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草编历经千年,是中华传统工艺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徐行草编融汇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田园风光柔美的画意。因此,徐行草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是徐行人的骄傲,更是徐行人宝贵的文化财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徐行草编逐步走入发展的低谷,徐行草编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是嘉定政府及人民最为迫切的期盼。
一、徐行草编的文化继承与保护
徐行草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下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徐行草编是纯手工制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经济效益低,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徐行草编走入了低谷,大量草编能手迫于生活压力纷纷转业。草编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黄草难于长期收藏,以至于传承作品甚少;第二,徐行草编行业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第三,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凤毛麟角,群众基础日益单薄,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但是,徐行草编已有千年历史,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不应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逐渐消散,而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与保护。
当前,嘉定政府充分认识到徐行草编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实现对徐行草编文化的有效继承与保护。一方面,政府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农民种植黄草,为徐行草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进黄草编产业化发展,以契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品牌,将徐行草编文化作为嘉定的一张名片。
此外,为更好地优化徐行草编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嘉定成立了黄草编织艺术协会,让这一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在艺术协会的推广之下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首先,组织各类活动。如,组织徐行草编的开发机构,逐步打开并扩大市场,让徐行草编在市场化发展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其次,由于徐行草编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疏远彼此之间的文化情感,也缺乏文化情感的交流。因此,嘉定政府建立了新的草编陈列室,让广大的民众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徐行草编艺术品,让年轻人了解徐行草编,建立起文化情感上的共鸣感,这点尤为重要。
徐行草编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是当前嘉定政府实现草编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嘉定徐行镇,各中小学校、成人教育中心,都开设有草编专修课程。一方面,将草编艺术教育真正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以中小学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壮大了徐行草编文化的继承面;另一方面,落实了徐行草编文化的研究工作,通过教材的编写、出版,推动徐行草编文化的继承。
二、徐行草编的文化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徐行草编文化的有效继承,只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如何实现徐行草编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徐行草编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之下,徐行草编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标志着徐行草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真正迈入科学化、系统化的阶段。
首先,抓住文化保护与发展之契机,创建名师工作室。徐行草编的发展依托于名师的引导与推动作用。通过草编工艺传承大师对草编文化及工艺的研究,完备草编工艺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发展,逐步开发出体现时代元素、秉承传统文化的草编产品。高校是名师工作室创建的重要平台,也是拓展徐行草编文化发展与研究的重要途径。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工艺美术研究中心就创设有黄草编工作室,聘请草编名师艺人进行技艺的传授和文化的传承。高职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入黄草编工作室进行学习、制作黄草编作品。
其次,迎合文化大发展之机遇,开设“上海草编之乡创意园”.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强调徐行草编文化的发展要呈现出新姿态。当前,我国文化处于大发展之机,开设“上海草编之乡创意园”,就是寻求发展的新姿态。一方面,“上海草编之乡创意园”的开设,为草编艺术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成长中的草编工艺市场、品牌建设更加完备;另一方面,创意园成为徐行草编艺术设计、产品研发、品牌发布的重要场所,是助推徐行草编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后,草编文化从娃娃抓起,建立“小手牵大手”的发展新基石。人不仅是徐行草编文化继承的主体,也是实现发展的推进者。当前,在繁荣草编文化的发展中,草编文化从娃娃抓起,既能迎面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嘉定政府开创“小手牵大手”的发展新思路,就是延续传统工艺文化“祖辈相传”的习俗,让儿童在成长中接触草编工艺,逐渐了解草编文化的重要价值,培育草编文化合格的传承人与发展人。
结语
徐行草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融入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汇聚民众的力量。无论是文化的继承还是发展,都强调对文化的尊重,在实现文化继承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是长久之计。当前,徐行草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面,徐行草编的文化构建、品牌建设、市场研发逐渐走向成熟,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逐渐被现代社会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陈静静。艺术类高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实践探索--以嘉定徐行黄草编为例。职业教育研究,2013(11)。
[2]游晴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