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现代陶瓷艺术不只是指在时间存在序列概念,它是一个融合了时空、风格、观念、思想等特点的造型艺术理念,在艺术领域和陶瓷领域具有普遍性。现代陶瓷艺术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材料及工艺,融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寻求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满足现代人对陶瓷艺术作品物质与精神的追求。现代陶瓷艺术一方面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在陶瓷材料和制作工艺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是社会在艺术思潮、审美观念方面悄然发生着变化,陶瓷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那什么是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1].”现代陶瓷艺术注重人的内心精神感受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陶瓷艺术家有效的利用各种艺术创作手法,通过造型语言使陶瓷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美感,赋予陶艺作品意蕴,让人的不同感觉通道产生互动、沟通、交错以及相互转移,使人的心理感受与陶瓷艺术作品之间产生共鸣,这种心理感受可以用通感进行描述。
1 理解通感
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并在大脑中产生特定的反映,不断地积累经验,以此指导人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此过程中我们所感知到事物的形状、大小、色彩、肌理、音响、味道以及材质等,都会反映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记忆存储信息,经过人的思维加工后,人们会把各种知觉获得的信息综合、演绎和转换,产生感觉上的相互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就是通感。《辞海》中是这样描述 :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乙感官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2].人们普遍认为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从文学与艺术的角度则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说通感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用语。
在艺术设计领域,通感是指客观事物在一定媒介的刺激下,由一种感观的感知引起另一种或多种感官的知觉兴奋[3].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会利用感知体验进行置换和综合的方式,对陶瓷表现出来的物质属性进行表达和理解,这蕴含着陶瓷艺术家们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感悟。艺术家们对于陶瓷创作的冲动来源于生活体验,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更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趣味,利用联想和想象引起人们不同感官的通感。要想激发人们对陶瓷艺术作品形式的审美活动,利用通感将非常有效地调动审美感官,引起人们充分的审美活动。
2 陶瓷艺术中的通感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感觉对事物进行认知和感受。对于陶瓷艺术作品创作和感受融合多种感觉通道,各种感觉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给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2.1 视觉通感
人类有 83% 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感官获得,并以此感知世界的形态、色彩、光影、动静等,积累了大量的视觉经验。受众在体验陶瓷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引人注意的主要是形态、色彩、图形、肌理、材质等。随着陶瓷艺术创作手法不断拓展,通感艺术被运用于陶瓷艺术领域,以视觉的形式获取声音、肌理、材质甚至味道等感受成为了艺术家们创新表现的手段。如图 1 雕制的菊花花瓶,绽放的花朵,造型优美,从视觉上给人美感的同时,色彩纯净,透出一股甜味,感觉透出阵阵香味,从视觉、味觉、嗅觉上引发人通感。
2.2 视触通感
视触通感是指人通过视觉感受事物的肌理材质特性,并与触觉经验之间产生联系,诱发触觉感受的心理现象[4].视觉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在非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而触觉则不同,是与物体之间零距离产生经验感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视触通感的典型俗语,看在眼里,痛在身上,被蛇咬过产生的痛觉,引起人们的不舒适感,由于蛇的形状与井绳具有形象相似性,被蛇咬过的人们看见井绳就引起了视触通感。在陶瓷艺术作品中,陶瓷艺术家通过作品的形态、肌理、材质、色彩等特性的视觉表现,使作品传达出轻重、粗细、软硬、冷暖等感受,而这些感觉是需要通过触觉才能真正地感知,陶瓷艺术家以视觉形式达到传达触觉效果的表现手法,正是所谓的视触通感。当艺术家和受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有交集或者接近时,陶瓷艺术家赋予作品美的形态与深刻的内涵就是受众对作品审美的认知和生活的理解,丰富的生活经验会让受众产生视觉感官与触觉感官的交融,形成感觉通道的转换,引起通感艺术审美。如图 2 的陶瓷装饰品,尖锐的造型,给人刺痛感,引起视触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