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马口窑陶器装饰的工艺特征和人文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07 共7718字
摘要

  地处湖北汉川的马口窑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窑,所产陶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独具特色,体现了湖北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炽热的创作热情,也展现了荆楚文明的曙光。它们以马口镇盛产的土质矿产原材料为基础,结合中国典型的陶瓷造型以及装饰手法,保留着民间陶器的传统风格,又迎合了时代的变迁。“渺渺群山一水国,孤舟尽目泛清辉”的马口,其陶器艺术在古时候属于劳动人民的文明,而在今天已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宝贵的审美和人文价值。

  1 汉川马口窑陶器的源起与发展

  马品窑陶器的烧造始于明代,至 1369 年 ( 明朝洪武二年) 马口窑处在最全盛时期,全县大小窑每年可生产日用陶器 3000 万件,行销南京、九江一带,以刻、堆、描、贴花装饰手法最具特色。

  刻花坛缸,泡菜腌菜不变质; 陶制茶壶,夏天泡茶隔夜不馊。民国时期,战火频仍,天灾连年,窑业萧条,至解放前夕,仅邱子垴残存几口砖瓦窑,四条旧龙窑,仅供烧制一般粗陶器具,工艺陶技面临失传的境地。1945 年,日军投降以后,外省陶器入鄂,导致省内制陶业逐渐萧条,原本陶业兴旺的马口,到 1949 年解放前夕,从事陶业生产的只剩下 30 余户。此时制陶业还属于手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多数产品质量欠佳,加之多数陶户都是以此为副业,无力改良生产技术。

  1954 年,马口 13 家窑业窑户在原有扇子窑基础上,成立汉川县地方国营马口砖瓦厂,生产青砖、布瓦。到 1955 年,汉川县制陶联户合并成立建新陶器厂,实行公私合营,1957 年改名为国营汉川陶瓷厂。随后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襄阳、南漳、谷城、利川、枝江、秭归、新洲、京山等县,先后建立生产陶瓷用品的合作社、陶瓷厂,陶器生产规模日益扩大。1958 年建立了蕲春县岚头矶工艺陶瓷厂,从原料加工到成型、上釉、烧制等全部生产流程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机械生产,年产陶器能力达到 190 多万件。釉色装饰从以前的江泥釉、炭灰釉、铅釉、玻璃釉 4 种增加到 107 种[1].

  原国营马口砖瓦厂更名为汉川县建筑材料综合厂,职工由 1957 年的 2509 人增加到 4960 人,最多达10000 余人 ( 多系从全县调集的民工) .翌年 10月,耐火砖停产。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工艺美术制品被视作 “四旧”①之一横遭破坏,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减少,仅在城关镇设有工艺厂,但不久停办。到了 1962 年,较大的陶瓷厂实行了半机械化生产,采用了球磨机、单刀旋坯机和烧煤的倒焰窑、方窑。然而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一些陶器厂被迫关、停、并、转,有的国营陶瓷厂退为合作工厂,日用陶瓷艺术的水平和产量逐渐下降。

  70 年代初,在武汉、蕲春、汉川、浠水、嘉鱼等地的陶瓷企业推广外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改用釉上帖花和黄金水、白金水装饰日用陶瓷,同时以粉彩进行绘画装饰,并发展了雕塑工艺,采用照相制版装饰产品。1973 年改传统龙窑为连续生产的隧道窑、推板窑和倒焰窑; 拉坯工艺亦采用石膏翻模、泥浆浇沉淀、干燥新技术,并相继开发了建筑陶、工艺陶、特种工业陶 3 个系列新品种,实行机械化生产,此后隧道窑逐渐普及。用于陶瓷生产的专用机械设备逐步配套,形成了从原料到烧成全面机械化生产线,改变了承袭数千年的全手工操作的传统工艺,并且逐渐淘汰了灰釉,普及推广使用玻璃铜绿釉和石灰釉,使得陶器产品的外观色泽更加鲜艳,器型统一。

  1985 年,马口陶瓷厂占地面积达 75999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 31510 平方米,拥有隧道窑、推板窑、倒焰窑各两座,制陶专用机械 127 台,固定资产值 270 万元,职工 584 人,生产 4 个类别 90余个品种的陶瓷制品 100. 75 万件。[2]

  马口窑陶器烧造品种繁多,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器物,盆、罐、坛、瓮,到陶凳、陶桌、陶灯,甚至溺器、玩具。马口窑陶器产量、品种式样之丰富,可见一斑。所产陶器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3]现今马口镇周边的窑新、八屋窑、九屋窑、十家窑、杨家窑、喻家窑、梁家窑街门许多自然村均系因窑而得名。马口窑址在 2008 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口窑陶器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原材料便于开采,取材便利。马口镇地区具有一种富含钾、钠、钙及铝硅酸盐的土地资源,汉川县境内西北岗地部分,受沉积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凹陷沉降制约,造成相变和缺失较多的盐群及伴生矿藏; 东南部低丘部分,受地层沉积环境及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形成了高岭土、石灰石等矿藏,主要分布于马口至南河一带。

  适合烧造陶器的高岭土地质储量总资源量在 200 万吨以上,成就了适宜烧制不同用途、坚固耐用的陶器的条件和特色。马口窑陶器直接采用胎土泥料均为马口周围新集一带所产,由精泥、窑子泥、黄蜡泥、和红、白陶泥配合而成,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不会变形,可塑性极强,粘接、修补方便,经过柴窑在 1280°C 左右焙烧而成。烧制成功的马口窑陶器胎土呈暗红色,由于烧制温度较高,胎质更为坚固耐用。

  但随着国内陶瓷工业发展的进程变缓,产区出口任务减少,市场陶器供应趋向饱和,原来由商业部门包销的合同多数被撤销,省内陶器生产厂家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出现积压,迫使各陶瓷厂家转产或者部分转向生产建筑、工业用瓷和工艺美术瓷。令人非常惋惜的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化工业的高速发展,传统手工艺窑厂纷纷倒闭,仅剩无几的几家窑厂也濒临破产,其中着名的马口窑厂在 20 世纪 90 年代停产。当年被人们广为喜爱的 “刻剔花”和 “水花”技艺几乎失传,人们曾经熟悉的、无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陶器,逐步被毫无生气的廉价塑料制品以及千篇一律、无个性的日用品取代。曾经被国外雕塑家、陶艺家惊呼为大师作品的马口窑陶器,正逐渐变为收藏者的新爱,而在其产地马口,却已经无迹可寻。昔日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如今古窑厂杂草丛生,一派凋零,面对这种衰落,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4]9

    2 马口窑陶器装饰的工艺特征

  马口窑陶器的独特之处在其制造工艺中使用了化妆土和手工刻花技术,马口镇所产陶土如果直接烧制成陶器,胎质固然坚硬,但色泽欠佳。而智慧勤劳的民间匠人们根据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取长补短,在胎体之外加以白色化妆土,再施以透明釉色,以黄褐色的釉彩为基础,采用竹刀铁笔在化妆土表面以刻、划、剔、画等多种工艺手法,在釉彩之下绘制人物、花鸟鱼虫、山水,甚至书写文字,极大地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效果。这种剔花工艺使马口窑陶器表面除了有强烈的绘画效果,同时还兼具了装饰浮雕的美感,这些以线条构成的装饰图样,用笔流畅、金钩铁划、潇洒自如、一气呵成,既有国画工笔之技艺,也兼具了写意之神韵。如此烧制成色泽明亮,浑厚美观的陶器外观,把传统的绘画、绘瓷技巧运用到陶器装饰上,不仅完全弥补了胎质粗劣的不足,而且实现了制陶工艺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为马口陶的主流工艺特色。

  马口窑陶器所使用的灰釉是上等的 “南漳灰”①。粟树灰经过淘洗、过滤、去掉碱性物质,然后加入河泥 ( 汉江边冲积行成细泥) ,按照 8 ∶ 2的比例配置,即 8 份树木灰 ∶ 2 份土,研磨成釉料。最后经过施釉的陶坯完全晾晒干透后,置入龙窑,以松木为燃料在还原气氛中经 1280° C 至1300°C 的高温烧制而成。烧成后的器物釉面呈现出特有的雨滴痕,形成朴拙深沉、稳重而明快的暖色调。[4]16马口陶器釉料是天然植物灰制釉,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植物灰釉在化妆土上呈现出的暖色与陶器表面经过竹笔刻划剔除化妆土之后的深褐色形成强烈对比,既协调又醒目。马口陶注重装饰与实用的结合,具有造型浑厚古朴、刻花粗犷豪放、线条流畅生动等装饰特点,寓于喜庆与和谐之中。绘制有 “状元打马游街” “八仙”“九龙”等图案的传统日用陶器,长期以来深受江汉平原一带广大民众喜爱,也成为广大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日用及礼品。马口窑陶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百年,至今在一些家庭里还可以发现这些充满民间和地域特色,富有生机的器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