已经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相关资产的真实情况。所以,我们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适度调整存货的原账面价值。这样,就充分反映了在处理会计实务时,我们为了真实的反映财务状况,就要谨慎地处理,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让会计信息更可靠。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融资租赁方面的应用。在企业租赁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营租赁方式,另一种就是融资租赁方式。当企业进行融资租赁时,从法律层面来说,融资租赁过来的资产还是不属于企业自身的资产,但是从实质上来讲,企业租入资产,融资租赁年限较长,一般都要接近或者超过资产的使用年限,在租赁期满后,融资租赁的资产企业可以选择购买资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的处置。那么,从这项经济事项来看,融资租赁的资产在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应该把它作为该企业自身的资产。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融资租赁方面的应用。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售后回购方面的应用。售后回购,就是指企业出售资产后,应经收到款项,办理了相关手续,签订了协议,并且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时间里,以商议好的价格无条件的购回这项资产。所以说,在出售这项资产后收到的款项,就不能确认为企业自身的收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实质上就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融资行为。其实,在售后这一方面还有很多都遵循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例如,售后租回等这种形式在会计收入确认时,都要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减值方面的应用。企业流动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减值,和实际自身的价值不同,所以企业为了准确,真实地计量资产的价值,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资产,会计人员会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根据应收账款的年限,和可收回性来确定这项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率,反映实质中应收账款的价值,这些就真正反映出了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性。

  三、目前我国在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方面的不足

  1.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还需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会计发展,企业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越来越多,在经济实质上和法律形式中有不相同的地方,有些甚至有矛盾之处。所以,这时候我们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企业资产、收入等方面时就产生一些迟疑,或者是选择会计方法上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学习新会计准则,并且锻炼自身的独立精神。

  还有,在道德素质方面,因为有些经济交易在形式和实质反映不同,所以,有些会计人员会因为各种方面的压力去主观上修饰财务上的利润或者其它方面,这样的做法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那么我们会计人员就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能因为各方面的影响,而去违背道德,独善其身,才能更完美地做好会计工作。

  2.我国会计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这一会计原则的运用,还是有很多不足,因为在运用中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会计制度应该在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原则等建立更加细致的制度、准则,让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交易时,有更多的依据。还有,在这一原则运用方面,我国在监管方面还有不多不足,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要加强信息质量监管力度,建立更严谨的监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更好地反映经济实质,减少我国企业经济上的风险。

  四、结语

  以上详细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总之,这一原则的运用,让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操作,并且将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的决策层,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信息,从而更好的放飞企业。同时,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过程中,会计人员应该避免滥用,应该正确运用这一原则,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以上就是我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分析,文中若有不足之处,希望提出建议,更加完善我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陆建英。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2)。
  [2]刘瑞芬。浅谈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困境与改善[J].会计之友,2010,[02].
  [3]韩彦肖,王广海。《中国农业会计》,2006,(1)。
  [4]蔡勇发,《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1)。
  [5]李虹曼。《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