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爱弥儿》家庭教育观念探析
【绪论】
《爱弥儿》家庭教育理念内涵研究绪论
【第一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3.1 3.2】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3.3】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3.4】
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观评价
【第五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参考文献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卢梭在对爱弥儿的教育中阐述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不仅注重儿童身体的养护,更强调儿童精神层次的提升。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卢梭对父母提出了要求,父母要主动承担起他们的责任,为孩子做好榜样。卢梭主张通过生存教育让儿童学会保存自己的生命,掌握生存的技能;通过生活教育让儿童知道如何有意义的去生活,培养自己独立勇敢的个性;通过生命教育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去爱他人,爱整个世界。《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对其进行深入阐述。
(一)“父不父,母不母,则子不子”--父母的责任
卢梭针对法国当时许多母亲不愿哺育自己的婴儿,把自己的婴儿交给保姆去哺育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母亲把自己哺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别人,这将会导致孩子对保姆的爱比对父母的多,使母子关系生疏。此外,由于保姆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她们不能尽心尽力的照顾孩子,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卢梭呼吁母亲主动承担起哺育孩子的责任,“一旦妇女们又负起做母亲的责任,则男子立刻就可负起做父亲和做丈夫的责任”[44].
卢梭认为孩子真正的教师是父亲,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卢梭看来,作为父亲,如果仅仅是生养了孩子,他只是完成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的三分之一。除了生养孩子,他对社会和国家都必须尽职尽责,他要把孩子培养成合群的、对国家有造就的好公民。母亲主动承担起哺育孩子的责任,父亲也会自觉地承担起父亲的责任。父亲的责任不仅是养育子女,还要启蒙教育子女,把子女培养成爱国的好公民。为了把孩子教育成合格的公民,首先父母就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道德高尚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和指导下,学会做人,成长为道德高尚的公民。如果父母品德低下,他们又能如何教育孩子,他们每教育孩子一次,就破坏孩子美好心灵一次。
父母还必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45]如果家庭生活不能让孩子感觉到爱和温暖,不良的道德风气就会影响孩子,使孩子更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才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才能全面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仅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还有义务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父母一定要洁身自好,做道德高尚的人,为孩子做好榜样。
(二)生存教育--保存自己
卢梭认为人首要的是生存,然后才能更好地生活,他们的生活才更有价值。学会生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使生命更加有意义。卢梭对生存教育的阐述从身体的养护、感官教育、知识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
生存教育首先要学会保存自己的生命,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在身体养护方面,卢梭建议让孩子在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各种挑战,以此磨砺他们的性情。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孩子,要遵循自然原则,让他们在自然的熏陶下,逐渐养成坚忍的性格。让孩子自由的活动,不要束缚他们的行为,只要他们愿意就让他们按自己的心意自由活动,父母要做到不让他们的活动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
卢梭主张“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46],感觉是人类意识发展的主要来源,人类理智的发展依赖于感觉的发展。发展儿童的感觉就要让他们接触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听、看、闻、摸,深入感觉周围的事物,形成他们对事物的早期认识。卢梭说“锻炼感官,并不仅仅是使用感官,而是要通过它们学习正确的判断,也就是学会怎样去感受;因为只有经过学习之后,才懂得应该怎样摸、怎样看和怎样听”[47],感官的锻炼有助于儿童进行理智思考,是儿童成长的基础。感官的锻炼主要是锻炼儿童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卢梭对这几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卢梭认为触觉使用的时候最多,最能给我们保存生命所需要直接知识。训练触觉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让儿童将自己的一只手放在小提琴上,凭借音符的颤动来分辨高低音;让手接触不同的事物,提高皮肤的敏锐度和感受度;勤练习自己的双手等。对于视觉,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对于事物的长度或高度进行估量,锻炼他们的视觉;通过比赛赛跑游戏,给予获胜的孩子奖励,激励他们学会测量距离;学习如何画事物,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卢梭认为锻炼听觉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话和唱歌。教孩子说话声调要匀称和清楚,吐字准确不要故意做作,让别人听得清楚;唱歌要唱的稳和准,柔和且响亮,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把音乐当作一项娱乐。卢梭主张让孩子吃清淡、普通、简单的食物,避免接触一些过于厚重的味道。这样简单清淡的习惯,可以使孩子保持原始的口味,让孩子的味觉接近“自然”,不要让孩子养成贪食的坏毛病,养成适度的习惯。嗅觉是先于视觉而存在的,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嗅觉卢梭不认为要进行单独的训练,只要顺应自然就可以了。
卢梭认为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学到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所谓“有用的知识”就是来源于实践,让孩子学会生活,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的知识。要获得这样的知识,就必须立足于实践,“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48],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的方法”[49].为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急急忙忙的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要提出一些他们能理解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答,这样做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促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进而独立解决问题。卢梭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既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向孩子传授有用知识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味的说教,要注意启发诱导,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孩子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提高心智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卢梭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或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50],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一定要劳动,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学一门职业,所学的职业不要使从事于它的人养成一种丑恶的心灵,不准他们学那些虚浮并且没有实用的职业。卢梭强调,喜欢一项工作和适合一项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来选择,为了使他们做出适合他们的专业选择,父母就必须耐心细致的观察孩子,引导他们做出合适自己的职业选择。在孩子劳动时,不要忘记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相结合才是教育的最大秘诀。
(三)生活教育--教如何去生活
生活教育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生活教育包括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通过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培养孩子的品格,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等。生活教育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它贯穿于孩子的家庭生活中,以培养孩子独立健康人格,实现他们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虽然年满百岁才寿终而死,也等于他一生下来就丧了命,如果他一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过的是最没有意义的生活的话,他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走进坟墓好哩。”[51]卢梭主张让孩子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热爱生活。
卢梭认为生活教育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当婴儿刚出娘胎就应该遵循自然,应让孩子享受充分的自由,不要把他们束缚起来,要让他们自由的活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遵循自然法则,大自然会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父母要让孩子多与自然接触,接受自然给他们的锻炼,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经受住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这主要是让孩子坚强的面对困难,学会忍耐和勇敢。卢梭说,“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52],让孩子顺应自然的发展,让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要学会支配自己,保持自由自主的个性。对于他们想做的事情,应该鼓励他们去做,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保持孩子个性,鼓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学会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并能坦然的面对困难。卢梭举了个例子,爱弥儿害怕面具,为了消除他的恐惧,卢梭叫一个人戴上样子好看的面具站在他的面前,然后开始发笑,他也跟着发笑。随后,卢梭就让他习惯看一些比较难看的,大家还是发笑,接着把最凶恶的面具放在他的面前,他就像看见第一个面具那样发起笑来。通过这个例子卢梭想告诉父母,克服恐惧的办法是直面恐惧,当理智使他们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用习惯使他们面对恐惧。
进行生活教育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卢梭为了使对孩子的教育始终在自然的道路上,提出了三个准则。这些准则的精神就是要多给孩子们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自己多动手,不要依赖别人替自己做事。养成节制、适度的习惯,把他们的欲望控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才会真正幸福快乐。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养成简朴的习惯,不要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或贵或贱的玩具,一些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给孩子免费的快乐,同样也可以使他们免于奢侈的危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合习惯的小错误,不要生硬地纠正这些小错误,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行改掉这些错误。
卢梭认为儿童期应该是快乐自由的,父母不应该过分照料儿童。娇生惯养的孩子经受不住各种困难和挑战,要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充分感受到快乐和自由。在儿童期,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卢梭指出,如果孩子一哭父母就去安慰他们,他们就认为哭是种武器,可以用来支配控制别人。所以,卢梭说要按照自然的秩序来教育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对于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不能让父母来满足,父母更不应该满足他们力所不及的欲望,要让他们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满足。当他们犯错误时,卢梭说,“他打坏他所用的家具,你别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他打破他房间的窗子,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吹,别怕他受风寒,”[53],“绝不要埋怨他给你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54]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要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些惩罚是因为他们的不良行为产生的自然后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起到模范作用,孩子的有些行为是受父母影响的。要让孩子爱别人,父母就必须以仁爱之心对待身边的人,教孩子为善,自己首先必须做善事。在生活习惯方面,卢梭认为贪睡和贪食都是意志不坚定的一种反映,贪睡、贪食都是恶习。儿童应该戒贪睡、戒贪食,贪睡、贪吃既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会养成孩子贪婪的习性,这些恶习要通过父母正确的引导来改正,比如贪食可以通过让孩子做其他的事来分散注意力。
在少年期,生活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学习,喜欢学习“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的方法。”[55]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方法,怎么能引起他的好奇心就怎样回答,不要去考虑如何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卢梭认为要培养孩子手工劳动的习惯,在手工劳动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相结合。
生活教育强调把教育融合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如何学习和生活。卢梭认为“我们可以说是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生存,另一次是为了生活”[56].生活比生存更加复杂,生活是更高的一种生命状态,学会如何生活才能使生命变得更加有价值,才能更加自由和快乐。
(四)生命教育--从“自爱”到“他爱”
生命教育是卢梭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命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如果能给予生命正确的指导和干预,这个过程将会更加的丰富,具有意义。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曾提到生存、生活、生命。这里所提到的生命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更高的追求,探寻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必须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进行,卢梭认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有精力发展精神世界。“由于每个人对保存自己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而且应当是不断地关心我们的生命。”[57]卢梭认为为了保持儿童的生存,他们必须要学会自爱,珍爱自己的生命。在生命开始之初,父母和保姆就应该为保持孩子生命做准备,保持他们的生命应是父母关心的首要问题。卢梭在《爱弥儿》的开始便介绍了大量的关于如何保证婴儿健康的方法,他认为应该遵循自然,大自然为儿童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来磨砺他们的性情,教会他们什么是痛苦和快乐。“出牙的时候,就使他们发烧;肠腹疼痛的时候,就使他们产生痉挛;咳嗽厉害的时候,就使他们喘不过来,肠虫折磨他们;多血症败坏他们的血液;各种各样的酵素在他们的血中发酵,引起危险的斑疹。”[58]在婴儿期,儿童差不多都是在危险和疾病中度过的,只有经过这些考验,他们才能获得力量,生命才能变得更加坚实。卢梭要求婴儿穿的衣服要宽大,让他们能够自由活动,不能阻碍血液的流通;让他们经受自然界的气候和风雨,锻炼他们的体质;在给孩子洗澡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水温,同时孩子能经受住多热或多冷,就用这样温度的水给孩子洗澡。身体只有在有充足精力的情况下,才会听从精神的支配,健康的身体是进行精神教育的根本前提。因此,生命教育的开始必须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让孩子首先学会如何保存自己的生命,在保证自己的健康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生命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自爱”,更在于“他爱”.自爱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阶段,他爱才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卢梭认为我们的欲望是我们保存我们生命的工具,在人的欲望中,最根本的欲望是自爱“它是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欲念的欲念,而且,从一种意义上说,一切其他的欲念只不过是它的演变。”[59]所有的欲望都是自然的,都是为保存自己。爱自己是人类本能的一种情感,从这种情感中直接产生的就是爱保存我们生命的人。但卢梭认为仅仅爱保存我们生命的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爱所有的人,只有学会爱我们的同类,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只有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60]卢梭强调爱的相互性,将自爱与他爱相结合,一个人不仅要爱自己,更要爱别人,为了让别人爱自己,就必须使自己更加可爱,而且更加的爱别人。
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珍惜他人的生命,在爱自己的同时学会爱他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教给他们如何生存,同时要教给他们怎样对人。卢梭认为要以行动而不是言辞去教育孩子,应该使孩子做他们所理解的一切良好行为,使他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身边爱自己的人,把爱自己的心扩展到爱他们,珍惜亲密的友谊关系。卢梭认为无论在孩子的什么年龄都应该教育他们对人和蔼,善待他人,这样才能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珍爱他人的生命。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应该安慰他们,而不是对其加以严厉的责备。安慰孩子不仅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其燃起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也使他们更易于听取意见,改正错误。
由上可知,生命教育中的“生命”既包括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在关心自我生命同时,更加关注他人的生命,这与卢梭所倡导的“博爱”契合。在家庭教育中,卢梭呼吁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学会在生活中爱他人,多为他人考虑,把对自己的爱扩展到对所有人,做一个博爱的人。生命是生存的根本,没有了生命,其他的意义便无从谈起。生命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和爱惜自己的生命,还要给予他人爱和尊重。在爱自己的基础上,更加尊重和爱惜他人的生命,这不仅是生命教育的主旨,更是卢梭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