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齐鲁民间刺绣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0 共91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鲁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探究
  【第一章】鲁绣传统艺术的传承分析绪论
  【第二章】鲁绣的形成及文化源流
  【3.1】鲁绣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3.2】齐鲁民间刺绣艺术的图案造型分类
  【3.3  3.4】齐鲁民间刺绣品中的民俗文化表现
  【第四章】齐鲁民间刺绣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第五章】鲁绣本土化品牌推广及设计应用
  【结论/参考文献】齐鲁地区鲁绣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齐鲁民间刺绣传承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4.1 鲁绣技艺传承的基本模式调研


    鲁绣曾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与之兴盛一样迅速的,是它的衰落,上世纪 90 年代末,传统鲁绣便迅速从我们视野中消失,曾经繁荣的地区早已没了往昔的盛世踪影。随着绣品所承载的民间风俗与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其图案和工艺很少能得到年轻人的青睐,失去了现实意义的鲁绣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正日益萎缩和趋向消亡。然而在当下也还有一批手工艺人及民俗学者,没有放弃对齐鲁传统刺绣艺术的研究与传习,他们在教与学中言传身教,只为传统鲁绣的延续与发展。因此保护传承人是传承鲁绣技艺的首要任务,鲁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传承人的技艺和记忆里。应该通过更新颖的渠道向更多的鲁绣爱好者传习,使传统的鲁绣技艺既不脱离本真性的传承发展,又能得到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来带动生产发展。

  4.1.1 家庭型传习模式笔者在素有“九千绣花女”之称的潍坊市区寻访到了省级文化遗产鲁绣传承人李素贞。

  75 岁的李素贞被誉为“潍坊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眼看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状况,李素贞迫切想要把传统鲁绣技艺传承下来,然而代代薪火相传的传统模式渐行渐远。政府文化部门对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项及对手工艺人的搜集,相关的媒体也做了相应的报道,“潍坊日报”刊登标题为李素贞的一句话:只要想学,我免费教。这无疑是给了正苦于无人继承鲁绣技艺的李素贞莫大的慰藉。李素贞说:“就是没生个闺女,把这个技艺一早传给她。

  儿媳妇也都忙自己的事业,小孙女也上学,都不学,现在年轻人谁还喜欢学这个!”由此可见,民间传统刺绣母传女的传统家庭式传承模式在李素贞这一代人心里是潜移化的。李素贞的这句话代表了他们那一代还有着“绣花手艺”的老一辈人要把鲁绣传承下去的决心与信心。图 31 的郑板桥的梅兰竹菊四条屏是李素贞送给儿子的新婚贺礼。非物质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是“活”的文化传承最脆弱的部分。对传承人要重视维持原生态的传承,像李素贞年纪较大的非遗传承人更愿意在一个最适应的环境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这样的传承模式下,才能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然而地区性的家庭式的传播模式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现代人有多少是单纯性学习,又能坚持多久,李素贞从 2013 年招学徒以来,来她家学习鲁绣的人不少,却没有几个坚持下来的,都是学些最基础的刺绣针法就走了,这是近年来鲁绣与其他非遗项目同样面临的传承问题,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当下科技飞速发展,机器刺绣以其产量高、速度快的特点取代手工刺绣市场,这无疑是对传统手工技艺最快速的瓦解方式。手工刺绣耗时长,民俗生活的环境改变,鲁绣传承人家庭手工刺绣传承模式已被搁浅。

  4.1.2 工作室创作模式除了传统的家庭型传习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型的商业模式使鲁绣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潍坊大虞传统手工技艺综合传习中心”是工作室创作模式的一个例子,它传习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手艺再就业,对学员们完成的作品,将会进行回收,让待业居民灵活实现就业。目前传习中心已经引进 11 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项目,潍坊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银凤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刺绣作品曾多次在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墙壁上挂满了这些年她坚持刺绣的成果,展示出娴熟的鲁绣技艺。李银凤还受聘定期为潍坊市的一所聋哑学校的残障儿童教授鲁绣技艺,李银凤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残疾儿童在未来的就业中有一门生存的手艺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也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是一种寄托。聋哑儿童的作品会作为教学成果在学校展览,也是学校对学生们成长历程的记录,他们技艺成熟后的作品还会由校方进行义卖。在对鲁绣的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与学校教学相关的对接项目,的确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公益性传承形式。李银凤的作品都是耗费几年的时间绣制,目标客户群多是收藏之用,前来参观的也有不少成为潜在客户。

  鲁绣工作室不仅是传习场所更是就业机构。济南市非遗传承人戎玉蕊,与轩然文化公司负责人一起创办了鲁绣工作室,轩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艺术品投资拍卖、书画家包装、艺术商业活动承办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公司,致力于用商业市场化品牌战略促进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济南的发丝绣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就以艺术欣赏品为主导,观赏性的刺绣艺术品是鲁绣工艺在民间传承占有一席之地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轩然文化公司不仅招收学员教授鲁绣技艺,学成也可作为公司职员,实现就业机会,目前工作室有近 20 名员工从事刺绣行业。戎玉蕊的鲁绣工作室仍在不断探索阶段,她把鲁绣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把鲁绣这一传统技艺在文化产业的推动下创新传承下去,未来发展将更侧重面向大众市场。

  像轩然文化这种集聚文化产品拍卖、销售、传播为一体的文化公司,是鲁绣高端艺术礼品加入文化产业集群化的支撑后盾。4.1.3 博物馆办班模式为了传承发展这项古老的鲁绣工艺,山东省政府委托山东博物馆成立鲁绣研究保护中心。曾实行对未就业大学生、年度内毕业的济南户籍的大学生、下岗职工、外地务工人员均可享受政府的免费培训政策。博物馆的传承是偏公益性的研究模式,学成后优秀者可为鲁绣研究中心进行订单加工,给与其相应的报酬。在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据博物馆刺绣传习所的负责人宋爱华介绍,他们既是鲁绣研究保护中心工作者,又是绣花师傅,他们制作的鲁绣品类,大都是工艺装裱的挂壁摆件,民俗类日常用品还没涉及。博物馆通过招生办班的模式培养一批批鲁绣人才,坚持学与练一个月,就能掌握基本的鲁绣针法并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刺绣花样。博物馆有大量的鲁绣精品,不仅为学员提供优秀的素材与鲜活的历史记忆读本,更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从单一的家庭式传承模式到创新性的活态传承模式,今天的鲁绣已经向多元市场主体的模式发展。具体工作中应做到:注重传承人的挖掘、保护,解决老艺人解惑、传道、授业的根本问题。对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绣来说,单一的保护型传承模式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更不能阻止现代生活的发展变化,创新传承模式才是保护“非遗”的根本出路。政府通过生产性保护措施的实施,旨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然而,这也靠传承人对自己事业的有力规划。

  4.2 当代社会环境下鲁绣发展的不利条件

  手工刺绣是传统民间刺绣工艺的主要特征,制作的刺绣品品类丰富、针法多样,无不体现手工艺人的个人技巧,这正是齐鲁民间刺绣工艺的魅力所在。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商品需求量大,手工与机器相结合,刺绣工艺特定的生存环境及制作形式改变,手工刺绣也发展成抽纱绣、手动缝纫机绣、和旅游纪念品等,以供出口和内销,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各地传统民间刺绣由于消费主体的变化,由日常用品的消费过渡到了工艺礼品的消费,普遍地脱离大众消费,形成了对装饰性、平面化、重视视觉美感主旋律的艺术风格的认同,自觉地迎合以苏绣为首的刺绣装饰风格,现代刺绣这项传统民间工艺已经失去了以往鲁绣传统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识别功能及其原有的文化意义,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文化疏离”和追求“视觉亲近”的现象,偏离了传统鲁绣特有的土生土长的韵味。

  4.2.1 地域文化传播力不足

  以儒家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是山东人引以为豪的地域文化。然而今天的山东人对鲁绣的历史和文化也知之甚少,只知其是一个地理区域的历史绣种,忘记了鲁绣的历史价值与贡献,几乎无人问津本地绣史,也遗忘了属于我们的传统鲁绣技艺。值得人反思的是,历史为什么会断层,为什么在当今社会甚少提及甚至无法判别此绣种。是否被人为的刻意同化,还是历史无声的落寞泯灭。当今时代,民间工艺生存的环境已被打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会不到传统手艺的乐趣与情感的宣扬,旧时的民俗生活在现代人类追求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也被选择性遗忘,民间刺绣品的历史价值、人文情感期待再现,然而它们的再现需要被当代大众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艺术都是根据某个时代大量的文化因子聚合后托以一种媒介呈现出来,民间刺绣工艺是世代相延、积久而成的。不可否认,任何民俗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异性是民俗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北京 798 现代刺绣艺术蔡民国、李春亮作品展上,刺绣工艺大师李春亮提出当代刺绣要去除派别化的观点。对“去除派别化”可以理解为一些基本针法、绣线的使用及表现手段的结合,而不是真正去除地域性绣种的地域个性化风格,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性才在当代的快时尚潮流中彰显各自派别的独特个性。中国幅员辽阔的文化大环境是不可能被界定为统一化的,各地区的历史与文化造就了各地区民间刺绣工艺的个性与风格,各地掀起了一股争历史名人故里的热潮,以此作为各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独具一格的宣传文化。这种现象表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是极其强烈的,并以此作为拉动当地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对中国民众重新认知各地文化及传统工艺无疑是有助推作用的。齐鲁民间刺绣也要走文化回归路线,让现代人实地感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同时,进行地域性文化的解读无疑是对当地刺绣工艺的重拾与加强认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4.2.2 创新型设计人才匮乏

  现代人的审美中,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民俗信仰文化成为了空壳,人们欣赏、追随的作品不再是在一定信仰之上的美术作品。现在市场上的刺绣品品类齐全,其中有工艺礼品、女士服饰用品、民俗用品。但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审美趋同化严重。导致在淘宝网站、旅游景区,甚至是在一些全国性的展销会上,一些打着地区风格的不同地区商家,展示的竟是一模一样的图案的刺绣产品,有新闻也做过相关报道:千篇一律的花卉图案,在各地都有同样的刺绣品被卖家作为当地刺绣品,这无疑是极其恶劣的商业现象。然而,只要有这类商品的存在,毫无疑问的是必定有为之消费的群体。因此,依靠创新设计重拾与发扬一种地域文化,在当下变得尤为急迫。从刺绣技艺来看,历代丰富多样的针法传习到今日真正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的人已经很少,运用最多的是平针,电子绣花技术的制作工艺的不断渗入,更使原有的民间手工刺绣技艺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存的环境,民众对于传统工艺的关心日渐低下其关键是缺少创新性设计人才。当代中国女性对传统的刺绣工艺已相知甚少,对“十字绣”却情有独钟,甚至作为副业随时随地的绣制,它不过是只需消费者使用已搭配好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用搭十字的方法使其经纬交织来进行绣制,只要按照已印刷的色彩图案绣制,任何人都可以绣出同样效果的图案。由此令人反思的是,这种绣法为何暂时取代了几十种千年的传统刺绣技法,在当今女性群体中盛行一时,究其原因:一是传统工艺被淡忘,二是商家急功近利的引导,三是消费人群审美观的迷茫,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传统手艺人的传承和创新设计人才的引领。旧时深闺里,年轻女子的一颦一笑,一针一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想想都显得“不应景”.庭院里,嬉闹调侃的媳妇们成群结伴的攀比着做些“绣花样子”,也是当今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女人们无暇顾及的。

  图案的翻新要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惯,前人刺绣均是作于日常衣装房内饰物上,然而在当代脱离民俗的刺绣品已变得不再实用,鲁绣在当代再设计缺少创新力量,取之不尽的鲁绣图案元素的汲取再造也是老一辈民间鲁绣传承人爱莫能助的,这就需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及创新应用,目前鲁绣的市场占有率较小,刺绣产品与现在民众的生活脱离开来,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一种民间文化财富和民众的生活习俗相脱离,就会很容易消失。然而留住传统手艺,就是保留住传统文化的根,齐鲁民间刺绣必须在保持原有的生态文化的同时融入当代民众的价值观,也要引导和提高民众的审美观,感受属于当代手工刺绣的人文关怀。同质化的视觉亲近现象明显且追风热潮不减,使得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原生态的传承提供尤为珍贵的艺术资源,急需回归人们的视野并为有待为当地的文化产业注入一份新鲜血液,这就更加凸现出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用性。

  4.2.3 文化市场敏锐度较低

  传统的鲁绣品类在现代商品市场上的流通渠道没有保证,产品滞销,使得传统鲁绣技艺的传承更为艰难。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所有参展的地方刺绣手艺人大多都是非遗项目传承人,他们针对各自手艺的传承发展状况,站在消费者与设计者双重身份去看待这场文化消费产品的盛宴,并与鲁绣做了对比分析,普遍认为当前文化市场对各种绣品的市场敏锐度不高。就举办地济南来说,作为发展中的二线城市,参观博览会的客户群大多是普通市民,他们对于目前发展较快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娱性消费反应不敏感,对于一些简单、实用的产品的消费需求颇高;而一些艺术从业者则对具有高品质的工艺礼品等装饰类产品感兴趣。尽管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程度,对精神追求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并不是所有手工艺都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时尚品”.博览会参展产品装饰性大于实用性趋势明显,“买回家当摆设”已然成为民众最常见的消费模式。

  北京的潘家园是一个“买全国、卖全国”的古玩集散地,一些绣品在这里被商贩一倒再倒,尽管商贩从不明言绣品的产地,但专业人士不论是从图案造型、绣工还是风格上都能较准确辨识鲁绣,其中并不缺乏鲁绣精品,还存在当地人购回当地存世绣品的现象。对于传统鲁绣存世品的收藏与买卖,市场迹象表明,近几年刺绣品收藏市场有大幅上涨趋势,除几大绣种和少数民族的绣品被多数人认识外,传统鲁绣将会也占有一席之地。

  传统鲁绣工艺的传承是一种行为与语言的传承,需要研究者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手工刺绣的情趣,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然而当下的传统鲁绣工艺品面向市场确实有一些不同形式的发展转变,民间刺绣品是依托布料来实现的,不是单纯的材质制作而存在。民俗类的刺绣品脱离了现代实用,只能作为现代稀罕物件或工艺品摆件,沦为闲置品,这类简单的装饰品很容易沦为大众市场的快销品而走向批量生产与泛滥的不良态势。鲁绣这一民间文化要跟上时代经济的步伐,政府相关产业部门要敏锐的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需要政府与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共同营造传统鲁绣在和谐社会生存的新的文化氛围。目前来看,鲁绣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性发展迫在眉睫,政府文化部门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4.3 鲁绣开发性保护的战略前景探析

  鲁绣如何创新性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非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要赢得市场和提高文化市场的敏锐度,要求企业的设计、制作及销售策略要站得住脚,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扶持。这就给政府文化部门提出了要求,相关政策与扶持力度要拿捏的好,更是对相应的承接企业提出挑战,非遗文化产业也要有市场敏锐度及品牌把控能力,历史文化的变迁、时代审美的变化,把握消费者心理并引领消费审美才是最终目的。购买具有收藏价值的文化产品是文娱消费的一大亮点,否则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不会消费过多所谓的闲置品。因此,各地区的非遗项目的创新性模式有待提升,这就需要通过沉淀并思考后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加强政府部门的介入力度是关键,鼓励民众进行文化产品消费,带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使鲁绣这只民间工艺的奇葩焕发出新的光彩。
  
  4.3.1 学校培养创新人才

  鲁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是依靠相关的人和人群或特定的环境及特定的条件传承下来的,请手艺人进课堂,带学生下乡体验学习,这两种方式均是可行的。

  聘请手艺人入课堂教学,传播历史文化、传授传统技艺,良好的师传徒氛围使得手工艺爱好者的人们亦赏亦学,有力传承。学校是本真性的传承保护最适合的环境,这里有老师言传身教、学生体验式学习,师徒式传习模式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很难维系,但无论是多么浮躁的年代,只有让自己静心的方式与环境才是创作最佳的状态,这种环境的营造至少需要短期的无利状态,只有内心没有杂念的状态才是最本真的传承。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设有民艺学专业,院长潘鲁生也是一名民艺工作者,他多年从事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及设计开发,通过多次下乡考察学习,提出了一条让民间手工艺者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齐鲁民间刺绣也可以尝试走这样的发展之路。民间手工艺人的技艺与大学师生的研究课题相结合,真正拉动农村手工艺产品的经济产值的同时,让在校学生发挥了他们的设计价值。就地域性文化而言,相对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及教学,高中以上学校可以开设传统鲁绣实践课程,这就要求手工技艺、创新设计要一起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引领他们从浅显的兴趣爱好提升到更高的技艺传承层面。

  鲁绣工艺不能仅仅是传承,更需要被大众认知并在文化创意产业洪流中创造精湛的时代艺术。学校是人才辈出之地,这就需要学校培养一批有设计专业背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将会对鲁绣本真性的传承保护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致力于培养民艺的创新设计型人才,在校大学生的社会接触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对于他们自身来讲也是极好的创造机会。开展一些鲁绣公益活动,各个环节都需要在校学生与相关老师配合。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中的馆藏量大,学校采取老师带领研究团队进行测量分析、学生跟从老师的科研项目再做修复与复原工作等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锻炼一批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学者。学校引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及制作工艺进行深入剖析,不断探索培养研究创造设计型人才,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校的定向培养与项目经费的支持,有望从中走出一批传承学者和设计师,也可以使在校学生的手动能力真正提升。

  4.3.2 构建民俗文化产业园

  齐鲁民间刺绣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山东地区内具有广泛的受众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齐鲁民间刺绣工艺的体验价值对品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急需构建民俗文化产业园,它是一种以文化展示、地方特产销售、游客参观体验等形式为主的民俗文化组织形式,能有效实现园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成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民俗文化产业园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利用齐鲁民间刺绣工艺产品的创新设计资源作为地方特色旅游景区的传承与品牌塑造战略的连接点,在民俗文化园区集聚各类文化产业,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能使鲁绣传承人争取更多途径来获得市场空间和打造鲁绣品牌知名度。青岛民俗文化产业园集聚文化产业,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着重挖掘地区特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产品的深层文化内涵,是值得各地区推广借鉴的创新型文化集散地。

  地区性博物馆也可以发挥其传播能量创办多元化平台,苏州的中国刺绣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在馆内把养蚕、织布的流程向人们展示,真正做到了本真性的传承,博物馆参观后的通道驶入礼品售卖区,里面琳琅满目的现代商品却不失传统韵味,可谓是开发性保护的成功范例。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营销的最高境界,正是努力用企业产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去引导顾客所期待的生活消费方式。山东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自古以来就是丝绸的产地之一,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博物馆可设立手艺人的独立工作室,面向学校内外爱好者授课,设立手艺人的工作室,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对外宣传,并举办免费体验教学课程,使来参观学习的人有机会利用业余生活沉浸在手工创造的海洋,传习馆不仅可以做还原场景陈列,手工制作等传习用具也需一应俱全。博物馆为普通普通观众提供了解鲁绣工艺历史、欣赏大师精品、解读工艺内涵的永久场所,为鲁绣传承人提供面向社会传承技艺的窗口,为传承人之间提供技艺交流、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的平台,为青少年启蒙提供寓教于乐的载体。观众也可自愿参与工作室活动的前期研发与实施,对鲁绣工艺的喜爱变成用实际行动传承。围绕团队设计策划、作品展览、手工制作多中内容形式展开,还有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集中办学计划引来全国各地鲁绣爱好者的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凝聚了手工艺爱好者的力量,更是一次教与学的活态传承。

  山东号称“齐鲁文明之邦”,是我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无论是在学术思想方面,还是政治军事、历史学、文学、艺术、医药等个个方面,都给后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值得我们挖掘、研究、继承的。认真落实发展政策,优先发展目标城市。鲁绣艺术品要坚持走高端路线,提升鲁绣艺术与文化的双重价值。艺术博览会以设计市场为标杆,旨在消除艺术与设计的界限,也就是产品效用的媒介,让独特且具实验性、有可能成为市场供给设计师们的产品直接流通,提供给消费者。当然,在另一方面,如果一旦离开政府扶持,如何对应设计流通市场的无限竞争,保护和培植鲁绣设计师,以及强化本国设计产业的企业竞争力的自救政策就要更注重了。参加文博会,会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这样才会有着源源不断新鲜魅力的设计市场,年青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也将是未来鲁绣文化产业设计开发及消费的主力军。

  4.3.3 建立鲁绣资源数据库

  山东省政府部门近年来陆续展开收集、保护方面的工作,但针对齐鲁地区的刺绣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分析及再应用还显匮乏,可见,建立博物馆专业型的数据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对鲁绣艺术的资源整合需要建立一个齐鲁文化保护、创意与数字化技术研究的文化资源数据库,搭建一个高校、企业、政府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平台。鲁绣技艺以活态传承为主,需要手、身、心、法的全方位感知和学习,因此对鲁绣存世品的保存和供人瞻仰不是传承的最终目的,需要一批专业人员对实物、文字、图片做研究型性分析,做好真实的记录、完善的归纳、文献的考证等一系列,建立鲁绣文化电子数据库,可借助数字化管理方式扩展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播的的空间。传统齐鲁民间刺绣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只有切实融进美术的、经济的、科技的范围之中,才能使其设计现象和观念得以彰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普通民众也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文化。

  大众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强调消费者个性化、感性化的文化体验价值,齐鲁民间刺绣的审美价值意蕴将会再次展现在人们视野中并为当代刺绣园地大添锦绣。构建鲁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是当务之急,需要一个总体掌控、规划的系统有待建立完善,需要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方针切实高效实施。有了鲁绣数据资源库这一平台,方便民众查阅和学习,也是对鲁绣的活态传承及开发的有力保护举措。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