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人类本身就具有自然的属性,生来就与泥土相伴相依。中国先人在几千年前就利用泥土烧制出了优秀精湛的陶瓷制品,现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陶瓷产品已经发展成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局面,陶瓷制品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日常用品、公共艺术、景观艺术等领域。陶瓷、陶艺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现代主义的冷漠感,缓解了城市“千城一面”所带来的单一的审美疲劳,其艺术趣味的加入舒缓了现代都市人高压力、机械式生活所带来的烦躁心理[1].陶瓷是土与火碰撞的艺术,不论是其材料还是制作工艺具有原始、自然的属性,兼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易于被广大群众接受,是从知觉上愉悦心灵和增添室内审美情趣的合适媒介。现今室内装饰市场是一个“轻硬装、重软装”的时代,陶艺陈设品也被大量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去,观赏性的、日用性的,把玩性的无所不有,这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视觉的,又有触觉和听觉的,是室内环境中重要的点睛之笔。
1 知觉
知觉是人对事物最为基本的认知形式,人类通过感官系统认知周边的环境,从周边环境中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知觉,知觉是感觉器官和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知觉来自于感觉,是在综合了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感觉具有片面性,只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属性的反应。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知觉是不同的,知觉是受个人知识和过往经验影响的。艺术知觉则是对艺术作品的听知觉、视知觉和触摸知觉等,是艺术认识的重要形式之一[2].总的来说人的感受器官可以分为两类 : 一是感官器官,如眼、耳、鼻等;二是接触型器官,例如皮肤、肌肉等。
这些感受器官有着不同的功能,鲁斯·斯瓦策在《创造力的科学》中指出 , 经由感觉获得的信息比例为 : 视觉占 78%, 听觉占 13%, 触觉占 3%, 嗅觉占 3%, 味觉占 3%.
2 室内陶艺陈设品的视觉感知
在人类五官的几个功能中,人们对视觉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个器官。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也更多趋向于视觉元素的构建,而陶艺陈设品作为室内环境中的点睛之笔,更是视觉中心,其在空间中的视觉效果作用尤为重要,陶艺陈设品是人们进入室内环境的目光聚集点。陶艺陈设品的视觉感知是由自身的色彩、形态、肌理、和材质等元素综合呈现出来的,也是其具有外在视觉美感的客观因素。
2.1 室内陶艺陈设品的色彩感知
色彩是视觉感知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对于室内陶艺陈设品来说色彩也具有同等地位。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往往是物体第一个被感知的要素,对于远处的物体虽然无法辨认其形状,但可以看出其颜色,这充分表明色彩传达比图形传达和文字传达更快地被人感知[3].在室内空间中色彩感知是物体对视觉上最为直接的印象,当人们进入室内空间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颜色,作为室内环境中的陶艺陈设品来说,首先要在色彩的选用上做深入考虑,既要突出陶瓷本身,又要与周边环境取得和谐,在视觉上起到“点睛”的同时又要营造出视觉的美感。陶艺陈设品的色相、明度、纯度是引起色彩感知的三个要素,不同色相的颜色在心理上会产生冷、暖的感受,由于民族民俗和个人过往经验不同也会引起情感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室内陶艺陈设品搭配时不能只考虑色彩美学,也要充分考虑色彩本身与人的心理感受相结合,在特定空间中呈现出陶瓷特有的艺术魅力与情感魅力。
陶艺陈设品在室内色彩搭配的基本手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对比手法,以此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例如在室内空间中淡蓝色的背景墙,那么可以选择陈设橙黄釉瓷器,通过色彩对比才突出主体,才能使陶瓷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但要注意对比的强度与两个色彩面积的控制,陶瓷的颜色与周边色尽量不要出现在色相环上 180 度角的情况,否则这种强烈对比会引起不稳定感和视觉上的不舒适 ;第二种手法就是色彩协调,色彩搭配时选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颜色,会使空间整体色调显得和谐统一,例如放置部位的背景是淡黄色,那么搭配选择白色瓷、粉色瓷、唐三彩等陶艺陈设品,当然陶瓷上的局部颜色与周边环境色一致或同类时也可以产生色彩协调的感觉。由北京集美组设计的重庆云会所(见图 1),通过对陶瓷陈设品采取色彩协调搭配,不堆砌、不炫耀。营造出“一木一石若盏茶 , 袅袅檀香琴悠扬”的充满士大夫情怀空间氛围。
2.2 室内陶艺陈设品的肌理感知
肌理指的是物质表面的细部特征,是物质外在表象的知觉反映。肌理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之下才能呈现出某种美感。不同形态和构成关系的肌理会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陶艺创作中,艺术肌理的运用被作为一种语言来传递作品的内容[4],创作者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情感主导着肌理的视觉效果,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的情感经验、认知程度、文化修养等,也是决定作品风格的关键因素。艺术肌理在陶艺陈设品中的运用,不但能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而且还能增加空间的生动性、趣味性。
在室内空间中,各种物体与材料都是有着不同的肌理 , 这势必会造成一种复杂的肌理构成关系,因此室内陶艺陈设品搭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周边各种材质肌理的关系。通常运用“对比与变化”的美学手法,达到各种肌理艺术之间的碰撞火花的效果。这种手法既突出了主体物,也彰显了周边背景。例如可以利用肌理形成软与硬、繁与简、大与小、疏与密、凹与凸等的对比 ,形成具有主次分明、视觉差异的空间关系。还可以运用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产生对比 , 例如选用自然形态肌理的陶艺陈设品与拉丝不锈钢工业化肌理形成对比。在空间的位置上 , 还可以利用肌理的特征营造出前后、虚实的关系 , 调整人对空间的前后视觉感知。在室内原有肌理比较平稳与沉闷的区域可以选择搭配肌理变化性大且富有生气的陶艺陈设品 , 造成两者肌理上产生一种对比的效果,碰撞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室内空间的氛围增添活跃了气氛,在形成空间肌理稳中求变的同时制造了趣味中心 , 吸引了人的注意视线。如果陶艺陈设品不考虑与周边肌理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那么陈设效果不仅瓷器会失去光彩,室内空间也会让人感觉平淡无奇,更谈不上以陶瓷来画龙点睛的效果了。
3 室内陶艺陈设品的触觉感知
触觉需要通过人对物质的接触而形成感知,是辅助人对事物形成主观感受重要途径。通过触觉人们能获得不同的材料所带来的更真实、更细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视觉、听觉所不能给与的。触觉是一种近距离的感知体验,通过接触对物体的肌理、温度、湿度、软硬程度等特征进行感知。人的触觉对陶瓷材料粗糙程度、光滑程度十分敏感,不同材质会带来不同的情感变化,例如光滑的陶瓷摸上去的冰冷感、坚硬感 ;粗糙陶瓷摸上去有温暖感、松软感等。合适的材料可以增强与使用者的互动性 , 在人们用惯了电子工业产品的信息时代,选择积聚着人的情感的传统手工艺陶艺陈设品能弥补人的精神空缺,唤起人与物之间互融互动的热情。
在室内搭配设计时可以选用一些表现某种物质逼真质感的或是具有特殊表面肌理的陶艺陈设品,由此引发人的好奇心,产生想要触摸情绪。再如适当搭配可爱型的陶瓷玩偶或是制作精美的陶艺茶具等,在能给人带来亲切感的同时,又会引起触摸把玩的兴趣,这是由物引发的参与性感知。例如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潮汕一带,以喝功夫茶着称,小小茶壶、茶杯、茶洗等陶瓷茶具一应俱全,不但讲究而且制作精美,品茶、把玩极具风雅之趣 ;再如加拿大超现实主义雕塑的世界级代表人物玛丽莲·莱文(Marilyn Levine)以陶瓷材料表现旧皮效果而着名(见图 2),其仿制效果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让看见的人情不自禁产生触摸的欲望。自古至今,陶瓷艺术与人类相伴相随,其材质、体积、肌理都是引发触感重要元素。这种触感诱发点是陶艺陈设品重要的设计要素,布置具有触感欲望的瓷器会营造出情趣盎然的室内空间氛围,增强室内空间的亲切感和互动感。
4 室内陶艺陈设品的听觉感知
听知觉是指人在受到外界声音的刺激时,在个人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再加工与延展后形成的一种对声音的整体认知。在人获取的信息总量中听觉感知获得的占百分之十五左右,是除视觉外的人类第二大感觉系统。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瓷乐器,如陶哨、陶铃、陶鼓等声音陶瓷制品,据现有文字记载,到春秋时代陶瓷乐器已经广为流行。我们日常生活里使用的瓷碗、杯、花瓶等被碰撞、击打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再如古老的陶埙就是将声音艺术与陶瓷工艺巧妙结合的艺术品[5].
从造型上具有引发听觉感知的陶瓷可以分为传统造型类、具象雕塑类和抽象变形类三个类别。在现代室内陈设中搭配以声音为主的陶瓷饰品会唤起人们听觉上的情趣,增添室内的灵动之感。例如陶瓷风铃的运用,微风吹来即可发出悦耳的声音,既是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又可以带来听觉上的愉悦享受,是都市嘈杂或沉闷的背景音中的一阵天籁之声,可以舒缓一天紧张的情绪。此外还可以摆设一些制作精良陶瓷乐器,如陶埙、瓷笛、瓷哨等,这些乐器兼具陈设美感和声音美感的双重功能,可以引起人演奏的音乐兴趣,酣畅淋漓地尽兴吹奏一曲,既陶冶了音乐情操,又增添了室内空间的文化品位。
5 结语
如今,伴随人的生活水平与审美要求的提高,室内软装设计开始兴盛,陶艺陈设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在室内陶艺搭配时引入知觉的设计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从人的知觉感受出发,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搭起了陶艺本身与人的情感之间的桥梁。
陶瓷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应该熟悉知觉的运用,以给人带来更直观、更具体的多维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
[ 1 ]张黎。环境陶艺的互动性研究 [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06):09.
[ 2 ]何科丁 . 艺术知觉的培养对陶瓷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J]. 中国陶瓷 ,2010,(4):56-58.
[ 3 ]余勇 , 徐田 . 从视觉传达设计谈中国日用陶瓷装饰设计 [J].中国陶瓷 ,2009,(5):71-72.
[ 4 ]李辉 . 环境陶瓷肌理的设计表现和心理情感研究 [D].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05) :40.
[ 5 ]王志昊 . 环境陶艺材料的知觉探索 [D]. 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