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分析上海物贸两起存货减值和丢失事件及预防财务造假措施

来源:中外企业家 作者:王茜.
发布于:2020-02-10 共3190字

财务造假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九篇:分析上海物贸两起存货减值和丢失事件及预防财务造假措施

 

  摘要:财务造假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旦被发现,将会给公司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比如降低公司的价值,损害股东的利益等等。本文以2013年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海物贸财务造假为例,重点分析上海物贸发生在2012年和2015年两起存货减值和丢失事件,找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强化对存货的监盘仓储管理和减值计提,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造假; 存货监盘;

 

  1 财务造假数据

 

  从1993年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物贸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物贸中心,市场格局呈现出期货、现货这两大显著格局。在2012年以前,上海物贸一直是上海当地的数一的企业,经营业绩一直很好。但在2012至2015年之间,发生了以下两起关于存货的事件,表明上海物贸对于存货的内部控制这部分是缺失的或者可以说是不完善的。但根据上海物贸12年至15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均表示上海物贸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这样的结果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根据上海证监局发布的责令改正的决定,上海物贸发布整改公告,承认经自查,公司的确存在财务核算方面问题。[1]公司给出原因,主要原因是上海燃料存货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除此之外,制定规范的的财务核算制度也没有很好的执行,人为调节当期的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未按规定测试资产减值计提减值准备,导致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未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造假

 

  1.1 2012年年末大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3年市场低迷,上海物贸在2013年7月到9月之间发布了6封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都是均是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这一不寻常的举动是导火索,引起了证监委的注意。

 

  根据2013年上海物贸发布的《上海物贸:201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年底计提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是2012年上海物贸亏损的重要原因。在上海物贸2012年的年报中显示,库存商品的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为4, 301万元,而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季报中,计提的库存商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57万元,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计提减值为18, 586万,即2012年年底计提减值金额达到18, 429万元,这个金额不管是与同年比较还是以前年度同期比较都是巨大的。很显然2012年的财务上的亏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笔减值的计提。而根据2012年年末的市场行情来看,没有发生能够使得上海物贸的库存商品造成大规模减值的事件。这笔存货的减值主要是由于应当在前期计提而未计提并在2012年年末集中处理造成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虚增了前期的资产和利润。

 

  1.2 2015年价值5亿的铬矿丢失

 

  除此之外,在2015年12月1日,上海物贸5亿的铬矿不翼而飞。据上海物贸在2015年12月1日发布的《上海物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大财产损失事项的公告》显示,[2]公司的业务部门于2015年11月份进行日常存货检查,在此项工作中,公司于2015年11月30日发现无锡金属材料分公司以及上海物贸炉料有限公司存放于山西明迈特仓库的铬矿账面记录57.25万吨(无锡金属材料分公司存放数量为23.33万吨,上海物贸炉料有限公司存放数量为33.92万吨),经公司检查人员现场初步盘查仅剩余约24万吨(其中,无锡金属材料分公司剩余数量为20万吨,上海物贸炉料有限公司剩余数量为4万吨)。上海物贸的检查人员现场随即与对方交涉,对方口头回复称缺失部分系已投入山西明迈特自身的生产中使用。这笔丢失的存货价值大约在5亿人民币左右。

 

  2 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2.1 内部原因

 

  2.1.1 公司财务人员缺乏谨慎性,且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强

 

  我国的《会计法》已经明确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等做出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然而上海物贸的财务人员仍然是随意的计提减值、计提费用、虚增利润,可见他们缺乏相应的职业谨慎性,从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淡薄,使得他们对公司的财务进行了造假处理。即使上海物贸有着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对于内控的执行力不强。

 

  2.1.2 公司的管理层人事变动管理松散,且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

 

  对于上海物贸这样综合性的企业来说,控股的子公司众多,所以管理较为复杂。但是上海物贸的管理层人员变动频繁,内部管理混乱,这也使得公司存在的相关问题不能被及时地发现。且公司完全是根据当期利润的目标值来确定当期费用,并未能完全按照实际的发生计提,可见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2.1.3 公司的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缺失

 

  上海物贸没有对存货进行合理的盘点清查导致货物存放混乱,获取货物信息困难,且并未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2015年的5亿铬矿丢失并不是短期发生的,但是直到2015年12月份相关的人员盘点时才发现,可见上海物贸对存货可能出现的风险关注度不够,缺乏对存货风险的认识。存货的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2.2 外部原因

 

  2.2.1 外部审计独立性缺失,审计不到位

 

  从证监会的调查以及对上海物贸的年报分析来看,上海物贸的财务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无非是对存货的估价、减值计提以及对费用的计提作调整。上海物贸对财务的造假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直到2012年才被发现,所以审计公司的职业谨慎性缺乏,未能发挥其监督作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缺失,与上海物贸的管理层联合,才会使得审计工作的不到位,给了上海物贸财务造假的机会。

 

  2.2.2 行政处罚较轻,监管机制不完善

 

  上海证监局公司及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但是整体来说处罚的力度较轻。和上海物贸一样的上市公司造假其实屡见不鲜,相关部门也做了相应的处罚,但是却无法断绝这种现象,所以低成本的造假促进了很多上市公司愿意“冒险”。由此可见我国会计监管机制仍然是不完善的。如果监管部门提高监督意识,加大严惩力度,这样的情况会减少。

 

  3 规避财务造假的相关对策建议

 

  3.1 健全内部环境

 

  管理层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继上海物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燃料有限公司2012年进行大量调节存货跌价准备的财务造假之后,15年发生5亿的铬矿被挪用。可见,上海物贸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司存货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作为管理层,应该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定期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增强整个公司内部的意识。

 

  3.2 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上海物贸对风险的评估严重不及时。截止到2012年底,上海物贸年末存货价值为468, 873.42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44.58%。高积压比例充分显示上海物贸股份公司经营上存在着较大风险,然而其对此在2012年期末集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制定相应的标准可以有效改善风险评估,有着专业素养的审计人员对存货的风险评估也会有更专业的判断。择优录取招聘人员,同时加强老员工的素质培养。

 

  3.3 改善控制活动

 

  在公司的实物控制活动中,大量存货缺失反映实物控制缺陷。上海物贸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其存货盘点采用永续盘存法,但根据相关披露,上海物贸并未严格按照永续盘存法对存货进行盘点,且在期末没有及时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导致期末集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次,上海物贸的存货仓储保管不善,导致15年发生5亿的铬矿被挪用事件,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些反映出上海物贸对存货的实物控制活动存在严重缺陷。

 

  3.4 加强内部监督

 

  监督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而上海物贸公司并没有做得很好。相继发生了两起关于存货的事件,上海物贸对于存货的内部控制这部分是缺失的或者可以说是不完善的,然而上海物贸12年至15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均表示上海物贸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这表明上海物贸不能客观自我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且对企业的经营风险的监控关注度不够。所以上海物贸公司一定要确保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透明性,同时也要权责分明,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米太平.内控:上市公司不可忽视的一道“坎”[N].财会信报,2013-11-18 (E04) .

  [2] 张健.高速免费不是梦发债市场大发展[N].经济参考报,2015-12-04 (013) .

点击查看>>财务造假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原文出处:王茜.上海物贸公司的财务造假数据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6):41-4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