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低碳性农村建设问题探究
【第一章】破解农村“高碳难题”的路径探析绪论
【第二章】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的耦合逻辑关系
【第四章】我国低碳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优势与路径
【参考文献】我国农村低碳发展策略分析参考文献
5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优势与路径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能源资源少,建设低碳农村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抉择,不能继续走先工业化、城镇化,而后再治理的"高碳"道路。低碳农村是我国发展的可能方向,但构筑低碳农村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构建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甚或陷入困境,但这并不是说我国低碳农村的建设就无法进行,我们就裹足不前了。事实上,农村在进行低碳的转型时,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何立足于农村的现实优势,因地制宜,挖掘其存在的潜力,探寻切实可行的低碳化路径,破解目前低碳农村建设的困境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1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优势
5.1.1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理论优势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是我国建设低碳农村的理论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低碳、生态智慧是我国建设低碳农村的理论根源,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为低碳农村的发展既提供了哲学基础,也提供了思想来源,是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理论优势。
5.1.1.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问题并不像现在这样凸显,再加上当时特殊历史实践的制约,他们虽然并没有独立地、系统地对生态问题进行阐述,但是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丰富深刻的论述,这其中蕴含着生态的维度。这些思想对于启迪当代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智慧,促进低碳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异化关系刚刚显露苗头之时,就敏锐地洞察到了人、自然、社会之间辩证关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环境和条件,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是生产力的要素。人类和自然是有机统一、息息相关的,如果生态自然调零衰败,不能可持续的发展了,那么人类也就不可能健康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象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诚然,遍布全球的高碳问题正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超出了生态应有的阈值,而遭到的"报复".社会的基本问题必然反映为人与自然的问题,一个社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使人与自然维持和谐统一,可以说,人与生态自然的不断调谐也是社会进步的明显标志。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他们强调:"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既是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类的发展,二者同时发展,那才是真正的发展。并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可见马克思已将环境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联系在了一起,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谐的自然环境,而适宜的自然环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生态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人类的生存危机,"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兼顾人的利益,追求人与生态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应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最初动机,构建低碳农村也是如此,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解答生态问题。如果不谈人的发展,也就无法来确定低碳农村发展的最终目标,低碳农村发展也就失去了根源。可以说,这些生态思想为我们破解人与自然的难题提供了答案。
5.1.1.2 "低碳"、"生态"的文化传统是我国建设低碳农村独有的资源我国很早就有着"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寡欲"、"适欲"、"节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知止知足",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的持续健康发展思想的主要部分。
儒家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天人合一"学说,是古代人对待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人在"天"中生活,就要主动把自己融入"天"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实现与天地的合一,既重视宇宙的发展演化的规律,又重视人类自身发展。荀子认为人与自然应"明于天人之分",自然有自然的职能,人有人的职能,二者相互为用,使人的能动性与自然的规律性的统一。以合乎自然、合乎生态的方式来生产生活,万物才能得到应有的安排,六畜才能得到应有的生长,一切生物才能得到应有的寿命。而维护这样的一种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需要"人参天地",发挥人对于自然的能动性。儒家还视"俭"为人的美德和治国的途径。要求治理千乘之国,使用财物要节俭、节用。孔子提倡节俭,君子饮食不求饱足,身体力行着疏食饮水的生活方式。而其学生如:颜回和仲由也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践行低碳消费方式,颜回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其独乐其乐,仲由缊袍不耻。如果不注重"节用",从国家来讲,"无制数度量则国贫",前途将是不堪设想的,从个人治家来讲,节用是"长虑顾后而保万世"的重要举措,粮食大侈而不顾其后,就不免陷入困境。在新的世纪,儒家的天人合一,节用等理念非但没有被历史淘汰,而且赋予了新的使命,既是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生存的准则,也是生态文明时代人们所应遵循的低碳传统。这些生存理念,对于探究人类未来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人类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探寻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有着参考价值。
道家的生态理念是以"道"为基础的。道最早由老子提出,老子把"道"视为万物的根本。人与物为一,人的实践行为应与自然和谐统一,则"万物"才能保全。为了更好的照看好"天地",维护自然平衡,老子希望人类在遵循"常"的基础上要有节制的从自然获取生产资料,超出自然的阈值应立即停止,"知止可以不殆","知足者富".我们当前的生态问题就是源于人类的不"知足知止",人要适欲,切忌贪欲,要少私寡欲,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就可以了,贪欲就不是福而是祸 ,其中蕴含"适欲"、"知足"的低碳智慧。其提倡单纯、简约、"安平泰"的简单生活的理念,对其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较为深远。道家的"辅万物之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也是治理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即根据生态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使其通过"自化"、"自正"、"自朴"来修复,如退耕还林、保护湿地、植树造林等,使"天地相和以降甘露",这与十八大报告中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也是相一致的。
墨家在衣、食、住、行和丧葬等生活方面都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节俭理念及低碳消费观,他的低碳理念对于广大农民低碳意识的培养具有巨大的影响。《节用》、《辞过》及《节葬》中详细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做,并提出了节用的标准,如:穿衣是要圉寒暑而不是荣耳目、饮食是为了强身体而不是炫财富、显地位、房子是用来圉风寒及暑雨,不是观乐的、车船是服重致远的而不是身份及权势的象征;也提出了"古者圣王"在衣、食、建房、制作等各个领域主张节用,从而"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以此来劝勉当时的君主,不能因为穿好的衣服、住高大的房屋、建造奢华的车船、厚葬、久葬等而增加百姓的负担,凡属劳民伤财而不增加益处的事,最好不要做;"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家提倡在全社会推行节用的消费观,实现"天下之大利也".在"高碳消费"的时代,墨家所推行的节俭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所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的雏形。今天我们建设低碳农村必须要发扬这一特有的低碳理论遗产,将中国的低碳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挖掘其在节俭、节用方面的合理内核并加以弘扬,对于促进广大民众低碳生存价值观的形成,构建低碳农村具有巨大的意义。
5.1.2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体制优势
5.1.2.1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动员体制模式
建设低碳农村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低碳价值观、低碳生产方式、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变革。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只有依靠国家动员体制,调动多方力量,凭借其强大的实施能力,才能破解农村的高碳难题。国家动员体制,具有决策迅速,规划长远、政策连续、执行力强、监督严格、协调能力强、动员范围广,可以快速形成社会合动力,可以聚集多方力量集中办国之大事.一旦启动了该机制,它就能迅速在全国实行,把我国农村现有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整合并调动起来,为广大农村发展所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做出决定,且其决策的效率很高,如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与其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种动员机制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即从群众中,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实践中去,不断地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这种制度的优势可以使国家的决策、政令及时上行和下达,确实克服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高度团结地开创自己的特色之路,走向美丽中国。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低碳农村,减少农村碳排放量,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面对生态危机的严峻事实,国家运用制度优势,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发展战略,2007 年的《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及《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为农村节能减排指明了路径;2008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为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指明了方向;2011 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级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导向、教育作用,形成了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不难看出,倡导节能减排已经在我国现有的发展战略中有所体现,这明显有利于为低碳农村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方向上的指引及资金上的投入,明显有利于我国低碳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5.1.2.2 中国共产党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执行能力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也相差较大,如何才能确保国家的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 94 年来,在制定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始终同基层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维护人们群众的利益,保证了我国各地区朝着国家宏大的发展战略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断发现并克服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又一体制优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基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内涵、发展效益、环境生态保护和人民实际福利水平的提高。2014 年 2 月,国家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目前建设低碳农村,正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广大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信,依靠这一优势,我们定能不断解决低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复杂的新问题,最终实现广大农村的低碳转型和农民福祉的全面提升。
5.1.3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成本优势
5.1.3.1 农村减排空间大、减排技术自主创新成本低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的蕾切尔·卡逊指出,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人、生态环境和牲畜带来严重影响,其农药残留甚至会危及子孙后代,会使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变成死一般的寂静,"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已使自已受害".为了避免自己受害,那就要广大农村统一行动起来,为碳减排而努力。我国农村具有更大的领域和减排空间,据统计,我国的村庄大约有 70 万个,农田近 18 亿亩,每年能够开发出相当于 5 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能,土壤中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有机质,就能够吸收大气中的 CO2近 30亿吨.我国农村具有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但是目前的开发利用水平不太高,利用率较低,因此,农村拥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及减排潜力。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合作日益加深,这也为国际间技术的转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7 年的"巴厘岛路线图"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也愿意低价将新能源技术转让,这也为从发达国家引进高效节能技术、设备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因此我国农村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模式来推进农村低碳技术发展,该模式比单纯依靠自身的现有力量来从零开始研究的成本低的多,符合我国农村资金不足的情况。
5.1.3.2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后发优势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有些地方可能处于工业文明初期,有些地方可能处于工业文明的中期,还没有走完工业文明经济的全部历程,但却与发达的国家和我国城市拥有相同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机遇和平台。面对低碳经济,农村与其处在同一的起跑线上,这是历史赋予的后发农村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农村应及时地抓住机遇,实现向低碳农村的跨越。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新企业购置新型设备所需成本有时要比进一步改造原有企业旧型设备所需的成本要低很多。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处在后发阶段,完全能够规避较发达城市的高碳化的发展模式,大力引进资金和低碳技术,另辟蹊径,可以走资源能源消耗少、低碳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新型低碳化之路,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健康协调发展。我国低碳农村的建设可以借鉴我国先行城市和其他先行国家的发展经验。通过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差距,积极实施超越或追赶战略,从而推动农村进一步发展。大城市在工业文明时期涌现出的物质设施(企业、工厂、道路、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多,不适合进行全面的低碳变革,其向低碳转型压力大、困难多,不利于其开展全方位的彻底地低碳变革,而我国农村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仍然比较缺乏,因此农村低碳转型的压力就小,机会和空间也比较大。
5.2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路径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要想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从培育农民的低碳生存价值观的高度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以构建低碳生产方式,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作为低碳农村建设的动力和保障,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低碳农村建设的归宿,破解农村的高碳难题,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实现我国农村低碳之路。
5.2.1 培育农民低碳生存价值观是低碳农村建设的前提
生态问题源于价值观的偏差,如果不重新思忖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不转变观念,不从价值观的角度采取行动,那些解决生态问题的做法也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破解根本问题。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主观意识及其行为对低碳农村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但在农村低碳转型过程中,工业文明时期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存理念的影响尚未褪去,生态文明时期的低碳生存的价值规范正在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引起冲突,甚或碰撞,使人们对未来社会及其生存状态产生迷茫,这时就需要对民众进行积极引导,使低碳理念真正融入到民众的意识、生产和生活中,并使其转化为自觉呵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的行为。
5.2.1.1 培育低碳生存价值观要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
我国的生态意识虽然起步早,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下去,因此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低碳农村建设中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低碳意识,培养人们的低碳生产观念,完善教育机制,向广大农村推广低碳生存价值观,并逐步向全社会教育渗透,从而更好、更快的建设低碳农村。
欧文·拉兹洛所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不是因人而起,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通过改善人的行为得到解决,就连物质和生态问题,其最根本也是人的眼光和价值观的内部限制",因为地球的运营规律和承载能力是人类目前还无法改变的,但人类改造自然和处理社会关系的理念和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农民作为生态文明实践的主体,能否提升其低碳意识,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目前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部分村民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意愿不强,因此,要想建设低碳农村,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提倡低碳生存价值观,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让低碳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渗入到生产生活中去,积极扶植有利于低碳生存价值观树立的氛围,养成自觉维持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风气。宣传的内容既要符合低碳农村的根本要求,也要符合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生态文明理念、低碳知识等作为全民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既要灵活多样,也要让农民看得懂、易接受。如:可根据需要组织有关的学者编写针对低碳农村、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等方面的书籍、画册,或者利用文化下乡,"空投文化"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多层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导致不可预料的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威胁和事实,使农民都认识到,只有共同的忧患,才有共同的幸福;只有共同的行动,才有共同的未来。
5.2.1.2 培育低碳生存价值观以公众参与机制为支撑
建设低碳农村是新形势下对我国生态保护提出的新要求,能否积极的汲取和发挥村民的力量并形成合力,是能否完成这一新要求的关键。因为在农村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生存价值观的转变,还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都离不开社会的力量,皆需要广大村民的共同参与。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出来。建设低碳农村,每个农民,都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改变现实,影响未来的参与者。农民大多直接进入农业生产和工厂企业的第一线,倘若他们生态意识不强,没有低碳观念,势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环保工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损坏自己的利益。如果他们具有较强的低碳意识,就会自觉关注生态问题,把低碳的理念带到工农业生产中,从源头扼制高碳问题。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为农民提供参与环境保护和低碳农村建设的途径,应畅通环境维权、投诉、举报渠道,并及时地对环境信息进行公开。公众参与生态管理可以监督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好的履行生态责任,可以将发现的生态污染事件及村民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地方政府和所属企业,有助于地方政府正确决策,也有助于企业及时终止其污染行为,对生态治理部门的执法行为也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还有利于转变农民对自然的认识,认识到"土壤的耕作本质上不同于土壤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提取本质上不同于浪费性的开发,开辟森林空地本质上不同于大规模砍伐森林",使农村居民对低碳农村建设由事不关己转换为义不容辞,共同推进低碳农村建设。
5.2.1.3 培育低碳生存价值观要以法律指导为保障
"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重视法治,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从 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全球各国都相继设立了环境保护部门和机构,社会上也跟着掀起环境保护的热潮。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制定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有法可依,同时也加大了生态治理的力度,完善了环保机构、扩充了环保队伍,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有些已经不适合目前基本情况,以致在环境保护上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趁机利用这些法律漏洞在随意地破坏生态环境。"通过重建制度,创新法律来实施其教育,这是最规范、也是最权威、最富有实效的低碳生活教育方式",所以要根据农村的基本情况,适时出台适合农村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引导机制,对现行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同时在低碳农村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及时的增添新的法律法规,引导村民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养成低碳生存的观念,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自然,推进低碳农村的发展。
5.2.2 构建低碳生产方式是低碳农村建设的保障
在建设低碳农村的过程中,最急迫的是转变传统生产方式,由高碳的粗放模式向低碳节约型模式转变。低碳生产方式是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重要途径,通过减少污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来减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农村发展与生态自然的互动共生,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5.2.2.1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和碳汇工程
我国是最大的农业国家,农村又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式发展,肯定需要排放较多的温室气体。据报道,在全国排放总量中,有 10.97%是由农业活动所产生,因此,农村农业的碳减排在全国碳减排中的作用还是十分的明显。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推动农家肥、生物防治对化肥、农药的替代,通过推广应用节约型耕作、集约低碳化养殖等途径,使农村农业生产大大降低对石化能源的高度依赖,减少农业活动中的碳排放,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转型。发展低碳农业还要依靠农民,因为他们是低碳农业的实践者。首先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地方政府应大力宣传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制定相关的政策,如耕地生态补偿,新能源使用财政支持政策,引进节能滴灌、病害生物防治、生态施肥等技术,引导社会投资等等,使农民认识到低碳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农民实践低碳农业的热情,充分发挥本村的生态优势及区位优势,在确保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组织农业生产,在生产中尽可能节约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其碳储量;这样既可以减少化学农业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危害,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也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完成国家减排指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增加森林面积、保护自然碳库、扩大碳汇是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之一。碳汇就是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机制,学者认为,种植业是重要的季节性碳汇产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发展林业、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大力发展草原碳汇产业,以此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建设以林木、果蔬、花卉等农业示范基地和湿地公园,推广低碳农业和碳汇工程,每公顷花卉、蔬菜、瓜果、湿地大约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12 吨、15 吨、40 吨、10 吨,有效实现了高效益、低能耗、零污染,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百姓收入,也能调整农村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调谐。
5.2.2.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
要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把结构节能作为农村转向低碳发展的战略重点。合理协调的产业结构可有效分担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也可使工业企业的低碳转型对农村经济增长、物价及财政等层面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做好农村生态保护及规划工作,依据本地的资源条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产业,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抑制重化工业的过度扩张,提高农村环保准入门槛,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控制并力求避免新污染源的产生,建立审批项目的联席会议制度,以防为主,严禁转嫁污染和环境危机。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强制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过剩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从生态适宜性原则出发,根据农村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产业总体规划,重点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形成地区性特色产业。
应对气候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要依靠科技。依靠低碳科技,一方面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将社会生态转化为和谐有序的内生力量,化解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冲突。建设低碳农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对节能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发展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工程设计和技术工艺,淘汰低效率、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模式、技术和设备,努力争取从源头上实现无污染、无生态破坏的低碳化生产;还应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以农民为重点,在农村全面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其生态意识,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实践者。加强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治理农村已经被破坏的生态自然,针对农村的生态及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及推广生活废水治理技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生态恢复技术等,提高原料转化率和水的回用率,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进行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研制并推广适于小型企业治理污染的设备与设施,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化废为宝。
5.2.2.3 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为低碳农村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人类每天都在消耗它,日益减少的传统能源已经亮起了红灯,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还在吞噬着有限的资源,所以,节约资源,开发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也成为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的大事。低碳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在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农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迅速攀升的情况下,开发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的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水能等,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的畜禽粪便、秸秆、生活垃圾随意的堆放,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造成农村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流失,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充分挖掘农村资源潜力,扩大能源来源,而且能有效处理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减轻农村环境污染,洁净环境,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因此,地方政府应在政策层面积极推动低碳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使用,不断提高其消费比重,使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应该鼓励大力发展沼气,发展沼气是科学利用生物能的有效途径,把污水败叶、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入池发酵,不仅提供了优质能源,同时美化了庭院居住环境,而且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大力开发太阳能,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还应积极发展风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开发可替代石油的生物质能液体燃料、利用地表或地下天然水体作为冷源、热源用于农村建筑供冷采暖,减少家庭所需的能源消耗量。新的能源发展和消费模式将有效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为低碳农村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从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稳定性和可持续能力。
5.2.2.4 积极开展低碳农村试点,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及带动作用
建设低碳农村面临着较多不同寻常的矛盾及困难,尤其是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环保设施尚不完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资金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向低碳发展转型宜稳步推进。积极开展低碳农村试点,就地总结、研究经验,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在更大范围或全国普遍推行的政策、措施,是确定低碳农村发展路径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试点地区乡镇企业、种植、养殖业、村民生产生活的试验、示范、带动作用,既符合经济模式转型由局部到整体、由量变到质变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控制或减少农村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政策失误的损失,有利于积极而平稳有序地推进农村向低碳转型。
5.2.3 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是低碳农村建设的现实出路
建设低碳农村不仅要求生产方式由高碳生产向低碳生产转型,而且也要求生活方式由高碳生活转向低碳生活,农村低碳化进程也是一个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5.2.3.1 地方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健康发展
要想切实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风貌,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以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为契机,出台相关的制度,全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用强制性的政策机制引导人们节约减排,使其生活方式向着低碳化发展,让低碳步入农村经济,让低碳融入农民生活。地方政府应改变那种"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决不能把一个满目疮痍的生存空间留给下一代。除了要在广大农村积极宣传保护共同家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垃圾处理厂,推进低碳生活的普及外,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激励和约束,提高民众低碳消费的积极性。通过与企业联合以补贴的方式推动农村更换耗能高的家电及农机具,对用土用电用水等试行梯度价格,公共场所的一次性消费品实行政策性限制,在村民条约中对浪费、奢侈的行为进行限制,定期带领群众向别的低碳农村进行交流学习,每年评选低碳生活方式先进个人、家庭进行褒奖,对只顾自身利益破坏生态和不认真履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村民进行惩罚,给予舆论的压力,鼓励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宣传栏、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民众认识环境标志、低碳标志、能效标识,尝试建立低碳消费积分制,凡是购买环保、节能和低碳标志产品的民众,按照产品的节能、环保和低碳性能,计入相应的积分,此积分可以用来缴纳电话费、电费等,提高民众购买环境标志低碳产品、绿色产品的积极性,从而对地方企业进行间接的低碳引导。
5.2.3.2 地方企业有义务研发和生产低碳产品,支持低碳生活方式健康发展
在推动低碳生活方式建立的过程中,地方企业有义务,也应有作为。企业自身要进行低碳化生产,通过低碳化产品的生产与推广,让低碳生活方式悄然走进农村。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符合环境保护原则,不以奢华的功能或过度包装谋求企业利益,不以破坏社会和自然环境为代价,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福利为代价".一方面地方企业有义务提供低碳产品及低碳服务,并争取不让价格成为低碳生活的"绊脚石",争做低碳活方式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危机的解决和绿色低碳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孕育着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我国农村有望成为最大的低碳产品消费市场,低碳产品在农村充满商机。低碳也成了地方企业未来竞争与发展的目标,故研发、生产低碳产品又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能够实现节能减污,降耗增效的目标。所以企业要积极研发和生产低碳产品,如低碳食品、服装、家电,材料等,面对大量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市场,既可以引导村民的消费行为渐趋低碳化,也可以使村民的消费结构渐趋向可持续方向转变,使低碳生活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5.2.3.3 广大民众需要养成良好的低碳习惯,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从吃饭、穿衣、取暖、照明、居住、旅行,甚至包括人类的呼吸,时时刻刻都在向生态容量中增添碳足迹。广大民众需要改变浪费资源、增加碳排放及增加污染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抹去自己的碳足迹。一个人增加的碳排放和浪费的能源资源的数量看起来是很小的,但农村人口基数大,如果按总量计算的话那数字也是十分惊人的,据研究,未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持续增长,2020 年预计将达 2.49~3.36 亿吨.故需要广大民众告别陋习,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能源的消耗,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爱护公共绿地、植树造林等;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如离开房间时关掉灯,拔掉插座、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重拾"菜篮子"、循环使用包装物、绿色出行等,所以说,农村低碳生活并不复杂,只是要求人们在生活方式方面有所转变,养成低碳、节俭、简约的习惯,不追求豪华、奢侈,减少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不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我国农村有 6.3 亿人口,每个人少浪费一点,乘以 6.3 亿就是一个很大的数,这种节约的"乘数效应"绝不容忽视。个人的积极的低碳行动聚沙成塔,就可汇聚成减碳的威力,广大村民的低碳实践是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低碳农村的重要保证。
5.2.4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低碳农村建设的归宿
人与自然具有对象性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具根本性和战略性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基础,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是低碳农村建设的归宿。
5.2.4.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在人--社会--自然这一大系统中,人作为社会和自然的存在物,仅仅是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所以其发展不仅不能违背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且需要借助人的能动作用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利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和谐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以保障人工系统的稳定演化和健康生存。在今天,我国开始寻求农村的"困境"的解决办法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地位与作用,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恰指出:"在这历史的转折时期,在分析有关人类所处的状态及其可能导致的命运等复杂的情况时,应当选择的着眼点必须能射穿整个人类体系的核心,而且要真正具有全球性的视野,这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才有可能".事实上,今天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基本上都是源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和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某种根源性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受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错误地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对其任意支配,因而对自然界一味的索取、无偿的占有、肆意的宰割、无偿的开发,企图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范围内,人类漠视了与自然和谐共荣对于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被物质繁荣、经济增长所遮蔽,无限制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仅造成人与生态自然关系的紧张,而且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根本破坏。痛定思痛,人类急切地呼唤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应运而生,成为社会文明的主形态。现代生态文明兴起,要求人类转变观念,由"以人为中心"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由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转向顺应自然的低碳的发展模式。低碳农村正是工业文明在农村即将结束的标志,也是生态文明在农村得以开启的标示,究其本质,就是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合理地调适人与生态的关系,缓解人与自然极度紧张的关系,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的协同进化。
5.2.4.2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尊重自然的价值
价值,一般表示客体具有某种功能、属性且符合主体的利益,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主观需要。当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人与自然便具有对象性关系,也只有在这特定关系内,自然作为客体和人作为主体才得以开启,于是便有了认识自然价值的必要。自然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自然能够满足人类主体的某种主观需要的属性或功能。
按照"广义价值"的概念,自然价值包括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罗尔斯顿指出:"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是客观地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既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自然工具价值,是关于自然价值结构的客观描述,主要指它对人类的意义和功用,是它的功能性的论证,这是自然界以它物为尺度进行评价的。
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大自然的主体性,是以自然界自身体现的价值,以其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的,这两种价值对于人类生存来说缺一不可。人类作为自然一切存在物的最高存在者,应当把自身的生存和自然的发展相融合,既能合理有度地改造自然,也能正确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找到他们之间最佳结合点,使其相协调。可是,人们只看到了自然能满足其物质需要的工具价值,却不知"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某些自然情景中所固有的价值,不需要以人类作为参照",不管人类发现还是没发现,它都已经客观存在了。所以,人类如果想从自然界得到持久的利益,就必须在确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的基础上,转变对自然的对策,调节对自然的作用机制,加强对自然的科学管理并且学会和自然和平相处。低碳农村建设正是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这一实际问题出发,在深刻了解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事实,彻底领悟到了自然的价值,并把人类的行为置于对自然的正当权利和必要义务之上所提出的正确处理农村发展与生态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尝试,就是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尊重自然的价值,合理地参与人和自然共同进化的历程,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永久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