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书画艺术的大众传播
2.1 大众媒介与书画艺术传播
2.1.1 印刷媒介与书画艺术传播
中国书画的特性及其材料载体的特征,导致了中国书画流传的受限。中国书画作品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布帛、细绢、宣纸这类。墨汁在这些材质上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却也容易遭到破坏,稍有不慎被水浸泡,整个画面就会面目全非。国画作品在用色中常常会大量运用到的植物颜料,也是不能遇水,否则就会失去原来的面貌甚至色彩消退不见。布帛、纸张这些材料大都是用草木原料制作而成,就怕遇火,历史上很多珍贵书画毁之一炬的例子。其时,梁元帝一生珍藏书画无数,但当西魏大将兵临城下时,他宁肯将他酷爱的珍贵书画葬在熊熊烈火之中,也不愿留与世人。
印刷术出现前,名家书画的流传范围不广。多为帝皇贵胄才有机会得见真容,平常书生百姓只是靠观看摹本、读评家着录才得以知晓。印刷术出现后,使得这些名家书画能够更为广泛的流传。近代的荣宝斋的木板水印技术更是将原画摹得真假难辨。我们回到书画艺术的源头看它的传播过程,可以找到一些主要的传播方式。
书法,是写字之法。所以,文字的开端就是书法艺术的开端。古有仓颉造字之说,今天我们根据考古发现知道,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如图一中的商代牛骨,这类卜骨的内容大多涉及到祭祀、天象等。可以看出,早期的甲骨文的流传是在其实用功能上出发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的“车同轨,书同文”的政令是书法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历史条件。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使之统一和规范,小篆成为秦的官体文字。文字的统一使得书法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学习与传播。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人们能够复制的只有碑刻书法。将纸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及图形,使纸上留下碑版上同样的文字及图形。
口口相传的世代,一幅画作的传播需要有人称赞,并对其加以描述。那个时候没有复制的技术,只能是亲临现场观看或是通过他人的描述来想象。评论着述的记载也是书画艺术流传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的画论、书论数量庞大,对后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若按着述所表达的内容来分类,则有纵观全局的,如《名画集》之类;也有细说技法的,谢赫所谈之“六法”一直沿用至今;还有单论个人风格的;按照着书之人来分类的话,有画家自己写的,有评论家写的,有史官写的,有当世人写的,有后人写的。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着作,至今都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占据着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皇室的推崇对书画艺术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像唐皇李世民对王羲之的推崇,造就了唐人无不学右军的景象。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对其大加赞赏。同时,他也收藏王羲之的作品,在位期间不少藏家献作于他。死后也将王羲之的真迹带进陵墓,可见太宗真是对王右军的字爱到了极致。唐太宗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为唐代书法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太宗独尊王羲之,在他登基之初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弘扬王羲之的书法。唐人无不学右军,在朝官员更甚。《唐朝叙书录》就曾记载了唐太宗跟名臣魏徵两人关于王羲之的一段对话,太宗愁于虞世南去世后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跟他热烈讨论书法之道。魏徵向太宗推荐褚遂良,说褚甚得王羲之的技法笔力。李世民还发布召令,以重金求购王羲之的作品真迹,国人均积极搜寻。
唐太宗还亲自为《晋书 王羲之传》作序。北宋是中国书画艺术上的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这一时期里的“翰林图画院”极富盛名,是当时书画艺术顶峰的代表。“翰林图画院”也是皇室对书画艺术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宋徽宗在位时期,画院的发展最是完备。甚至将“画学”作为专门的科目加入到当时的科举之中,用来吸引艺术人才,也开辟了新的入仕之路。这就必然有大量的百姓书生来学习绘画。通过“画学”进入朝堂的画家,有着秩序井然的等级和晋升机制。画家的地位也得到显着提高。这些措施都是宋代绘画得以成就的重要推动因素。宋徽宗自己也十分热爱书画艺术,他相当重视宫廷里这些画家的创作,他本人也常常作书作画。他在位时期的画院创作颇为繁盛,也影响了宋代整体的风尚。可以说,宋代的宫廷绘画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宋代传世作品的遗存远胜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宋人留下的有关绘画和书法的文献资料,也极为丰富,且较为完整。在感觉上,宋人离我们就不像唐代那么久远。
不论是私人还是皇家,对历代书画作品的鉴藏,也是书画艺术传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元代书画的鉴藏,以内府为主,主要接收宋、金两朝的内府收藏。元朝内府专门招纳了有鉴赏辨别书画才能的官员,称其为“鉴书博士”.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对这些珍藏的书画进行保管。这些举措很好地保存了传世书画,为后世研习古人的经典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皇室保管收藏书画名作,一方面是限制了书画在其时的流传,使得好的书画作品只能有少数的贵族黄胄才能看到。另一方面,这样的集中保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世书画作品的毁坏,对传世书画的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像拓碑是对碑刻书法的复制手段,绘画作品也有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复制,那就是摹本。由专门的画家来临习原作,并将其经可能像地重新绘制出来。在众多传世绘画作品的摹本中,最着名的当属宋代的摹本。这还是得益于“翰林图画院”的建立与繁荣。
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个特别的传承方式就是师承与派别。这是书画艺术这门技艺在代际传播中的普遍方式。这里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还出过不少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像曹不兴与卫协。这种师承更多地是父传子,比如王右军与王献之父子;李思训父子;黄荃父子;米芾父子等。
现如今,书画艺术传播的现实难题是大量的真迹遭到毁坏不在,还有很大部分的在别的国家。傅抱石用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好比你床上枕头底下的钞票,隔壁老二比你清楚得多了。五元一张的,或一元一张的,中国银行的,或交通银行的,新的旧的,完好的,破烂的;老二通通了然胸中。”
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在海外的传播范围也很广泛。尤其是在东亚地区,东亚的一些国家,譬如日本和韩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是华夏大地的附属国,文化源流相近。且在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建国后,我国文化部门更是多次赴国外举办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展览,都获得了积极热烈的反响。
2.1.2 电子媒介与当代书画艺术传播
大众传媒(mass media)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向大范围的人群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现代社会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在这些大众传媒中,书画艺术传播较早的传播媒介是印刷媒介。
20 世纪,人类进入以计算机出现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电子媒介的产生给传统的出版传播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与助力。跟传统出版不同,电子出版体现了许多新的特征:
1、多媒体化。传统出版只能记载文字、图表、图片等静止信息,而数字出版物除了这些静止信息之外,还可以记载声音、音乐、视频等动态信息,通过多媒体形式来传递和记录信息。②使得原来单调的出版物变得形象且生动。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电子出版在存储上不会耗费现实的空间,大大地增加了电子出版的信息容量。同样地,其信息内容也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3、信息的检索和使用方式灵活便捷。传统出版物的检索效率很低,需要靠人工一页一页去找或是一盘一盘去挑。电子出版物就不需要耗费如此的人力与时间。本身电子出版物就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存储的,所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很快地进行检索。
4、可交互性。传统出版物与读者之间是一种单向传播,而在电子出版物的发布平台,比如互联网等移动终端,受众除了能够接收到出版物提供的信息,还能够进行有效的反馈。电子出版物的这种自上而下的交互性,使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远远超出了书本的应用范围。
5、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与传统出版不同,电子出版物无需印刷,也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运输途中,节省了物质与时间成本。
6、易复制。电子出版物是数字存储的,复制起来十分方便。
7、低成本、高效益。电子出版物在制作过程中只需要将大部分的经费用在母版的制作上。传播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无需耗费过多的成本在信息复制上。互联网的广泛传播甚至能带来比传统出版物更高的收益。
8、创意、表达的艺术性。电子出版物可以灵活地运用多种媒介来传达信息,相较与传统出版物,有了灵活的选择和全面的表达力。
9、环保性。传统出版物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而电子出版物则完全不需要纸张。这就节约了森林资源,也大大减少了造纸过程中的水污染。
2.2 书画艺术大众传播方式的特点
2.2.1 拥有为数众多、地域广泛的受众人群
在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居住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这样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互联网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数量的庞大, 也就意味了传播范围之广。
书法和传统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书画艺术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在招贤纳才方面,书法和绘画也是作为考察的素质之一。这就决定了书画艺术在古代的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了一些仕途功利的色彩。
书法艺术的传播还得益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的政策。对语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民的顺利交流,也统一了书面表达,书法艺术也能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在古代,书法除了在审美价值上有十分重要的存在之外,书法最基本和广泛的功用还是其作为语言文字所起到的交流沟通的作用。古代的汉字是繁体字,与今天我们通行的简体汉字有很大的区别。汉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有过一些波折,才成为今天我们所学习使用的语言。建国初期,为了使汉字能够更加简单地辨认和学习,20 世纪 50 年代起,国家教育部门开始从古代行草、俗字等元素中或寻找或替代或创造出简体字,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由于汉字字形的改变,古代的繁体字在今天的祖国大陆几乎没有了作为语言文字的交流功用,其普及率也就相应地大大降低。那么,在繁体字的基础上形成的书法艺术自然也就没有古时那样的崇高地位了。
20 世纪,西方美术样式大量传入中国,国人纷纷效之。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在一段时期内有过短暂的式微,对中国绘画的传承有着不利的影响。传统绘画艺术自身也在这段时期里有所变化与革新。
大众传媒的正面作用主要包括四大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提供娱乐。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不断的宣传使人们丧失辨别力,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导致大众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素养的平庸化;廉价占用人们的大量自由与时间;大众传媒对事件的表象的报道以及热点事件的快速更替,使得人们对事件的认识也流于表象,真正地对事件的积极响应的行动越来越少。联合国在上个世纪末给互联网在传播媒体界正名,将它命名为“第四媒体”.新媒体不但集文学、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而且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
如今,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作为纯粹审美价值上的书画艺术的存在,仍然拥有着广泛的关注。虽然在一定时期里传统书画的地位及存在意义受到部分人的质疑,但这种艺术形式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每一代人的血液里。
在民间,有很多自发组织的书画艺术团体在积极地推进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传播事业。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十分重视书画艺术在年轻人和下一代身上的传承,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课的加入就是最有力的举措。在 2013 年,教育部就细致规划了中小学教育中各个阶段的书法课程的教育目标。
2.2.2 通过图像符号进行传播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①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说,文字符号是语言文学艺术的载体,声音符号是音乐艺术的载体,因此,图像符号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载体。其中,书法艺术的符号是文字图像。书画艺术的图像符号带有明显的规定的程式,这是因为,汉语言文字的造型有其实用性,这就导致了其文字图像的程式性;而中国画,则是由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对规则的遵循和长期的摹写造成的。中国书画传播除了外在形式的图像符号传播,更重要的还有笔墨和神韵。而这些,是精准的图像信息尚不能传递的。所以说,现代媒体是通过图像符号来传播中国书画的外在形式。
2.2.3 艺术信息采用某种机械化媒介复制
艺术图像信息用数字技术进行的机械复制,可以说是很好地保存这些信息的方式。数字技术使得这些图像信息的存储过程中的损耗几乎为零,而且,在存储的时间年限上,也有着传统的存储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这种机械复制是我们观看到的是艺术作品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是难以将艺术的“光晕”呈现出来的。
2.2.4 传统媒体无法及时反馈的单向性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的单向性传播,就是指传统媒体只是单一方向地由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这确实是造成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的最主要的因素。传统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时性,某种程度上是导致交流障碍的因素。而新兴的网络媒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如今,各种社交媒体都是即时交流的。这种迅速的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交流互动,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想要传递的信息就自然而然地传播出去了。
2.2.5 书画艺术大众传播方式中的“权威性”
大众传播中,媒体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信息的导向性,很容易就造成了传播过程中的“权威性”.信息爆炸时代就有过这种现象。为了到达预期的传播效果,广泛运用大众传媒传递有关书画的各种信息。无形中,媒体就有了“导向性”.这种导向性会限制艺术的多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媒体间的“跟风”现象。一方面,这种“跟风”式的传播有利于某种艺术信息在短时间内的密集传递,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信息的单向导向,对其他的艺术信息的传递起到了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