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周恩来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周恩来在长期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内容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我们可以从周恩来的这些思想内容中总结和概括出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4.1 坚持教育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
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周恩来一直坚持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的辩证统一。他认为,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我国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周恩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建国初期,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日新月异。同样,我国这一阶段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教育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
1953年,在党和国家领导全国高等院校进行的院系调整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和学院中出现了一味追求学校规模和数量,而丝毫不考虑当时国家的财力和院校的师资状况的现象。针对这种错误现象,周恩来在当时的国家政务院会议上( 1953年5月29日,第180次会议)做出了严肃批评。周恩来强调,院校调整一定要遵循有重点稳步前进的步骤和原则,不能不进也不能冒进,不顾及国家和学校的客观实际单单追求数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国家的各项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盲目冒进的现象。当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受到这种冒进情绪和风气的影响。对此,周恩来在不同的场合给予多次批评。他要求我国的教育部门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考虑国家建设的真正需要和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发展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周恩来还指出,在我国教育资源和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不能一味的扩大学生规模,一定要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周恩来在1959年5月28日给天津大学师生作报告时指出,这几年我国的教育发展速度相当快,但关键是要从学生数量的扩大转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周恩来坚持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相协调发展的思想,这对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符合我国当时的客观实际情况,而且符合教育事业客观的发展规律。
4.2 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极"左"思潮。
在解决和处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周恩来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这也是周恩来教育思想的中心。这也是周恩来教育思想能够经得起长时间实践检验并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周恩来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就是周恩来能够在极"左"思潮泛滥盛行的情况下,提出反"急躁冒进".
周恩来在1962年3月2日的《论知识分子的问题》的报告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做出了初步的结论。同年,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周恩来还在这次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这个定义在当时是对我国的知识分子的巨大肯定,给予了知识分子极大鼓舞,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的处境也十分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实事求是地反对极"左"思潮,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针对在"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和对一些专家学者的批斗活动,周恩来给予了批评和制止。周恩来同志在解决当时知识分子和高校毕业生都要上山下乡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问题时,他提出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是必要的,但可以边学习边劳动,不能因为接受再教育而影响高等院校和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周恩来的这些观点和做法,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 重视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把这一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重视。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业待兴,满目苍夷。我国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一系列任务以及严峻的国际形势。然而由于旧中国长期的战乱,完成这些工作十分艰巨。作为新中国政府总理的周恩来及时地指出:"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许多条件,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人才、干部。""我国要建设, 干部、人才就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他条件都具备,缺乏干部、人才,也是不行的。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把人才培养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和至关重要的条件。
周恩来还指出,在新中国的国家经济建设中,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短缺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为了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以满足国家现实需要。周恩来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充分调动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大力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各种短期培训班、成人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这在当时不仅提高了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也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4.4 坚持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相结合。
周恩来认为,培养人才和科学技术的国家教育事业必须密切联系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必须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需要。
在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周恩来对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论述: "在整个社会变革中文化教育既是'先锋',又是'殿军'."1950年6月8日,周恩来在《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处在恢复阶段,需要人'急', 需要才'专', 这是事实。为了便于联系实际,适应建设的需要,由企业部门举办短期训练班或专科学校是必要的合理的。但这绝不是说要将现有各大学分归各企业部门领导,教育部就不管了。为了计算方法需要,可以创办中等技术学校,也可以考虑在大学中缩短一部分专业的修业年限,但不能取消大学教育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方针。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符合长远需要的专门人才,有必要将现有的大学整顿的更好一点。目前,大学还不能大量地扩充与发展,高等教育只能根据我们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951年,周恩来又指出,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教育的改革,不能使之脱离客观实际,要照顾今天的需要和明天的发展。
周恩来还强调,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应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首先应该是变革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
1950年6月,他又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和改革方向, 他指出:"在教育上要坚决改革,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思想,建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大众的, 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高等教育首先就要向工农开门, 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
这是从根本宗旨上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的总体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的教育方针。
4.5 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需要。教育工作应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国家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建设的需要。这是周恩来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据这一重要思想,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制度等,严重制约着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周恩来主张要从当时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国情出发,改革当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内容、旧制度和旧方法,建立新的适应新中国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改革旧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的基本原理,旧社会的教育必然是为旧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因而需要对它进行彻底地根本性的改造以适应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需要。周恩来在新中国之初,就指出:"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来一个改变".
第二,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建国初期,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十分不合理。周恩来对此要求在发展普通正规教育的同时,还要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各类成人教育。在周恩来的艰苦努力下,我国的各级各类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显着的提高,而且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改革。周恩来指出,教育改革不是盲目进行的,要有计划有步骤。在指导当时国家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中,周恩来提出:"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重点试办,取得经验,定出计划,慎重地、有步骤地进行".
在整顿和改进职业教育时,周恩来又指出:"大中城市不能升初中的高小毕业生,每年大约有110万人。安排他们就业,年龄太小。
这是个大问题,怎样解决,要好好计划一下。大中城市要逐年发展一批职业学校,将来小城镇也要办一些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不可能过多地依靠初中改办,要发动公交财贸系统的、厂矿、企业单位和大农场、林场办,国家也要直接办一些。还可以要求军队办一点。现在中学也可以增设一些职业班,职业学校绝大多数要面向农村".
周恩来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各级各类的人才,而且适应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周恩来坚持教育应不断改革以适应国情和世情的思想,对于当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