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教师日常的社区生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596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乡村初中教师的日常生活困境研究
  【第一章】农村中学教师师日常生活问题探析导论
  【第二章】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背景
  【3.1】教师日常的学校生活
  【3.2】乡村教师日常的家庭生活
  【3.3】教师日常的社区生活
  【第四章】农村中学老师生活状况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初中教师群体乡村生活改善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3.3 社区生活

  3.3.1 稀缺的闲暇时间

  (1) 工作日中的私人时间D中学教师在工作日时无过多的闲暇时间,晚上大约7:30晚点名结束后无自习的教师便会回到寝室或家里享受那少得可怜的私人时间,据被访谈者反映,除去洗漱时间,空闲时间一般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最迟十点睡觉,不然第二天起不来。有晚自习的老师基本上没有空闲时间,下课回家洗漱完毕后倒头就睡。在校住宿的年轻教师晚上的消遣方式就是上网(寝室一般都没有电视)。他们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QQ、聊天、浏览网页、看电影或电视剧等(一般两三天才看完一部电影)。有小孩的教师回去后则照顾孩子洗漱、哄其睡觉。工作日中的教师基本没有闲暇时间去享受生活。-- “晚上如果有晚自习,一般下课回家洗漱完后就睡。没有课的时侯就和她一起做饭,吃完饭后我就帮妻子洗洗碗,扫扫地,做下家务,她就洗洗衣服。弄好后我给女儿(姐姐)洗,她给儿子(弟弟)洗,等他们睡着了,我就看下电视再睡。

  看书时间很少,有时也会带本书回去看,结果一个星期过去了,都没翻两页。”(男:33岁,已婚,初三英语)--“没晚自习时就回家带孩子,不参加学校的晚点到。不上晚自习,我就准备一家人的晚饭(她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老公在武汉工作),一般婆婆会帮我洗碗,我给小孩喂饭。吃完后就烧水给儿子洗脸洗脚,带他看看动画片。想在家里备课是不可能的,儿子平时睡得很早,一到要睡觉了就吵,非要我带他一起睡,所以我在家也很早就睡了,家里电视坏了,电脑又没联网,实在睡不着就看下杂志打发时间。”(女:29岁,儿子一岁,初一英语)--“我平时的消遣就是上网追电视剧,每晚都会看一两集再睡,这是我一天最放松的时候,当然有时候太累了就不看,下自习后洗漱完就睡觉,书已经好久不看了,没心情。”(女:25岁,新婚,资教生,初二数学)(2) 短暂难得的周末时光D中学教师一个星期上6天课,尽管国家规定初中不允许补课,但补课在农村学校已经成了惯例,凡是周末参加补课教师每次补贴45元,周末补课以语数外为主,两节一连堂,也就是说学校里的许多老师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副科教师除外)。教师跟学生一样也渴望着放假,使疲惫了一周的身心得到舒展放松。

  1) 如果不离开学校,我就觉得自己还处于工作状态O老师刚来学校工作一年,家住阳新另一个镇,距大王镇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每个周末她都会回家。O老师坦言道在学校里平时休息时间很少,每天都很忙碌,学校工作氛围很压抑,学生也很难管,一周下来很疲惫,主要是心累。让她天天呆在学校,她受不了,周末不工作呆在学校也总觉得自己没有休息,还在工作状态。有次周末她没回家,结果下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及其不佳。离开学校回家是她放松的最好方法。

  2) 补觉的一天C老师现带初三一个班的语文,并任D中学副校长一职,身兼两职的他应该算是学校最忙碌者之一。当我问他周末一般干些什么时,他认真地想了想说“补觉”.自从今年当副校长后,他现在的体质越来越差,晚上老出虚汗,而且特别嗜睡。接着他兢兢业业地向我叙述了上周末的生活情况。

  “上个星期天我一觉睡到早上7:30,平时因为5:30起床,所以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洗漱完毕后就和儿子老婆一起上街过早,回家后辅导一年级的儿子做了份试卷就差不多到中午了,吃过中饭看看电视,对中央六台的电影精选情有独钟,我原来很喜欢看电影,现在忙得连看部完整电影的时间都没,有时一部电影一个星期都看不完。”说着自己突然大笑了起来,“我躺床上刚没看到半个小时就又睡着了,结果一觉起来就已经到下午4:00.吃完晚饭,看完新闻联播我又开始睡觉,这一天就让我睡过去了。”办公室其他老师听着也乐了,戏称他是“睡仙”.

  3) 晴天去城里做工,雨天在家看书K老师是学校有名的文化人,喜欢看书读报、思考人生意义,其精神层面远高于D中学的绝大多数教师。K老师时刻使自己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他说:“这个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信息量不仅大而且更新速度迅猛,一不留神你就OUT了,为了跟学生有共同语言,我会利用空闲时间上上网,看看现在流行什么。由于我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都是正花钱的时候,上面还有位90岁的奶奶要赡养,生活压力自然就大了。周末如果不补课,我会去城里开展第二职业--水道安装,像这种活只能在晴天做,下雨天干不了,出去干一天活可以挣200块,正好贴补家用,要是下雨天我就呆在家里看看书。我喜欢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看书,汲取些精神食粮,感觉还是很惬意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既然物质生活不如别人,精神享受总不能落后吧,我现在也只有这个享受精神生活的能力。”

  4) 打牌--打发时间的不二选择M老师今年47岁,属于学校的资深教师,作为元老级人物的他现在从不坐班,上完课就走,按他的话说“校长也敬我三分”.因为是亲戚,我趁周末时去他家找他了解学校教师情况,结果扑了空,婶婶说他外出打麻将去了,早上9:00就上了牌桌,不到晚饭时是不会回来的。“你叔叔放假在家机会不多,经常出去打牌,如果哪天没得玩了就在家看看报纸、电视,他在家闲不住,总想着往外跑。”

  打牌在农村已经成为了闲暇娱乐的主流,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通过打牌消磨日常时光,一般都是自娱自乐,输赢不大,而男同志打牌则一般有点赌博性质,没钱的不敢打。

  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农村,打牌文化盛行不足为奇。“晚上7:00过后连个鬼火都没有(一位来自黄石市援教的老师评论农村的夜晚)”的农村,何来的精神文化生活?

  姨妈告诉我其实天天打牌也挺无聊,但人们总要找点事情打发下时间,现在刘祠堂的广场上有一群人吃过晚饭就去跳舞,队伍越来越大,她改天也去学学,锻炼下身体。从姨妈的话语中,我看到的是村民生活的单一化、生活空间的狭窄化,其内心渴望丰富充实的生活但又无从选择。

  有的教师尽管把打牌当成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教师群体只能属于“小赌怡情”范畴,大部分教师打牌输赢数额不大,一般也就几十元左右,F老师说他原来周末也会打打小牌打发时间,但现在不敢打了,家里经济困难,连几十块钱也舍不得输了。

  (5) 回家带孩子A老师今年30岁,家住浮屠街,有一个两岁的女儿,每个周末他都回家看望女儿。

  其妻子在阳新县城一家鞋厂当工人,平时上班较累,每天5:30起床,6:30坐车去阳新县城上班,一个星期就放一天假,到了周日就想睡个懒觉,如果A老师在家,带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他。他和妻子也很少在周末去逛街,两个人都很累就想在家好好呆着休息。

  3.3.2 搁置的兴趣爱好

  在D中学访谈中,老师们对兴趣爱好的描述都会涉及到过去时。很多老师在回答此类问题时都要回想一段时间后作答,而且总会带上“以前”“原来”这种过去时词语加以修饰。--“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了,原来还比较喜欢唱歌、没事时练练钢笔字,现在每天忙得不得了,哪来的闲情逸致呀。我现在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没看一会儿就睡着了。记得刚来学校工作那会儿,我们几个年轻人还经常在一起唱歌,尽管工资低,但从未感觉到有生活压力,想起那时候就觉得开心。”(男,30岁,初三英语,已婚)--“我以前比较喜欢打篮球,看电影,练练书法。当上副校长后工作就特别忙,篮球已经好久没玩了,现在看电影是一种奢侈,有时一个星期连一部电影都看不完。我喜欢写毛笔字,办公室里时刻储备着文房四宝,压力大时练练字可以使我内心较平静,但现在练的时间很少。”(男,32岁,副校长兼初三语文教师,已婚)--“打牌算不算兴趣爱好?如果算,我的兴趣爱好就是唱歌和打牌,不过打牌也是周末打,现在没钱打得就少了,怕输。”(男,33岁,初三英语,家里两个小孩)--“我什么都会一点,篮球、兵乓球、羽毛球都会,唱歌跳舞我也在行,上回镇里要学校出个节目我还参加了编舞呢。年轻时喜欢写写诗歌、散文等,还发表过,现在已经没这个闲情了,到我这个年龄,打牌变成了我消遣的主要方式,周末一般去打牌,没牌打了就在家看看报纸电视,还是年轻好,有激情有活力。”(男,47岁,化学老师)--“我没有什么兴趣,平时上班,周末回家就忙家务或者去地里干活,如果有时间也就和村里人打打牌,没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女,42岁,初二英语)F老师应该属于D中学的文艺青年,擅长画画、书法和刻章,偶尔写写诗词。学校的橱窗栏里展示着他的书法作品--用篆体写成的“厚德尚能,求真务实”八字校训。他的兴趣爱好我是从其他老师口中得知,但其本人表示已经好久没有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了。(男,28岁,初二数学,已婚)忙碌和压力使D中学的老师们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精神追求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被淡化并走向衰败,作为农村文化人的教师群体其精神生活的没落意味着他们文化自信心的丧失,其区别与村民的、独有的文化内涵被琐碎的日常生活消散,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严重缺乏是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3.3.3 狭小的人际交往圈

  D中学的教师普遍反应自己的生活圈较狭窄、信息闭塞,年轻教师强烈感觉到自己正逐渐“与世隔绝”,与时代相脱节,视野越来越小,激情越来越少,一位年轻教师描述道:“我们已经跟不上流行的趋势,俨然成了真正的乡下人,现代人口中的‘奥特曼’”.--“自从来学校教书后,我的交际圈越来越小,平时上班也就和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师接触较多,放假回家就呆在家里懒得出门,顶多和家人逛逛街,现在接触较多的也就是家里人,偶尔也会和几个好友通通电话,现在上网的时间少,很多新事物我都不清楚,朋友有时在网上聊天说得我一愣一愣的。”(女,26岁,已婚,初二数学,家住县城)--“我朋友都不在家里,都在外打工,基本上就剩我一人留守,平时也没怎么联系,过年时会聚聚。除了上班时跟学校的老师有接触外,空闲时间跟村里的同龄人也一起打打牌,一般都在家休息,不怎么和外界有多少交流。”(男,33岁,已婚,本地人)--“除了跟学校的老师有接触外,跟当地人没什么接触,我无聊时会上上网,听听歌打发下时间,现在都工作了,和原来的朋友交流较少,主要是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打电话也是相互调侃下说说近况。在农村教书让我学会了享受孤独,我一个人没事时会到处走走,看看镇上的风景。”(女,25岁,单身,山东人,资教生)--“我现在除了工作就是回家带孩子,电视电脑都玩得少,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和以前的朋友也没怎么联系了,我的生活圈子好像就是家人和亲戚。”(女,29岁,已婚,初一英语)
  
  3.3.4 当地人眼中的农村教师

  从访谈对象的话语中,可得知农村教师与当地村民的往来甚少,用K老师的话总结则是“有接触,无交流”.此种说法不足为奇,农村教师的农村“文化人”身份与“公家人”身份决定了其与农村社会的疏离。首先,作为农村知识分子群体,其受教育程度远高于一般村民,这一群体的思想觉悟能力、文化视域范畴和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等是一般村民无法匹及的,通俗地讲,就是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差异较为显着。

  其次,被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的农村教师作为“公家人”,在学校筑起的围墙内传播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而围墙外仍然“小富即安”、“自私保守”的传统农民意识盛行,农村教师在校园内实现文化传递职责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远离了农村愚昧落后、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边缘人,渐渐疏远了乡土。“乡土性”的日渐式微,使得农村教师与村民的交流渐少,但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接触又是必不可少的。

  当地社区对教师这一职业又了解多少呢?扮演着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他们的形象在农民心中又是如何?

  1) 工作稳定,工资较高,假期很多在访谈开始前,曾询问过居住在农村的亲戚朋友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些许看法。绝大部分人认为教师职业不错,工作稳定,工资待遇较高,假期又多,而且轻松,尤为适合女性。--“当教师多好呀,环境单纯又受人尊重,主要是很舒服,一年两个长假,还带薪,我觉得女孩子最适合当老师了,又不累。”(女,55岁,当地人,高中学历,会计退休)--“你看我们隔壁的XXX,当老师几轻松呀,没什么事做,上完课就回来了,一个月2000多块,风不吹雨不晒的,比一般工作舒服多了。”(女,58岁,无学历,地道的农民)--“我同学就是XX中学的校长,尽管收入没有我们做生意的赚得多,但是很多隐形收入一般人是见不到的,现在每天都不用在家吃,几乎顿顿有人请,在阳新县房子也买了,孩子转到县城最好的学校,还高价请老师给他儿子补英语。”(男,38岁,本地生意人)
  
  2) 斤斤计较,有点小抠门生活上的节俭使得农村教师被农村社会视为“小气型人才”.在农村有许多趣味性的桥段来形容教师群体的抠门与节省,如:教师买根猪肠还要分三段;抽根烟,抽完烟头抽烟尾等等讥讽农村教师。教师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被某些村民瞧不起,认为他们书读越多越小气,工资越高越抠门。

  3) 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负责任--“现在中学的老师,好多都是不负责任的,每天去混混日子,还有多少人是尽心管学生的呀。你看我儿子,小学时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到了初中就开始学坏,没事了就去网吧泡着,书也不读了,老师根本就不管,要是老师负责点,就不会是这样,我打算让他去城里读书换个环境。”(女,40岁,在本地开副食店)--“现在中学的教学质量越来越不行,每年能考上高中的有20个人就了不得了。

  中学好老师也有,但不多,你看xx家的儿子,中专毕业后通过关系搞到中学教书,原来他几调皮呀,现在居然还去教别人,我有条件的话是不愿让我孩子在这里读书的,把他送到城里去放心些,毕竟那里老师的整体水平要高很多。”(男,35岁,家电店老板)--“说实话,我小孩变成现在这样,我还是有点怨学校的老师的,怨老师没有尽心尽责教育他,他也不喜欢中学的老师,要是一个会教书的好老师,小孩肯定是喜欢他的。”(女,45岁,在村里的鞋厂上班)4) 教师还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城市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教育显得尤为的落后,一般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被家长送到城里读书,而继续留在农村的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则家庭生活较为贫困。
  
  而农村教育的相对滞后,使得有的家长把原因归结于在校教师身上,认为教师素质整体下滑,对教师的敬意也逐渐减少,有的家长甚至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但从当地村民的话语中我们还是会发现很多人对教师这一职业还是较为敬重的,一名50多岁的村妇告诉我她觉得书读多的人比一般人懂礼貌、讲道理,老师是文化人,能明白是非。H老师告诉我其实教师在农村的文化声望不低,人格上能受到村民的尊重,但前提是你对学生要尽心尽责,有的村民可能素质较低,对老师有些误解,但这也是暂时的。学校确实也存在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尤其在农村这个较封闭的社群里,芝麻绿豆点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给人的错觉是大多数教师都如此这般,总体上说,教师在农村是受村民敬重的群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